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最强出海竟然是这四类?最后一种你绝对想不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1 18:54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机器人企业通过微创新+性价比出海切更大市场蛋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秘诀,文章盘点了出海并取得成绩的机器人创新领域,包括泳池清洁、割草、物流、炒菜机器人等,体现中国科技成果和高质量发展[1] 各领域总结 泳池清洁机器人 - 赛道是出海热门,商业化反馈明确,资本持续加注,如元鼎智能获近10亿元战略融资,星迈创新投后估值近20亿元等[1][2][5] - 元鼎智能出海成绩瞩目,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前三,亚马逊等平台市占超35%,2020 - 2024年营收增长近1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70%,2024年出货量突破200万台[4] - 星迈创新主攻海外高端市场,两款产品半年销售额数亿元,占亚马逊高端产品85%市场份额[5] - 浪涌未来、智橙动力、思傲拓等初创企业也获融资,思傲拓2024年营收超1亿元,出货量近10万台[5][6][8] - 泳池机器人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时期,2021 - 2026年全球泳池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4.33%,预计2029年自动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9%[8] 割草机器人 - 市场渗透率不到10%,在技术替代趋势下有较快增长率,全球约2.5亿个庭院花园,欧美家庭有草坪维护需求[9] - 2024年九号公司子公司未岚大陆的Segway Navimow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约283.92%,是首个覆盖全球10万家庭用户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9] -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 - A轮融资,已拿下大量订单,后续将布局线下渠道和探索AI+机器人融合[11] - 长曜创新获格力集团领投的Pre - A轮千万级融资,其纯视觉割草机器人众筹金额超220万美元,首批交付超1500台,用户复购率35%[11][12] - 技术分激光雷达派、RTK+视觉派、纯视觉派,价格和成本有差异,90%销量依赖电商平台,流量成本占比超25%,产业毛利率较高且易批量化复制[12] 物流机器人 - 全球电商、快递发展拉动仓储自动化需求,中国厂商出海市场教育压力小,美国对RaaS接受度高,中国厂商能提供长期价值[14] - 极智嘉、海柔、快仓等头部企业发力出海,方向包括中东、东南亚和欧美[14] - 极智嘉连续6年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在欧美高端市场打开局面,针对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解决方案,2024年北美和欧洲业务收入占海外市场60%以上[15][16][18] - 新松、郎誉等重载物流机器人企业产品出海欧美,中国物流机器人出海有成本优势,毛利率达50%左右[18] 炒菜机器人 - 全球商用厨房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6%,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元[19] - 不同地区对炒菜机器人需求原因不同,AI炒菜机器人可保证菜品一致性、降本增效,适合大型连锁餐饮品牌[19][20] - 橡鹿机器人美膳狮AI炒菜机器人消费人次达4000万,覆盖10种餐饮场景,已落地全球173个城市[22] - 不停科技完成超千万美元A++轮融资,4年融资7轮,业务发展至多地,产品含定制化方案并进行本地化部署[22]
快讯|星宸科技高阶机器人芯片有望于2026年量产;自主建筑机器人Zyrex将于2026年首次亮相;宁波首次实现机器人巡查水下排污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16:53
星宸科技机器人芯片进展 - 公司机器人芯片已初步完成产品矩阵并实现大批量出货 技术布局上在清洁机器人基础上快速升级更大算力 多模态大模型及人机交互的高阶芯片 预计2026年量产 未来将覆盖服务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 [2] - 市场端已切入多家头部客户 目标2025年进入行业领先梯队 计划2-3年内成为智能机器人SoC芯片头部供应商 [2] 自主机器人技术突破 - 肯尼索州立大学推出OmniScanBot自主机器人 采用RFID技术实现仓库库存自动化跟踪 配备摄像头 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 具备自主建图与路径规划能力 [3][5] - RIC Robotics公司开发20英尺高建筑机器人Zyrex 专为焊接 木工 3D打印等重型任务设计 结合VR操控与激光雷达传感 目标2026年实现原型机亮相 最终达成全自动化作业 [6][8] 人形机器人领域动态 - 加拿大Axibo公司获1200万美元融资(估值4150万加元) 成立人形机器人部门 首款模型预计2025年推出 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9][11] 特种机器人应用案例 - 宁波筑航智能科技研发20公斤级缆控水下机器人 配备取泥器 水文测量仪等工具 实现甬江水域排污巡查与多深度采样功能 属宁波首次应用 [12][14] 机器人行业生态 - 产业链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 节卡等) 服务机器人(亿嘉和 普渡等) 医疗机器人(天智航 精锋医疗等) 人形机器人(优必选 宇树等)及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 思岚科技等) 显示行业多元化发展态势 [19][21][22][23][24]
产品涵盖6大系列、40余款型号、20+机器人厂商深度合作 这家公司25年开发机器人力学训练系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16:53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测 - 预计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超10000台,2030年达38000台,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83% [1] - 关键技术(伺服电机、谐波传动、传感器)加速迭代,开发成本已达最优水平 [1] 神源生智能公司概况 - 专注力测试技术产业化,产品包括多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力感知领域 [2] - 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支持,具备正向设计能力,可定制高性能、低成本传感器 [6] - 产品线覆盖6系列40多型号,量程10N-100kN,合作国内20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 [10] 六维力传感器技术突破 - 2024年将发布高精度六维力测力平台,支持三维空间六自由度力学数据同步测量 [6] - 便携式六维力测力板具备30多组分析参数,整体刚度高、可自由组合,性价比优于进口产品 [6] - 测力阵列技术可应用于大健康、运动员训练及疾病早期发现(如帕金森症) [8] 传感器市场趋势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阶段,传感器出货量达万级,2026/27年预计5万/10万套 [11] - 国产六维力传感器价格1.5万-3万元(外资品牌5万-8万),通用型价格将持续下探 [12] - 定制化高性能传感器价格或维持高位,市场将出现价格分化 [12] 国际化布局与贸易影响 - 产品覆盖欧美多国(英、美、德等),核心性能指标已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15][18] - 中美关税战短期影响出海业务,但长期贸易互补性强(2024年双边贸易额6882.8亿美元),公司计划通过区域化生产降低成本 [17][18] - 国际六维力传感器市场2019-2032年复合增长率8.17% [18]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美关税战或加速国产品牌替代国际品牌,公司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21] - 目标成为全球影响力品牌,拓展人形机器人及传感器应用领域 [21]
国产渗透率提升:埃斯顿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第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16:53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结构性变化 - 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下,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结构性变化,政策红利(智能化升级+设备更新)加速机器人下沉市场渗透,国产技术平台向汽车、医药等高端场景突破 [1] 国产品牌登顶市场第一 -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15年6.1万台增长至2024年29.4万台,连续10多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地位 [2] - 2025年Q1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6%,国产渗透率提升2个百分点,埃斯顿以10.3%份额成为首个登顶中国市场的国产品牌 [5] 技术驱动与创新 - 埃斯顿研发投入持续超营收10%,累计专利900余项,构建全产业链闭环(核心部件-本体制造-行业解决方案) [7] - 推出下一代智能控制器NGC,动态精度与协同效率达进口高端水平,未来将融合AI技术实现智能协同 [7][8] 全场景解决方案布局 - 埃斯顿形成"运动控制+机器人+数字化"三大产品线,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行业复制成熟解决方案 [8] - 高端市场强化700kg级重载机器人(入选工信部首台套),长尾市场覆盖弧焊、折弯等工艺,免示教焊接技术成为行业主流 [8] 全球化战略进展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1.8万台,埃斯顿通过收购TRIO/CLOOS/M.A.i构建覆盖75国的服务网络,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经济体需求 [8] - 产品通过CE、UL等国际认证,欧盟新CE标准将功能安全列为强制要求,抬高市场准入门槛 [8]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从单一设备采购转向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具备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8] - 国产机器人品牌进入全球化拓展阶段,技术标准化与国际接轨成为关键竞争力 [8]
重组机器人团队,苹果要全力进军家用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16:53
苹果公司机器人战略调整 - 苹果CEO库克对公司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组 将机器人团队从AI主管John Giannandrea管理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麾下 [1] - 此次调整体现苹果战略布局新动向 引发外界对未来业务走向及行业趋势的猜测 [3] - 苹果在AI领域布局已久 但自2011年推出Siri以来发展未达预期 Siri升级多次延期 大型语言模型开发进展缓慢 [4] 苹果机器人项目进展 - 苹果正在寻找"下一个大事件" 机器人技术是其重点领域 机器人团队并入硬件部门可能意味着战略地位提升 [6] - 苹果被传开发可在家中跟随用户移动的机器人 功能类似带轮子的iPad 与亚马逊Astro机器人有相似之处 [8] - 2024年8月苹果重点研发一款桌面机器人 配备iPad大尺寸显示屏 集成Siri和Apple Intelligence技术 计划2026-2027年推出 定价约1000美元 [10] - 苹果探索运用AI算法帮助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导航 研发具备家务处理能力的机器人 [12] 苹果机器人战略转变 - 苹果机器人技术团队发布"ELEGNT"框架 展示为非人形机器人设计情感化动作的研究成果 打造智能台灯机器人 偏向用户情绪满足 [12] - 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分享机器人研究成果可能意在吸引人才 苹果机器人路线可能从以AI技术为主导转向以机器人载体为主 [14] - Apple car项目取消后部分员工转投AI部门 但iPhone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 iPad业务萎缩 苹果急需寻找新增长点 家用机器人研发路线转向以情感需求为主 [16][17] 国内手机厂商机器人布局 - 华为2017年开始布局AI+机器人 2022年与达闼机器人合作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3年成立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 但不直接生产机器人 而是通过平台赋能企业 [19] - 小米2017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1年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推出四足机器人CyberDog与人形机器人CyberOne 2023年成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21] - OPPO发布小布家庭机器人与第四代四足机器人QRIC QRIC搭载三大机器人控制系统 小布家庭机器人提供智能服务与陪伴 [23] - vivo较晚切入机器人领域 直接选择人形机器人赛道 成立机器人实验室 聚焦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 [2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国内手机厂商多聚焦于人形机器人赛道 但在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面临更高技术挑战 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25] - 苹果可能选择以偏向娱乐和陪伴功能的家用机器人作为切入点进军机器人市场 契合其消费级电子产品用户群体及品牌调性 [25]
脉塔RMD-X V4行星模组:重塑具身机器人运动基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9 19:20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不仅是对双足运动极限的挑战,更是行业技术突破的试金石。这场赛 事让我们看到频频出现的意外情况:机器人 "累到头掉"、需要人工喷淋、慢速奔跑的"佛系半马"等现 象。赛事暴露了机器人的关键瓶颈——连续弯道中的动态平衡、高强度奔跑下的关节损耗、高能耗与轻 量化之间的矛盾,本质上都在考验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硬实力。 当行业在追求速度与市场热度时,脉塔智能的工程师团队秉持长期主义不断思考如何助力智能机器人应 用落地,深知关节不是冰冷的传动部件,而是驱动智能体的 "神经元"。脉塔工程师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打 磨,在功率密度、扭矩、动态响应、中空设计、通信方式等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五一前夕隆重发 布为具身机器人量身定制的 RMD-X V4系列智能行星关节模组 。此次发布的产品,融入了新的巧思, 将关节的扭矩、电流、位置等数据进一步融合,努力使其成为会 "会思考"的关节模组。V4系列关节模组 将帮助机器人从踉跄学步的参赛者,蜕变为刷新运动极限的领跑者。 ▍ 【产品矩阵】全场景覆盖,构筑具身硬件新基座 RMD-X V4系列一共包含7款产品,产品内部用料十足,高精度双编码器,交叉滚子轴承、自研高性 ...
1.2kg超轻“外骨骼腰带”问世!弯腰搬货不怕闪腰,还能续航一整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9 19:20
目前市场上的 护腰设备主要分 两种: ✅ " 钢铁 侠 " 款:电机驱动力量足,但背着像 " 龟壳 " ❌ " 背背佳 " 款:轻便,但辅助力固定 " 哎哟,我的老腰! " —— 这句话已经成为现代打工人的日常感叹。据统计, 2019 年全球因腰伤支出的医 疗费用高达 3650 亿美元(约合 2.6 万亿人民币)。无论是 流水线工人、快递小哥,还是抱娃的宝妈、爱跳 广场舞的大爷大妈, 都难逃腰痛的折磨。 而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 会 " 自动 变硬 " 的智能护腰装置,穿上它搬砖、带娃、 做家务,腰部压力直接减半! 真正的打工人福音来了。 ▍ 传统护 腰 " 二选一 " ,这款却能智能切换三档 这款设备 首次将主动式设备的 灵活 性和被动式设备的便携节能性相结合, 通过巧妙设计的可变刚度弹性带 和折纸式软体肌肉,实现了实时智能调节: ⚡ 三档 秒 切换: 这种设计 不仅实现了辅助力的精准调节 (刚度分别为 0.58 N/mm 、 0.92 N/mm 和 1.7 N/mm ), 而且具 备了自主的松弛长度调整范围 ( 0 至 67 mm )。这种创新使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 使用场景进行快速切 ...
快讯|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已在搭建中;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软体机器人可以在架空线上运送货物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9 19:20
均普智能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 - 首条机器人本体量产中试线已开始搭建 配备自主研发的视觉引导装配系统、多轴联动测试平台等40余套高端装备 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85% [3] - 初期年产能约1000台 采用"人机协作"过渡模式 后期目标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3] 甘肃造家政养老机器人M1 - 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C端养老机器人 计划2023年Q4量产 可完成复杂环境家务任务 融合多传感器提升感知力 [6] - 填补甘肃机器人制造空白 结束西北地区高端家用智能装备依赖外部供给的局面 [6]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 中科院团队研发的"缝纫机"式机器人 突破柔性电极植入技术瓶颈 兼容不同规格微电极 支持啮齿类/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植入 [9] - 通过深圳"脑设施"预验收 助力脑机接口研究 推动脑疾病治疗、智能假肢等应用落地 [9] 软体机器人架空线运输技术 -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发的轻型软体机器人 由液晶弹性体螺旋结构构成 可自主导航细如发丝或粗如吸管的轨道 [12] - 攀爬坡度达80度 负载能力达自重12倍 适用于空中货物运输场景 [12] 威孚高科与博世中国战略合作 - 双方围绕汽车智能化、氢能、液压系统、人工智能及具身机器人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 [14] - 合作凸显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与AI技术转型的战略方向 [14]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列表 - 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及教育机器人等7大领域超80家企业 [19][20][21][22][23]
报名开启,五月底上海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全球瞩目!论坛赛事展览重塑产业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9 19: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占据全球供应链63%份额 本体制造环节占比过半 [2] - 国产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谐波减速器 行星滚柱丝杠等国产化率持续攀升 [2]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最高245%关税 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 [2]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开启量产 其中6家2025年规划超千台 包括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等 [2] -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 英伟达合作1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翻倍至近万台 波士顿动力获现代汽车"数万台"订单 [2] - 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 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 制定首批团体标准 [2]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浦东张江聚集73家人形机器人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 覆盖上下游各环节 [6]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出台专项政策 打造人形机器人发展高地 [7] - 国地共建创新中心联合高校发布"格物"仿真平台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7] 大会核心内容 - 采用"峰会+大赛+展览"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 1000余位专家 探讨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 [7][13] - 主论坛设置南北对话 圆桌论坛 院长对话等环节 聚焦人机交互 商业化路径 技术突破等议题 [16][17][18][19] - 开发者论坛覆盖本体技术 具身智能 关键零部件等六大领域 强化创新生态 [20][22][23][24][25][26][27] 创新创业大赛 - 设置五大赛道 包括应用场景挑战赛 具身智能挑战赛 核心部件创新赛 足球挑战赛和达人秀 [28][29] - 工业场景覆盖汽车贴标 料箱搬运等任务 家庭场景包括障碍穿越 衣服折叠等日常操作 [31] - 获奖企业可获得最高5万元现金奖励 20万元科创服务券 24个月人才公寓免租等支持 [32] 展览与生态建设 - 创新产品展设四大主题区 展示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核心零部件及开发者生态 [34][36] - 沉浸式场景实验室提供家庭服务 工业巡检等实景体验 技术共创枢纽促进开发者交流 [36] - 生态链接长廊提供人才落户 研发补贴等政策包即时申领服务 助力企业快速落地 [36]
人行道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已经到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8 17:43
在人形机器人发展早期,已经显露出在某些场景的不足。在首届机器人半马上,从大多数人形机器人的 续航、速度等综合表现来看,例如送货等场景,专用轮式机器人或许才是未来 5 ~ 10 年最有效的解决 方案。 虽然 过去几年 乃至未来数年里 , 人形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作为新兴趋势 依然将 占据媒体头条, 但不 可否认, 机器人种类繁多 、 形态各异,包括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人行道送货机器人,以及无人 机 等,这些产品在此前的发展浪潮中,已经实现功能细分,场景细分,未来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加快 落地,有望快速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在大多数行业,部署机器人的临界点将因行业和公司而异,例如终端生产力需求可能是部分公司投资机 器人的转折点。例如优质劳动力的匮乏以及人类员工劳动力成本的疯狂上涨最终将促使企业采用机器 人。又例如机器人的能力特性是否比人类更强。 ▍ 人行道机器人商业化 iPhone 时刻到来 大多数企业在某类场景会评估, 送货机器人 还是 人形机器人 :哪个将首先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 在 人行道送货领域,目前可以明确发现,轮式送货机器人,在通过性以及负载能力上,都远高于人形机器 人。 不少分析师认为,人行道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