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00后团队!再获两轮亿元融资!将量产500台,这家具身智能企业凭什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1 10:3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天使+轮与天使++轮亿元级融资 天使+轮由包河创投、同创伟业、力合科创共同出资 天使++轮由水木基金、包河创投、瑞穗力合、拉尔夫创投联合投资 [1] - 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 2月份拿下天使轮融资 [1] 资金用途 - 技术攻坚 深化具身智能专项场景大模型算法研发 突破复杂场景动态决策瓶颈 加速具身智能商服场景落地 [2] - 量产提速 加速人形机器人柔性产线建设 推动年底500台多型号机器人量产交付 [2] - 生态布局 联合产业资本和政府机构打造具身智能数据枢纽 破解数据模态缺失、采集流程繁琐、任务数据管理繁杂、模型训练推理部署门槛高等难题 [2] 技术突破 - 专项场景大模型 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超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机器人企业 5月发布专项场景操作基础模型Zerith-V0 与轮臂人形机器人Zerith-H1构建商服场景具身智能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5] - 选择酒店、餐厅等商业服务作为首攻领域 利用任务边界刚性、环境干扰可控、数据多样性可控三大特性 快速迭代具身模型 定义任务级闭环能力 [5] - 全模态数据基座 业内首家构建覆盖数据采集设备→管理平台→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的全流程工具链企业 [6] - 6月发布国内首个全模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 赋能机器人完成高精度操作如抓豆腐 直击行业模态缺失、流程繁琐、管理繁杂、模型训练推理部署门槛高等核心痛点 [8] - 可靠性实证 7月9日DEMO DAY活动上 10+项具身智能应用场景0故障率运行超4小时 印证技术产品化及场景化应用的可靠性与成熟度 [9] 量产交付 - 从2月立项到5月产品宣发 7月开始陆续交付ZERITH-H1产品 8月开始大规模出货 预计今年完成500台机器人交付 [13] - 自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生产制造体系 规模化量产验证体系质量 为未来大规模场景化落地提供基础 [13] 团队与产品体系 - 创始团队源自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AI&Robot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00后团队于2025年1月创立 [14] - 半年内打造具身智能软硬件、数据采训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服务场景整体解决方案等完备产品体系 [14] - 聚焦商服场景深度应用 为餐饮、清洁、展览等多环节提供关键解决方案 同时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强大基础设施支撑 [16] - 已形成商业化护城河 斩获数千万元订单 意向订单总额近亿元 涵盖科研教育、数据中心场景、酒店服务场景、文娱展览场景 形成商业化落地黄金矩阵 [16] 未来战略 - 以数据驱动+场景闭环双轮战略 三年内推动机器人单台使用成本降至人工60% 让智能科技服务千行百业 [17] 投资人评价 - 包河创投总经理王瑞 认可公司技术创新的锐度和产业落地的定力 国内首个专项场景操作大模型和首家移动+多任务操作机器人企业的双重突破 锚定技术制高点 5小时零失误现场验证创新成果的硬度 [19] - 水木基金合伙人方方 看好具身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特种作业、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领域的革命性应用变革 认可公司硬件本体、软件平台和通用算法全矩阵产品链 以及全模态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打通数据到场景落地的壁障 [20] - 瑞穗力合基金高级合伙人 关注人形机器人造福社会及带来稳定商业价值 看好公司在视觉语言大模型、机器人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生产执行能力方面的表现 支持公司走向国际化开发日本及不同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 [21] - 同创伟业国家中小基金负责人张文军 看好全球老龄化加剧与劳动力短缺倒逼机器人替人刚需 中国凭借AI算法、机电一体化、供应链三大优势占据人形机器人全球主战场 投资公司看重其场景攻坚能力和技术闭环创新 包括自研Zerith-H1硬件、易用的VR操控与数据管理软件以及深度集成的训练推理工具链 [21] - 力合科创总经理汪姜维 认为公司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实践 清华大学实验室-产业-资本三角闭环的生动诠释 实验室以具身智能决策算法核心专利转化出资 构建研发-迭代-反哺的可持续创新飞轮 破解高校成果重论文轻转化的困局 [22]
【倒计时2天】CCRS2025丨重磅嘉宾倾力助阵,多个精彩主旨报告不容错过~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22:00
机器人学术年会概况 -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CCRS2025)将于2025年8月1-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15] - 会议主题为"人机共融 智向未来" 预计参会人数超过3000人[15] - 由8个国家级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包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等[15] - 聚焦机器人前沿技术 行业发展与创新成果 涵盖工业/服务/特种/人形/仿生机器人等领域[15] 主旨报告核心内容 - 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是制造学科研究热点 可赋予制造装备在线学习与知识进化能力[20] - 融入AI算法的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将推动更精准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23] - 强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包括数据驱动大模型 知识引导混合模型和机器记忆智能三条技术路线[25] - 仿生智能系统研究重点在于极端环境下的精确可靠自主控制[29] - 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是提升机器人能力的关键方向[32] 主题报告技术亮点 - 基于脑机接口的临场感机器人技术实现神经信息交互[51] - 多模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突破腿臂融合设计和多模态协同控制[54] - 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实现深空探测全自主运行[59] - 人形机器人柔性感知技术达到超高灵敏度和极低检测限[62] - 双重欠驱动飞行吊运系统解决复杂耦合控制难题[65] 行业发展趋势 - 协作机器人需提升运动柔顺性 人机交互安全性和定位精度[99] - 具身智能体框架涵盖感知系统动态适应和行为策略学习[102] - 深度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使复杂任务对机器人触手可及[104] - 特种移动机器人自主越野能力面临复杂地形挑战[69] - 生物微纳操控技术赋能先进制造和生命健康领域[73] 会议日程安排 - 8月1日举办青年学者论坛 主编论坛等平行活动[106] - 8月2日进行开幕式和7场主旨报告[113] - 8月3日设置10个分论坛 涵盖工业/医疗/海洋等专业领域[107] - 特别设置机器人具身智能主旨论坛和海报展示环节[113]
比到最后,还是航凯微电的"高可用+高性价比"立体式三维触觉传感器让人没法拒绝?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17:39
核心观点 - 航凯微电研发的立体式多模态复合型触觉传感器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提供了强大的感知能力,显著提升了复杂操作任务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1] - 该传感器具备曲面全覆盖检测、多模态检测、高重复性与一致性等核心优势,解决了传统传感器的技术痛点 [3][4][6] - 传感器的"即插即用"特性实现了从模拟到现实(sim-to-real)的无缝适配,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6][9] - 公司已与多家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2][11] 技术优势 曲面全覆盖检测 - 指腹搭载三维力检测模块,实时解析X/Y/Z轴力反馈,精准控制抓取力度(如抓取易碎物品) [3] - 两侧与指尖配备压力检测区,实现曲面全覆盖,避免操作异形件时出现感知盲区(如拧瓶盖、接名片) [3] 多模态检测能力 - 集成正压检测、切向检测、接近检测、温度测量、冲击检测五种功能 [4][5] - 正压检测确保垂直方向施力适当,切向检测防止物体滑动,接近检测实现平稳接触 [4] - 温度测量提供安全防护,冲击检测响应时间<1ms,保护灵巧手免受损伤 [5] 重复性与一致性 - 批量测试2000套传感器,单个重复性±0.5%Fs,不同个体间一致性±2%Fs(传统产品>20%) [6] - 同一传感器多次检测数据偏差可忽略,不同批次性能高度统一,支持大规模部署 [7][8] - 直接适配sim-to-real场景,无需重新调参,简化调试流程 [9] 应用场景 - 工业生产:更换传感器无需调参,保持生产线高效稳定(如装配任务) [8] - 日常服务:精准完成拧瓶盖、接名片等精细操作 [3][5] - 科研领域:仿真训练后可直接应用于物理世界 [9]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合作单位包括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科灵犀、银河通用等企业,以及东京电气通信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2] - 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传感器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 [11] - 通过开放合作理念,联合行业资源攻克技术难题 [11]
2025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火热招商中!汇聚全球智慧,共绘医疗科技革新蓝图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17:3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深水区 产品形态演进 临床路径清晰 资本趋于冷静 产业生态复杂化 [1] - 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聚焦智能手术系统升级 全链条生态构建与全球化路径 主题为"MedRobot Next|下一站技术未来" [1][3] - 会议不仅是整机企业展示平台 更是技术路线 供应链变革 医院系统升级 国际趋势对话的交汇点 [2] 会议核心议题 - **技术系统与智能演进**:探讨下一代手术机器人核心架构趋势 AI提升自主性与系统协同效率 [7][11] - **商业化与医院系统落地**:分析手术机器人与医院系统融合挑战 商业化路径全球市场对比 医院采购决策逻辑 [8][13] -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路径**:研究欧美 东南亚 中东市场需求差异 国产机器人多地认证策略 国际合作新模式 [9][13] - **研发与医工融合**:临床需求转化为工程目标 医院研发团队嵌入产品开发 真实世界数据优化注册流程 [10][13] - **供应链与生态体系**:构建完整产业链闭环 国产核心部件机会与瓶颈 国内外供应链协同实践 [11][13] 会议亮点与价值 - 首发《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报告2025》并举办MedRobot年度颁奖 该奖项已成为中国医疗机器人领域最受关注的技术奖项之一 [6][18] - 提供多维视角 整合整机厂 部件商 算法公司 临床团队对同一问题的解答 帮助识别可落地 可持续 有协同的技术伙伴 [18] - 覆盖细分术种机器人进化逻辑 包括神外 泌尿 骨科 胸外 眼科等领域 [13] 参与企业范围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 天智航 精锋医疗 术锐机器人等20余家头部企业 [20]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节卡机器人等15家领先厂商 [20]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思岚科技等25家供应链关键玩家 [22]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18家创新公司 [20][21]
2025 WAIC华为展台机器人“独苗”,这家企业为啥能独受青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17:39
核心观点 - 戴盟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的机器人夹爪技术成为全场焦点,其触觉感知技术获得华为认可并成为唯一受邀联合展示的机器人企业[1][3] - 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孵化,专注于视触觉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技术实力国际领先[3] - 自主研发的视触觉传感器技术通过光学原理进行力信号检测,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性能指标赶超美国[6] - 推出三大新品实现机器人"感知-操作-学习"全链路贯通,为具身智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9] 技术优势 - **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全球首款基于视觉原理的多维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器,感知密度达每平方厘米4万个感知单元,远超人类手指240个的密度[10][11] - **五指灵巧手DM-Hand1**:集成自研指尖视触觉传感器,11自由度设计,接近人类手部操作能力,可完成焊接电路板等精细操作[15][18] - **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DM-EXton**:轻量化设计仅2.5kg,支持54个自由度动作捕捉,无线连接半径30米,采样频率800Hz以上[19][21] 产品性能 - DM-Tac W通过500万次极端按压测试,仅表面轻微磨损,核心性能稳定[13] - 温升控制优异,最大温升仅6.5℃,工作温度最高31.5℃,优于消费电子产品标准[13] - 已通过欧盟CE和美国FCC认证,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14] 研发背景 - 技术积累源于与MIT教授6年科研合作,视触觉感知技术研发持续8年[23] - 创新采用单色光原理,攻克三色光方案的小型化、算力要求高等难题[23] -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视触觉产品大规模应用扫清障碍[24] 行业影响 - 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推动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落地[8] - 为人形机器人精细化操作提供重要支撑,解决缺乏实时触觉反馈的技术瓶颈[6][18] - 创新成果为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助力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24]
快讯|巨星传奇联合宇树科技开发IP消费级机器人;Skild AI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强瑞技术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17:39
机器人行业动态 - Skild AI推出通用AI模型"Skild Brain",适配工业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等多类硬件,具备跨任务执行与环境适应能力,技术核心在于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与导航水平,推动行业向通用化场景转型[1] - 巨星传奇联合宇树科技开发具陪伴功能的四足机器狗产品,结合巨星传奇IP资源与宇树科技硬件技术,拓展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合作覆盖全球范围[2][4] - 强瑞技术已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并实现少量订单交付,其粉末冶金及MIM技术可生产高精度复杂结构件,相关工艺已应用于现有产品线[5][7] 行业活动与技术进展 - 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Deepu Talla将在RoboBusiness 2025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机器人新时代的物理人工智能》,探讨物理AI推动机器人从规则驱动转向自适应智能体[8][10] - Apera AI完成超额认购的A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团队扩张,其4D视觉系统通过AI算法提升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精度与作业速度,服务于汽车等领域客户[11][13]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17]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8][19]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19][20]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21]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2]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大然机器人[22]
聚焦落地!真实场景比拼!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报名开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具身智能发展现状 - 我国正处于具身智能发展热潮 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 5万人次 全网流量超23 6亿 100余款具身智能产品亮相[1] - 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之势 语言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 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 强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1]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开始赋能千行百业 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1] 海淀区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 海淀区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186家 其中人形机器人企业24家 开设相关专业院校21所 拥有顶级科学家和知名学者[2] - 形成以"大脑 小脑 本体"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 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机器人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 - 旨在以大赛促创新活力 促场景探索 促生态构建 促产融对接 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大创新活力[2] 大赛核心亮点 - 承继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成功经验 借鉴国内外机器人主题赛事优秀成果[4] - 聚焦家庭服务 商用服务 工业制造 养老助残 安全应急等应用场景 展示机器人劳动技能[7] - 开展系列论坛和展会 推动"人才 项目 市场 资本 空间 服务"等要素全面对接[7] - 设置丰厚奖励 获奖赛队可优先享受基金 空间 人才等落地政策支持[7] 大赛赛道设置 - 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分为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两类赛项 设一等奖5万元 二等奖3万元 三等奖2万元[11][14] - 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分为自主完成和遥操作完成两类赛项 共设六个赛项 每个赛项设一等奖5万元 二等奖3万元 三等奖2万元[15][28] - 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赛道分为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两个赛项 设一等奖3万元 二等奖2万元 三等奖1万元[29][32] 参赛意义 - 展示前沿技术 引领创新潮流 融合人工智能 精密控制 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37] - 助力人才培养 促进团队建设 提供团队协作经历和成长平台[37] - 加强学术交流 推动行业合作 汇聚全球顶尖企业 高校和研究团队[37] - 加速市场推广 转化技术成果 吸引潜在客户 投资者和合作伙伴[38]
早鸟倒计时3天|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首批嘉宾阵容公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大会概况 -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以"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为主题,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落地,提供"需求牵引-技术对接-资本助力-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1] - 大会打造"三库四链"特色服务体系(产业库、项目库、人才库,四链协同打通产业化全路径),重点解决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1] - 汇聚500+科学家、创业领袖、产业专家、投资人,覆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算力、芯片等前沿议题 [5] 具身智能行业趋势 - 技术临界点显现:AI大脑与物理身体深度耦合,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行动"的类人闭环能力 [3] - 场景革命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汽车制造、医疗康复、家庭娱乐等万亿级产业场景 [3] - 供应链重构:有望形成类似汽车供应链的统一市场,推动上游硬件国产化替代、中游开发平台开放化、下游解决方案定制化 [3] 大会核心活动 - 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星图》,揭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化逻辑及未来战略制高点 [6] - 七大领域领军企业开放千亿级产业场景验证场,构建"科学家智库×链主刚需×资本杠杆"三位一体闭环 [6] - 展示仿生手、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黑科技,公布《2025具身智能行业十大应用场景》 [7][8] 生态资源整合 - 500+生态伙伴涵盖高端制造、3C、消费服务等头部产业方及国内外顶尖高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10] - 80+全球头部媒体深度报道,科技KOL矩阵打造指数级传播 [14] 重磅嘉宾阵容 - 学术专家包括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首席科学家Paolo Dari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等 [15] - 科技创变者包括知行机器人CEO日国超、享刻智能CEO陈震等 [19][24] - 行业专家包括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汪斌等 [26] 参与企业名录 - 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服务机器人(亿嘉和、普渡等)、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等)、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 [33][34][35][37]
快讯|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深圳启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支持即插即用接入机器人系统 [1] - Tairos定位为通用技术底座,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及数据服务,明确避开硬件制造领域 [1] - 该平台战略标志着腾讯在机器人领域转向平台化路径,与行业主流硬件投资路线形成差异化 [1] 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Y - 猎豹移动拟以9946万元人民币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UFACTORY 60.8%股份,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达80% [4] - UFACTORY专注轻量型协作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多自由度并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此次收购,猎豹移动最终经济权益增至75.8%,实现对UFACTORY的控股 [4] 乐聚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 乐聚机器人新增茅台金石基金、中信证券等8家投资方,注册资本由190万元增至227万元 [7] - 公司首款5G-A人形机器人KUAV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此次融资标志着茅台集团首次公开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7] - 融资同期公司高管团队发生部分调整 [7]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启动 - 深圳龙岗开设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融合展示、销售、服务等六大功能 [10] - 目前已有超200家产业链企业表达入驻意向,其中近50家为人形及服务机器人企业 [10] - 该平台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环节 [10] 智元机器人获中国移动订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中国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订单,被视为商业化重要节点 [13] - 关联公司上纬新材料因此录得"十连板"涨停,市场反应强烈 [13] - 智元机器人作为行业新锐企业,此次合作验证其技术实力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5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8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专业企业 [19] - 人形机器人细分市场聚集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创新企业 [19] - 具身智能领域涉及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20家技术公司 [20] - 核心零部件环节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5家供应商 [22]
两大区域!三款旗舰产品!云深处携行业解决方案亮相2025 WAIC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概况 - 展会规模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突破800家 [1] - 超过40款大模型集中亮相 应用场景从内容创作拓展至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 金融风控等垂直领域 [1] - "技术落地"成为关键词 云深处展示四足机器人自主巡检技术 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1] 云深处科技商业化进展 - 产品已覆盖全球44个国家地区 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 落地超600个行业场景项目 [3] - 四足机器人在浙江换流站实现1000+小时平均无故障工作 全面替代人工巡检 [7] - 完成近5亿元融资 资金将用于扩产四足机器人生产线 研发人形机器人及招募高端人才 [18] 行业需求与技术突破 - 客户需求从技术验证转向实际效益 更关注替代人工成本与工作量 [5] - 新一代"智巡系统"实现多台四足机器人协同管控 支持断网自主巡检 即将正式发布 [9] - 山猫M20展示70cm高台攀爬等高难度运动能力 正探索电力巡检 应急消防等场景应用 [12][14] 具身智能发展趋势 - 绝影Lite3结合AR眼镜实现手势操控 展示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结合的AGI雏形 [10] - 2025年被视作商业化最后窗口期 国内超20个城市将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 - 资本呈现马太效应 聚焦头部企业规模化落地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18] 行业生态 - 展会汇集工业机器人 服务特种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全产业链企业 [21][22][23][24][25]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头部企业规模化突破与地方场景落地同步推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