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搜索文档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7 18:1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285.909亿元,同比增长32.8%[9]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285.909亿元,较去年上升32.8%[23][24] - 公司年度营业额为人民币285.909亿元,较去年上升32.8%[37] - 公司收益从2018年的人民币215.2466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人民币285.90883亿元,同比增长32.8%[171]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95.278亿元,同比增长52.2%[9] - 年度毛利增加人民币32.671亿元至人民币95.278亿元[37] - 公司毛利从2018年的人民币62.60718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95.27847亿元,同比增长52.2%[1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3.297亿元,同比增长63.0%[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3.297亿元,比去年增加63.0%[23][2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3329.7百萬元,較去年上升63.0%,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97.3仙[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18年的人民币20.43204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33.29681亿元,同比增长63.0%[171] - 公司年度溢利从2018年的人民币21.0566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34.96961亿元,同比增长66.1%[171][173] - 非控股權益应占溢利从2018年的人民币0.62465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6728亿元,同比增长167.8%[171] - 公司全面收益總額从2018年的人民币17.39108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31.9421亿元,同比增长83.6%[17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97.3仙[23][24]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8年的人民币61.5仙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97.3仙,同比增长58.2%[171] - 经营溢利為人民幣8016.2百萬元,較去年上升54.7%[40] - 應佔合營公司利潤增加至人民幣290.5百萬元(二零一八年:人民幣224.0百萬元)[40] - 公司2019年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82.96亿元[180] - 公司2019年净利润净额为人民币33.3亿元[178]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 - 分銷及銷售費用上升至人民幣1148.0百萬元,較去年增加人民幣439.9百萬元,對應合約銷售額比率維持2.2%[40] - 分銷及銷售費用从2018年的人民币7.0802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1.47953亿元,同比增长62.1%[171] - 行政費用為人民幣793.3百萬元,較去年增加人民幣185.4百萬元,對應營業額比率為2.8%[40] - 行政費用从2018年的人民币6.0794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7.93301亿元,同比增长30.5%[171] - 財務費用為人民幣33.8百萬元(二零一八年:人民幣77.7百萬元)[40] - 年度员工成本人民币765.9百万元,较去年增加人民币172.9百万元[62]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毛利率为33.3%,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9] - 毛利率上升4.2个百分点至33.3%[37] - 公司净利率为11.6%,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9] - 公司2019年物业销售毛利率为33.0%,较2018年的28.6%上升4.4个百分点[50] - 毛利率为17.2%、29.1%和33.3%[12] 合约销售表现 - 公司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537.328亿元,同比增长30.8%[9] - 合约销售额达到人民币537.328亿元,较去年上升30.8%[24] - 公司及联营合营公司全年完成合约销售额达人民币537.328亿元,较去年上升30.8%[37] - 合約銷售額達人民幣537.33億元,較去年上升30.8%,合約面積504.44萬平方米,上升26.2%[43] - 2019年总物业销售额为人民币537亿元,总已售合约面积为5,044,400平方米[46] - 2018年总物业销售额为人民币411亿元,总已售合约面积为3,998,500平方米[47] - 合约销售面积合共5,044,400平方米,较去年上升26.2%[24] - 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贡献合约销售额人民币3.478亿元[37] - 累计认购待签约总额为人民币14.093亿元,总合约面积116,200平方米[24] 物业发展业务表现 - 公司2019年物业销售营业额为人民币283.172亿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212.745亿元增长33.1%[50] - 2019年分部业绩为人民币82.622亿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52.763亿元增长56.6%[50] - 2019年来自联营及合营公司的物业发展净收益为人民币3.09亿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2.301亿元增长34.3%[50] - 2019年竣工楼面面积为3,256,200平方米,其中约97%在年末前已售出[50] - 物业销售确认收入主要项目合计金额为人民币21,319.4百万元,覆盖合约面积1,981,192平方米[51] - 年末存货楼面面积总计15,179,800平方米,其中在建物业14,341,400平方米,已完工物业838,400平方米[53] - 已销售物业楼面面积8,316,300平方米,待交付[53] - 物业存货账面值为人民币863.97亿元[162] - 物业销售总收入为人民币283.17亿元[163] - 按随时间基准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8.57亿元[163] - 按随时间基准确认收入占比20.7%[163] 投资物业(租赁)表现 - 租金收入同比增加人民币4.6百万元至192.6百万元,分部盈利增长至148.2百万元[54] - 北京中海国际中心出租率92%(2018年:88%),上海科研办公楼出租率95%(2018年:87%)[54] 土地储备与收购 - 公司用于发展物业的土地储备为24,009.3千平方米,同比增长12.5%[9] - 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达24,009,300平方米,分布于26个城市[26] - 年内吸纳三十一幅土地,楼面面积合共约6,192,100平方米[26] - 年內新增土地樓面面積約619.21萬平方米(應佔面積:539.08萬平方米),代價合共人民幣278.60億元[42] - 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達2400.93萬平方米(應佔面積:2194.17萬平方米)[42] - 公司土地收购以公开拍卖为主要途径,同时探索多元化渠道[30] 财务结构与流动性 - 公司现金储备为人民币307.896亿元,同比下降5.9%[9] - 公司总借款为人民币306.286亿元,同比增长7.6%[9] - 公司净负债比率为17.2%[9] - 净负债率为17.2%(2018年为净现金),可运用资金总额人民币35,949.4百万元[59] - 净营运资金为人民币37,798.4百万元,速动比率0.5(2018年:0.6)[55] - 新获得信贷额度人民币15,301.5百万元,年末未动用信贷额人民币8,522.7百万元[57][59] - 总借款(不含担保票据)增至人民币27,268.2百万元,其中42.7%一年内到期[57][59] - 现金及受限现金合计人民币27,426.7百万元(2018年:29,145.9百万元),人民币占比99.1%[59] - 公司贷款中人民币占比52%及港币/美元占比48%[60] - 公司承担总额为人民币17,721.1百万元,主要涉及土地价款及物业发展[60] - 公司为按揭信贷提供担保总额达人民币30,453.6百万元[60] - 公司资本性支出人民币95.8百万元,主要用于酒店在建工程[61] - 内地物业抵押贷款人民币129.0百万元,对应抵押物账面价值人民币1,416.6百万元[61] - 公司持有抵押物账面价值达人民币1,416.6百万元的内地物业项目[61] - 公司总资产从2018年的人民币738.1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人民币1,340.94亿元,增幅达81.7%[175][176] - 物业存货从2018年的人民币441.88亿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863.97亿元,增幅达95.5%[17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18年的人民币134.9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67.55亿元,增幅为24.1%[175] - 合同负债从2018年的人民币235.56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546.19亿元,增幅达131.9%[176]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18年的人民币202.3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272.68亿元,增幅为34.7%[1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18年的人民币118.08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95.45亿元,增幅达65.5%[176] - 非控股权益从2018年的人民币6.72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9.68亿元,增幅达192.9%[176] - 公司2019年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人民币93.98亿元[180] - 公司2019年物业存货增加人民币253.59亿元[180] - 公司2019年新增借款人民币131.15亿元[181] - 公司2019年偿还借款人民币84.57亿元[181] - 公司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23.59亿元[181] - 公司2019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167.55亿元[18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聚焦主流城市和主流地段发展中高端住宅物业[29] - 公司致力于提升库存周转率并优化项目发展周期[31] - 公司严格监控现金流量并定期检讨债务结构[31] - 公司产品策略强调绿色、健康、智能和科技住宅开发[30] - 公司通过调整人民币贷款比例管理外汇风险,当前人民币贷款占比52%[60][65] - 公司新建物业开发项目中66.7%已达到绿色建筑设计认证[147] - 公司新建物业开发项目中97.6%以上已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147] - 所有新建项目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估[149] - 所有竣工项目已通过环境保护验收[149] - 2019年无重大环境违规案件[149] 地区项目表现 - 银川项目总应占楼面面积为2,308.3千平方米,占公司总应占楼面面积的9.6%[45] - 汕头项目总应占楼面面积为2,749.3千平方米,占公司总应占楼面面积的11.5%[45] - 扬州主要项目合约销售金额合计达人民币48.15亿元(十里丹堤17.808亿、世玺16.36亿、华樾8.109亿)[49]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发展、租赁物业及投资控股,业务活动主要在中国赣州、合肥、惠州、吉林、南宁、南通、扬州及银川等地区进行[183] 公司治理与董事局 - 董事局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瑞明博士已担任超过9年,但董事局认为其仍具备独立性[74][75] - 董事局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庄勇先生于2020年2月11日接替颜建国先生出任主席[75] - 杨林先生于2020年2月11日接替张贵清先生出任行政总裁[7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任期为三年,由2017年8月1日开始[75] - 董事局会议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发送给所有董事[77] - 所有董事在2019年财政年度内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8] - 董事培训类型包括出席研讨会(A)、研讨会演讲(B)和阅读材料(C)[78]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要求,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公司董事局于2019年年度内举行了5次会议[82] - 公司执行委员会于2019年举行了20次会议[83] - 公司执行委员会组成于2019年6月18日修订为所有执行董事[83]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3] - 公司董事颜建国先生于2019年两次董事局会议中因潜在利益冲突放弃投票[83] - 公司董事杨林先生于2019年一次董事局会议中因潜在利益冲突放弃投票[83]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四次会议审核财务报告及审计事项[84]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审核集团薪酬政策及董事薪酬[84]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审核董事轮换及任命事宜[85]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两次与核数师举行无管理层参与的会议[84] - 董事局包含八名董事其中三名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颜建国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执行委员会会议7/8次[89] - 翁国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89] - 张贵清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89] - 王万钧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89] - 杨林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89] - 钟瑞明博士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提名委员会会议4/4次[89] - 林健锋先生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5/5次,提名委员会会议4/4次[89] - 卢耀桢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4次[89] - 张贵清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职务[93] - 王万钧先生63岁担任公司财务总监[94] - 颜建国先生53岁拥有约三十年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管理经验[94] - 翁国基先生66岁拥有超过三十年房地产投资发展经验[96] - 翁国基持有华盛顿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及斯坦福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96] - 钟瑞明博士68岁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钟瑞明博士持有香港大学理学士及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6] - 公司董事局包含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架构[94][96] - 颜建国先生曾于2017-2020年期间担任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94] - 王万钧自2011年7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94] - 翁国基自2010年2月起转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及非执行董事[96] - 董事局成员变动:庄勇获委任董事局主席,颜建国调任非执行董事,张贵清辞任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10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监察审计部完成了惠州公司、扬州公司、汕头公司、徐州公司、潍坊公司、淄博公司及赣州公司综合运营审计工作[80] - 公司监察审计部对盐城、常州等9家地区公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80] - 公司监察审计部自2017年起要求被审计单位每半年汇报整改审计问题的进度[80] - 公司监察审计部定期每半年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局汇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工作[81] - 财务汇报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采用合适会计政策和审慎判断[79] - 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覆盖集团董事及高级职员[108] 股东信息与股权结构 - 董事及行政总裁张贵清持有公司311,2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1%[110][111] - 董事翁国基通过个人、信托及受控公司合计持有463,045,98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3.53%[110][111] - 董事钟瑞明持有544,87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2%[110][111] - 董事杨林及其配偶合计持有2,896,12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8%[110][111] - 主要股东中建集团持有1,311,965,56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8.32%[113] - Diamond Key Enterprises Inc.持有200,910,90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87%[113] - On Fat Profits Corporation持有181,706,78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31%[113] - UBS TC (Jersey) Ltd.作为信托受托人持有382,617,689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1.18%[11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423,359,841股[111][113] - 中建集团持有1,311,965,566股股份,其中星悦有限公司持有1,262,211,316股,中海财务有限公司持有49,754,250股[114] - UBS TC持有382,617,689股股份,其中Diamond Key持有200,910,903股,On Fat持有181,706,786股[114] - 控股股东中国海外发展持有公司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16:48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溢利为港币1,831.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0.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港币18.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3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0.6%[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至183155.7万港元(2019年),同比增长80.6%(对比2018年101421.2万港元)[71]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53.5仙[7] - 每股基本盈利港币53.5仙,同比上升69.8%[8] - 每股基本盈利53.5港仙(2018年同期31.5港仙),全面收益总额港币1,705.0百万元[38][39] - 公司实现销售合约额286.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6%[17] - 公司及联营合营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港币286.26亿元,同比上升0.6%[8] - 公司营业额达127.9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若扣除汇率影响实际上升21.5%[17] - 营业额港币127.95亿元,同比增长14.4%[8] - 期内收益港币12,794.6百万元,毛利港币4,484.6百万元,所得税前溢利港币4,129.4百万元[37] - 公司整体毛利率大幅上升10.4个百分点至35.1%,毛利达44.846亿港元,同比上升62.0%[17] - 经营溢利为38.3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8.5%[17] - 公司分部业绩达港币40.948亿元,较去年同期港币23.353亿元增长[24] - 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物业销售业务净溢利为港币3.11亿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12亿元增长[24] - 应占合营公司利润达3.1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18亿港元大幅增长[18] - 公司分部总利润为41.79亿港元,其中发展分部利润40.95亿港元,物业租赁分部利润0.93亿港元,其他分部亏损0.09亿港元[62] - 发展分部利润同比增长75.3%,从23.35亿港元增至40.95亿港元[62][63] - 公司所得税前利润扣除摊销及折旧总额为33875万港元(2019年)对比28397万港元(2018年)[67] - 其他收入为2.10亿港元,同比增长26.6%,从1.65亿港元增至2.10亿港元[65] - 汇兑净收益152.9万港元(2019年),对比2018年汇兑净亏损610.1万港元[67] - 累计认购待签约金额港币12.82亿元,较去年同期港币6.07亿元增长111%[8] - 待签约面积82,200平方米,较去年同期38,800平方米增长112%[8] - 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合约销售额港币3.93亿元(2018年同期:港币8.07亿元)[8] - 合约销售面积达237.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8]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分銷及銷售費用增加1.13亿港元至4.563亿港元,占合约销售额比率维持1.6%[17] - 行政費用增加0.877亿港元至4.001亿港元,对应营业额比率由2.8%上升至3.1%[17] - 所得税支出增加9.477亿港元至22.41亿港元[18] - 企业所得税支出大幅增长至241975.2万港元(2019年),同比增长71.2%(对比2018年141350.2万港元)[68] - 土地增值税支出达147343.1万港元(2019年),同比增长79.3%(对比2018年82186.8万港元)[68] - 财务费用为1880万港元,同比增加9.4%,从1718万港元增至1880万港元[62][66] - 借款利息支出为6.82亿港元,同比增加20.6%,从5.65亿港元增至6.82亿港元[66] - 员工总数2,539人(2018年末2,156人),员工成本港币391.3百万元(2018年同期港币313.1百万元)[35] - 员工成本增加至319279万港元(2019年),同比增长2.0%(对比2018年313057万港元)[67] - 物业物业管理费用35,86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2%[102] - 包销佣金费用43,316千港元(2018年数据)[102][103] 业务运营:物业销售 - 公司物业销售入账营业额为港币126.22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23] - 公司物业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4.2%上升至34.6%[23] - 总收益12,794,617千港元,其中物业销售收益12,622,487千港元[58] - 公司总收益为127.95亿港元,其中发展分部收益126.22亿港元,物业租赁分部收益1.33亿港元,其他分部收益0.39亿港元[62] - 发展分部收益同比增长14.4%,从110.34亿港元增至126.22亿港元[62][63] - 公司及合营公司楼面面积140.01万平方米的工地竣工,其中98%于期末前已售出[23] - 公司及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在建物业及已完工物业存货楼面面积合计1309.02万平方米[26] 业务运营:物业租赁 - 公司租金收入达港币1.3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7%[27] - 物业租金收入133,132千港元,同比增长5.8%[58] - 酒店及其他服务收入38,998千港元,同比增长34.2%[58] - 物业租赁分部租金收入同比增长5.8%,从1.26亿港元增至1.33亿港元[62][63] 土地储备和扩张 - 上半年吸纳十四幅土地,楼面面积合共约3,563,000平方米[7] - 集团应占土地储备楼面面积为3,091,400平方米[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及合营公司土地储备共达约23,863,100平方米楼面面积[7] - 集团应占土地储备楼面面积约22,015,900平方米[7] - 土地储备分布在25个城市内[7] - 合营公司持有土地储备约68,200平方米[7] - 业务扩展至福建省泉州市[7] - 公司新增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356.3万平方米,应占面积309.14万平方米,代价156.417亿元人民币[19] - 预付款及按金显著增加至127.774亿港元(2019年),同比增长69.2%(对比2018年75.5078亿港元)[74] - 收购中海投资渭南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完成,总代价为人民币4.9亿元[106] 现金流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61.089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净流入7978.3万港元大幅恶化[43] - 投资业务现金净流入31.404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净流出36.228亿港元显著改善[43] - 融资业务现金净流入3.033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2.236亿港元大幅减少[43] - 新增借款66.768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9.18亿港元增长12.8%[43] - 偿还借款28.465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265亿港元减少39.8%[43] - 赎回担保票据31.4亿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操作[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190.45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90.146亿港元基本持平[43] - 三个月后但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存款为59.819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2亿港元增长41.7%[4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4154.9万港元的负面影响[43] 财务状况: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从2018年12月31日的118,269,274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6月30日的128,423,335千港元,增幅为8.6%[40][41] - 物业存货从67,682,662千港元增加至76,904,133千港元,增长13.6%[40]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5,361,554千港元减少至19,643,400千港元,下降22.6%[40] - 现金及受限制现金合计港币27,340.2百万元,较2018年末减少港币5,924.0百万元,其中人民币占比99.8%[29] - 合同负债从43,282,504千港元增至50,178,589千港元,增长15.9%[41]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5,531,233千港元增加至29,251,361千港元,增长14.6%[41]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增加港币37.202亿元至港币292.514亿元[28] - 银行借款总额从240.48亿港元增至277.74亿港元,增长15.5%[82][83] - 其他借款从14.84亿港元降至14.78亿港元[82][83] - 总借款从255.31亿港元增至292.51亿港元,增长14.6%[82][83]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47.76亿港元增至96.08亿港元,增长101.2%[82][84] - 浮动利率借款从233.38亿港元增至278.45亿港元,增长19.3%[85] - 人民币计价的借款从153.11亿港元增至180.39亿港元,增长17.8%[88] - 应付担保票据从71.36亿港元降至39.27亿港元,减少45.0%[91][9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9,448,179千港元增至20,718,057千港元,增长6.5%[41] - 非控股权益从830,403千港元增至930,650千港元,增长12.1%[41] - 投资物业价值从2,667,576千港元略降至2,643,357千港元,减少0.9%[40] - 在合营公司之权益从697,439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000,505千港元,增长43.4%[40] - 递延税项负债从3,619,231千港元减少至3,423,192千港元,下降5.4%[41] - 公司营运资金净额为港币424.67亿元[28] - 净负债比率28.2%(2018年末为净现金状态),未提取银行信贷额度港币10,491.3百万元[29] - 贷款总额中人民币占比54.4%,港币/美元占比45.6%,人民币贬值0.4%导致资产净值减少港币183.4百万元[32] - 承担总额港币21,698.2百万元(主要为土地价款及工程款),担保总额港币33,393.5百万元[33] - 期内资本性支出港币35.7百万元,物业抵押贷款港币85.8百万元对应抵押物账面价值港币474.3百万元[34]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91.63亿港元微降至2019年中的91.24亿港元[80] - 逾期36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从33.40亿港元降至28.03亿港元,减少16.1%[80] - 公司总资产为1284.23亿港元,其中分部资产1257.63亿港元,税务资产23.57亿港元,公司资产3.03亿港元[62] - 公司总负债为1067.75亿港元,其中分部负债650.22亿港元,借款292.51亿港元,税务负债76.43亿港元[62]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支出中酒店工程款为3295.1万港元(2019年),同比下降35.8%(对比2018年5127.5万港元)[73] 融资和信贷 - 公司获得新信贷额度约港币89.608亿元[28]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3亿元信贷,期限36个月[119]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60个月[119] - 公司获得另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60个月[119]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可增至港币10亿元),期限60个月[119]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6亿元信贷(可根据协议条款增加)[119]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5,868.6百万元(折合港币18,039.5百万元),其中港币贷款10,060.0百万元,美元贷款折合港币1,151.9百万元[29] - 总贷款中64.0%于一年后到期偿还,浮动利率部分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59%,定息借款利率区间为3.4%-3.8%[29] - 利率掉期合约名义金额为4000万美元,固定年利率3.2%[90] -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将触发票据赎回条款[118] - 控股股东失去管理控制权将导致融资协议取消并需立即偿还欠款[119] - 公司赎回全部未偿还本金金额为400百万美元(4亿美元)的票据[122]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6仙(2018年同期:港币3仙)[9] - 股息政策维持股东应占综合溢利的20%-30%分派比例不变[9] - 中期股息翻倍至每股0.06港元(2019年),总金额20540.2万港元(对比2018年每股0.03港元)[70]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6仙,较2018年同期每股港币3仙增长100%[107] 公司治理和股权 - 已发行股份3,423,359,841股[4]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423,359,841股普通股[109]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增至342.336百万股(2019年),同比增长6.3%(对比2018年321.9675百万股)[72] - 供股完成发行1,141,120千股,筹集净款项约4,607,664千港元[95] - 普通股总数增至3,423,360千股,股本由2,144,018千港元增至6,751,682千港元[95] - 董事翁国基持有股份好仓总额463,045,980股,占总股本13.53%[111][112] - 主要股东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311,965,566股,占总股本38.32%[114] - 股东UBS TC (Jersey) Ltd.作为信托受托人持有382,617,689股,占总股本11.18%[114] - 股东Diamond Key Enterprises Inc.持有200,910,903股,占总股本5.87%[114] - 股东On Fat Profits Corporation持有181,706,786股,占总股本5.31%[114] - 中国海外发展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8.32%[120] - 公司已实践企业管治原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除第A.4.1条外)[117] 租赁会计(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使用权资产初始确认金额为356,039千港元[54] - 租赁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为44,917千港元,经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3.06%贴现[52][54] - 经营租赁承诺55,716千港元中重新确认租赁负债50,086千港元[52] - 使用权资产截至2019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344,116千港元,期内折旧支出10,697千港元[55] - 租赁负债期末余额39,055千港元,其中流动部分11,647千港元,非流动部分27,408千港元[55] - 期内租赁利息支出648千港元,现金还款6,425千港元[55] - 预付款项重分类影响:预租赁土地款310,409千港元转入使用权资产[54] 承诺和或有事项 - 已签约未拨备承诺:收购土地4,861,056千港元,物业发展13,605,263千港元[97] - 已授权未签约承诺:收购土地3,231,884千港元[97] - 担保金额:买方按揭贷款担保33,137,723千港元,合营公司信贷担保255,780千港元[99] - 潜在罚款及违约金最高不超过712百万港元,涉及土地账面值约3,189百万港元[100] - 关连交易:购买土地使用权18,098,978千港元,专营权费用127,556千港元[102] - 抵押资产账面值:自用物业246,288千港元,物业存货228,042千港元,合计474,330千港元[96] 其他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发展、租赁物业及投资控股,主要在中国地区开展业务[45]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计量为第三级经常性公平价值计量,与去年末方法相同[10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3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為港幣255.713億元,同比增長26.1%[7] - 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26.1%至港币255.71亿元[16][17] - 公司录得营业额为港币255.713亿元,较去年上升26.1%[31] - 2018年总物业销售额达港币252.74亿元,较2017年港币200.05亿元增长26.3%[46] - 收益同比增长26.1%至255.71亿港元(2017年:202.78亿港元)[163] - 毛利為港幣74.3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2.8%[7] - 公司年度毛利增加至港幣74.377億元,毛利率大幅上升9.0%至29.1%[31] - 毛利增长82.8%至74.38亿港元(2017年:40.69亿港元)[1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大幅增加90.9%至港币24.273亿元[16][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上升90.9%至港币2,427.3百万元[37] - 年度溢利达25.02亿港元,较2017年12.62亿港元增长98.3%[163]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溢利为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90.9%[163] - 经营溢利同比上升94.4%至港幣6,156.5百万元[35] - 经营溢利大幅增长94.3%至61.56亿港元(2017年:31.67亿港元)[163] - 分部业绩大幅增长112.4%至港币62.68亿元(2017年:港币29.51亿元)[48] - 2018年所得稅前溢利为6,342,551千港元,较2017年3,182,151千港元增长99.3%[171] - 本年度溢利增加4.32亿港元[196] - 经营溢利增加7.52亿港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銷及銷售費用為港幣8.411亿元,對應合約銷售額比率維持在1.7%的低水平[31] - 行政費用為港幣7.222亿元,對應營業額比率改善並下跌0.2%至2.8%[31]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至港币160.3百万元,同比增加港币152.6百万元,主要因汇率损失港币140.9百万元[35] - 利息总开支增加至港币1,377.5百万元(2017年:港币1,234.9百万元)[36] - 分銷及銷售費用增长24.5%至8.41亿港元(2017年:6.76亿港元)[163] - 所得税开支达38.41亿港元,较2017年19.20亿港元增长100.1%[163] - 2018年已付所得税2,710,664千港元,较2017年1,878,359千港元增长44.3%[171] - 支付财务费用为13.466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12.877亿港元增加4.6%[172] - 所得税开支增加3.72亿港元[196] 合约销售表现 - 合約銷售額為港幣505.402億元,同比增長36.3%[7] - 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亿元,同比增长36.3%[18] - 公司及联营合营公司全年完成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亿元,较去年上升36.3%[31] - 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百万元,同比上升36.3%[37] - 合约销售面积达3,998,500平方米,同比增长17.2%[18] - 2018年总已售合约面积为3,998,500平方米,较2017年3,411,900平方米增长17.2%[43] 土地储备与项目发展 - 土地储备总面积达21,340,000平方米,其中集团应占面积为19,976,500平方米[19] - 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达21,340,000平方米,分布于22个城市[37][38] - 年末存货总楼面面积达10,319,400平方米,其中在建物业9,449,800平方米,已完工物业869,600平方米[49] - 已销售待交付物业楼面面积为5,132,500平方米[49] - 年内竣工楼面面积约2,750,300平方米,其中98%在年末前已售出[46] - 南通中海铂樾府项目销售金额达港币33.94亿元,销售面积130,702平方米[45] - 2018年主要城市销售面积占比:南宁8.4%、惠州9.9%、汕头9.7%、银川8.7%、其他10.2%[43] 现金、债务及融资活动 - 現金儲備為港幣332.642億元,同比增長40.3%[7] - 现金储备为港币46.077亿元(供股净额)[18] - 总借款为港币326.67亿元,同比增長19.3%[7] - 供股筹集资金净额46.077亿港元[51] - 发行5亿美元票面年利率4.875%的三年期担保票据[51] - 现金及受限制现金合计332.642亿港元,同比增长40.3%[56] - 净负债率从26.8%降至净现金水平[58] - 未使用银行信贷额度82.785亿港元[58] - 新增信贷额度147.71亿港元,实际提取116.234亿港元[54] - 港币/美元贷款占整体贷款组合比例从67.4%下降至53.1%[61] - 人民币贷款占债务总额46.9%,人民币贬值4.6%导致净资产减少15.473亿港元[60]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达25,531,233千港元,同比增长13.7%[167][168] - 现金及银行结余显著增长至25,361,554千港元,同比上升57.1%[167] - 新增借款为116.233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126.369亿港元减少8.0%[172] - 偿还借款为96.377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89.148亿港元增加8.1%[172] - 发行担保票据所得款项净额为39.047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供股所得款项为46.558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由非控股权益垫付款项为25.288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融资业务产生现金净流入64.954亿港元,相比2017年净流出7.629亿港元改善显著[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71.388亿港元,相比2017年净减少0.614亿港元大幅改善[172]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7.520亿港元,较2017年末的155.366亿港元增长40.0%[172]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6亿元信贷,并可增加至港币10亿元[136]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3亿元信贷,期限为36个月[136]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为60个月[136] - 公司获得另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为60个月[13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為29.1%,較去年提升9.0個百分點[7] - 淨利潤率為9.5%,較去年提升3.2個百分點[7] - 2018年物业销售毛利率为28.6%,较2017年19.4%上升9.2个百分点[46] - 每股盈利為73.1港仙,同比增長36.4%[7]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73.1仙[16][17] - 每股基本盈利为73.1港仙,较2017年53.6港仙增长36.4%[163]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12.6港仙[198] 股东回报与股息 - 每股股息為14.2港仙,同比大幅增長255%[7]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港币11.2仙,全年股息总额每股港币14.2仙[19] - 派息比率为20%[19]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11.2仙,总额约港币3.83416亿元[98] - 支付股息为2.054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0.6847亿港元增加200%[172] 合营及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合营公司利润增至港币266.1百万元(2017年:亏损港币9.9百万元)[35]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港币12.2百万元(2017年:港币57.2百万元)[36] - 来自联营及合营公司的物业发展净收益约港币2.73亿元,较2017年港币0.28亿元大幅增长[48] 投资物业与租金收入 -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680万港元至22.34亿港元,增幅8.1%[50] - 物业出租分部盈利同比下降1.984亿港元至1.673亿港元,降幅54.3%[50] - 北京中海国际中心出租率88%,上海张江科研办公楼出租率87%[50] - 投资物业减少至2,667,576千港元,同比下降5.9%[167] 资本性支出与物业存货 - 资本性支出合共约73.9百万港元[62] - 物业存货大幅增加至67,682,662千港元,同比增长24.4%[167] - 物业存货账面值为港币676.826亿港元[155] - 公司2018年物业存货增加16,553,177千港元[171] - 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物业存货减少1,552,270千港元[191] 其他财务数据 - 全面收益总额大幅下降71.7%至9.54亿港元(2017年:33.67亿港元)[165]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15.47亿港元(2017年收益:21.05亿港元)[165] - 合同负债新增43,282,504千港元(2017年无此项)[167] - 总权益增长至20,278,582千港元,同比大幅上升40.2%[168] - 保留盈余增加至12,862,509千港元,同比增长20.9%[168] - 流动负债增至71,090,371千港元,同比上升30.4%[167] - 非流动负债微增至26,900,321千港元,同比增长2.1%[168] - 递延税项资产减少至184,150千港元,同比下降46.8%[167] - 公司2018年股本增至6,751,682千港元,较2017年2,144,018千港元增长215%[169] - 2018年保留盈餘达13,245,925千港元,较2017年10,744,153千港元增长23.3%[169] - 2018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3,583,119千港元,较2017年2,869,730千港元增长24.9%[171] - 2018年合同负债增加17,069,397千港元[171] - 2018年汇兑储备为负1,864,534千港元,较2017年负373,279千港元恶化399%[169] - 2018年非控股权益达830,403千港元,较2017年785,872千港元增长5.7%[169] - 2018年利息收入394,818千港元,较2017年178,146千港元增长121.6%[171] - 公司拥有人权益期初余额为448.9百万港元,供股款项净额为4,607.7百万港元,合计增加5,056.6百万港元[61] - 公司承担总额为14,931.6百万港元,担保总额为33,704.1百万港元(折合人民币29,531.3百万元)[61] - 公司2018年12月31日可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港币24.27792亿元[102] - 总权益增加8.56亿港元[200]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准则变更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后减值模式变更为"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82] - 过渡安排未重列比较数据,调整反映在2018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中[184]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2018年1月1日保留盈余净额增加432,704千港元[187] - 提前确认物业销售收益及溢利增加保留盈余826,142千港元[186] - 资本化获取合约费用增加保留盈余6,582千港元[186] - 相关税务开支减少保留盈余400,020千港元[186] - 非控股权益因提前确认物业销售收益增加32,608千港元[188] - 非控股权益因资本化获取合约费用增加324千港元[188] - 非控股权益因相关税务开支减少16,014千港元[188] - 合同负债减少2,641,114千港元[191] - 递延税项负债增加416,935千港元[191]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合同负债增加308.21亿港元[194] - 物业销售合约印花税及销售佣金资本化713.4万港元[193] - 收益增加17.97亿港元[195] - 销售定金重新分类减少477.28亿港元[200] - 合同负债重新分类后净增加432.83亿港元[200] 金融工具与资产计量 - 非上市股本工具重新分类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账面值119.6万港元[180][181] - 衍生金融工具(利率掉期合同)维持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分类,账面值197.4万港元[180][181] - 应收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17.523亿港元[180][181]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6809.4万港元[180][181] - 应收合营公司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3.051亿港元[180][181]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3.537亿港元[180][181] - 受限制现金及存款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75.53亿港元[180][181] - 现金及银行结余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161.492亿港元[180][1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定位主要维持为中高端住宅物业[23] - 公司将继续聚焦内地新兴城市并寻求具投资价值及理想回报的商机[23] - 公司坚持审慎投资策略并积极拓展新城市及多元化土地收购渠道[24] - 公司将持续提升存货去化率并优化项目发展周期[24] - 公司密切监控现金流量并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和状况[27] - 人民币贷款占整体贷款组合比例逐步调整以管理外汇风险[64] - 内地地产市场受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客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5] 公司治理与董事局 - 公司致力于提升企业管治水平,保持对股东透明度和问责制[66] - 董事局为公司最高决策管理机关,负责审批经营策略、预算和重大投资事项[68] - 董事局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兼执行董事、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司已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长[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耀桢先生任职超过9年但仍被认定保持独立性[7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任期为3年,从2017年8月1日开始[72] - 三分之一的董事将于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并需重选连任[72]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18年度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3] - 董事培训包括参加研讨会/培训班(A)、研讨会上演讲(B)、阅读董事职责材料(C)三类[73] - 董事局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74]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5]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74] - 公司二零一八年董事局举行五次会议讨论重大交易包括重大收购和出售[79] - 董事颜建国先生因潜在利益冲突在两次会议中放弃投票[79] - 董事局会议出席率:颜建国5/5、翁国基5/5、张贵清5/5、王万钧5/5、杨林5/5、钟瑞明5/5、林健锋5/5、卢耀桢4/5[87] - 执行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16次会议[80] - 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张贵清16/16、王万钧14/16、杨林14/16、颜建国3/16[87] - 审核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4次会议[8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钟瑞明4/4、林健锋4/4、卢耀桢3/4[87] - 薪酬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1次会议[81] - 提名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2次会议[82]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颜建国2/2、钟瑞明2/2、林健锋2/2、卢耀桢2/2[87] - 董事袍金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