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会议直播|机器人全产业链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校专场
机器人圈· 2025-04-24 21:08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 [2] - 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主办,中科启秀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5] - 将于4月26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8号馆2号会议室举行,时间为9:00-12:00 [5] 会议议程 - 09:30-09:40 开场介绍与会企业嘉宾 [6] - 09:40-09:5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研究员将分享"开放环境下的具身感知与导盲" [6] - 09:55-10:20 武汉大学李淼副教授将探讨"基于深度模仿学习的机器人具身智能" [6] - 10:20-10:45 优必选科技李晓明总经理将介绍"人形机器人共研共创赋能科研创新" [6] - 10:45-11:05 集智联机器人包文涛创始人将分享PNP机器人和Franka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 [6] - 11:05-11:30 越疆科技唐海峰副总经理将进行具身智能案例分享 [6]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2023年报显示55家上市公司表现喜忧参半,行业洗牌加剧 [1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迹象,价格战开始显现 [11]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11]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 [11] -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已发布半年报 [12]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12] - 国际机器人领域在路径规划、3D打印、仿生机器人等方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12]
参会须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会议即将召开,必读收藏!
机器人圈· 2025-04-23 20:00
具身赋能,机智未来。作为人工智能的进阶形态,具身智能依托大模型、多模态感知与强化学习技术突破,推动智能体从 虚拟推理迈向物理操作,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开启协同新范式。被纳入国家战略的具身智能,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 核心引擎,通过技术-产业闭环重构千行百业生产力形态,并加速向通用化、低成本化演进,引领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 为进一步赋能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其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落地,《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联合深圳市机器人 协会主办的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 将于 4月26日 在 深圳福田会展中心 8号馆2号会议室 盛大启幕。 本次会议不仅汇聚中科院、武汉大学等顶尖学术力量,还邀请优必选、越疆科技、逐际动力等头部企业代表,从技术研 发、产业应用、生态协同等多维度解读行业机遇。与会者可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与互动交流,全面把握"具身智 能"与"人形机器人"的最新动态,探索校企合作与成果转化的可行路径。 参会须知 会议地点: 深圳福田会展中心8号馆2号会议室 会议时间: 2025年4月26日09:30-12:00 签到时间: 2025年4月26日09:00 ...
推进本地化生产,达诺巴特集团升级中国服务
机器人圈· 2025-04-23 20:00
CIMT2025展位上,达诺巴特集团(Danobatgroup)举行了本地化进程战略媒体发布会,特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副会长郭长城和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一等经济商务参赞方少龙出席,行业媒体一同受邀并见证达诺巴特本地化战略报告 发布,以及机型升级服务签约仪式。 发布会上,达诺巴特集团中国区CEO乔▪桑滕斯先生发布了《达诺巴特推进本地化发展报告》,他表示,达诺巴特集团本 地化重要进程,不仅仅是商业战略,更是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话题 —— 在中国的本地化。为什么在中国本地化如此重要? 对此,他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把机床行业比作一场足球比赛,欧洲就像是那位战术大师 —— 精准、创新,拥有无与伦比 的工程技术。而中国就像是球场上速度最快的球员 —— 高效、可扩展,并且始终勇往直前。关键不在于在两者之间做选 择,而是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赢得比赛。在他看来,欧洲工程技术 + 中国的效率 = 无敌组合。 所以,桑滕斯总结指出:在中国的本地化不是一个可选项,它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达诺巴特集团首席运营官钟鹤鸣先生对集团本地化进程做了进一步介绍,他表示,今年,我们将推出专为铁路行业设计的 MV 镗床,还有备受期待的紧凑型立式磨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人工智能将重塑材料研发过程
机器人圈· 2025-04-22 18:27
人工智能+材料科学 -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材料研发过程,实现材料的逆向生成设计,通过理论计算获取材料科学数据,再通过高通量计算生产海量数据,最终反哺人工智能模型以推理未知材料性能 [1] - 谷歌、微软、Meta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已布局相同技术路线,即通过计算与数据驱动材料研发 [1] - 成功研发的轻量化材料密度仅为1.68g/cm³,强度与钛合金相当,重量接近镁合金,这一突破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设计流程 [5] 数据在材料科学中的核心作用 - 数据是人工智能预测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技术是快速获取实验数据的核心技术 [3] - 需建设标准化、行业支撑型数据集,这是未来产业的"金山",同时需建立材料全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设施 [3] - 基于多场环境测试数据可研究材料失效机制,开发大数据算法预测服役寿命并指导设计 [3] 场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 场景创新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力量,需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规模和政策引导三要素 [5] - 钢铁产业存在分散化经营问题(千万吨级钢厂40家,五百万吨级超100家),数字化虽提升效率但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5] - 通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平台化建设推动全产业链智慧生产,可解决钢铁行业核心问题 [5] 流程制造业智能化进展 - 中国钢铁工业已形成6大应用模式(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覆盖智慧矿山、智能车间等数十个场景 [6] - 超80%钢铁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龙头企已完成四级自动化体系,主要工艺实现智能控制(如高炉平台化、转炉全自动化) [6] - 需围绕制造流程优化、生态产品技术提升等四大方向推动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重点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和分子制造技术 [6] 未来发展方向 - 目标包括创立绿色智能化理论体系、开发垂直模型集群、实现关键品种国产化及建立工业物联网服务平台 [7] - 中国应成为全球冶金教育/研发中心,发展信息自组织与他组织融合的新冶金学 [7] - 人工智能将催生开放动态、多因子嵌套协同的冶金学理论体系 [7]
FAIR plus 2025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开幕倒计时!观展攻略敬请收藏
机器人圈· 2025-04-22 18:27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 "是一个专注于机器人全产业链技术和开发资源的平台,活动将于 2025年 4月24-2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7-8号馆举办 。此次活动是深圳市内举办的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品类最多 的最新成果展,超200家"顶流"机器人企业将亮相于此。20+具身场景供需对接会,多场景研讨和技术互通,集聚 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家,促成整机厂家与终端场景方形成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 活动概要 " 活动时间 4月24日(周四)9:00-17:00 4月25日(周五)9:00-17:00 4月26日(周六)9:00-15:00 活动地点 名称: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111号7-8号馆 活动规模 7500平米,超200家展商 扫描下方二维码 STEP2 " 入场方式 " 已登记注册观众 请留意手机短信/邮件,凭电子门票(二维码)或,或凭参观证入场。 未登记注册观众 需进行现场登记,流程如下: STEP1 点击"开始登记/组团参观",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完成注册 STEP3 登记完成后携带电子回执二维码或本人身份证原件前往展馆参观 " 会议日程 " | | ...
TrendForce: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人民币
机器人圈· 2025-04-22 18:27
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 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 [2] - 其中6家厂商(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乐聚机器人)2025年量产规划超过千台 [2] - 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人民币 [2] - Tesla Optimus计划2025年实现数千台量产目标 [2]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当前产品主要应用于B端工业场景、高校科研及部分B端商用场景 [2] - C端家用场景对机器人功能多元化和数据处理、自主交互能力要求较高 [2] - 从B端跨越到C端需政策、法规、技术等多方面协同,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2]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头部本体厂商量产计划将推动中国供应链生态布局与完整性 [2] - 行业相关报道涵盖技术突破(仿生机器人、具身智能)、市场表现(上市公司财报)、国际前沿(无人机、3D打印机器人)等 [6] - 研究机构与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与挑战 [6]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二号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4-21 18:35
2025中国焊接产业论坛 - 会议主题为"机器人与智能化焊接技术及应用",将于2025年6月15-1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 [4][6] -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焊接协会主办,斯达半导体等承办,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协办 [4][5] - 设置14个大会专题报告、25个新技术展示展位,并安排参观SiC自动化生产车间及第28届北京埃森焊接展 [6] - 论坛创办20年,已成为焊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与全球最大焊接展"北京·埃森展"配套 [6] 机器人行业动态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1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与价格战,同时面临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 [13]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AI融合带来新机遇 [13]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生机器人、3D打印软体机器人手、折纸四足机器人等 [13] 技术研究方向 - 院士专家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涉及微纳感知、机构智能、双驱动模型等关键技术 [13]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强调创新信心 [13]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如模拟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能力 [13] 行业活动与调研 - 论坛二号通知已发布,三号通知将于2025年5月15日通过协会官网及公众号公布 [8][10] - 正在开展2025机器人产业需求调研问卷,邀请行业参与 [12]
机器人全产业链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校专嘉宾阵容公布!邀您深圳共聚
机器人圈· 2025-04-21 18:35
4月26日 ,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主办的"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人 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 "会议将在 深圳福田会展中心8号馆2号会议室 盛大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具身智 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汇聚学界与产业界顶尖专家,为高校科研与产业实践搭建深度对话平台。 立即扫码报名,抢占席位! 本次会议特邀来自顶尖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多位专家担任主讲嘉宾,阵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感 知、深度模仿学习、人形机器人研发等前沿领域。 部分嘉宾公布 阚美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具身智能。相关成果在TPAMI、IJCV、 CVPR、ICCV等相关领域主流国际期刊与会议上面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FG PaSC视频人脸识别竞赛冠军、ACM MM亲属关系识别竞赛冠军、CVPR面部关键点定位竞赛亚军。此外,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 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青年奖、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 李淼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武汉大学 ...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4-21 18:35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 Create 2025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 时间: 2025.04.25 地点: 湖北武汉市体育中心 主办单位: 百度 3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 时间: 2025.04.25-04.26 地点: 上海汽车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机器人网 2025.04.14-04.27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活动预告 1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 时间 ...
一线创投人谈机器人马拉松:供应链待成熟,赛事有望促进行业快速迭代
机器人圈· 2025-04-21 18:35
赛事概况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吸引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与1.2万名跑者同场竞技 [1] - 冠军"天工Ultra"以2小时41分完成21.0975公里,亚军为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季军为行者二号 [1] - 参赛机器人硬件差异显著:身高80cm-180cm,重量10kg-88kg,体现行业开放包容性 [4] 参赛机器人技术表现 - 天工机器人平均时速超10km/h,关节发热与能耗控制优秀,展现硬件与结构设计能力 [5] - 松延动力N2身高1.2m但奔跑速度媲美全尺寸机器人,算法控制与步态优化能力突出 [5] - 宇树科技未直接参赛,第三方公司通过二次开发其产品自主参与 [5] 首程控股产业布局 - 联合北京国管成立100亿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基金,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赛道 [1] - 被投企业包揽赛事冠亚军(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及第四名(旋风小子队) [2] - 已投资宇树科技、松延动力、星海图、银河通用等企业,构建"核心部件—本体研发—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量级增长,数家企业年出货量或突破千台,应用场景集中于科研、导览、工厂试用等 [6] - 技术迭代需解决上肢操作路线未收敛问题,依赖算法、硬件、数据等要素协同进步 [6] 投资策略 - 重点关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加注已投项目并赋能企业 [7] - 建立高校及大厂技术领军人才网络,追踪其创业或回国计划 [7] - 延伸布局医疗机器人、消费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7] 赛事产业影响 - 暴露供应链短板:人形机器人需一体化关节、结构设计与算法适配综合改进,非单一零部件升级可解决 [8] - 马拉松长距离测试凸显稳定性指标价值:能耗、故障率、修复时间、损毁率等数据推动行业迭代 [8] - 促进技术路线收敛:主机厂同台竞技加速技术互补,减少重复研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