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开放报名丨2025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大会邀请函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2025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主办和承办,以 "数智世界,全域安全" 为主 题,将于 2025年7月3-4日 在 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 盛大启幕。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深度融合,涵盖开幕 式、主题演讲、专题论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等丰富议程,全方位呈现行业发展动态,打造一场思想碰撞、技 术交流、合作共赢的行业盛会,共襄盛举! 目前,大会邀请函正式发布!诚邀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共筑更加坚实的公共安全防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谁是最靓的仔?53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焊接技术专题报告 - 南京埃斯顿电气总经理何志军在焊接领域深耕20多年,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 [2] - CLOOS焊接工艺在碳钢、不锈钢、镍基合金等金属焊接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汽车等多个行业 [4] -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曲线设计可兼容复杂施焊条件,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并降低成本 [4] - 采用全流程标记、视觉识别和自动路径规划技术实现复杂构件自助焊接 [4] - 机器人+视觉+电弧跟踪方案降低了对施焊人员的技能要求 [4]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发展 -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船舶和钢结构等行业对复杂结构、小批量产品的机器人焊接技术需求迫切 [8] - 传统工业机器人在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凭借灵活性和精准度成为解决方案 [8] - 江苏北人研发总监严华博士长期从事机器人系统开发,参与制定多项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标准 [6] - 报告聚焦AI智能识别决策、焊接工艺自适应调节和智能运动规划等前沿技术 [8] - 结合江苏北人创新成果,展望了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8]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10] - 2023年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1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 [11]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结合带来新机遇 [11]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11]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获得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青睐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地瓜机器人融资与产品发布 - 公司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线性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1] - 计划在6月正式发售RDK S100机器人开发套件,具备百TOPS级算力和异构架构设计,是行业首款单SoC算控一体计算平台 [1] - 公司2024年独立运营后发展迅速,团队规模增长至去年的两倍,客户达近200家,营收实现三倍增长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品牌理念是"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致力于构建软硬一体、端云协同的全链路开发基础设施 [1] - 已在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实现规模化落地,并与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2]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75家公司业绩表现各异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 [4] - 多家研究机构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包括仿生机器人、微纳感知赋能等方向 [4]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 - 核心观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1][2] 数据治理与模型训练 - 建设高质量制造业数据集,对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奖励支持 [2] - 搭建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开源数据集和数据治理工具集,支持标准化机构制定行业数据标准 [2] - 支持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数据沙盒制度,首次使用沙盒训练的企业可获免费服务 [2] 行业大模型与智能体 - 支持开发行业大模型,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打造通用智能体,对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智能体按调用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制定标准化通信协议,形成混合智能应用范式,适配行业广的协议将在京津冀推广 [3] 企业技术中心与仿真验证 -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搭建实验场景,优先推荐成效显著的市级中心为国家级中心 [4] - 研发工业仿真软件,搭建通用仿真平台,对承担重点任务的平台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 [4] 智能安全与装备升级 - 建设模型安全靶场,对行业影响力大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对示范性新装备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智能产品与人才培养 - 支持建设中试平台和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最高5000万元支持 [6] - 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开展AI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培训 [6] 金融服务与案例推广 - 创新"AI智造贷"等金融工具,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 [7] - 征集并宣传标杆案例,建立宣传网络平台促进经验交流 [7]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行业竞争加剧 [9]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加剧,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0]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机遇 [10]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热点,微纳感知、人机协同等技术受关注 [10]
市占率超70%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围 获智元/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应用
机器人圈· 2025-05-27 17:05
行业概况 - 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与交互的核心部件,负责实时捕捉压力、拉力、扭矩等力学信息,将触觉转化为可解析数据流[1] - 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约160家,中国企业占比超40%(60-70家),位居全球首位[4]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数量超106款,中国发布86款占全球81%[4] - 传感器占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25.8%,是技术突破和降本增效关键方向[4] 公司技术实力 - 蓝点触控六维力传感器和关节扭矩传感器实现100%自研可控,核心性能指标赶超欧美品牌[7][17] - 研发团队近百人,支持从末端六维力传感器到关节力矩传感器的快速定制化开发[17] - 产品精度达国际一线水平(如±0.1%F.S重复性精度),定制化新品2周内全流程交付[19] - 年产10万套六维力传感器及关节扭矩传感器,具备规模化及降本优势[19]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特斯拉Gen 2人形机器人配置32个力传感器(14个一维力矩+14个一维压力+4个六维力矩)[4] - 2024年推出LA35和LA77六维力传感器,分别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和关键部位负载[12][14] - 推出LC与LD关节扭矩传感器,支持紧凑设计和深度定制[15][16] - 2023年起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复合增速200%-300%,2024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占率70%-80%[5][9] - 核心客户覆盖智元、小米、优必选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并渗透新能源汽车、医疗、航空领域[7][9] 资本与国际化进展 - 2019年以来完成三轮融资,2024年底获亿元级融资,股东包括广发信德、复星等[18] - 2024年营收增速超100%,现金流和利润表现亮眼[18] - 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为欧美日韩客户提供模块化定制解决方案[17] - 依托中国供应链崛起为全球核心供应商,吸引海外头部厂商主动合作[17]
揭秘2025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大会参会阵容
机器人圈· 2025-05-27 17:05
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大会 - 大会主题为"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聚焦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旨在解决平安中国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1] - 拟邀请500余位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会,会议规格远超往届 [2] - 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政府机构代表将参会,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城市安全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等领域的应用 [3] 参会单位与行业应用 - 能源行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将探索人工智能在智能巡检、故障预测、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应用 [5] - 交通行业:国家铁路、公路及轨道交通管理机构将了解人工智能在运行状态监测、客流分析预警、交通设施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6] - 医疗行业:国家卫健委及20余家三甲医院将参会,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 [7][8] 技术与企业参与 - 国内头部智能安防企业将展示最新人工智能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拓展市场份额 [10]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将推动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落地应用 [10] - 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新型厂商将推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公共安全场景的应用 [10] 科研与行业支持 - 公安部下属研究所、高校及大数据中心将分享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交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12] - 全国41家重点安防行业协会将参会,促进地方安防产业升级 [13] - 邀请近300家优秀安防工程商和集成商参会,开展深入交流 [1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表现突出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量产爆发,价格战加剧,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8] -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在机器人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18]
水下机器人秀出新型“肌肉”:光驱动致动器性能超越哺乳动物肌肉
机器人圈· 2025-05-27 17:05
水下机器人驱动技术突破 - 韩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可在水下自由运行的全光控人工肌肉系统,基于光化学响应材料的新型致动器展现出超越生物肌肉的强劲动力性能,为无缆化智能水下装备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1] - 传统水下机器人依赖电力或液压驱动系统,复杂的电缆和笨重的供能装置严重制约其灵活性与续航能力 [1] - 联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光化学驱动方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氮苯功能化液晶弹性体材料(AC-LCEs) [1] 技术原理与性能数据 - 通过精密调控液晶弹性体的分子排列结构,赋予材料独特的光致形变特性,紫外光照射下收缩率达60%,切换为可见光后能快速复原 [1] - 新型光驱动肌肉的单次能量密度达到15千焦/立方米,是哺乳动物骨骼肌的两倍以上 [2] - 驱动应变超过同类光化学材料的3倍,且经过百次循环测试后仍保持稳定性能 [2] - 通过特殊设计的螺旋弹簧结构,将分子层面的形变放大为宏观机械运动,并实现驱动方向的可逆调控 [2] 应用演示与产业化前景 - 装载该人工肌肉的机器人原型展现出卓越的作业能力,可精准抓取不同形状物体,在复杂管道内自由穿行,完成精细的协同操作任务 [4] - 系统彻底摆脱了电缆、电池或液压管路的束缚,实现了"全光驱动"的革新理念 [4] - 技术在水下勘探、海洋工程、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前可实现商业化落地 [4] - 团队已攻克光能转化效率提升、材料耐久性强化等关键技术,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进产业化应用 [4]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光驱动人工肌肉技术标志着软体机器人研发进入新阶段,其环境适应性强、驱动效率高、系统集成度优等特点为开发新一代自主化智能装备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4] - 无缆化机器人有望在深空探测、灾难救援等极端环境作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4]
76个上榜!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确定!
机器人圈· 2025-05-27 17:05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下达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应用 试点、化工行业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等 76 个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进入名单。项目试点时间为 2025年4月至2027年4月。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 ...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025.05.26-06.08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活动预告 1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 时间: 2025.05.21 地点: 上海市浦东区张江科学会堂 主办单位: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张江集团 2 NAAI国际人工智能研讨会第二期 主办单位: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 3 第一届全国人工智能生物学大会 时间: 2025.06.05-06.07 地点: 杭州市青山湖美爵酒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即将启幕:首批顶级专家报告曝光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将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主题为"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由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企业承办,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协办 [1] - 会议将邀请15位专家作专题报告,首批公布7位专家及其研究方向 [2]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结合类人机器人灵巧操作与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复杂结构焊接领域 [5] - 技术聚焦三大方向:核心部件与类人机构、运动控制与具身智能、自主焊接技术与系统,通过机电控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操作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5] - 陈树君教授团队承担2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拥有30余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际专利 [3] 桥梁智能焊接技术突破 - 中国钢桥保有量占比仅3%,远低于日本(41%)和美国(35%),发展空间显著 [9] - 港珠澳大桥建成国内首条板单元机器人智能焊接生产线,获2022年IIW国际焊接工程最高奖和202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 - 中铁山桥集团开发"五线一系统"智能管控体系,在深中通道、常泰长江大桥等工程中实现钢桁梁弦杆焊接生产线升级 [9] TKY管节点智能焊接创新 - TKY管节点焊接面临空间曲线复杂、应力集中等挑战,徐向军团队研制世界首套自适应智能焊接系统 [13][14] - 突破四大关键技术:超大行程精度控制、自主视觉测量、焊接路径自主规划、工艺程序在线生成,实现免示教焊接 [14] - 技术已应用于海洋工程导管架平台,央视专题报道其工程化突破 [14] 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实践 - 唐山开元以提升熔敷效率和智能化为核心,开发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结构件机器人焊接解决方案 [20] - 通过自动化产线降低人工成本,案例显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20] 焊接机器人国产化挑战 - 埃夫特分析市场痛点:船舶钢构领域需免编程智能焊接,汽车领域需薄板批量制造解决方案 [26] - 提出工艺性、易用性、鲁棒性优化方向,覆盖汽车、船舶、激光焊等多场景需求 [26] 功率器件技术演进 - 斯达半导体研发宽禁带器件(SiC/GaN),解决焊接电源对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的需求 [31] - 刘志红团队获202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主导多项国家级功率半导体项目 [30] 切割技术智能化趋势 - 切割装备数字化率达60%,向无人化发展,典型案例包括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 [34] - 方万团队主编《中国焊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切割专项,技术覆盖船舶、新能源等领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