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搜索文档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结算规模和利润承压,但签约销售明显好转-20250410
国信证券· 2025-04-10 14: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业绩承压但派息率提升,权益销售同比转正、下沉市场优势增强,投资谨慎且土储充裕,财务健康、融资成本降低,考虑结算规模和利润下行压力下调盈利预测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率2.1%,同比降2.0个百分点 [1][9] - 2024年毛利率同比降2.8个百分点至8.4%,随着2022年及以后项目结算,预期毛利率企稳回升 [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占比79%,同比降35个百分点,管理费率和销售费率相对平稳 [1][9] - 2024年每股派息0.10港元,同比-38%,派息率从往年20%左右提至35% [1][9] 销售表现 - 2024年签约销售额401亿元,同比-6%,合联营销售额30亿元、占比8%,权益销售额343亿元、同比+2%,权益占比提至85%,销售面积348万㎡,同比-1% [2][18] - 2024年全口径销售额行业排第25,同比升9名,权益销售额行业排18,同比升12名 [2][18] - 2024年在23个城市销售额列当地Top3,占已布局40个城市的58%,同比升13个百分点,销售表现优于市场,市占率提升 [2][18] 投资与土储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9万㎡,拿地总价52亿元,权益地价占比96%,同比升11个百分点,投资强度13%,房地比2.6 [2][28] - 截至2024年末,总土储建面1378万㎡,剔除已售未结后1069万㎡,对当年销售面积覆盖率3.1倍,土储充裕 [2][28] 财务状况 - 2024年销售回款381亿元,回款率9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45] - 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376亿元,同比-2%,货币资金273亿元,同比+5%,三道红线“绿档”,现金短债比1.7,剔除预收资产负债率63%,净负债率33%,均持续改善 [45][47] - 2024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4.1%,同比降0.5个百分点 [3][47] 投资建议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353/317亿元(原值383/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2.4亿元(原值15.1/17.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30/0.3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2/4.5倍 [3][60]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结算规模和利润承压,但签约销售明显好转
国信证券· 2025-04-10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业绩承压但派息率提升,权益销售同比转正且下沉市场优势增强,投资谨慎土储充裕,财务健康融资成本降低,考虑结算规模和利润下行压力下调盈利预测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率2.1%,同比降2.0个百分点 [1][9] - 2024年毛利率同比降2.8个百分点至8.4%,随着2022年及以后项目结算,预期毛利率企稳回升 [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占比79%,同比降35个百分点,管理费率和销售费率相对平稳 [1][9] - 2024年每股派息0.10港元,同比-38%,派息率从往年20%左右提至35% [1][9] 销售情况 - 2024年签约销售额401亿元,同比-6%,合联营销售额30亿元,占比8%,权益销售额343亿元,同比+2%,权益占比提至85%,销售面积348万㎡,同比-1% [2][18] - 2024年全口径销售额行业排名第25,同比升9个名次,权益销售额行业排名18,同比升12个名次 [2][18] - 2024年在23个城市销售额位列当地Top3,占已布局40个城市的58%,同比升13个百分点,销售表现优于市场,市占率提升 [2][18] 投资与土储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9万㎡,拿地总价52亿元,权益地价占比96%,同比升11个百分点,投资强度13%,房地比2.6 [2][28] - 截至2024年末,总土储建面1378万㎡,剔除已售未结后1069万㎡,对当年销售面积覆盖率3.1倍,土储充裕 [2][28] 财务状况 - 2024年销售回款381亿元,回款率9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45] - 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376亿元,同比-2%,货币资金273亿元,同比+5%,三道红线“绿档”,现金短债比1.7,剔除预收资产负债率63%,净负债率33%,持续改善 [45][47] - 2024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4.1%,同比降0.5个百分点 [3][47] 投资建议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353/317亿元(原值383/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2.4亿元(原值15.1/17.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30/0.3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2/4.5倍 [3][60]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9.54亿元 同比减少58.55%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7:3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入和溢利同比减少,合约销售有降有升,市场占比提升,项目运营和商业物业经营有积极表现 [1][2] 业绩表现 - 集团取得收入458.95亿元,同比减少18.6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9.54亿元,同比减少58.55% [1] - 每股盈利26.8分,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7港仙 [1] 合约销售情况 - 系列公司合约销售额为401.10亿元,同比下降6.3% [1] - 布局城市总体合约销售规模同期下降34%,市场占比有所提升 [1] - 合约销售面积为34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 [1] - 应占权益合约销售额实现342.56亿元,同比上升2.1%,行业排名18位,较2023年上升12位 [1] - 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12400元,同比下降5.9% [1] - 年末累积认购未签约额为3.86亿元,总合约面积为3.42万平方米 [1] 项目运营情况 - 全年开盘平均工效144天,同比缩短63天 [2] - 新开工供货去化率约44.4%,同比提升超6个百分点,对现金流产生正面贡献 [2] 商业物业经营情况 - 全年营收突破4.84亿,同比增长19.7% [2] - 系列公司已出租面积4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 [2] - 汕头黄金海岸水上乐园二期、惠州中海广场环宇天地成功开业 [2] - 北京中海国际中心、合肥中海观园及兰州中海广场等写字楼项目均实现90%以上出租率 [2]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7:1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本年度收入为458.95亿元,较去年下跌18.6%,毛利38.46亿元,毛利率8.4% [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54亿元,比去年下跌58.5%,每股基本盈利为26.8分[3][5] - 2024年公司收入458.95亿元,较2023年下降18.6%,毛利38.46亿元,较2023年下降39.1%,整体毛利率收窄至约8.4%(2023年:11.2%)[28]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费用13.73亿元,较2023年减少1.79亿元,行政费用7.63亿元,较2023年减少1.33亿元[29]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22.10亿元,较2023年下跌47.5%,利息总开支16.92亿元,较2023年减少5.20亿元[29]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0.28亿元(2023年:0.01亿元),应占合营公司亏损0.17亿元(2023年:0.20亿元)[30] - 2024年公司所得税支出9.45亿元,较2023年减少11.53亿元,有效税率为43.7%(2023年:50.9%)[3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9.54亿元,较2023年下跌58.5%,每股基本盈利为26.8分(2023年:64.7分)[30] - 2024年公司入账收入454.11亿元,2023年为560.03亿元,下降18.9%[4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收窄至8.0%,2023年为11.0%[41]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净溢利0.05亿元,2023年为净亏损0.24亿元[42] - 2024年公司分部溢利下跌56.3%至18.43亿元,2023年为42.16亿元[4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5,895,252千元,较2023年的56,408,144千元下降18.63%[70]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846,151千元,较2023年的6,311,453千元下降39.06%[70]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2,210,102千元,较2023年的4,206,631千元下降47.46%[70]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1,215,841千元,较2023年的2,024,960千元下降40.94%[7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6.8分,较2023年的64.7分下降58.58%[70]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600,066千元,较2023年的1,733,129千元下降65.38%[7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980,192千元,较2023年的8,396,114千元下降4.95%[7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1,202,702千元,较2023年的143,634,340千元下降15.62%[7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61,766,987千元,较2023年的81,305,554千元下降24.03%[72]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9,435,715千元,较2023年的62,328,786千元下降4.64%[7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9,864,844千元,2023年为32,595,384千元[73]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7,551,063千元,2023年为38,129,516千元[7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权益为31,395,867千元,2023年为31,303,532千元[73]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6,155,196千元,2023年为6,825,984千元[73] - 2024年总收入为45,895,252千元,2023年为56,408,144千元[81] - 2024年利息收入物业发展为 - 209,097千元,运营业务为 - 2,773千元,公司为 - 10,947千元,合并为 - 222,817千元;折旧物业发展为29,611千元,运营业务为79,189千元,公司为13,604千元,合并为122,404千元[89] - 2023年利息收入物业发展为 - 359,177千元,运营业务为 - 4,837千元,公司为 - 8,307千元,合并为 - 372,321千元;折旧物业发展为27,244千元,运营业务为72,977千元,公司为16,587千元,合并为116,808千元[89] - 2024年撇减物业存货为673,015千元,2023年为1,452,605千元[89] - 2024年新增特定非流动资产物业发展为3,896千元,运营业务为260千元,公司为1,250千元,合并为5,406千元;2023年物业发展为145,506千元,运营业务为85,984千元,公司为20千元,合并为231,510千元[89] - 2024年特定非流动资产中香港为8,863千元,中国其他地区为6,594,485千元;2023年香港为12,655千元,中国其他地区为6,675,897千元[90] - 2024年折旧总额为122,404千元,2023年为116,808千元;2024年撇减物业存货为673,015千元,2023年为1,452,605千元[9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44,903千元,2023年为2,097,753千元;中国其他地区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93] - 2024年中期股息为97,730千元,建议末期股息为233,884千元;2023年中期股息为163,454千元,末期股息为355,517千元[95] - 2024年可分配予公司拥有人溢利为954,050千元,2023年为2,301,686千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均为3,559,375千股[96] - 2024年应收账款为210,825千元,其他应收款为537,585千元;2023年应收账款为159,010千元,其他应收款为618,502千元[9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为21,735,740,000元,其他银行结余为5,555,114,000元;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为20,063,626,000元,其他银行结余为5,956,977,000元[100]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2,090,963千元,其他应付款及应付费用为1,188,997千元,存入保证金为370,295千元;2023年应付账款为15,887,120千元,其他应付款及应付费用为1,256,432千元,存入保证金为424,435千元[101] 集团销售与回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系列公司本年度合约销售额为401.10亿元,较去年下跌6.3%,合约面积348.35万平方米[3][9] - 集团系列公司本年度销售回款达381亿元,经营现金流净流入90.29亿元[3] - 2024年公司系列公司销售回款达38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15] - 2024年公司系列公司合约销售额401.10亿元,较2023年下跌6.3%,应占权益合约销售额342.56亿元,较2023年上升2.1%[28]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额401.10亿元,2023年为428.20亿元,下跌6.3%;合约面积3483.50万平方米,2023年为3532.40万平方米,下跌1.4%[37] - 年末累计认购待签合约总额3.86亿元,总合约面积34200平方米[37] - 2024年已销售物业楼面面积3,085,200平方米,较2023年的4,563,500平方米减少[45] - 2024年销售回款达381亿元,经营现金流净流入90.29亿元,年末现金及银行结馀272.91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2.70亿元[55] 集团土地储备与购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系列公司年内新购土地总楼面面积约118.92万平方米,总代价52.29亿元[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系列公司土地储备达1377.81万平方米,应占土地储备楼面面积为1159.07万平方米[3] - 2024年公司通过招拍挂获得11个优质项目,新增总楼面面118.92万平方米,新增总土地价格52.29亿元,新增权益楼面面114.14万平方米,新增权益土地价格48.74亿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总楼面面1377.81万平方米,权益楼面面1159.07万平方米[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系列公司以52.29亿元购入11幅土地,吸纳楼面积约1,189,200平方米,应占楼面积约1,141,400平方米[31] - 2024年末公司于中国内地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1377.81万平方米,2023年为1880.68万平方米;应占楼面面积1159.07万平方米,2023年为1551.75万平方米[34] - 2024年末公司土地储备分布于32个城市[34] 集团商业物业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物业全年营收突破4.84亿,同比增长19.7%,已出租面积4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 [11] - 2024年末集团商业物业已出租面积超480,000平方米,账面价值合计69.91亿元,该业务收入达4.84亿元,较2023年的4.05亿元增长[47] - 2024年投资物业无公平价值调整,本分部溢利较2023年增加0.67亿元至1.93亿元[48] - 2024年商业物业运营业务收入为484,310千元,2023年为404,686千元[81] 集团融资与债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总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72.9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21.1%,净负债比率下降至33.1% [3]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超270亿元,净负债率由去年末的46.0%降至33.1%,“三条红线”保持“绿档”[15]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1%,保持行业低位[15] - 2024年末港币及美元有息债务比例从去年末的32.6%调至19.0%[15] - 2024年公司获批四笔经营性物业贷款,累计提款25.75亿元,新增五笔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人民币贷款,金额35.89亿元[15] - 2024年集团通过多地投资物业落地经营性物业贷款,合共提取25.75亿元,其中北京项目融资20亿元,年利率3.2%[50] - 2024年集团获新信贷额度208.00亿元,提取新增贷款150.79亿元,偿还193.14亿元,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较2023年末减少39.89亿元至309.20亿元[50]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中人民币贷款271.46亿元,港币贷款折合人民币37.74亿元,分别约占87.8%及12.2%,较2023年占比有变化[51]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中定息借款128.62亿元,年利率2.8% - 4.9%,浮息借款180.58亿元,年利率2.5% - 6.3%,分别约占41.6%及58.4%,较2023年占比有变化[52] - 2024年末担保票据及公司债券金额分别为37.82亿元及50.00亿元,合计87.82亿元,较2023年的86.55亿元略有增加[52] - 2024年末总贷款为397.02亿元,较2023年减少38.62亿元,人民币及港币/美元分别约占81.0%及19.0%(2023年:67.4%及32.6%)[53] - 2024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年利率4.1%,低于2023年度的4.6%,离岸和在岸借款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均下降[53]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馀占总资产21.1%(2023年:17.1%),营运资金净额为594.36亿元(2023年:623.29亿元),流动比率为2.0(2023年:1.8)[55] - 2024年末净负债比率为33.1%(2023年:46.0%),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63.0%(2023年:65.7%),现金短债比为1.7倍(2023年:1.5倍)[55][56] - 若计入未提取银行信贷额,2024年末可运用资金达377.66亿元(2023年:366.57亿元)[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动态跟踪: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拿地力度有所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3-12 0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公司投资评级至“增持”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近半年加大拿地力度,短期业绩或延续承压 [1] 各部分总结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销售额401.1亿元,同比下降6.3%,月均销售额33.4亿元 [1] - 2025年1 - 2月累计销售额43.7亿元,同比下降3.8%,销售均价1.20万元/平米,同比增长5.6%;1月、2月销售额同比分别为 - 6.6%、 - 0.6% [1]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8.9万平米,同比下降34.8%,新增土储总地价52.3亿元,同比下降46.5%,拿地销售比13.0%,同比下降9.8pct,拿地楼面均价4397元/平米 [2] - 2025年1 - 2月于南通及呼和浩特新增土储30万平米,土地总价13.4亿元,拿地销售比30.8% [2]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累计新增土储总地价44.6亿元,拿地销售比为21.0%,新获取项目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主城区 [2] 结算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69.6亿元,同比下降31.0%,经营溢利14.5亿元,同比下降66.2%,经营溢利率约5.4%,同比下降5.6pct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H1末,总有息负债为421.3亿元,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5倍,净负债率为44.5%,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4.1% [3] - 2025年2月12日,拟发行总额为5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更新反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 - 2025年基本EPS预测为0.31元、0.35元,新增2026年基本EPS预测为0.42元,当前股价对应24 - 26年PE(基本)为5.9倍、5.3倍、4.4倍 [4]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动态跟踪: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拿地力度有所提升-20250312
光大证券· 2025-03-12 0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公司投资评级至“增持”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开年销售表现稳健,近半年加大拿地力度,短期业绩或延续承压 [1] 各部分总结 销售情况 - 2024年累计销售额401.1亿元,同比下降6.3%,月均销售额33.4亿元 [1] - 2025年1 - 2月累计销售额43.7亿元,同比下降3.8%,销售均价1.20万元/平米,同比增长5.6%;1月、2月销售额同比分别为 - 6.6%、 - 0.6% [1]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土储建面118.9万平米,同比下降34.8%,新增土储总地价52.3亿元,同比下降46.5%,拿地销售比13.0%,同比下降9.8pct,拿地楼面均价4397元/平米 [2] - 2025年1 - 2月于南通及呼和浩特新增土储30万平米,土地总价13.4亿元,拿地销售比30.8% [2]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累计新增土储总地价44.6亿元,拿地销售比为21.0%,新获取项目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主城区 [2] 结算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69.6亿元,同比下降31.0%,经营溢利14.5亿元,同比下降66.2%,经营溢利率约5.4%,同比下降5.6pct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H1末,总有息负债为421.3亿元,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5倍,净负债率为44.5%,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4.1% [3] - 2025年2月12日,拟发行总额为5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更新反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 - 2025年基本EPS预测为0.31元、0.35元,新增2026年基本EPS预测为0.42元,当前股价对应24 - 26年PE(基本)为5.9倍、5.3倍、4.4倍 [4]
300081,两分钟“20cm”涨停!这一题材持续火爆
证券时报网· 2024-11-27 12:04
市场行情 - A股市场近期持续回调,上证指数早盘最低达3227.36点,创业板指最低达2119.54点,市场信心受挫,但机构依然看好后市 [1] - 中信建投证券陈果中期看好中国股市“信心重估牛”,认为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迈向“基本面牛”,过程有震荡分化但不乏投资机会 [1] AI应用题材表现 - 今日早盘AI方向题材亮眼,IP经济大幅上扬,恒信东方、华立科技“20cm”涨停,广博股份、东方智造等个股涨停 [1] - 恒信东方以7.81元/股开盘,较昨收盘下跌0.76%,两分钟拉升至“20cm”涨停,上午收盘报9.44元,上涨19.95%,创出阶段新高,有IP经济等众多热门题材 [2] - “谷子经济”概念横空出世,早盘相关题材火爆,华立科技“20cm”涨停,岭南股份等个股涨停,大连圣亚等均涨逾5% [2] AI应用潜力 - “谷子经济”大热与AI应用密切相关,属于AI玩具范畴,特斯拉机器人玩具等AI玩具销售情况良好,AI在端侧落地潜力大,AI玩具/陪伴是AI to C赛道最具潜力方向之一 [3] - AI应用方向的AI营销等近期表现亮眼,美股游戏公司Applovin爆火,业绩飙升,股价频频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累计涨幅超30倍,AI应用被认为是明年热点题材 [3] - 开源证券建议坚定布局AI应用及IP产业链,布局AI+社交陪伴等多个领域 [3] 投资观点 - 方正证券表示AI应用值得长期投资,尤其在算力成本降低和技术成熟背景下 [4] AI概念股表现 - 截至11月26日,130多只AI概念股11月以来涨超10%,实丰文化涨近100%居首,贝仕达克等涨逾70%,易点天下等涨逾50% [5] - 实丰文化等40多只个股覆盖AI应用概念题材 [6] - 44只AI应用概念股近期涨幅超10%且有机构评级,金山办公等机构关注度较高,均有10家以上机构评级 [6] - 盛天网络等机构一致预测明年净利增速均超10倍 [7]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21 12:03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269.55亿元,同比下跌31.0%[3] - 集团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14.50亿元,同比下跌66.2%[3] - 第三季度收入约为人民币51.03亿元,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1.31亿元[3] 合约销售情况 - 第三季度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3.89亿元,涉及面积671,500平方米[4] - 截至9月30日止9个月累计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64.06亿元,涉及面积2,327,700平方米,同比分别下跌23.3%和18.7%[4] - 9月30日累计认购待签合同总额约为人民币9.36亿元,涉及面积67,500平方米[4] 土地储备 - 新增两块土地权益面积约360,200平方米,权益地价约人民币14.48亿元[4] - 9月30日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15,653,600平方米,其中集团应占权益约13,045,100平方米[4] 财务管理 - 集团保持稳健的财务管理,密切关注外部经济形势、汇率波动等因素对业务的影响[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7:03
公司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3,559,374,732股[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3,559,374,732股,账面值为6,047,372千元[10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59374732亿股普通股[124] - 2024年6月30日,董事庄勇、杨林、周汉成、翁国基、刘萍、钟瑞明分别持有公司股份800,825股、2,550,000股、810,000股、463,045,980股、200,000股、544,875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分别为0.02%、0.07%、0.02%、13.01%、0.01%、0.02%[127] - 2024年6月30日,主要股东中建集团、Diamond Key、On Fat、UBS TC、FIL、Pandanus Partners、Pandanus Associates、Fidelity Funds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410,758,152股、190,910,903股、181,706,786股、372,617,689股、224,727,286股、224,727,286股、224,727,286股、178,183,242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分别为39.63%、5.36%、5.11%、10.47%、6.31%、6.31%、6.31%、5.01%[130][131][132][133][134][135][136][137] - 2024年6月30日,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可供借出的股份为217,046,723股,占已发行股份6.10%[1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59374732亿股,星悦及中海业务发展分别持有13.57257348亿股及5350.0804万股公司股份[139] - 截至报告日期,中国海外发展拥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9.63%[143]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18.52亿元,同比下跌19.6%[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85亿元,同比下跌48.5%[1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9分[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系列公司合约销售额190.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7%,应占权益合约销售额156.3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1%[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18.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6%,毛利21.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5%,整体毛利率收窄至约9.6%[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13.1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9.7%[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总开支9.2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6亿元,财务费用0.24亿元[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0.45亿元,应占合营公司溢利0.18亿元[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支出4.9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49亿元,有效税率为36.5%[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5%,每股基本盈利为24.9分[28]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21852074千元,2023年同期为27172133千元,同比下降19.6%[7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前溢利1358741千元,2023年同期为3234739千元,同比下降58.0%[78][80] - 2024年上半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资产利息总收入140613千元,2023年同期为180555千元,同比下降22.1%[81] - 2024年上半年按已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负债利息总开支922079千元,2023年同期为1077630千元,同比下降14.4%[8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24344千元,2023年同期为25175千元,同比下降3.3%[78][80][82] - 2024年6月30日总综合资产139982086千元,2023年同期为152030454千元,同比下降7.9%[78][80] - 2024年6月30日总综合负债102005984千元,2023年同期为113900938千元,同比下降10.4%[78][80] - 2024年上半年折旧总额为59120千元,2023年同期为61012千元[8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95263千元,2023年同期为1243561千元[84] - 2024年上半年可分配予公司拥有人之溢利为884588千元,2023年同期为1719060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18.52亿元,2023年同期为271.72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1.08亿元,2023年同期为44.35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3.19亿元,2023年同期为32.73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8.63亿元,2023年同期为19.91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9分,2023年同期为48.3分[56]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宣布就2024年上半年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仙[10]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3港元,合共106781000港元,约97730000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每股0.05港元,合共177969000港元,约163454000元人民币[86] - 公司宣布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仙,2023年为每股港币5仙[123] 房地产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典型百城商品住宅销售金额2.09万亿元,同比下跌38.7%[1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典型百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01亿平方米,同比下跌39.9%[1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典型百城商品住宅销售均价20,600元每平方米,比去年年末上升3.5%[11] - 2024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政策落地,行业将逐步回归平稳发展[20] 集团销售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系列公司合约销售额190.17亿元,同比下跌26.7%;合约销售面积165.62万平方米,下降22.8%;应占权益合约销售额156.30亿元,行业排名20位,较2023年上半年上升11位[15] - 集团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12500元,同比下跌3.8%;期末累积认购未签约额6.89亿元,总合约面积5.21万平方米[15] - 21个城市销售金额位列当地前三,较去年末增加3个;11个城市排名第一,较去年末增加4个[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约销售额190.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7%,合约面积1,656,200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2.8%[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进行中的累计认购待签合约总额6.89亿元,合约面积52,100平方米[32] 土地储备与获取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新增权益楼面面积24.69万平方米,新增权益土地价格13.85亿元;并购获取江苏常州两项目49%股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系列公司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1583.42万平方米,权益楼面面积1305.07万平方米[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13.85亿元在银川、徐州及合肥购入三幅土地,吸纳楼面积246,900平方米[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购江苏省常州市两个合作项目剩余股权,总代价约5.01亿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内地土地储备楼面积15,834,200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806,800平方米减少[30] 项目交付情况 - 上半年交付建筑面积约322.45万平方米,入伙套数约19100套,交付满意度91%[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约3,224,500平方米工地竣工,其中约74%于期末前已出售[35] 财务状况与资金情况 - 上半年销售回款172.16亿元,现金储备252.09亿元,净负债率由46.0%降至44.5%,加权平均融资成本4.3%[18] - 港币及美元有息债务比例从32.6%调至24.0%;分销及销售与行政费用占收入比例4.6%,同比降0.4%[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销及销售费用6.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7亿元,行政费用4.0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6亿元[26] - 期内公司通过北京及合肥投资物业首次落地经营性物业贷款,融资20.75亿元,其中北京项目贷款20亿元,年期15年,年利率3.5%[44] - 离岸融资方面,公司继续置换港币浮息银行贷款至较低息的人民币定息银行贷款以控制融资成本[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获新信贷额度102.76亿元,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较去年末减少14.97亿元至334.12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担保票据及公司债券合计87.14亿元,总贷款为421.26亿元,较去年末减少14.38亿元[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3%,低于2023年的4.6%[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回款达172.1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8.04亿元[4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252.09亿元,占总资产18.0%,较去年末有所下降[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营运资金净额为616.89亿元,流动比率为1.9[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44.5%,较去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49] - 按“三条红线”政策,2024年6月30日公司维持“绿档”企业[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运用资金达357.86亿元,较去年末减少8.71亿元[50] - 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兑港币贬值约1.6%,公司资产净值因货币转换减少2.40亿元[51] - 2024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约0.35亿元,2023年同期为0.17亿元[53]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项目抵押贷款为11.5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83亿元[53] - 2024年6月30日抵押经营性物业贷款为20.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贷款[5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为7067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7512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及按金结余为34475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1000000元[9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412268000元、其他银行结余5796253000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0063626000元、5956977000元[9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1493275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567987千元[9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计13,015,99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887,120千元有所下降[9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33,411,51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908,813千元减少[99] - 2024年6月30日港幣借款6,414,86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28,466千元减少;人民币借款26,996,64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380,347千元增加[101] - 2024年6月30日担保票据及公司债券总计8,714,03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55,350千元增加[102] - 2024年6月30日以港幣列賬借款年利率6.16% - 6.51%,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6.72% - 7.62% [101] - 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部分借款按浮动年利率2.60% - 4.40%计息,部分按固定年利率2.80% - 4.88%计息[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赎回或发行公司债券;2023年同期发行总额为2,700,000,000元[102] - 为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下沉市场优势凸显,销售排名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 2024-08-28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下沉市场优势凸显,销售排名持续提升,但毛利率承压,中期派息率11%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49%;归母净利率为4.0%,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与2023全年的4.1%相仿 [1][4] - 受楼市下行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至9.6%,较2023全年的11.2%继续下行,而管理费率和销售费率同比改善 [1][4] - 预期2022年及以后获取的项目逐步进入结算期后,公司毛利率能企稳回升 [1][4] - 2024H1公司每股派息0.03港元,中期派息率为11% [1][4] 销售情况 - 2024H1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额190亿元,同比-27%,权益销售额占比82%;销售面积166万㎡,同比-23% [1][5] - 2024H1公司全口径销售额行业排名第23,较2023年提升11个名次 [1][5] - 2024H1公司在21个城市的销售额位列当地Top3,占已布局40个城市的52.5%,较2023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 [1][5] 土地储备 - 公司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2024H1新增土储建面25万㎡,拿地总价14亿元,权益占比100%,以拿地金额/销售额计算的投资强度为7% [1][6] - 截至2024H1末,公司总土储建面为1583万㎡,剔除已售未结也有1191万㎡,对年化销售面积的覆盖率为3.6倍,仍然充裕 [1][6] 财务状况 - 2024H1公司实现销售回款172亿元,回款率为9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正28亿元 [1][8] - 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3%,较2023全年下降0.3个百分点 [1][8] - 三道红线保持“绿档”,截至2024H1末,公司现金短债比为1.5,剔除预收的资产负债率为64.1%,净负债率为44.5%,持续改善 [1][8] 投资建议 - 考虑到地产开发主营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行压力,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 - 2025年收入分别为453/383亿元(原值为514/460亿元),202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5.1亿元(原值为22.2/21.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45/0.4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1/3.3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