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基公司(00086)

搜索文档
新鸿基公司(00086)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2 16: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约410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2071.6百万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2058.7百万港元增长1%[7][10]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401.0百万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1385.2百万港元增长1%[7][8][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28.9百万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1058.0百万港元下降3%[7][9]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1.5港仙,较2018年上半年的49.2港仙增长5%[7][9] - 2019年6月30日,每股账面价值为9.84港元,较2018年底的9.48港元增加4%,较2018年6月30日的9.31港元增加6%[7][10]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成本减少7%至729.0百万港元[10] - 2019年上半年收入16948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3770万港元下降2%[17] - 2019年上半年贷款回报为32.1%,2018年同期为35.6%[17]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成本为538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7030万港元下降6%[17]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462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680万港元增加51%[17] - 2019年上半年贷款结余净额为100.6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0.463亿港元增加11%[17] - 2019年上半年主要投资分项平均资产总回报率为6%,2018年上半年为6.1%;除税前溢利为5.804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6.804亿港元减少15%[2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贡献为5.804亿港元,较2018年的6.804亿港元下降15%[23]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达155.93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9.831亿港元,其中39%需一年内偿还,2018年为40%[4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净负债比率为53.8%,2018年为52.4%;利息偿付率自2018年的3.7x改善至4.7x[4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回报率为6.2%,2018年为4.1%;股本回报率为10.6%,2018年为6.2%[46] - 2019年6月30日未偿还票据总计78.667亿港元,其中4.75%美元票据28.033亿港元占36%,4.65%美元票据43.526亿港元占55%,港元票据7.108亿港元占9%[4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333人,较2018年12月31日的2719人减少[50] - 2019年上半年雇员成本(含董事酬金等)约415.8百万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457.4百万港元[5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派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2018年:每股12港仙)[70] - 2019年3 - 6月公司共回购5,416,000股股份,总代价(未计费用)为20,057,460港元[70][72]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益为20.20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0.222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0.92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2.659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为12.60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2.726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46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139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其他全面收益为418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556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3.02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1.17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本公司股东全面收益总额为10.66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9.569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4.01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3.852亿港元[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51.5港仙,2018年同期为49.2港仙[78]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摊薄每股盈利为51.3港仙,2018年同期为49.2港仙[78] - 2019年6月30日未经审核非流动资产为194.71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188.354亿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流动负债为80.72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86.528亿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为130.22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131.959亿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324.94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320.313亿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96.99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90.392亿港元[79] - 2019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27.39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8.451亿港元[79] - 2019年中期本期溢利为10.289亿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2.315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3.022亿港元[80] - 2019年中期为新鸿基衞员股份拥有计划购入股份花费4700万港元[80] - 2019年中期确认从权益支付的以股份结算支出为5100万港元[80] - 2019年中期支付中期股息2.807亿港元,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3.759亿港元[80] - 2017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33.985亿港元,2018年6月30日增至241.336亿港元[81] - 2018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10.58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1.17亿港元[81] - 2019年6月30日较2018年6月30日,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5.999亿港元变为 - 5.54亿港元[82]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85亿港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25.116亿港元有所增加[8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66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582亿港元[83]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7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 - 4.389亿港元[83] - 2019年上半年回购协议下出售的财务资产变动为 - 7.902亿港元,2018年为0.728亿港元[83] - 2019年上半年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 - 7.662亿港元,2018年为 - 4.373亿港元[83] - 2019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19.984亿港元,2018年为19.884亿港元[83] - 2019年上半年收取联营公司股息为0.985亿港元,2018年为0.766亿港元[83]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集团来自外部顾客的分项收入为207160万港元,分项损益为135070万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40100万港元[98]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利息收益为202080万港元,其他收益为2120万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及负债收益净额为79010万港元[98]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财务工具之减值亏损净额为45990万港元,融资成本为49480万港元[98]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来自香港的外部顾客收入为163880万港元,来自中国内地的为43280万港元[100]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服务及佣金收益为2750万港元,上市投资股息为870万港元,非上市投资股息为220万港元[101]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为580万港元,杂项收益为1510万港元,联营公司减值拨备为30万港元[102]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亏损净额为37330万港元,按揭贷款减值亏损净额为10万港元[103] - 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结算,除税前溢利已扣除物业及设备折旧247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810万港元,利息费用36800万港元[10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当期税项中香港为12580万港元,中国为5340万港元,总计17920万港元;2018年同期香港为9180万港元,中国为7360万港元,总计16540万港元[10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10.28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58亿港元[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总计1.852亿港元[1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总计10.4114亿港元,其中非流动资产为6.8108亿港元,流动资产为3.6006亿港元[1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负债(持作买卖)总计3849万港元[110] - 2018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总额为1.744亿港元,其中香港上市股权证券4390万港元、海外上市股权证券1.089亿港元、非上市海外股权证券2160万港元[111] - 2018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账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总额为10.7395亿港元,其中第一级1.2645亿港元、第二级2.1787亿港元、第三级7.2963亿港元[111] - 2018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账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中,非流动资产为6.3609亿港元,流动资产为4.3786亿港元[111] - 2018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账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负债总额为4253万港元,其中第一级2882万港元、第二级1142万港元、第三级229万港元[11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上市之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公平值为1.171亿港元,预计波幅为12.0%,权益增长率为1.0%,股权价值估值折现率为16.4%[1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由非上市公司发行非上市优先股公平值未提及,预计波幅为6.1%[1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由海外非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及股份认沽权公平值为7907万港元,预计波幅为3.0%,无风险比率为1.8%,权益增长率为0.1%[1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公平值为5.6227亿港元[1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非上市之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预计波幅10.4%,公平值11.2亿港元;权益增长率1.4%;股权价值估值11.31亿港元;折现率17%[1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由海外非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及股份认沽权预计波幅4.7%,公平值8.566亿港元;无风险比率2.5%;权益增长率 - 0.9%[1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资产净值51.573亿港元[114] - 2019年上半年,非上市之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确认收益5100万港元,结存11.71亿港元[115] - 2019年上半年,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确认收益4.851亿港元,结存56.227亿港元[1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香港地区为83.288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3.765亿港元,减值拨备6.372亿港元,总计100.681亿港元[11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有期贷款有抵押借款为21.224亿港元,无抵押借款为4.72亿港元,减值拨备1.955亿港元,总计23.989亿港元[1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他应收账逾期少于
新鸿基公司(00086)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0 17: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41.76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10.0%[24]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1.84亿港元,较2017年下降35.1%[24] - 2018年公司总资产406.84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8.7%[24] - 2018年公司总负债178.39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27.2%[2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56.2港仙,较2017年下降33.1%[24] - 2018年每股股息26港仙,与往年持平[24] - 2018年公司完成场外回购1.45亿股股份,股份数目减少6.7%[29] - 2018年股本回报率及资产回报率分别为6.2%及4.1%,2017年为9.7%及6.6%[29] - 2018年公司收入增加10%至41.757亿港元,主要因不同业务分项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增加[40]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9039.2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9426.7百万港元下降2%[61] - 2018年现金总额为4995.9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2911.4百万港元增长72%[61] - 2018年借款总额为14983.1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1928.1百万港元增长26%,其中40%需于一年内偿还,2017年该比例为27.5%[61][62] - 2018年债务净额为9987.2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9016.7百万港元增长11%[61] - 2018年资本净负债比率为52.4%,2017年为46.4%[61] - 2018年资产回报率为4.1%,2017年为6.6%;2018年股本回报率为6.2%,2017年为9.7%[61] - 2018年给予客户之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6109.1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4439.0百万港元有所增长;2018年减值及坏账总额为901.7百万港元,2017年为386.7百万港元[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亚洲联合财务年度新增贷款达150亿元[17] - 2018年亚洲联合财务香港贷款总额增加19%至78亿港元[30] - 2018年消费金融业务收入97.697亿港元,较2017年的91.636亿港元增长7%[41] - 2018年按揭贷款业务收入38.542亿港元,较2017年的21.204亿港元增长82%[41] - 2018年主要投资业务收入24.852亿港元,较2017年的31.55亿港元下降21%[41] - 2018年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161.091亿港元,较2017年的144.39亿港元增长12%[41] - 2018年经营成本为14.664亿港元,与去年相若[41] - 2018年融资成本为6.668亿港元,较2017年的5.443亿港元有所增加[42] - 2018年“减值及坏账”为9.017亿港元,2017年则为3.867亿港元[42] - 2018年公司除税前溢利(未计及非控股权益)为18.313亿港元,2017年为26.085亿港元[42] - 2018年集团收入34.221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0%;新增贷款额增长14%至153亿港元;贷款结余净额增加7%至98亿港元;除税前贡献为12.079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16%[44] - 2018年减值及坏账为8.336亿港元,较2017年的2.973亿港元增加180%;撇账率由6.6%增至7.8%[44][45] - 香港业务贷款结余总额78.034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9%;新增贷款额101.363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9%;新增贷款数目165459笔,较2017年增加7%[47] - 中国内地业务贷款结余总额26.119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20%;新增贷款额51.609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5%;新增贷款数目95635笔,较2017年减少26%[48] - 香港业务贷款总回报为31.5%,较2017年的32.9%有所下降;撇账率为4.4%,较2017年的4.8%有所下降[47] - 中国内地业务贷款总回报为39.5%,较2017年的36.5%有所上升;撇账率为16.2%,较2017年的11.0%有所上升[48] - 主要投资分项2018年贡献除税前溢利3.606亿港元,2017年为10.823亿港元[51] - 主要投资分项2018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为5.7%[51] - 主要投资分项资产价值年末总值2018年为152亿港元,2017年末为159亿港元[51] - 2018年上市股权期末价值34.057亿港元,收益 -1.836亿港元,回报率 -5.7%[52] - 2018年私募股权期末价值52.858亿港元,收益5.222亿港元,回报率10.1%[52] - 2018年上市债券期末价值16.977亿港元,收益 -0.219亿港元,回报率 -0.8%[52] - 2018年私人信贷期末价值24.888亿港元,收益3.871亿港元,回报率13.5%[52] - 2018年房地产期末价值23.38亿港元,收益2.14亿港元,回报率9.8%[52] - 2018年投资组合整体年度回报为10.1%,主要源于医药及科技板块早期部署[54] - 2018年末私人信贷有期贷款结余为2485.2百万港元,较2017年末的3155.0百万港元下降,利息收益为409.9百万港元,与2017年相若,减值及坏账64.3百万港元,回报率为13.5%[54] - 截至2018年末,房地产投资组合价值为2338.0百万港元,平均价值回报率9.8%[54] - 2018年新鸿基信贷贡献除税前溢利114.1百万港元,是2017年35.0百万港元的三倍[55] - 2018年公司收入249.5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24.4百万港元增长101%,经营成本45.4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3%,融资成本86.2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104%,减值及坏账3.8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19%,除税前贡献增长226%[56] - 2018年末贷款账由2017年的2120.4百万港元增至3854.2百万港元[56] - 金融服务分项2018年除税前贡献203.0百万港元,2017年为118.6百万港元[58] - 光大新鸿基2018年客户资产超1300亿港元,2018年11月成功发行200百万美元3年期5.25%有担保票据[58] - 集团所持光大新鸿基30%股权估值变更产生收益133.7百万港元,2017年为108.6百万港元,拨回联营公司减值亏损66.7百万港元,2017年为107.6百万港元,确认认沽权利收益67.0百万港元,2017年为1.0百万港元[59] - 陆金申华融资租赁2018年盈利稳定,与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合营公司“强生小e”[59] 公司历史发展与业务拓展 - 1969 - 2006年公司经纪业务从七人团队实现跨越式增长[9] - 2006 - 2015年公司金融经纪业务转型为香港最大独立财富管理平台[9] - 2007 - 2017年亚洲联合财务业务扩展至15个中国城市[9] - 2015年光大证券收购新鸿基金融业务70%股权[10] - 2018年新鸿基信贷的贷款组合超30亿港元[10]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18年3月22日欧阳杞浚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审核委员会成员,2019年3月20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71][80] - 2018年9月1日Peter Anthony Curry调任为非执行董事[71][80] - 2018年10月2日Robert James Quinlivan、Benjamin John Falloon、梁世杰获委任为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7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王敏刚于2019年3月11日辞世[80] - 年内董事会共举行四次会议[82] - 执行董事李成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83] - 执行董事周永赞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83] - 非执行董事Peter Anthony Curry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9.1%(1/11)、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9.7%(3/3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2/2)[83] - 非执行董事Jonathan Andrew Cimino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欧阳杞浚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9.4%(3/3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4.5%(1/12)、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9.1%(2/22)、股东大会出席率100%(2/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礼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Alan Stephen Jones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慧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0%(0/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敏刚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0%(0/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0%(0/23)、股东大会出席率0%(0/2)[8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固定两年,自2019年1月1日起续期两年[87]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在任的三分之一董事(若董事人数非三整数倍,则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数目)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7] - 董事会每年举行最少四次定期会议讨论集团业务及营运事宜[87] - 集团执行主席与集团副行政总裁履行行政总裁职能[87]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执行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各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88] - 提名委员会有提名程序,列明甄选及推荐公司董事候选人的程序及标准[87] - 新任董事获委任时会获发入职资料文件,高级管理层必要时会进行简报[87]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4月成立,2018年举行一次会议,同年3月22日提名欧阳杞浚先生为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获董事会通过[89] - 薪酬委员会于1985年4月成立,2018年举行两次会议[89][90] - 2018年薪酬委员会建议董事会批准自1月起上调当时三名执行董事月薪[90] - 2018年薪酬委员会建议董事会批准当时三名执行董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花红[90] - 2018年薪酬委员会建议董事会自1月起上调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顾问费[90] - 2019年2月及3月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建议向李成煌先生支付2018年度现金花红3700万港元[90] - 2019年薪酬委员会建议向周永赞先生支付2018年度现金花红300万港元及200万港元等值公司股份[90] - 2019年薪酬委员会建议自1月起将李成煌先生和周永赞先生月薪上调2%[90] - 审核委员会于1985年4月成立,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年举行三次会议[91] - 执行委员会于1983年11月成立,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93] - 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月成立,成员包括集团首席财务总监等[93]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香港贷款业务受放债人条例规管,中国借贷业务按相关地区指引和专项整治文件开展经营[69] - 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监控等措施减少及控制营运风险,内部核数师负责独立监督和检讨并定期汇报[70] - 公司遵循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董事会检讨企业管治常规并采纳完善程序,除列明偏离外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遵守适用守则条文[69][79]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95] - 已付外聘核数师德勤酬金总计750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650万港元,非审计服务100万港元[96] - 集团自2007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97] - 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