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_谈成还是不谈成
高盛·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7月9日90天暂停期结束临近,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已接近解决点 近期关于达成协议的评论更积极,欧盟官员可能接受现有美国关税以换取“原则性协议” 报告评估了谈判可能结果及其经济影响,包括基线、有限协议、持久协议和无协议四种情景,各情景对欧元区GDP和通胀有不同程度影响,贸易紧张总体对欧洲有通缩影响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对欧盟的关税现状及关键商品关税风险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美国关税影响约2/3的欧盟对美商品出口(约4000亿美元),有效税率较2024年提高8个百分点 [6] - 未受影响的商品包括药品、化工产品、半导体等,这些商品正接受232条款调查,未来可能加征关税 [6] 交易与否:潜在的欧美贸易协议 - 欧盟暂停报复美国,但准备了潜在关税应对措施,于5月8日公布价值约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清单 [11] - 谈判可能出现四种结果:基线情景是达成“原则性协议”,维持现有关税,限制欧盟报复,为进一步谈判奠定基础;有限协议情景是欧盟获得现有关税的一些豁免,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持久协议情景是欧盟获得更大现有关税豁免和关键商品关税优惠,扩大购买美国商品,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无协议情景是美国提高互惠关税至20 - 50%,可能引发对美国服务的关税和进一步升级风险 [13][16][17] 贸易协议对欧元区活动和通胀的影响:更新预测 - 不同情景对欧元区GDP有不同程度拖累:基线情景下拖累0.6%;有限协议情景下拖累0.5%;持久协议情景下拖累0.2%;无协议情景下,若互惠关税升至20%和50%,分别拖累0.9%和1.4% [21][22][23] - 贸易紧张在所有情景下对通胀有净负面影响,到2027年底价格水平下降约0.3%,核心通胀最终会降至较低水平 [27] - 关税导致商品过剩供应和中国对欧出口增加,预计未来几个月核心商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31]
高盛:ASML_在其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前,关于 ASML 的关键投资者问题
高盛·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阿斯麦(ASML)的评级为买入,12个月目标价为910欧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2倍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阿斯麦2026年的增长机会,因其前沿需求强劲、先进内存需求旺盛以及落后端支出有望复苏 [3] - 认为人工智能将为前沿半导体芯片提供长期顺风,阿斯麦作为光刻工具唯一供应商将受益 [4][6] - 认为阿斯麦未来几个季度订单有加速空间,因客户为满足人工智能需求将加大前沿芯片生产 [8] - 预计在向环绕栅极(GAA)架构过渡后光刻强度将重新加速,阿斯麦专注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可推动极紫外(EUV)层增长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斯麦2026年增长预期的关键驱动因素 - 前沿逻辑、先进内存应用(如高带宽内存HBM)和落后端支出复苏将推动阿斯麦2026年增长,可见阿尔法共识数据目前预计其营收同比增长8% [3] - 台积电2纳米节点建设将带动前沿需求,若其他前沿玩家解决技术问题并恢复产能建设,2026年业绩有望超预期 [3] - 先进内存(如HBM和DDR5)需求强劲,可能推动明年前端半导体设备需求,美光正在增加HBM产能 [3] - 模拟/功率半导体玩家数据显示西方玩家需求前景和库存状况较好,中国需求持续强劲,落后端产能支出复苏将支持阿斯麦深紫外(DUV)工具需求 [5] 人工智能对前沿逻辑/内存芯片需求的驱动程度 - 投资者关注人工智能相关半导体需求的可持续性,认为人工智能可为前沿半导体芯片提供长期顺风 [4][6] - 台积电分析师上调3纳米/5纳米工艺晶圆收入预测,英伟达数据显示推理模型普及将推动计算需求和前沿半导体需求 [6] 为达到2026年卖方共识估计所需的订单节奏 - 投资者关注2026年季度订单摄入,阿斯麦目前需每季度订单摄入40 - 50亿欧元才能达到可见阿尔法共识数据对2026年系统收入的估计 [8] - 阿斯麦订单摄入可能不稳定,但上述订单摄入值低于5年中位数略超50亿欧元,未来几个季度订单有加速空间 [8] 环绕栅极架构过渡后光刻强度的轨迹 - 投资者对光刻强度的讨论增加,认为前沿逻辑节点极紫外层增长暂时停滞并非结构性问题,预计过渡到环绕栅极架构后层增长将重新加速 [8] - 认为先进内存应用中更先进光刻技术有更大应用机会,阿斯麦专注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可推动极紫外层在逻辑和内存领域的增长 [9] 估值与表现 - 阿斯麦股价在过去1个月/3个月分别上涨2%/8%,年初至今下跌2%,目前预期市盈率为27倍,较科技板块溢价27%,低于10年中位数溢价35% [10] 财务数据 |指标|2024年12月|2025年12月E|2026年12月E|2027年12月E| | ---- | ---- | ---- | ---- | ---- | |营收(百万欧元)|28,262.9|33,389.5|36,406.7|43,071.1| |息税前利润(百万欧元)|9,022.6|11,465.2|13,162.4|--| |每股收益(欧元)|18.70|24.52|28.55|37.92| |企业价值/销售额(倍)|10.8|7.6|6.8|--|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30.7|20.5|17.3|--| |市盈率(倍)|42.7|27.6|23.7|17.9|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9|3.2|4.3|NM| [13]
高盛:安踏体育用品 2025 年上半年前瞻_小品牌表现稳健,斐乐抵消安踏核心业务的疲软;买入
高盛· 2025-07-07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安踏体育的评级为买入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6月业绩喜忧参半,小品牌和斐乐表现积极,但安踏主品牌未达预期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基本不变,目标价维持在117港元,基于21倍2027年预测市盈率折现至2025年 [2] - 看好安踏的多品牌平台带来的稳定盈利可见性,以及在动荡经营环境中的成本控制执行力 [2] 各部分总结 1H25预览 - 预计安踏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3%,安踏主品牌、斐乐、迪桑特和其他品牌同比分别增长5.5%、8.4%、44%、69%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和斐乐品牌毛利率分别同比收缩0.6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小品牌毛利率基本持平 [3] - 预计集团运营利润率(不包括政府补助)为22.1%,同比下降约1.2个百分点,安踏主品牌运营利润率(不包括政府补助)为18%,与去年持平,斐乐为23%,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20] - 预计安踏集团报告净利润为68.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核心净利润(不包括Amer上市非现金收益)同比增长12% [1][20] 业绩预期关注点 - 关注7-8月销售、折扣和库存趋势,以及对全年指引的影响 [21] - 关注斐乐的转型策略更新 [21] - 关注安踏品牌新门店形式更新 [21] - 关注下半年运营费用/非运营细节以及成本/运营费用优化空间 [21] - 关注股东回报政策 [21] - 关注杰克狼爪整合进展和玛娅品牌更新 [21] 盈利预测调整 - 微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0.1%,主要反映斐乐和小品牌前景改善,但被较低的毛利率抵消 [22] 关键数据 - 市值2634亿港元/336亿美元,企业价值3024亿港元/386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8.267亿港元/1.059亿美元 [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年|2025E|2026E|2027E|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70826.0|80435.6|89163.4|97768.7|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19658.0|22026.6|24971.0|27800.8| |每股收益(人民币)|5.55|4.83|5.59|6.36| |市盈率(倍)|13.1|17.6|15.2|13.4| |市净率(倍)|3.3|3.5|3.2|2.9| |股息收益率(%)|3.0|2.9|3.4|3.9| |CROCI(%)|19.0|18.0|18.0|32.5| [7]
高盛:下调生猪价格,纳入边际生产者的成本削减因素;有望改善供给纪律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大北农和海大的买入评级,对温氏的中性评级,对新希望六和的卖出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调2025年下半年国内生猪基准价格9%至16元/公斤,2026 - 2027年下调6%至16.5元/公斤,考虑到2025年上半年边际生猪生产者成本削减超预期,以及2026 - 2027年行业供应纪律改善 [1] - 预计供需从2025年上半年6%的过剩转为下半年3%的短缺,2026 - 2027年供应较2025年下降5 - 9%,持续供应短缺3 - 4% [3] - 预计价格从2025年下半年的16元/公斤升至2026 - 2027年的16.5元/公斤,主要生猪生产商单位净利润将改善 [4][7] - 下调2025年生猪相关股票盈利预测8 - 31%,2026 - 2027年下调7 - 19% [7] 相关目录总结 成本方面 - 2025年上半年边际生猪生产者总成本较2024年末降低0.8元/公斤,主要因PSY生产率提高和死亡率降低,饲料成本基本稳定 [2] 供需方面 - 2025年上半年供需过剩6%,下半年因母猪存栏下降、出栏体重降低、二次育肥消除及季节性需求增加,转为短缺3% [3] - 2026 - 2027年因母猪存栏持续减少,供应较2025年下降5 - 9%,持续供应短缺3 - 4%,二次育肥消除提高预测可见性 [3] 价格与盈利方面 - 预计价格从2025年下半年16元/公斤升至2026 - 2027年16.5元/公斤,2025年上半年为14.8元/公斤 [4][7] - 主要生猪生产商单位净利润2025年下半年为0.7 - 2.3元/公斤,2026 - 2027年为1.3 - 2.5元/公斤,2025年上半年为 - 0.3元/公斤至1.4元/公斤 [7] - 下调2025年生猪相关股票盈利预测8 - 31%,2026 - 2027年下调7 - 19% [7] 行业措施方面 - 2024年农业部生猪产能控制计划若成功,2026年市场生猪供应将减少 [6] - 生产商自6月起采取措施,控制生猪出栏体重(从目前平均126公斤降至120公斤),停止二次育肥猪销售以降低短期供应风险 [6]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方面 | 公司 | 评级 | 目标价(新) | 目标价(旧) | 目标价变化 | | --- | --- | --- | --- | --- | | 温氏 | 中性 | 17元 | 18.5元 | - 8% | | 新希望六和 | 卖出 | 6.3元 | 7.1元 | - 11% | | 海大 | 买入 | 62元 | 63元 | - 2% | | 大北农 | 买入 | 8元 | 8.5元 | - 6% | [7][13]
高盛:中国数据中心-去杠杆化及订单可见性改善支撑股价表现;买入 GDS_VNET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建设性看法,重申对GDS和VNET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此前GDS和VNET股价因可转换债券/股权融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芯片限制和云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不温不火等因素表现不佳,但预计2025年下半年部分不利因素将转为有利因素,支撑股价表现 [1] - GDS的C - REIT发行有助于去杠杆,芯片供应和订单获取的可见性改善将推动2026年订单量增加和收入/EBITDA增长 [4] - VNET在2025年投资者日展示了容量扩张、Hyperscale 2.0愿景和产品路线,虽对2026 - 2027年净收入和调整后EBITDA预测有所下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2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GDS Holdings - **去杠杆方面**:GDS的C - REIT发行预计7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隐含2026年EV/EBITDA为16.9倍,扣除再投资后净收益约16亿元人民币,有助于去杠杆;同时关注VNET 8.6亿元人民币的私人REIT/ABS发行进展 [4][8] - **预测修正和估值方面**:基于GDS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维持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将EBITDA预测分别调整 - 7%/0%/ - 2%;12个月目标价调整为37美元/36港元,目标价基于SOTP估值,维持买入评级,GDS/9698.HK有20%/27%的上涨潜力 [9][10] - **业务表现方面**:预计2025年利用面积加速增长,净迁入6.8万平方米;到2028年净债务/调整后EBITDA比率将降至5.1倍 [11][13] - **财务数据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收入分别为115.45亿元、114.66亿元、129.29亿元和146.54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51.35亿元、53.35亿元、60.04亿元和68.28亿元人民币等 [7][16] VNET Group - **投资者日亮点方面**:2019 - 2024年增加555MW数据中心容量,计划到2025年达到近1GW总容量和10万个机柜,2026 - 2036年目标为10GW容量;提出Hyperscale 2.0愿景,有X1、X2、X3三条产品线 [23] - **预测修正和估值方面**:基于VNET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维持2025年预期收入和调整后EBITDA预测基本不变,将2026 - 2027年净收入预测下调2 - 3%,调整后EBITDA预测下调1%;12个月基于EV/EBITDA的目标价调整为12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25][26][39] - **业务表现方面**: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容量达到1GW,2036年达到10GW;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新增47W迁入,批发利用容量同比增长92%,但月服务收入环比/同比下降 [27][35] - **财务数据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收入分别为82.59亿元、93.16亿元、108.76亿元和128.26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24.30亿元、28.10亿元、34.88亿元和43.61亿元人民币等 [21][41][42]
高盛:小马智行-卢森堡 robotaxi 道路测试启动;海外扩张进行中;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Pony AI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Pony AI在海外市场的Robotaxi车队扩张,预计其今年在中国市场加速商业化并提高盈利能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卢森堡路测情况 - 4月Pony AI获得卢森堡移动和公共工程部L4级自动驾驶科学测试许可,7月开始在卢森堡路测,初始测试在伦嫩根社区,后扩展到更多区域 [7] - Pony AI与卢森堡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Emile Weber合作,在指定区域部署多辆电动自动驾驶汽车,预计与当地供应商的合作将加速公司扩张 [7] 海外扩张进展 - 中国Robotaxi公司近期加速海外市场扩张,同时在中国加速车队扩充,Pony AI 5月与迪拜道路和运输管理局达成谅解备忘录,将在该地区部署Robotaxi车队 [8] - 中国Robotaxi公司能凭借全面的本地供应链提供物料清单成本更低的Robotaxi,并在中国市场积累了运营经验,但也面临技术接受度和车队扩充的挑战,积累安全记录仍需时间 [8] 财务预测 - 给出了2021 - 2032E的Robotaxi业务迁移、产品管线、关键假设、营收、利润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如2024 - 2032E的Robotaxi运营和解决方案的销量、各年营收、营收同比增长、毛利率等 [10] 估值与目标价 - 基于EV / EBITDA倍数13.5x(使用公司2031E EBITDA估计值)得出12个月目标价26.0美元,再以11.5%的权益成本折现到2026E [11] 公司相关指标 - 给出了Pony AI的市值、企业价值、3个月平均日均交易量等指标,以及不同时间的营收、EBITDA、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13] 评级相关说明 - 评级是相对于覆盖范围内其他公司而言,覆盖范围包含众多公司 [21] - 介绍了GS Factor Profile、M&A Rank等概念及计算或评定方式 [17][19]
高盛:全球利率-上涨空间有限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国债收益率将进入适度走高区间,预计2025年底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4.20%,此前预期为4.50% [1][2] - 欧洲国债收益率方面,预计德国国债收益率将上升,2025年底达到2.80%,2026年超过3%;英国国债收益率预计年底达到4.25% [1][11][16] - 日本国债收益率方面,预计日本央行正常化周期将延长,中期中性利率为1.25 - 1.5%,将推动收益率上升 [19] - 建议进行相关交易操作,如接收2025年12月英国央行会议OIS、做多3m10y美元支付方等 [19][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和加拿大 - 美国国债收益率方面,6月就业报告影响前端收益率,但经济学家修订后的美联储基线暗示更早降息和更低终端利率,预计2025年底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别为3.45%和4.20%,此前为3.85%和4.50% [2] - 曲线和降息周期方面,更快更深的降息对应更陡峭的曲线,但与远期曲线相比大幅表现优异的情况较为平衡;非衰退性降息时曲线变陡压力有限 [7] - 资金压力和发行组合方面,6月下旬资金市场波动,预计第三季度末结束量化紧缩;财政部重建现金余额策略受关注,更大规模的回购可能支持维持较高现金缓冲 [8] 欧洲 - 德国国债方面,财政支持未完全反映在核心欧洲利率中,预计未来几个月德国国债将与更广泛的市场信号重新连接,收益率上升,但重新定价过程较为温和 [11] - 欧洲央行方面,本周策略评估重申2021年审查的关键变化,强调应对通胀波动需有力政策行动;市场预计9月降息12个基点,年底前降息约25个基点 [11] - 英国国债方面,财政问题导致国债市场波动,但前端利率反应相对温和,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底达到4.25% [16] 预测 - G10 10年期收益率预测显示,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收益率在未来几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1] - G4曲线预测展示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当前和2025年底的情况 [22] 央行仪表盘 展示了央行累计加息/降息定价、央行对主权债券的持有情况、央行资产占GDP的比例等信息 [25][27][32] 定位和资金流向监测 展示了美国国债的期权隐含头寸指标、数据响应指标、基金定位指标等,以及不同投资者类型在国债期货和欧洲美元期货的持仓情况、资金流向等信息 [34][40][41] 利差和波动率监测 - 利差方面,美国互换利差自4月2日以来大幅收紧,主权信用利差预计将进一步压缩,但估值较紧和利差缓冲较小增加了压缩难度 [19] - 波动率方面,预计隐含波动率将在相对良性的宏观环境下下降,但贸易不确定性和关税风险可能限制下降幅度 [19] 资金市场监测 预计回购利率将继续相对于OIS和国债收益率上升,美联储预计9月结束量化紧缩,债务上限可能带来波动 [19] 通胀监测 通胀远期曲线压缩幅度超过增长和政策评估的合理范围,预计德国财政扩张消息将带来短期事件风险 [19] 国债供应监测 展示了美国国债的拍卖规模估计、净发行情况、自由流通量占GDP的比例、国债中短期国债的占比等信息 [66][67][73] 期限溢价分解 展示了G10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期限溢价和预期成分的1年范围 [76] 交易建议 - 活跃交易包括接收2025年12月英国央行会议OIS、做多5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等 [84] - 已关闭交易包括拥有3年期美国国债与SOFR利差等 [84]
高盛:信达生物-对马兹杜肽有信心;聚焦最大化 IBI363 的潜力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管理层强调了玛仕度肽的多渠道覆盖、为其构建更高竞争壁垒、聚焦最大化IBI363潜力以及全球化是一个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玛仕度肽多渠道覆盖 - 玛仕度肽获批减肥适应症不到一周,首批产品已发货,公司采用多渠道覆盖,包括医院、其他线下医疗服务提供商和在线药房,以触达潜在用户 [5] - 管理层对销售有信心,依据是预上市市场反馈显示需求强劲、处方不是瓶颈且原料药和注射笔供应充足 [5] 为玛仕度肽构建更高竞争壁垒 - 双靶点仍是关键差异化因素,定价高于Wegovy但低于Zepbound,新适应症拓展有望加深渗透,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2型糖尿病适应症,其他适应症处于临床研究中 [5][6] - 管理层提及GLP - 1产品线策略,口服小分子GLP - 1作为玛仕度肽补充,三联G分子设计为长效药物,有每月给药潜力 [6] 聚焦最大化IBI363潜力 - 公司强调快速临床进展的重要性,三个适应症(IO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黏膜/肢端黑色素瘤和MSS/pMMR结直肠癌)都是优先事项,计划一起推进至注册试验 [8] - 无论有无合作开发,全球临床进展是关键,公司有约20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不会为等合适合作伙伴而搁置全球试验 [8] - 公司倾向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认为跨国公司有成熟全球业务,合作开发是学习成长的好方式 [8] 全球化是长期战略 - 公司认为全球化是长期逐步的过程,合适产品如BTK抑制剂可提供建立全球团队的机会,但不会一开始就组建全规模团队 [8] - 公司将继续投资有全球化潜力的资产,不认为有必要减少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来维持公司整体盈利,同时中国业务将继续深化盈利 [8] 估值 - 基于10%折现率和3%终端增长率,风险调整后基于DCF的12个月目标价为74.95港元 [7] 财务预测 |时间|收入(人民币百万元)|EBITDA(人民币百万元)|EPS(人民币)| | ---- | ---- | ---- | ---- | |12/24|9,421.9|(462.5)|(0.06)| |12/25E|12,627.0|893.6|0.44| |12/26E|16,411.0|2,901.1|1.48| |12/27E|19,765.2|4,653.5|2.41|[9]
高盛:全球经济评论-出人意料的小幅不确定性拖累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特朗普当选后上升,但近期有所回落,其对增长的拖累小于预期,预计关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减缓经济活动,主要由关税直接影响而非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 [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现状 - 特朗普当选后多数国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4月2日急剧飙升,超过2018 - 19年贸易战期间水平,虽仍高于历史平均,但近期因对美出口高关税风险降低而有所缓解 [2][4] 预期与实际情况差异 - 此前担心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对贸易相关经济体的投资、就业和整体活动造成巨大拖累,估算不确定性升至2018 - 19年水平时,美国GDP将减少约0.3%,欧元区减少约0.9%,但2025年上半年全球投资、制造业就业、支出和整体活动都保持良好,不确定性拖累迹象很少 [5][3] 不确定性对经济影响的理论与统计分析 - 经济理论表明不确定性主要延迟投资,影响呈前置性,且随着不确定性升高对投资的边际影响会急剧减小,统计估计也证实了这些预测,投资受拖累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后3 - 6个月达到峰值,随后迅速恢复,非贸易相关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也会导致类似的前置性投资回落 [7][8][10] 未观察到不确定性拖累的原因分析 - 贸易相关投资在多数经济体GDP中占比小,新工厂投资虽大幅回落(新兴市场尤其明显),但在主要经济体GDP中仅占0.2 - 0.3%,对宏观总量影响不明显 [21][22] - 统计分析显示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与金融条件相互作用减缓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条件宽松(全球FCI自年初以来宽松72个基点),可能减弱了不确定性的不利影响,且金融条件和不确定性自4月初以来的缓和可能使2025年下半年不确定性影响进一步减小 [26][27] 不确定性影响的其他可能性 - 标准不确定性指标可能高估了4月实际上升的不确定性,4月活动和投资预期下降,但随着关税消息好转已基本逆转,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增长的最大拖累可能已过去 [30][34]
高盛:中国光伏玻璃及多晶硅-股价因对供给侧政策预期过度反应上涨
高盛· 2025-07-04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隆基绿能(Longi)给予买入评级,对福莱特玻璃(Flat A/H)、信义光能(Xinyi Solar)、通威股份(Tongwei)给予卖出评级 [7][11][15][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太阳能玻璃和多晶硅板块股价上涨过度反应了供应侧政策预期,鉴于需求前景疲软,尤其是中国市场,预计2025年下半年需求将进一步回落,重申对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通威股份的卖出评级 [1][2] - 上游库存压力增大使组件厂商议价能力增强,预计上游价格进一步下降将推动买入评级的隆基绿能盈利能力更具韧性 [6] 各子板块观点 多晶硅(Poly) - 截至6月底多晶硅库存达140GW,相当于2025年6 - 12月平均月需求34GW的4个月用量,7月库存压力或因产量持平但需求环比下降而加剧 [5] - 预计一级产能在2025 - 2027年能满足超两倍中国可寻址多晶硅年需求,若无一级产能削减,行业将长期供过于求,价格维持低位 [5] 玻璃(Glass) - 需削减30%产量才能平衡2025年6 - 12月每月供需,当前月供应量50GW,月均需求34GW [6] - 此次减产执行挑战更大、利润率下行风险更深,额外30%减产需暂停所有单位产量小于1千吨的小型生产线并闲置大型生产线,且闲置和冷修场景下均有利润率下行风险 [6] 组件(Module) - 上游库存压力增大使组件厂商议价能力增强,部分多晶硅和玻璃合同价格较报价有5% - 10%折扣,预计上游价格进一步下降将使买入评级的隆基绿能盈利能力更具韧性 [6] 各公司投资分析 隆基绿能(Longi) - 投资论点:市场忽视隆基绿能2025年下半年因上游价格收缩带来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拐点,以及背接触(BC)技术渗透率加速带来的优于同行的中期股本回报率(ROE),预计上游成本下降将支撑其2025 - 2026年EBITDA利润率 [7] - 目标价方法:12个月目标价为19.8元,基于11倍2027年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V/EBITDA),按11.3%的资本成本(CoE)折现至2025年 [8] 信义光能(Xinyi Solar) - 投资论点:鉴于行业成本曲线趋平、二级企业激进扩张和需求增长放缓,太阳能玻璃行业格局迅速恶化,一级企业面临结构性利润率压力且长期整合空间减小,当前估值过高,预计2026 - 2030年中国需求降低35%带来的结构性利润率压力尚未反映在股价中,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玻璃价格下降20% [11] - 目标价方法:12个月目标价为1.9港元,基于7倍2027年EV/EBITDA,按9.8%的CoE折现至2025年 [12] 福莱特玻璃(Flat A/H) - 投资论点:与信义光能类似,太阳能玻璃行业格局恶化,一级企业面临结构性利润率压力,当前估值过高,预计2026 - 2030年中国需求降低35%带来的结构性利润率压力尚未反映在股价中,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玻璃价格下降20% [15] - 目标价方法:福莱特H股12个月目标价为6.7港元,A股为10.3元,分别基于5倍和8倍2027年EV/EBITDA,按9.7%和11.1%的CoE折现至2025年 [16] 通威股份(Tongwei) - 投资论点:对通威股份在多晶硅板块的高风险敞口持谨慎态度,该板块供应过剩严重,预计其正常化ROE将低于周期水平,当前估值仅反映了多晶硅周期性利润率疲软,2026 - 2030年中国需求削减35%带来的结构性利润率压力尚未反映在股价中,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多晶硅价格下降15% [19][20] - 目标价方法:12个月目标价为13元,基于8倍2027年EV/EBITDA,按10.1%的CoE折现至2025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