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美的人形机器人5月进厂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优必选正式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特斯拉开始试生产OptimusGen3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8 17:43
美的类人形机器人进展 - 自主研发的类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进入湖北荆州洗衣机工厂,应用于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场景 [2] - 人形机器人将于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2] - 2024年主要聚焦全人形及类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重点解决电池续航、数据采集与仿真、关节轻量化等问题 [2] - 预计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还需3-5年时间 [2] Robeauté SA神经外科微型机器人 - 推出直径仅1-2毫米的系留式微型机器人,采用AI引导技术,在活体脑组织中行进速度达每分钟3毫米,路径精度偏差小于半毫米 [4] - 可将神经外科手术创口直径缩小至传统方式的三分之一,降低手术创伤与复杂度,同时减少治疗成本 [4]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突破 - 与采购方签订Walker S1(工业版)和Walker C(商用版)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及商用接待 [7] - 此为全球首次在工厂制造业场景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7] 特斯拉Optimus Gen 3研发动态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 3已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 [10] - 新设计显示肩膀、手臂和手指结构显著变化,可能涉及机械与功能升级 [10] 智能机器人导航技术突破 - 研究人员提出模糊神经网络(FNN)与遗传算法(GA)结合的方法,导航精度达98.64%,最短导航时间9.64秒,最小角度偏差1.52° [12][13] - 该方法在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效率最优,显著优于BP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网络等传统算法 [12][13] 行业企业名录(部分)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 [18] - 人形机器人企业涵盖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等 [21]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 [22]
从0到100万条:松灵如何用“交钥匙方案”填平智能时代数据鸿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8 17:43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技术正推动机械臂、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自主思考伙伴进化,但面临高质量场景化数据稀缺的挑战[1] - 行业数据获取存在三大痛点:数据易丢失管理难(缺乏统一存储体系)、采集成本高(设备/算力投入大)、平台搭建超预期(兼容性问题导致预算超支)[1] 松灵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核心优势 - 提供标准化全链路服务(采集/清洗/标注/管理),帮助客户以最小成本获取多模态高精度数据集[1] - 开放25类家居场景的5000条免费开源数据包,可节省25人天采集成本(按200条/人天计算)[2] - 付费加餐包提供50000条家居任务数据,支持规模化训练需求[2] 定制化服务 - 支持1万条起订的专属场景数据集定制,提供硬件设备+场地+人员全包服务[2] - 数据格式支持ROSbag/ARIO原始格式及lerobot/hdf5等转换格式,适配ACT/Diffusion policy等算法模型[4] 硬件产品矩阵 - **CobotMagic**:基于斯坦福ALOHA的开源双臂遥操作具身智能体,支持移动机器人底盘与机械臂协同控制,完成倒水/做饭等精细任务[4] - **CobotSpark**:VR遥操作桌面采集方案,支持主从双臂控制,简化非专业人员数据采集流程[6][8] - **Pika夹爪**:6自由度毫米级采集设备,可输出机械臂关节数据/点云数据等多模态信息,与PiPER机械臂组成便携式采集方案[10]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硬件+数据方案+学术资源"模式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标杆[13] - 计划深化全球科研机构合作,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落地[15]
全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正式发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8 17:43
产品发布 - 数字华夏正式发布IP系列机器人新成员星行侠® P01 这是公司继夏澜®、夏起®之后的第三款重点人形机器人产品 定位为颜值高、情商高、易使用的商用机器人 即日开启预售 [1] - 星行侠®是行业内首款本体、轮式相结合的双形态人形机器人 以实现机器人规模商用和场景闭环为核心目标 功能设计围绕客户关键场景并推出定制化服务 有望搅动服务机器人市场格局 [1] 产品定位与设计理念 - 数字华夏推出IP系列的初衷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商用机器人" 星行侠® P01的目标是外形潮流时尚、智商情商兼具、使用维护极简 首次定义具身人形机器人商用范式 [3] - 星行侠®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工具 更是集美学设计、智能交互、便捷操作于一体的商业伙伴 [3] 技术创新与功能特点 - 星行侠®采用行业首创的"本体/飞兵模式"双形态设计 支持两种模式自由切换 可应对复杂环境 [5] - "飞兵模式"结合"风火轮"底盘 具备3D地图构建、路径规划、智能避障及引导跟随功能 轻松覆盖1万㎡以上的区域 适应不同室内地面 [5] - 星行侠®拥有超10小时的续航时间 可自动充电 支持电梯联动(梯控) 能够自主完成跨楼层任务 有望在商场、展馆、办公楼等高频巡游场景铺开 [7]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 星行侠®配备"巨号APP" 用户可通过极简的操作界面实时控制机器人的表情、语音、行走、动作等 大幅降低操作门槛 [10] - 支持动作录制 用户轻松录入即可复现机器人的动作 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完成动作编排 [10] - 支持语音、表情和动作三种模态的融合控制 增强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尤其适用于展演、导览和娱乐等场景 [10] - 搭载巨号®具身智能系统 具有强大的语音交互能力 支持超过10种主流方言及国际语言 [12] 定制化服务与商业集成 - 星行侠®配套推出可定制的外观和功能设计服务 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打造专属的机器人"人设" [14] - 可与专业知识库集成 支持与商业系统如库存系统、订单系统、CRM系统等实时集成 给客户专业级别的购物体验 [15] - 用户可定制表情、语音音色、动作、人设和知识库 赋予机器人鲜明的个性 适用于企业IP形象、品牌联名、展会互动等场景 [18] 公司发展历程与愿景 - 2024年8月 数字华夏发布首款仿人机器人"夏澜" 以逼真的脸部、高智能的交互体验一炮而红 [18] - 2025年3月 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夏起" 其高颜值、高智商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18] - 2024年12月 夏澜与央视著名主持人同台主持 2025年3月 数字华夏入选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2025年4月 获评"最佳人形交互机器人企业奖" [18] - 公司目标是通过形态和功能创新 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方式 成为交互领域的NO.1 以"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为目标 实现"AI For Everyone"的愿景 [18]
特种机器人企业【丞士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7 18:18
融资与合作 - 深圳丞士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 由魏桥国科基金独家投资 威海市环翠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一代轻量化救援机器人研发 工业场景应用拓展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1] - 此次融资标志着双方将在特种机器人研发 产业资源协同及应急救援场景落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是一家聚焦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技术企业 集开发 研制 生产 服务于一体 [3] - 公司使命为"让救援不再承受生命的代价" 现有产品覆盖水面 水下 地面 矿井等多个应急救援应用领域 [3] - 公司已获得八十多项国家专利 并取得中国船级社产品型式认可证书和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证书 [4]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包括智能救生圈 小金龙 自充气智能救生舟 水下搜救侦察机器人 全地形六轮应急救援机器人等 [3] - 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海事巡逻 水利枢纽等场景 显著降低救援风险并提升效率 [4] - 公司累计参与800+次各类实战演练 10+次实战救援 产品已部署于多个省级消防总队和应急管理部门 [6] 市场与行业 - 主要服务于应急 消防 海事 船舶 水利 港口 景区 打捞救助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4] - 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智能装备替代传统人工作业已成行业必然趋势 [6] - 公司已逐步成长为应急救援机器人赛道的核心推动者 未来将加速推进"智能装备+应急救援"的深度融合 [6] 经营理念 - 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质量 从原材料选择到研发 生产 检测检验每个环节都追求完美 [3] - 创始人方戍强调不能一味追求市场利益而丢掉产品品质 采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做产品 [3] - 公司力求凭借团队优势和创新技术 积极参与建立 维持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3]
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占率80%以上!这家公司计划未来部署100万灵巧手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7 18:18
灵巧手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高精度操作与复杂交互的核心部件,技术突破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提出"超人类设计"理念,融合生物力学优势(章鱼触手、大象鼻子)与中国榫卯结构,开发出高扭矩微型关节驱动模组和模块化灵巧手 [9] - 2024年产品占据国内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80%以上份额,构建20自由度以上技术壁垒 [9] 产品矩阵与定价策略 - 推出多款产品:L10标准版1.99万元、L20 Pro版4.99万元、L30科研版9.99万元、O7高性价比版0.88万元、42自由度J42六指夹爪 [18] - O系列目标三年内将成本降至499元,实现学生群体普及 [18] - 2025年下半年将发布集成30种专业工具模块的工业级灵巧手,满足焊接/装配/检测等需求 [20] 核心技术研发成果 - 传动系统:突破电机-齿轮架构,研发指关节级微型驱动模组,体积控制行业领先 [12] - 材料工艺:与万凯新材合作开发轻量化复合材料,使灵巧手重量降低40%、负载提升30%、寿命达行业平均2倍以上 [14] - 感知算法:构建多模态感知网络,实现触觉-视觉-力觉融合,完成盘核桃/化妆等毫米级精度操作 [16][28] 数据生态建设规划 - 启动"百万机器人数据采集计划",部署100万台装配灵巧手的人形机器人,日数据量或超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据总量 [6][23] - 已建立DexSkill-Net全球最大灵巧操作数据集,涵盖运动轨迹/力度/速度等关键数据 [30] - 计划搭建1万个双臂双手机器人数据采集节点,推出千元级数据手套(未来降至百元级) [3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汽车领域20倍以上,中国有望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和50%行业利润 [34] - 公司战略:1年内实现灵巧手自产机械臂、3年拓展至手机/电脑等AI硬件生产、10年组装外太空飞船 [36] - 推出LinkerOS低代码平台,预置技能库使20自由度灵巧手即插即用,降低Agent开发成本80% [22]
快讯|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圆满落幕;“元机器人”可以扩展并像机器人一样移动;电动相变执行器为软体机器人设计提供动力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7 18:18
1、 机器人运动会圆满落幕 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4月25日在江苏无锡开幕,吸引众多机器人参赛。这些智 能机器人展示了多种功能,包括下棋、帮助行走、陪老人聊天等,引发市民热情参与。机器人技术的突破 使其更接近家庭应用,价格也更加亲民。此外,江苏的机器人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如一体化伺服 关节模组,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发展。无锡已形成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优势。运动会不仅展示技 术,还聚焦机器人"落地"应用,推动行业发展。 2、 天奇股份获颁"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 据天奇股份官微,4月26日,在无锡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上,无 锡市副市长周文栋为天奇股份建设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研发平台授牌"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 采集与实训中心"。这一授牌标志着无锡市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研发领域与公共服务能力迈入新阶段, 为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3、 磁性"元机器人"可以扩展、呈现新形状并像机器人一样移动 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从折纸艺术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一种模糊机 器人与材料之间界限的结 ...
协作机器人“卷”出新高度?这家企业正用轻量化+AI,让传统焊接超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7 18:18
焊接机器人行业变革 - 焊接机器人从传统依赖人工经验转向智能化、柔性化发展,通过AI视觉和协作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焊接 [1][2] - 行业经历数次技术迭代:从1969年通用汽车首次使用点焊机器人,到2010年后协作型焊接机器人降低中小企业自动化门槛 [2] - 法奥机器人推出轻量化焊接协作机器人FR3WMS、FR3WML,自重仅10.5kg和11kg,实现单人搬运和快速部署 [4] 法奥机器人技术创新 - 产品具备360°全向旋转能力,无焊接死角,支持拖拽示教和图形化编程,零基础工人可快速上手 [6] - 内置力控传感器实现0.1秒碰撞响应,无需防护围栏即可人机协作,安全等级显著提升 [8] - 自主研发"AIRLab"智能决策大脑,3D视觉引导技术扫描精度达±0.1毫米,实现免示教编程 [12][14][16] 焊接工艺突破 - 通过AI深度学习自动匹配最优焊接参数(电流、速度、焊枪角度),实现一键焊接操作 [17] - 推出移动式、大工件、多品种小批量三大焊接解决方案,覆盖不同工业场景需求 [12] - 传统焊工需5年培养周期,而法奥方案使新手工人十分钟内掌握焊接操作 [1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焊接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工具升级为"重塑制造"的智脑,推动制造业向零缺陷、零浪费发展 [19] - 技术突破使焊接从"连接金属"技艺升维为"重构制造"的底层逻辑,改变行业竞争维度 [19] - 轻量化硬件+AI算法+柔性部署的三维创新,推动焊接机器人从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延伸 [8][19] 产品性能参数 - FR3WMS、FR3WML机器人自重分别为10.5kg和11kg,防护等级达IP65 [4][6] - 3D视觉系统扫描精度±0.1毫米,实现高精度焊缝识别与实时路径调整 [14] - 碰撞检测系统响应时间0.1秒,显著提升人机协作安全性 [8]
2万字!67位资深专家、企业高管!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深度复盘!观点全解读!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6 17:50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培育生 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前沿未来产业。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国家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政府 工作报告,更标志着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已全面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并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和科技 创新布局具有深远意义。 具身智能作为物理实体与数字智能的融合载体,是打破西方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突破口。而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载体,更是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格局的重要使命。 相关数据显示, 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亿美元。国内市场,截至2024年底,全 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近百家,并有30余家企业宣布2025年开始商业化量产。2025年,预计国内将有上 千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市场,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正式开启,因此能否紧跟政策红利并抓住 产业上升期,关系到每个企业能否在未来产业中取得优先话语权。 在这样关键且充满机遇的特殊时期,为了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推动产业深度交流与合作,由中关村科 学城管委会指导,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 ...
康奈尔大学新突破!代码数据集全开源:你的动作已被机器人破解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6 17:50
人类行动迅速,常常左右手交替同时执行多个动作任务——这样的演示视频,机器人该如何学习? " 只 要 人 类 的 移 动 方 式 与 机 器 人 不 同 , 现 有 方 法 就 会 立 即 失 效 , " 康 奈 尔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助 理 教 授 Sanjiban Choudhury如是说。"我们的想法是,'能否找到一种原则性的方法来解决人类和机器人执行任 务方式之间的这种不匹配问题?'" ○ 从全局语义匹配出发计算最佳传输距离。将机器人视频分割为短序列,从人类视频库中检索整体任务 意图最接近的片段。这种方式对动作风格差异较大的情况具有鲁棒性。 近日, Choudhury教授团队Kushal Kedia和Prithwish Dan等人在机器人模仿学习领域取得突破, 提出 了全新框架 RHyME (Retrieval for Hybrid Imitation under Mismatched Execution)。 该架构无需 任何人机配对数据,仅凭跨形态的语义对齐,就能在仿真与真实环境中将任务成功率提升 50% 以上,精 准复现复杂的长时序操作。 ▍ 为何机器人对人类视频的动作模仿总是"学废了"? ...
Science Robotics见证中国无人机完爆人类顶尖飞手!浙大出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6 17:50
核心观点 - 浙江大学高飞教授团队研发的创新算法系统使普通四旋翼无人机在特技飞行中表现远超人类顶尖飞手,成功率高达100%,而人类飞手仅为12.5% [1][16] - 该研究颠覆了"硬件决定天花板"的传统认知,通过智能算法弥补硬件短板,突破传统飞行极限 [3][5] - 研究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 [6] 技术突破 - 从自然界猎鹰和蝙蝠的飞行智慧中汲取灵感,在动力学极限边缘寻找最优解 [7] - 构建两套标准:动作-意图转换标准和风险-收益评估标准 [9][12] - 在规划算法上做乘法,而非硬件上做加法,优化动作编排 [9] 实验验证 - 在非结构化超大室外环境中实现220米自主飞行,连续完成三个经典特技动作,动力限制在普通商用水平(1.5g净推力和4弧度每秒角速度) [13] - 在仅3.5米高的狭窄障碍空间里,完成倒飞穿过直径80厘米的圆环、隧洞中连续蛇形机动等动作,最高7米/秒速度穿越障碍时保持15厘米内跟踪精度 [14] - 与人类飞手对比测试中,连续穿越6道1.2米窄门,系统5次飞行全部成功(100%),人类飞手24次尝试仅成功3次(12.5%) [16] 应用前景 - 火山监测:实现喷发口边缘的探针抛投部署 [17] - 灾害救援:快速探测坍塌建筑内狭窄缝隙 [17] - 太空探测:为航天器在太空陨石密集区的安全机动提供理论参考 [17] - 传感器视场受限场景中,通过复合动作轨迹最大化数据采集质量 [19] 未来展望 - 进一步探索处理未知和动态环境的方法,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系统 [20] - 通过算法优化显著提升系统能力,为硬件受限情况提供经济高效的突破路径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