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材料

搜索文档
华达科技(603358):全资控股江苏恒义,战略扩张加速
天风证券· 2025-07-01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公司完成对江苏恒义剩余44%股权收购,其成全资子公司,有望增厚业绩、优化资产结构 [1][2] - 2025年4月公司与飞龙股份合作,围绕热管理领域协同研发及供货,提升竞争力 [3] - 2024年9月公司与埃夫特签订协议,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打开成长空间 [4] - 2025年5月公司获大量项目定点,车身零部件和电池箱托盘等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分别达32亿和31.5亿元 [5] - 考虑竞争及燃油车业务影响,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3.57/74.82/88.29亿元,归母净利润4.75/6.01/7.5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3/26/21倍,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3月公司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完成对江苏恒义剩余44%股权收购,江苏恒义成全资子公司 [1] 全资控股江苏恒义,实现热管理平台化整合 - 江苏恒义主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有完整业务体系,是多家主流新能源品牌配套方 [2] - 公司此前已持其56%股权且子公司已盈利,收购少数股东权益有望增厚业绩、优化资产结构 [2] 携手飞龙股份打造联合开发体系,战略协同加速热管理智能化升级 - 2025年4月子公司与飞龙股份签署协议,围绕新能源等热管理领域协同布局核心部件联合研发及总成供货,提升竞争力 [3]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4年9月20日公司与埃夫特签订协议,为其提供应用场景及部件研发生产等,打造示范案例并推广复制 [4] 新增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裕 - 2025年5月公司获国内汽车和新能源电池企业大量项目定点,车身零部件获16家客户33个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32亿元;电池箱托盘等获5家客户9个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31.5亿元 [5] 盈利预测 - 考虑国内竞争加剧及燃油车业务影响,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 [5]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63.57/74.82/88.29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93.37/111.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5/6.01/7.58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7.80/9.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为33/26/21倍,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68.89|5,106.11|6,357.11|7,482.32|8,829.14| |增长率(%)|4.00|(4.89)|24.50|17.70|18.00| |EBITDA(百万元)|980.46|845.57|842.33|996.51|1,205.6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4.58|224.96|474.93|601.39|757.52| |增长率(%)|24.68|(30.69)|111.12|26.63|25.96| |EPS(元/股)|0.69|0.48|1.01|1.28|1.61| |市盈率(P/E)|48.09|69.39|32.87|25.96|20.61| |市净率(P/B)|4.65|4.65|4.04|3.50|2.99| |市销率(P/S)|2.91|3.06|2.46|2.09|1.77| |EV/EBITDA|9.59|17.35|18.42|15.16|12.36| [6]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469.74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439.04百万股 [8] - A股总市值15,609.56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4,589.30百万元 [8] - 每股净资产7.32元,资产负债率48.62% [8] - 一年内最高/最低40.25/26.03元 [8]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1,287.87|807.15|1,025.28|1,602.23|2,009.93|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1,166.28|1,233.60|1,591.78|1,733.69|2,190.37| |预付账款(百万元)|51.35|58.60|74.91|81.15|101.90| |存货(百万元)|1,223.15|1,126.19|1,128.73|1,160.18|1,199.1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128.65|3,587.28|4,200.99|4,948.29|5,892.3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236.98|629.60|649.60|669.60|689.60| |固定资产(百万元)|1,517.84|1,632.37|1,584.42|1,571.42|1,541.68| |在建工程(百万元)|62.78|188.00|277.20|357.48|429.73| |无形资产(百万元)|239.19|234.72|223.71|212.70|201.69|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626.70|3,217.70|3,238.80|3,287.75|3,319.25| |资产总计(百万元)|6,756.10|6,805.29|7,439.79|8,236.04|9,211.61| |短期借款(百万元)|247.24|369.27|317.86|374.12|441.46|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2,121.27|1,852.73|1,856.02|1,889.47|1,893.56|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581.96|2,521.45|2,522.43|2,608.68|2,695.56| |长期借款(百万元)|208.00|377.07|508.57|598.59|706.33|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85.76|520.62|652.12|742.14|849.88| |负债合计(百万元)|3,007.83|3,076.00|3,174.55|3,350.82|3,545.4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93.88|374.31|404.62|423.22|446.65|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748.27|3,729.29|4,265.23|4,885.22|5,666.17|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6,756.10|6,805.29|7,439.79|8,236.04|9,211.61| [11] 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68.89|5,106.11|6,357.11|7,482.32|8,829.14| |营业成本(百万元)|4,554.39|4,288.04|5,340.61|6,242.50|7,322.00|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6.77|32.59|31.79|41.15|48.56| |销售费用(百万元)|55.46|56.21|69.93|89.79|105.95| |管理费用(百万元)|173.79|181.44|203.43|239.43|282.53| |研发费用(百万元)|184.39|205.92|209.78|250.66|286.95| |财务费用(百万元)|1.38|8.23|20.15|20.23|20.64|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89.30)|(61.48)|(1.00)|(1.00)|(1.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56.28|24.79|0.00|0.00|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82.83|(6.80)|96.00|109.00|129.00| |营业利润(百万元)|453.43|323.70|576.42|706.56|890.51|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1.17|0.39|4.00|4.00|4.00|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4.85|2.75|3.00|2.00|2.00| |利润总额(百万元)|449.74|321.34|577.42|708.56|892.51| |所得税(百万元)|76.57|48.90|72.18|88.57|111.56| |净利润(百万元)|373.17|272.44|505.24|619.99|780.94|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8.59|47.48|30.31|18.60|23.4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4.58|224.96|474.93|601.39|757.52| |每股收益(元/股)|0.69|0.48|1.01|1.28|1.61| [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百万元)|373.17|272.44|474.93|601.39|757.52| |折旧摊销(百万元)|228.26|225.19|239.75|263.73|288.50| |财务费用(百万元)|17.13|20.56|20.15|20.23|20.64| |投资损失(百万元)|(82.83)|6.80|(96.00)|(109.00)|(129.00)|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377.15)|(236.13)|(367.65)|(133.04)|(516.84)|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38.04|312.97|301.50|661.90|444.24| |资本支出(百万元)|376.94|876.49|270.00|320.00|320.00| |长期投资(百万元)|55.39|392.62|20.00|20.00|2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46.44)|(824.34)|(174.00)|(211.00)|(191.00)| |债权融资(百万元)|264.59|360.41|59.93|126.05|154.45| |股权融资(百万元)|(153.66)|(300.97)|30.70|0.00|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4.63|42.45|90.63|126.05|154.45|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96.22|(468.91)|218.13|576.95|407.69| [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4.00|-4.89|24.50|17.70|18.00| |营业利润增长率(%)|47.07|-28.61|78.07|22.58|26.0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4.68|-30.69|111.12|26.63|25.96|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15.17|16.02|15.99|16.57|17.07| |净利率(%)|6.05|4.41|7.47|8.04|8.58| |RO
扬中经开区以更优营商环境交好“半年成绩单”
新华日报· 2025-06-18 03:54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 - 江苏与乐科技投资3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内外饰件及注塑模具项目 高层厂房已建成并投入自动化生产 [1] - 项目从2023年12月开工后实现60天"五证齐发"、86天完成土建封顶 得益于扬中经开区"铁堡垒"专班服务 [1] - 当地政府将工业项目审批材料简化至14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1] - 扬中经开区2025年计划推进30个市级重点项目 总投资97亿元 其中18个新建项目中14个已开工 1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1] 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江苏亿能电气集团投入1亿元新建低压母线槽智能制造车间 采用翻转式双工位和机器人激光焊接技术 [2] - 该集团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7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 与美国伊顿合资的伊顿母线公司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2] - 扬中经开区2024年已有7家企业入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以智改数转和绿色发展为抓手推动规上企业转型 [2] - 经开区启动"岗营家"工匠培养项目 通过设工匠成长岗、定期培训课程和技能竞赛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2] 技能人才生态建设 - 扬中经开区通过校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并依托"技能人才之家"机构提供政策培训、就业创业等全链条服务 [3] - 全区现有约7000名外来技能人才 其中青年人才占比显著 [3]
瑞松科技孙志强:开辟从“技术跟随”到“生态主导”的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11:59
行业动态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将于2025年6月6日在广州成立,旨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2] - 广东作为国内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具备发展AI机器人产业的生态土壤和强大基础 [3] - 联盟成立将汇聚最优资源,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 公司概况 - 瑞松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最具规模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企业之一 [2] - 公司业务覆盖汽车、3C电子、机械重工、海工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制造 [2] - 2024年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81名(占总人数21.94%),设计人员250名(占总人数30.30%) [5] 技术突破 - 在广汽埃安长沙工厂的智能柔性产线实现48秒/台的生产节拍,年产能达20万辆 [4] - AI视觉系统实现≤0.01mm深度检测精度,≤0.02mm缺陷检出精度,缺陷检出率达99.9%,误检率<0.1% [4] - 高精高速六轴并联机器人速度达2.2m/s,重复定位精度±0.01mm [5] - 航空航天-半导体后封装智能柔性生产线良率达99.9% [5] 发展战略 - 短期目标是通过机电硬实力与AI软实力双轮驱动,将制造基因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3] - 长期目标是通过基础科研投入和标准制定,从"技术应用者"跃升为"规则定义者" [3] - 计划通过联盟在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应用场景开发推广、产业链协同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7] - 建议设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7] 行业挑战 - 中国工业机器人中低端应用场景占比较高,中高端应用场景仍有空白 [6] - 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工业机器人在精确度、智能性方面有待提高,产品同质化严重 [8] - 国际品牌已形成市场标准和习惯,推动全链路国产化面临严苛要求 [8] 解决方案 - 通过AI机器视觉+柔性制造平台实现"眼脑协同"和"软硬一体" [8] - 复制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经验,与物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企业协同创新 [8] - 构建类似"安卓系统"的通用平台,实现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协同 [8]
探寻低碳新赛道发展与合作|第十七届IALTA(中国)汽车技术创新大会于5月14日在中国·淮安隆重召开
DT新材料· 2025-06-03 23:34
行业趋势与大会背景 - 全球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链正经历绿色转型升级,低碳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成为关键技术融合方向 [2] - 新能源汽车"双碳"关键技术与低碳生态价值链创新被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2] - 2025年国际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低碳新材料创新大会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吸引500多位来自整车厂、零部件、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 [16] 大会核心活动 - 设立"国际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淮安)科创中心",定位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链生态孵化平台 [13] - 专题论坛讨论双碳驱动下产业链重构路径,涉及低碳材料解决方案、中欧合作机遇等议题 [18] - 54家核心成员签署《中欧智能汽车供应链低碳可持续发展倡议(淮安)宣言》,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18] 技术发展与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汽车轻量化市场规模达12418.6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突破50000亿元 [44]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目标:2025年减重20%、2030年减重35%,亟需突破低碳材料技术瓶颈 [44] - 联盟计划加强整车厂、材料商与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推进中欧产业链国际化合作 [44] 企业参与与展示 - 赢创、东风汽车、CONNEN等企业高管发表主旨报告,涉及未来出行、轻量化技术等方向 [5][7] - 49家企业参观比亚迪淮安生产基地等产业链项目,强化实地合作 [37] - 精超力模塑、利德尔复合材料等企业展示轻量化低碳材料创新成果 [22] 主办方与战略方向 - 国际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IALTA)联合中欧机构推动技术交流与孵化 [26][28] - 大会强调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低碳生态链重构 [16][18]
看不见的股东回报与看得见疯狂募资、套路减持!飞荣达:业绩不行,套路贼溜
市值风云· 2025-05-27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受下游需求拉动和华为加持持续增长,但利润表现与之不匹配,资本运作频繁且存在利益输送嫌疑,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还面临无法自我造血、股东回报差等问题 [10][16][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游需求拉动、华为加持,营收持续增长 - 实控人马飞及其亲属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50.2%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电磁屏蔽、热管理等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华为长期合作供应商,2024 年度华为销售额占公司营收 17%左右 [10][11][12]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信、新能源领域,随着行业发展,相关市场需求增长,2019 - 2024 年公司营收 CAGR 为 13.9%,2025 年 Q1 继续增长 14.7%,营收 11.8 亿元 [15][16] - 热管理、电磁屏蔽、轻量化材料及器件三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37%、26%、14%,均呈现增长态势 [19][20] AI 服务器液冷业务备受瞩目,但贡献还小 - 2024 年公司国内业务受益于消费类电子市场回暖等因素,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93%,2025 年 Q1 继续同比增长 30%,境外营收占比为 22% [23][24] - 市场对公司 AI 服务器液冷相关业务关注高,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预计 2024 - 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46.8%,2029 年规模达 162 亿美元 [25][26] - 公司 AI 服务器液冷业务开展顺利,营收显著增长,自主研制的 3D VC 散热器散热功耗可达 1400W,但未披露具体营收,贡献较小 [28][30] 营收增长、利润背离,资本运作是协同发展,还是利益输送? - 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利润表现不匹配,近六年扣非净利润高点在 2019 年,2021 年亏损,后逐渐回升,2025 年一季度为 3619 万元,毛利率在 2020 - 2021 年下滑,后维持在 17% - 19% [32][33] - 上市以来公司资本运作频繁,多起运作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如高溢价收购博纬通信又低价卖回,高管及实控人在股价上涨期间减持,博纬通信业绩承诺完成率仅 33.9%,补偿方案遭质疑 [37][38][43] - 2025 年 1 月拟 3.8 亿元收购江苏中煜 100%股权,属关联交易,溢价率 219%,新增超 2 亿商誉,业绩承诺回购条款宽松 [54][57][59] 竞争日益加剧,虾米各自为战 - 热管理和电磁屏蔽业务贡献绝大部分毛利,2024 年占比分别为 46%、41%,行业市场容量和需求增长,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低 [62] - 导热材料领域飞荣达国内领先,市占率不到 10%,电磁屏蔽业务全球市占率不到 2%,与同行相比,公司产品线齐全、应用领域广、规模略胜一筹,但热管理业务毛利率无优势 [63][66][72] 闲置募集资金补流,常年无法自我造血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无法覆盖资本开支,上市 8 年累计股权募资 20.7 亿,外延并购不断,募投进展不佳,2023 年定增募投项目到 2024 年 12 月底进展不到 6% [78][80][82] - 2023 年 8 月以来滚动式用募集资金补流,每次 4 亿元,上市至今累计分红 1.4 亿,实控人等减持累计套现超 3 亿 [84][85]
化工新材料周报(20250519-20250525):制冷剂价格维持高位,炭黑、溴素价格反弹-20250525
太平洋证券· 2025-05-25 2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基础化工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冷剂价格维持高位盈利能力增强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 [5] - 中国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迈向商业化 相关新材料、轻量化材料需求或增加 建议关注碳纤维行业、同益中等 [5] 细分领域跟踪 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价格情况 - 本周溴素山东价格 24100 元/吨 较上周上涨 2.55% 制冷剂板块稳定维持高位 炭黑价格上涨 2.95% 活性染料上涨 4.55% 维生素 E 价格下滑 己内酰胺、磷酸铁锂、多晶硅均有不同幅度下滑 [11] 电子化学品 - 电子化学品为电子工业配套精细化工材料 研究集中在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等领域 [13] - 电子化学品品种多、专用性强、专业跨度大 子行业细分程度高、技术门槛高 技术密集、产品更新换代快 功能性强、附加值高、质量要求严 [14][15][17] -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波动向上 2024 年达 675 亿美元 2017 - 2024 年 CAGR 为 5.3% 中国市场规模提升速度高于全球 2017 - 2023 年 CAGR 达 10% [18] - 中国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程度待提升 相关公司雅克科技、联瑞新材等值得关注 [21] 新质生产力 -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等领域 随着低空经济等发展或迎需求增量 相关企业中复神鹰、吉林碳谷等值得关注 [33]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高性能纤维 行业处于成长期 技术壁垒高 [36] - PEEK 材料契合电动人形机器人性能需求 2012 - 2021 年中国 PEEK 产品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42.84% [37] 锂电/储能上游材料 - 导电炭黑与碳纳米管为锂电主流导电剂 目前多壁碳纳米管粉体均价 6.4 万元/吨 导电浆料均价 2.75 万元/吨 SP 炭黑均价 3.2 万元/吨 近年来均下滑 [40] - 钠电池材料可用于大规模储能等领域 本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材料价格 4.5 万元/吨 硬碳负极材料价格 7 万元/吨 近期价格稳定 [43] 光伏/风电上游材料 - EVA 价格较年初小幅反弹 本周市场大稳小动 均价 10923 元/吨 工厂总库存 1.5 万吨左右 [50] - POE 塑料可用作光伏膜料 国内万华化学等推进国产化 目前华东 POE8999(8480 指标)价格 1.10 万元/吨 价格自 3 月中下旬下滑 [50][51] 生物基材料及能源 - 生物柴油是绿色能源 我国用废油脂生产 相关公司有中国石化、海新能科等 [55] - SAF 可减少航空业碳排放 到 2050 年 65%的减排将通过使用 SAF 实现 [55] - 生物柴油价格较年初反弹 本周均价 8100 元/吨 持平 SAF 价格较年前回落 本周欧洲 FOB - 高端价 1757 美元/吨 持平 [58] 可再生及改性塑料 - 加强塑料回收再生是全球趋势 再生塑料前景广阔 相关公司有惠城环保、英科再生等 [60] - 特种工程塑料综合性能高 下游应用广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近 8000 万吨 对特种改性塑料及再生塑料需求增加 [60] - 本周原生塑料 PET 价格 6055 元/吨左右 PS 价格 8683 元/吨左右 再生 PET 价格 4450 元/吨 价格走势与原生塑料基本一致 近期有反弹 [65] 涂料油墨颜料 - 涂料伴随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发展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需求增长 [68] -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PC 出货量分别为 12.39/2.45 亿台 智能手机出货量反弹 2023 年中国汽车销量 3009 万辆 全球销量 9272 万辆 均正增长 [68] 行情表现 化工行业情况 - 本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18% 基础化工指数下跌 1.16% 排名第 20 石油石化下跌 0.18% 排名第 10 [72] - 本月基础化工行业上涨 2.58% 排名 17 石油石化行业上涨 1.54% 排名 21 近期化工行业弱于市场 [75] - 本周 3 级子行业涨幅居前的有橡胶助剂(7.41%)、农药(+1.49%)、钾肥(+1.32%) 跌幅居前的有碳纤维(-4.70%)、有机硅(-4.04%)、绵纶(-3.66%) [78] 行业内个股涨跌幅 - 本周涨跌幅前 10 的股票有汇得科技(36%)、阳谷华泰(32%)等 [81] - 本周涨跌幅后 10 的股票有渝三峡 A(-26%)、集泰股份(-25%)等 [81] 重点公司公告和行业重要新闻跟踪 重点公司公告 - 5 月 23 日 云南能投以控股子公司股权向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增资 [84] - 5 月 23 日 润阳科技拟对上海傅利叶智能有限公司投资不超 3 亿元 [84] - 5 月 23 日元力股份发布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 [84] 行业要闻 - 拜耳将在 2028 年底后停止德国法兰克福工厂生产活动 简化多马根工厂生产 [86] - 欧盟对中国产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86] - 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获批 [86] - 全球最大的煤基 MMA 项目落地新疆哈密 投资 171.3 亿 [86] 重点标的 - 报告重点推荐同益中、凯龙股份、易普力等公司 并给出盈利预测表 [88]
参展商、成交额双升!2025年第四届阿联酋中国轮胎汽配展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9:54
在展会特设的"新能源与智能科技专区",集中展示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自动驾驶技术、轻量化材 料等领域突破性成果,彰显了中国智造的创新能力及产业链供应链全球竞争力。依托山东港口西亚地区 海外仓的属地化管理优势,中国企业可快速响应中东及非洲市场需求,实现"展仓联动"的一站式服务。 新能源与智能科技专区屡屡吸引参展观众的目光,不少采购商实地体验后达成订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 件意向成交额达3000万美元,成为展会成交新增长点。行业分析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市 场份额已突破35%,其技术优势与阿联酋"2050绿色经济战略"形成深度协同效应。 在展会特设的"新能源与智能科技专区",集中展示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自动驾驶技术、轻量化材 料等领域突破性成果,彰显了中国智造的创新能力及产业链供应链全球竞争力。依托山东港口西亚地区 海外仓的属地化管理优势,中国企业可快速响应中东及非洲市场需求,实现"展仓联动"的一站式服务。 新能源与智能科技专区屡屡吸引参展观众的目光,不少采购商实地体验后达成订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 件意向成交额达3000万美元,成为展会成交新增长点。行业分析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市 场份额 ...
能之光IPO 从二轮问询回复挖掘公司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5-19 18:05
国内大客户:与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合作,覆盖改性塑料、线缆、光伏胶 膜等核心领域。 国际拓展:成功进入LG、博禄、巴斯夫等全球龙头供应链,2023年境外收入占比提升15%,国际化战 略成效显著。 业绩增长稳定:尽管部分客户2023年业绩波动,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新客 户开发,实现扣非净利润4318万元,同比增长173%,2024年扣非净利润5080万元,业绩增速稳定。 三、产品优势:高端化+定制化,抢占市场制高点 能之光的产品矩阵以高附加值为导向,兼具性能优势与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近期多家北交所再审核企业更新了上市动态,完成阶段性问询反馈工作,在目前IPO节奏缩减的大环境 下,每一次企业IPO动态的更新,就意味着距离资本市场更进一步,比如近期我们跟踪关注的宁波能之 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之光或公司),5月13号完成二轮问询回复,作为国内高分子 功能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有那些亮眼的优势,可作为投资者决策参考依据,我们先梳理一下。 一、技术优势:深耕高分子材料,构建创新护城河 能之光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分子助剂及功 ...
全球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研精毕智调研报告网· 2025-05-08 2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来新材料行业研究可聚焦新兴材料技术,推动新兴材料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因素推动行业发展,但行业也面临技术瓶颈、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等挑战,需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克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各目录总结 技术创新趋势 - 新材料技术创新朝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如生物医用和智能材料领域,能整合学科优势加速创新 [2] - 绿色环保制备技术成研发重要方向,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制备采用相关技术,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3] - 智能化材料设计借助计算和人工智能改变研发模式,可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实现定制化生产 [4]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材料性能、开拓新应用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 [4][5] 市场需求趋势 - 未来市场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持续增长,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提高 [6] - 多功能材料迎来广阔市场空间,在建筑和电子设备领域可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和附加值 [6] -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增加,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7] - 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行业发展,增长提供空间,变化促使企业创新、调整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 [8] 产业政策与发展机遇 - 政府出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如对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补助、减免企业税费 [10] - 国家和地方制定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为行业指明方向 [11] - 政策支持带来发展机遇,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11]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高端材料技术与国际有差距,高性能材料质量和性能稳定性待提高 [12] - 市场竞争激烈,国际上欧美日企业占主导,国内中低端竞争激烈、高端受国外企业竞争 [12] -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关键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生产过程可能造成污染 [13] -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绿色发展 [13] -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国际合作 [14]
人形机器人板块观点汇报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双林股份、拓普集团、恒立液压、正裕科技、蓝黛科技、福晶精工、特斯拉、雷迪克、力新股份、浙江荣泰、三花、银轮股份、苏州固德、芯动联科、华依科技、照明、维科、中兴复材、Figure Robot、领益智造、长盈精密、恒博股份、宇宙之源、嘉钢、华为、赛力斯、奇瑞、乐聚、深圳众擎机器人、天工、三花智控、新电传动、五洲新春、斯菱股份、香柔晶彩、金帝股份、美湖股份、隆盛科技、小米 [1][4][7][12][13][15][18][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人形机器人板块财报表现**: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整体表现突出,正裕科技 2024 年年报主业增长达 500%,2025 年拿到上海一亿订单;双林股份 2024 年业绩增长 500%,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05.49%,主业有明显修复,吸引基金投资者关注 [1][3] - **各环节公司表现** - **关节总成环节**:三花、拓普、恒立液压、银轮股份和正裕科技大部分在北美市场敞口大,受关税扰动影响,拓普集团和恒立液压因下游宏观经济影响业绩增速放缓,正裕科技主业模具业务修复强劲,滚柱丝杠业务获上海一亿订单,实现国产机器人利润落地 [4] - **减速器环节**:约 15 家公司参与,蓝黛科技和福晶精工等 2024 年利润增速超 100%,大部分企业 2024 年利润增幅在 -20%到 20%之间,中位数约 4%到 6%,斜坡减速器产业化落地复杂度高 [5] - **丝杠环节**:双林股份 2024 年增速达 500%,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05.49%,振裕科技有进展,多数丝杠相关公司业绩未显著增长 [1][6] - **各领域发展趋势** - **传感器、电机及轻量化领域**:传感器领域苏州固德、芯动联科等公司快速增长,华依科技 2025 年迎来拐点,保持平衡传感器 IMU 及轻量化技术成热点;轻量化方面相关化工公司进军机器人行业前估值低,近期股价表现强劲,与化工周期共振 [7] - **销售毛利率**:2024 年同比排名前三是轻量化,其他七个子板块下滑;2025 年一季度大部分回升,轻量化、丝杠及灵巧手等子板块表现优异,关节总成毛利率下滑 0.45%,受特斯拉客户降价及政府政策扰动影响 [8] - **特斯拉表现**: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在传感器、轻量化材料等方面同比和环比增速显著增加,电子电机系统、灵巧手、电子皮肤等领域净利润增速接近 3%;二四季度计提减值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经营现金流因通货膨胀环比上升,现金流与营业收入比值大幅下滑,轻量化材料下滑 30%;电子皮肤、轻量化材料和传感器等领域研发费用占比及投入增速明显提升 [8] - **机器人行业变化及趋势** - **行业变化**: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特斯拉及北美其他玩家交易 T 链和 F 链,2025 年 3 月到 5 月国产机器人如华为、小鹏、小米、美的等公司逐渐发酵,关税壁垒 4 月受冲击后迅速反弹,机器人仍是未来 3 - 5 年二级市场投资主线 [9] - **技术进展**: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技术进展显著,从很多国产机器人无法正常行走到现在能翻跟头、连续跑等,步态切换能力提升 [15] - **投资机会**:聚焦炒新和解决痛点,如轻量化和热管理影响续航,电子皮肤和灵巧手需求大;增量环节新机会包括专用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推荐雷迪克、力新股份和浙江荣泰等公司,关注主业修复与机器人板块协同效应 [2][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发布进度从一季度推迟至二季度中段,受马斯克精力分散及灵巧手成本高、散热和续航问题影响,未来商业化落地对良品率和容错率要求更高,预计具备更成熟技术方案、更好成本控制和大规模生产能力 [11] - **Figure Robot**:作为北美技术旗舰,软硬件配套出色,领导人商业化渴求度高,可能成全球 T 链和 F 链机器人风向标,其供应链将获催化,F 链公司领益智造、长盈精密受关税影响大,新兴公司银轮股份、恒博股份预计持续放量并体现业绩增长 [12] - **国内机器人行业**:自 2022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淘汰速度加快,宇宙之源处国内第一梯队,嘉钢车展拟人态表现超预期,华为赋能相关公司的机器人受关注,4 月 19 日马拉松事件暴露问题将加速产业链解决,8 月北京机器人运动会可能有新变化,投资者对该板块容忍度高且期望未降低 [13][14] - **解决痛点公司**:力新股份解决滚珠丝杠中微型滚珠供给问题;香柔晶彩和金帝股份在柔轮加工方面效率和成本比竞争对手低 40%至 50%,若进一步降低成本,人形机器人谐波市场利润预期大 [17][18] - **近期关注公司**:美湖股份、隆盛科技以及小米链的隆盛科技在机械板块表现突出,机械板块进攻属性强劲,有望诞生多个 10 倍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