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BEYOND Expo 2025盛大启幕:五周年盛典开启亚洲科技新纪元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2025年5月21-24日,亚洲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5)在澳门巴 黎人剧场举行,以"赋能亚洲,连接世界"为主题,庆祝其 五周年 里程碑。博览会 联合创始人贺建东与卢刚博士 通过 具身机器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场对话,象征科技与人类智慧的深度融合,为这场科技盛宴定下创新基调。 两大亮点倡议:连接与赋能 1. BEYOND Founders Club 「创始人俱乐部 」 俱乐部正式启动,首批30位成员包括全球科技领袖与创新先锋,旨在通过经验共享与资源整合,推动可持续技术解决 方案应对全球挑战。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800余家顶尖科技企业参展,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XR、智能 出行、清洁能源、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预计接待超过25,000名观众及800位投资者,创下历届参与规模之最。 重磅嘉宾与思想碰撞 开幕式围绕" What's Next? "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 分享了从云计算向"太空 计算"跨越的愿景,结合中国空天产业的技术突破,引发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思考。独角兽论坛汇聚沃飞长空C ...
参会报名通道正式开启!2025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大会只等你来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2025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大会 - 会议以"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的创新发展,旨在推动安防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 [2] - 主论坛核心议题为AI大模型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包括数据深度挖掘、网络安全防护智能化、跨部门数据壁垒突破等 [4][5] - 分论坛涵盖低空安全、安防机器人、数字化转型、数字安全、防伪与反诈、智慧警务等热点领域 [6] - 产品演示将展示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的最新技术产品,包括关键芯片、核心算法、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等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 [7] 参会人员与组织 - 主办单位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议形式为线下论坛演讲+产品技术展示 [3] - 拟邀参会人员包括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地方公安机关代表,以及知名AI大模型、算力、算法、数据存储与安全企业代表 [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55家上市公司2023年报喜忧参半 [14]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量产爆发,价格战激烈,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5] - 国际快讯显示机器人技术持续创新,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装置问世 [15] - 院士报告聚焦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探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及创新设计关键技术 [15]
智昌科技亮相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 以"中国芯"驱动具身智能新突破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5月22日,第四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隆重召开。中东欧博览会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 共同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商务部贸发局承办,是我国唯一面向中东欧的国家级机制性展会。 图1 第四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2. 大小脑决策中枢 采用垂直场景优化的多模态大模型作为决策大脑,配合实时控制小脑,实现智能任务规划到精确执行的全链路决策。 3. 跨场景泛化能力 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数智中东欧展区,集结全球尖端科技力量。 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宁波智能制造领域 企业代表受邀参展,以"具身智能"为核心,携自主研发的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AIX艾克斯重磅亮相,并系统 地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体系的进化路径与实践成果,向全球展现中国在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中国芯筑基:感算控一体化架构重塑智能新范式 本次展出的 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AIX艾克斯 。其核心搭载自主研发的感算控一体化AI控制器,依托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机器人控制器专用芯片研发与应用"项目成果,采用国产高算力芯片,实现超 30TOPS边缘算力与1ms级实时控制响应。AIX艾 ...
科幻照进现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在杭开打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赛事亮点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在杭州开幕,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唯一参赛机型亮相 [1] - 赛事采用实时解说和互动话题等创新形式,呈现集前沿科技与视觉震撼于一体的科普盛宴,展示中国机器人科技最新突破 [1] - 四支战队风格迥异:黑队"AI策算师"以AI运算能力构筑防御体系,粉队"缎机巧匠"展现精准凌厉的进攻风格,绿队"能量枢卫"采用稳健高压战术,红队"甲胄木兰"融合非遗文化展现国风流派 [2][3] - 比赛采用宇树科技自主研发的毫秒级响应控制系统,机器人灵活施展拳腿组合、闪避格挡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出色运动控制与平衡能力 [5] - 黑队"AI策算师"凭借抗打击能力和战术执行力夺得冠军 [5] 技术突破 - 参赛的G1机器人手臂具有7个自由度(比常规多2个),实现更灵活多样的动作如勾拳、摆拳等拳击动作中的手腕调整 [7] - G1格斗模式面临三大技术难点:瞬间爆发力要求高、控制算法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高、机械结构强度要求高 [8] - 机器人具备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可快速切换不同功能身份,展现跨界应用潜力 [8] - 赛事展现的智能算法与硬件系统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潜力,未来可能在科娱、制造业、特种行业替代人类完成复杂任务 [8]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行业呈现洗牌加剧态势 [9] -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迎来量产爆发期,价格战激烈进行中 [9]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9]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9] - 国际机器人领域取得多项进展:新型路径规划框架、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技术突破 [9]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正式发布
机器人圈· 2025-05-23 20:24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T/CIE 298-2025)团体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正式发布,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 [1] - 标准采用"四维五级"评价框架,包括感知认知(P)、决策学习(D)、执行表现(E)、协作交互(C)四大能力维度,构建L1-L5五级智能化能力分级体系 [2] - 标准包含22个一级指标、100余项技术条款、通用安全底线及典型应用场景映射,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和技术对标依据 [3] 标准核心能力维度详解 - 感知认知能力:涵盖多源信息获取、多模态融合、语义理解等11项二级指标,强调环境信息处理与知识构建能力 [3] - 决策学习能力:通过大模型、强化学习等方法实现动态决策和任务规划 [4] - 执行表现能力:要求精准控制关节运动,具备动态平衡、定位导航等综合能力 [4] - 协作交互能力:强调与人类、环境及其他智能体的安全高效协作 [5] 行业政策背景与发展意义 - 2023年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产业标准体系并开展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2] - 标准借鉴自动驾驶分级逻辑,针对人形机器人特殊性创新设计,填补行业评价体系空白 [2][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持续推进技术标准与产业融合,构建覆盖研发至产品流通的全流程标准体系 [8] 典型应用场景与等级映射 - 工业生产领域:从L1级预编程简单任务到L4级危险环境自主作业,覆盖5个应用层级 [7] - 医疗康养领域:包括L1级物品递送、L2级康复训练辅助、L3级智能医疗咨询等服务场景 [7] - 未来规模化应用方向:特种作业、物流搬运、工业制造、教育科研等六大领域 [6][8] 产业发展阶段与趋势 - 行业正从"功能导向"向"智能进化"转型,智能化能力提升将扩展复杂场景应用潜力 [1] - 标准落地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突破"展示性智能",实现"通用智能"跨越式发展 [6][8] - 标准化建设将加速技术透明化与产业协同,打破技术与场景间的应用壁垒 [7]
遨博、越疆、节卡的“中国机器人突围战”, 协作机器人三杰谁将上岸?
机器人圈· 2025-05-23 20:24
行业概述 - 协作机器人赛道在智能制造浪潮下成为资本与产业关注焦点,国产协作机器人领域呈现遨博、越疆、节卡三强竞争格局 [3] - 行业仍处于高增长、高投入、低盈利的早期阶段,企业竞争反映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突破外资垄断的努力 [19] 公司竞争格局 遨博 - 连续四年国内出货量第一、全球第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产品负载覆盖3-35kg,应用于工业、新能源、3C等八大领域 [4] - 已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国开制造业基金等,但上市进程停滞,2024年与华润36亿合作计划终止 [11] 越疆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中国市场份额第一(13%),全球化布局覆盖80多国,海外收入占比59% [4] - 2024年营收3.74亿元(同比+30.32%),亏损0.95亿元(同比收窄7.67%),六轴机器人均价降至5.66万元/台 [7] - 2024年12月登陆港股,市值一度突破307亿港元,前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38.56% [7] 节卡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1%,2023年营收3.5亿元略超越疆,全球市场占有率8.2%,客户包括丰田、施耐德等 [5] - 2023年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4681台,但IPO冲刺科创板未果,监管质疑其盈利模式及扩产风险 [9] 财务表现 越疆 - 2024年工业领域收入占比53.7%(19.99亿元),教育领域39.4%(14.65亿元),商业领域6.9%(2.56亿元) [5] - 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2.5亿元,2024年毛利率46.6%,销售费用率高达2亿元 [7][13] 节卡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6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24.25%,资产负债率降至6.88% [10] - 2021-2023年净利润持续为负,2023年亏损2854.73万元,扣非后亏损3567.93万元 [10] 行业挑战 - 价格战导致国产协作机器人均价从2021年7.2万元/台降至2025年4.8万元/台,行业平均毛利率跌破40% [12] - 技术同质化严重,工业场景渗透率不足15%,医疗等新兴领域认证周期长达3-5年 [15] - 一级市场融资额从2022年347亿元下降31%至2023年240亿元,资本退潮明显 [18] 战略动向 - 越疆推出人形机器人Atom,布局"AI+机械臂"技术 [4] - 节卡计划募资7.5亿元扩产,但需证明产能消化能力及技术壁垒持续性 [9] - 行业存货压力加剧,越疆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248天延长至2024年395天 [18]
泳池清洁机器人加速放量,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机器人圈· 2025-05-23 20:24
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概况 - 泳池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设备,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实现水下智能定向移动,配合电机、水泵与清洁滚刷完成池水、池壁、池底的清洁功能 [2] - 全球泳池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达2888万个,预计2026年增至3692万个,2021-2026年复合增速5%,其中美国泳池数量2021年1060万个,2022年增至1900多万个,私家泳池占比超70% [2] 市场渗透与规模 - 泳池机器人渗透率加速提升,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放量成长期,预计2026年全球渗透率达28%,其中美国/欧洲/大洋洲渗透率分别为39%/35%/34% [3] - 按2026年全球3692万泳池数量及28%渗透率计算,泳池机器人需求量约1034万台,产品均价300美元对应市场规模31亿美元 [3] 竞争格局与国产突破 - 行业竞争格局集中,美亚市场CR10超80%,长期由以色列Dolphin、西班牙Polaris、英国BWT和美国Hayward主导,20多年内缺乏技术创新 [4] - 中国品牌近年取得突破式增长,2023年美亚TOP10中国产品牌占5席,市场份额合计31%,较2022年15.9%增长15.1pct [4] 行业痛点与潜在变革 - 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痛点为传感器匮乏和智能化低,水下适用传感器稀缺且技术难度大 [5] - 全球头部厂商Maytronics近五年首次出现营收双位数负增长,竞争格局生变 [5] - 国内厂商如科沃斯、石头、小米、安克等具备出海供应链优势和智能清洁电器技术储备,可能入局颠覆行业格局 [6]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问世
机器人圈· 2025-05-22 18:22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该机器人能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1] - CyberSense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植入数量多、空间定位准、时间效率高、能灵活避让血管等优势,可适配多种型号柔性微电极并应用于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植入 [3] - 该机器人已成功支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研制的多种规格柔性微电极植入,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发系列产品以促进国内脑机接口发展 [4]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2024年报显示75家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分化,行业洗牌加剧 [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趋势,价格战激烈,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 [6]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6] - 国际机器人技术进展包括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7] 前沿技术研究方向 - 院士专家提出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新动能、创新设计六大关键技术等发展方向 [7] - 具身智能成为研究热点,涉及微纳感知赋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发展挑战等课题 [6][7]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如模仿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6]
第一届机器人一体化关节评测比赛活动正式启动
机器人圈· 2025-05-22 18:22
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以"智驱未来 关节争锋"为主题的第一届机器人一体化关节 评测比赛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启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此次活动由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机 械工业精密传动与智能测试装备创新中心、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国 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联合主办 ,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旨在通过标准化评测体系推动国产机器人 关节质量提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处副处长 李丹勇 致辞 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崔展齐 致辞 国机智能总经理 王乾廷 致辞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处副处长李丹勇、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崔展齐出席会 议并致辞,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从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视角,深度阐释了机器人关节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战 略意义。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乾廷代表主办单位讲话,表示将以专业评测体系服务行业 需求,以资源整合推动技术迭代,以生态共建赋能产业升级,为机器人核心部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机智能副总经理 高燕 此次活动汇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 ...
6月30日截止!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机器人圈· 2025-05-22 18:22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关于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国科奖字【2025】4号 各有关单位、相关专家: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 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名原则 1.提名者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名服务国家战 略需求、作出创造性贡献的重大成果,特别是从0到1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创新、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前沿性成果。鼓励提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 电路、新一代网络、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矿产勘探、生物育种等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 2.提名者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 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同一提名项目的候选 者应当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对于曾担任领军技术专家的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评的,提名者应严格甄 别其任职期间的科技成果。 3.提名者应当坚持以德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