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生生(00116)
icon
搜索文档
周生生(001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8:15
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度本集团珠宝及钟表销售总额同比下跌13%[9] - 中国大陆和香港及澳门市场珠宝销售疲弱[9] - 台湾业务保持上升趋势,同比增长18%[9] - 本集团珠宝及钟表零售分部业绩同比下跌30%[9] - 2024年上半年度新开25间分店,关闭47间分店,主要在中国大陆[10] - 2024年第二季度金價飆升,導致中國大陸的同店銷售增長下降至-24%,香港及澳門則下降至-25%[16] - 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鑽石飾品銷售跟隨全球下滑趨勢,導致鑲嵌珠寶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42%和-21%[16] - 2024年上半年度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鐘錶銷售放緩,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6%和-10%[16] - 2024年上半年度中國大陸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約20%,較2023年上半年度的18%有所下降[21] - 2024年上半年度香港、台灣和其他地區的線上銷售保持穩定增長[21] - 專屬訂製服務由於高單價鑲嵌珠寶的銷售放緩,2024年上半年度的銷售按年下跌53%[19] 财务表现 - 本集团2024年上半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下跌13%至11,313百万港元[8]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溢利下跌36%至526百万港元[8]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公司拥有人应佔溢利下跌39%至502百万港元[8] - 通过调整产品种类,毛利率由28.0%微升至28.3%[10] - 营业额为113.1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99%[43] - 毛利为31.9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04%[43]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6.2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18%[43] - 期内溢利为5.2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65%[4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持續經營業務溢利為5.02亿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9.44%[43]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77.6港仙,較上年同期下降36.45%[4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持續經營業務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74.1港仙,較上年同期下降39.46%[45] - 期內其他全面虧損為2.52億港元[4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全面收益總額為2.75亿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75%[47] 资产负债表 - 公司总资产为189.9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3.56亿港元减少1.84%[50] - 公司总负债为57.30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85亿港元减少4.25%[50] - 公司总权益为121.6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1.70亿港元减少0.02%[51] - 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增加27.58%至13.99亿港元[50] - 公司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减少6.44%至8.61亿港元[50] - 公司应收账款减少28.67%至6.92亿港元[50] - 公司应付账款减少21.13%至1.06亿港元[50] - 公司计息银行贷款增加21.32%至17.23亿港元[50,51] - 公司租赁负债增加2.63%至10.81亿港元[51] 现金流量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561,651千港元[63]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4,682千港元[63]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58,045千港元[63] - 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等同现金为1,398,876千港元[63] 其他 - 公司成立附屬公司 The Future Rocks Company Limited 專門從事實驗室培育鑽石及寶石的買賣[25] - 「The Future Rocks」在中國大陸的線上平台設有商店,並於2024年在香港開設首家快閃店[25] - 「The Future Rocks」透過揉合實驗室培育鑽石及藍寶石擴闊自家產品系列[25] - 公司持有3,326,800股或0.26%的港交所股份,於2024年6月30日的公平價值為832百萬港元[27] - 公司資本性開支為100百萬港元,主要用於新店開業及店舖重新裝修[27] - 公司手頭現金及等同現金為1,399百萬港元,獲得超過11,440百萬港元的銀行融資支持[27] - 公司總銀行貸款及貴金屬借貸為4,438百萬港元,資本負債比率為36.4%[27] - 公司投資物業的賬面總值為431百萬港元,期內帶來租金收入5百萬港元[28] - 公司持有港交所股份收取13百萬港元股息,並就股份公平價值變動錄得59百萬港元虧損[27] - 公司流動比率為2.8[27] 风险管理 - 本集團維持良好的銀行融資關係,分散資金來源[30] - 本集團約40%的黃金存貨進行了對沖[30] - 本集團採取適當的外幣借款、遠期外幣合約及交叉貨幣掉期以減低外匯風險[30]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租賃負債為10.81億港元[30] 未来发展 - 本集團將繼續優化分店網絡,並進行品牌形象提升[32] - 本集團將透過產品創新擴大產品系列以滿足客戶需求[32] - 本集團正採取全渠道銷售模式以減少對庫存的需求[32] 公司治理 - 本集團的企業管治常規符合守則要求,惟主席兼任集團總經理一職存在偏離[39,36] - 董事會對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管控系統感到滿意[41]
周生生(001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8:27
财务数据 - 营业额达113.13亿港元[4] - 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5.02亿港元,同比下降39%[6] - 每股盈利为77.6港仙,同比下降36%[6] - 每股中期股息为15.0港仙,派息比率为19%[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2.08亿港元,每股权益为18.02港元[8] - 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2.52亿港元[31] - 流动资产净值为97.60亿港元[4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5.07亿港元[44] - 存货为120.53亿港元[41] - 现金及等同现金为13.99亿港元[4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339,294千港元[4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2,167,429千港元[5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已发行股本为169,359千港元[5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储备为12,038,236千港元[5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12,167,429千港元[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1,312,744千港元[68] - 2024年上半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下跌13%至11,313百万港元[142] - 2024年上半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下跌36%至526百万港元[142] - 2024年上半年度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下跌39%至502百萬港元[142] - 2024年6月30日應收賬款為691,887千港元[125] - 2024年6月30日證券及期貨經紀產生之應收賬款為97,604千港元[131] - 2024年6月30日應付賬款為106,737千港元[137] - 本集團手頭現金及等同現金為1,399百萬港元[172] - 本集團獲得超過11,440百萬港元的銀行融資支持[173] - 本集團總銀行貸款及貴金屬借貸分別為1,723百萬港元及2,715百萬港元,資本負債比率為36.4%[174] - 本集團上半年度收入為XXX億港元,同比增長XX%[199] - 本集團上半年度毛利率為XX%,同比增長XX個百分點[199] - 本集團上半年度同店銷售增長為XX%[199]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經營分部包括珠寶及鐘錶零售、貴金屬批發、實驗室培育鑽石及寶石買賣、其他業務[69][70][71] - 公司內部銷售和轉讓是根據銷售給第三方的價格作為通用市價[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分部收益包括銷售給外來客戶、內部銷售和其他收益[77] - 公司對內部銷售進行了抵銷[78][79] - 集團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分部業績為1,056,365千港元[89]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度新開25間分店及關閉47間分店,大部分位於中國大陸[141] - 2024年上半年度毛利率由28.0%微升至28.3%[141] - 2024年第一季度香港及澳門的珠寶業務同店銷售增長上升4%,中國大陸的同店銷售增長則下跌9%[140] - 2024年第二季度底香港及澳門的同店銷售增長與中國大陸的同店銷售增長同樣錄得24%的跌幅[140] - 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市場珠寶銷售疲弱,導致集團2024年上半年度珠寶及鐘錶銷售總額按年下跌13%[147] - 台灣業務保持上升趨勢,按年增長18%[147] - 集團珠寶及鐘錶零售分部業績按年下跌30%[147] - 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鐘錶銷售放緩,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6%和-10%[150] - 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鑽石飾品銷售跟隨全球下滑趨勢,導致鑲嵌珠寶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42%和-21%[150] - 集團在中國大陸開設22家新店,並關閉44家分店[153] - 集團的全渠道遙距銷售策略在中國大陸佔總銷售28%[155] - 中國大陸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約20%,香港、台灣和其他地區的線上銷售保持穩定增長[156,157] - 專屬訂製服務的銷售按年下跌53%[160] - 貴金屬批發業務營業額下降21%[16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集團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其他收益/(虏損)淨值為(4,542)千港元[93] - 集團計提指定為按公平價值訂定盈虧的貴金屬借貸淨虧損為429,469千港元[97] - 集團計提出售衍生金融工具淨虧損為24,827千港元[95] - 集團計提物業、機器及設備折舊為170,559千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為318,452千港元[95] - 集團計提租賃款項(未包括在租賃負債計量中)為408,392千港元[95] 终止经营业务 - 集團終止經營業務(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的期內溢利為24,180千港元[106] - 集團終止經營業務相關的資產及負債的主要分類[108] 股东权益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為12,208百萬港元,每股權益為18.02港元[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已發行股本為169,359千港元[5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儲備為12,038,236千港元[5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總權益為12,167,429千港元[53] - 本集團持有3,326,800股或0.26%港交所的股份為策略
周生生(001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6:48
财务业绩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为25,013,339千港元,比2022年增长了22%[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利润为1,060,359千港元,比2022年增长了118%[4]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49.5仙,比2022年增长了124%[4] - 2023年每股股息为60.0仙,其中中期为20.0仙,末期为40.0仙[4] - 2023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2,204,072千港元,比2022年增长了3%[4] - 公司持续经营的利润增长了118%,达到10.6亿港元[45] - 2023年公司的珠宝和手表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3%[47] - 零售珠宝和手表业务在2023年实现了72%的年同比增长[4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零售營业额达到24274.5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23.1%[10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3574.52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128.8%[101] - 2023年总资产达到19156.16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2.7%[10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包括周永成先生、周敬成醫生、周允成先生和周嘉頴女士[118]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有董事轮岗退任,周永成先生、鍾沛林先生和陳炳勳醫生将重新竞选[118] - 公司董事許洛聖先生将持任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19] - 董事会报告中提到董事无需支付补偿即可终止与公司的服务合同[121]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详细信息可在年报的第4至8页找到[122] - 除附注39所述外,董事在公司业务中无重大利益交易[123] - 公司未与董事或其关联实体订立管理合同[124] - 公司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安排了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在公司股本中的个人、家庭、公司和受托人权益分别为136,271,595股、76,026,394股、75,594,220股和1,320,000股[126]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未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登记任何权益或空头头寸[127] 风险管理 - 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外汇远期合同和跨货币掉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美元、人民币和新台币的银行借款分别为6百万美元、人民币155百万元和新台币200百万[7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10.59亿港元,无重大或然负债[80] - 公司的银行借款和贵金属借款总额为45.66亿港元,占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的37.4%[75]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董事会监督集团的ESG策略、重大ESG相关风险和ESG风险管理的有效性[149] - 集团成立了ESG工作小组,监督重要的ESG趋势、目标、相关风险和机遇,评估ESG相关实施,并在必要时更新ESG政策[151] - 公司致力于确保产品的质量优秀,从经过验证和合法的来源获取原材料,并且控制流程以防止腐败行为[161] - 公司已实施系统,确保所有推出市场的产品在材料的纯度和真实性,有毒元素的存在以及工艺水平方面受到监控[162] - 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上对所有产品进行多重工艺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163] - 公司已制定进货商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贵金属部件不含有害元素,如铅、汞和六价铬[164]
周生生(001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0:0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全年年内溢利为999,183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1] - 2023年全年全面虧損为462,115千港元,较2022年减少[2]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202,495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 - 流动资产中,存货为12,256,832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4] - 总流动负债为5,634,951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5] - 公司资产净值在2023年达到12,170,194千港元,较去年有所增长[6] 业务表现 - 2023年全年珠宝及贵金属销售收入为24,274,496千港元[7] - 2023年全年内部销售收入为812,886千港元[8] - 2023年全年分部业绩为1,390,136千港元[9] - 2023年全年股息收入为28,754千港元[10] 市场趋势 - 2023年上半年度,珠宝和钟表销售总额按年增长31%[1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增加22%至25,013百万港元[12] - 中华大陆珠宝及钟表销售收入增长15%,达到15,818,061千港元[13] - 中国市场对黄金饰品及产品的需求带动了同店销售增长[14]
周生生(001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4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对冲水平约为黄金总存货的40%[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美元、人民币和新台币银行借款分别为800万美元、7500万人民币和1.75亿新台币[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租赁负债为11.16亿港元,无重大或然负债[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1,977名员工,其中10,205名在中国大陆,1,526名在香港和澳门,246名在台湾,员工总成本为10.6亿港元[46] 业务发展策略 - 2023年上半年表现令人鼓舞,但下半年可能面临挑战,公司目前的重点是提高运营效率而不是扩大地理覆盖范围[47] - 公司继续实施多品牌策略,电子商务销售已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贡献者,将探索在线和实体销售更紧密结合的策略[4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全体员工致力于遵守最高标准的透明度、问责制和企业治理,平衡和保护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利益[50] - 公司已采纳模型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的行为准则,所有董事已确认在2023年6月30日结束的六个月内遵守了模型守则规定的标准[54] - 董事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审查,未发现任何值得关注的控制弱点,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感到满意[56] 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权益为12,079,714千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2,411,872千港元有所下降[63],[64]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827,209千港元的利润,较去年同期的471,764千港元有所增长[63],[64]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其他全面收益为-139,742千港元,主要受到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变动的影响[63],[6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03,05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6%[65] - 投资活动中,购买物业、设备等支出为281,1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1.3%[65] - 融资活动中,新增银行贷款为1,722,9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6%[65] 会计准则调整 - 2023年1月1日起,公司已采纳新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会计政策和披露进行了调整[69] - 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信息,而不是重大会计政策[70] - 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澄清了会计估计变动和会计政策变动之间的区别[71] - 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产生的递延税进行了调整,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表现影响不大[7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引入了一项强制性的临时例外,豁免因支柱二规则实施而产生的递延税款的确认和披露[73]
周生生(0011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9: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828,96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81,239千港元增长7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7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75千港元下降81%[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22.4仙,较2022年同期的71.0仙增长72%[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20.0仙,派息比率为16%;2022年同期每股中期股息为15.0仙,派息比率为2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107,1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90,543千港元增长2%[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权益为17.9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6港元增长2%[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636,98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78,514千港元有所增长[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820,24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7,460千港元增长[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计406402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90316千港元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计1479731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660541千港元略有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计518776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56810千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60955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03731千港元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67358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294047千港元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计159386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23819千港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0797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70228千港元有所增长[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及其他来源的收益为12,994,5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085,728千港元增长约28.84%[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经营租约总租金收入等其他租赁款项为5,2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32千港元下降约17.12%[11]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合计除税前溢利为1,063,4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1,77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8.32%[13][14] - 2023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分部)亏损1,7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475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81.42%[13][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合计除税前溢利为1,061,6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2,30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0.60%[13][14]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合计收益为12,999,7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092,06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8.81%[11][13][14] - 2023年上半年上市投资股息收入12,680千港元,2022年为14,281千港元;非上市投资股息收入280千港元,2022年为206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贴应收账款减值拨回净值5,618千港元,2022年为26,580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盈亏之贵金属借贷衍生金融工具公平价值净收益90,316千港元,2022年为28,723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撇销存货至可变现净值907千港元,2022年为4,401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175,554千港元,2022年为170,693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盈亏之贵金属借贷净亏损337,022,000港元,2022年为127,611,000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税项总额241,425千港元,2022年为154,840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1,760千港元,2022年为9,475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486千港元,2022年为1,440千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与终止经营业务相关资产净值128,6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8,843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综合营业额上升29%至13000百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75%至827百万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72%至829百万港元[32] - 集团整体毛利率由28.5%下降0.5个百分点至28%[3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分部收益8714780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22%,分部业绩715114千港元,增长41%[3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及澳门分部收益3824528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59%,分部业绩365610千港元,增长156%[34] - 2023年上半年台湾分部收益132525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32%,分部业绩13623千港元,增长89%[3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79159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8472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付账款共17603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2512千港元有所上升[30] - 香港和澳门营业额按年上升59%,分部业绩跃升156%,2023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93%,第二季度增长33%[36] - 台湾销售按年上升32%,分部业绩增长89%[38] - 中国大陸线上销售2023年上半年度为159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395百万港元增长14%;香港、台湾及其他地区为139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98百万港元增长42%[41] - 全渠道遥距销售占中国大陸总销售百分比从2022年上半年度的35%降至2023年上半年度的30%[42] - 2023年上半年度专属定制服务总销售按年下跌28%,总钻石饰品销售占比从2022年上半年度的31%降至22%[43] - 贵金属批发营业额下降22%至315百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9亿港元增加[48] - 集团获得超89.14亿港元银行融资支持,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42.4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79亿港元增加[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银行贷款及贵金属借贷分别为16.19亿港元及28.12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6.6%,流动比率为2.9[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中有33%为定息借贷,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25%[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对冲水平约为黄金总存货的40%[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为11.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83亿港元增加[49] - 董事会宣布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高于2022年的15港仙[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零售营业额为12,671,8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668,795千港元增长31%[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327,94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23,265千港元下降23%[2] - 2023年上半年珠宝及钟表零售分部销售予外来客户收益为12,671,8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668,79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06%[13][14] - 2023年上半年贵金属批发分部销售予外来客户收益为314,796千港元,内部销售为320,910千港元,合计635,706千港元;2022年同期销售予外来客户收益为404,696千港元,内部销售为100,751千港元,合计505,4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5.77%[13][14] - 2023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平台分部收益为2,6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084.38%[13][1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分部收益为10,7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76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2.89%[13][1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珠宝和钟表销售总额按年增长31%,香港和澳门营业额增长59%,中国大陆增长22%[3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黄金饰品及产品同店销售增长26%,钻石饰品销售回落,劳力士和帝舵表同店销售增长37%[34] 会计准则及税务风险相关 - 公司于2023年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对公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无影响,但预期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9] - 公司正在评估其支柱二所得税的风险[10] - 香港利得税税率16.5%(2022年相同),一家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2022年相同)计算,剩余按16.5%(2022年相同)计算;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为25%(2022年相同)[18] 公司运营相关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零售网络净增店39家[32] - 分店网络从2022年12月31日的977家变为2023年6月30日的1016家,净增39家[39] - 2023年6月30日,违约客户贷款总额(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124百万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总值472百万港元,期内租金收入5百万港元[46] - 集团持有3326800股或0.26%港交所股份,公平价值982百万港元,占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的5%,期内收取股息12百万港元,公平价值变动亏损140百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美元、人民币及新台币的银行贷款分别为800万美元、7500万元人民币及1.75亿新台币[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1977位雇员,上半年总员工开支为10.6亿港元[50] - 公司将在2023年9月13 - 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3]
周生生(001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8: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周永成先生、周敬成医生、周允成先生、周嘉颖女士等[1] - 公司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九龍彌敦道229號周生生大廈4樓[1] - 公司的主要往來銀行包括渣打銀行、澳新銀行、滙豐銀行、恒生銀行等[1] 2022年财务表现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为20,556,516千港元,较2021年的21,987,559千港元下降了7%[3] - 2022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内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486,365千港元,较2021年的743,868千港元下降了35%[3] - 2022年每股盈利为66.8仙,较2021年的95.0仙下降了30%[3] - 2022年每股股息为30.0仙,较2021年的42.0仙下降了29%[3] - 2022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1,890,54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753,120千港元下降了7%[3] 业务展望和策略 - 面对劳工短缺、利率攀升、消费者口味变化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公司将继续推进数字化和自动化,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使管理结构更加灵活和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2] - 公司计划2023年内增加约100家珠宝和钟表分店,加强全渠道零售生态圈,发展直播营销和销售平台,优化供应链[103] 股东信息 - Vincent CHOW Wing Shing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36,271,595股,占总股本的20.12%[137] - Gerald CHOW King Sing博士持有公司股份76,026,394股,占总股本的11.22%[137] - Winston CHOW Wun Sing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5,594,220股,占总股本的11.16%[137]
周生生(0011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19:34
零售业务营业额变化 - 2022年零售营业额为19,751,940千港元,较2021年的19,921,938千港元下降1%[2][3] 其他业务营业额变化 - 2022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804,576千港元,较2021年的2,065,621千港元下降61%[2][3] 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为475,761千港元,较2021年的740,380千港元下降36%[3] 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变化 - 2022年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34,039千港元,较2021年的100,611千港元下降66%[2][3][5] 全年溢利变化 - 2022年全年溢利为441,722千港元,较2021年的639,769千港元下降31%[3][5] 每股盈利变化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66.8仙,较2021年的95.0仙下降30%[2][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每股盈利为71.8仙,较2021年的109.8仙下降35%[2][4] 股息及派息比率情况 - 2022年全年每股股息总额为30.0仙,2021年为42.0仙[2] - 2022年派息比率为45%,2021年为44%[2]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变化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890,54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753,120千港元下降7%[2] 非流动资产变化 - 2022年总非流动资产为3990316千港元,较2021年的4269884千港元下降6.54%[6] 流动资产变化 - 2022年总流动资产为14660541千港元,较2021年的13818874千港元增长5.94%[6] 流动负债变化 - 2022年总流动负债为5356810千港元,较2021年的4182059千港元增长28.09%[6] 流动资产净值变化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303731千港元,较2021年的9636815千港元下降3.46%[6]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变化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294047千港元,较2021年的13906699千港元下降4.39%[6] 非流动负债变化 - 2022年总非流动负债为1423819千港元,较2021年的1163238千港元增长22.40%[7] 资产净值变化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1870228千港元,较2021年的12743461千港元下降6.85%[7] 会计准则应用影响 - 公司已就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业务合并提前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因年内无业务合并,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11] - 公司已将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追溯应用于2021年1月1日或以後可供使用的物业、机器及设备项目,因无出售相关资产,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公司已就2022年1月1日尚未履行所有义务的合约提前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未识别出亏损合约,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 收益情况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及其他来源的收益为20,544,680千港元,2021年为21,975,277千港元;2022年投资物业经营租约总租金收入等为20,556,516千港元,2021年为21,987,559千港元[15] 各业务分部收益情况 - 2022年珠宝及钟表零售分部销售予外来客户收益为19,751,940千港元,贵金属批发分部为765,862千港元,电子商务平台分部为1,845千港元,其他业务分部为25,033千港元[1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各分部内部销售及其他收益合计648,830千港元和11,836千港元[1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各分部收益合计21,205,346千港元,经对销内部销售后为20,556,516千港元[17] - 2021年珠宝及钟表零售收益为19,921,938千港元,贵金属批发收益为2,581,969千港元,电子商务平台收益为62千港元,其他业务收益为33,557千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合计收益为22,537,526千港元,证券及期货经纪收益为13,197千港元,合计收益为22,550,723千港元[18] 各业务分部业绩情况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为829,132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分部业绩为 - 34,042千港元,合计795,090千港元[17]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情况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592,764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为 - 34,039千港元,合计558,725千港元[17] 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定盈亏之贵金属借贷情况 - 2022年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定盈亏之贵金属借贷净亏损为138,560千港元[17] - 2022年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定盈亏之贵金属借贷净亏损/(收益)为138,560千港元,2021年为 - 17,276千港元;出售衍生金融工具净收益2022年为 - 12,416千港元,2021年为 - 20,407千港元[23] - 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立盈亏的贵金属借贷净亏损为1.3856亿港元(2021年净收益1727.6万港元),贵金属合约净收益为603.6万港元(2021年净收益2357.3万港元)[24] 折旧及资本性开支情况 - 2022年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为333,30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537,270千港元[17] - 2022年资本性开支为394,740千港元[17] - 2022年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为333,307千港元,2021年为310,51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2022年为537,270千港元,2021年为503,562千港元[23] 不同地区业务收益情况 - 2022年中国大陸销售予外来客户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3,700,246千港元,2021年为14,316,314千港元;香港及澳门2022年为6,625,123千港元,2021年为7,481,254千港元;台湾2022年为231,085千港元,2021年为189,929千港元[19] 不同地区非流动资产情况 - 2022年中国大陸非流动资產为1,422,359千港元,2021年为1,465,415千港元;香港及澳门2022年为1,303,660千港元,2021年为1,142,136千港元;台湾2022年为37,237千港元,2021年为39,675千港元[20] 股息收入、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情况 - 2022年上市投资股息收入为25,888千港元,2021年为30,889千港元;非上市投资股息收入2022年为637千港元,2021年为888千港元;政府补贴2022年为45,635千港元,2021年为21,937千港元[22] 应收账款减值、投资物业公平价值等情况 - 2022年应收账款减值拨回/(减值)净值为38,655千港元,2021年为 - 60,726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净收益/(亏损)2022年为28千港元,2021年为1,364千港元[22] 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定盈亏之贵金属借贷及衍生金融工具等情况 - 2022年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订定盈亏之贵金属借贷及衍生金融工具净收益/(亏损)为 - 121,116千港元,2021年为16,025千港元;不符合对冲定义之交易2022年为9,284千港元,2021年为 - 4,947千港元[22]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及其他收入及收益净值情况 - 2022年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净收益为336千港元,2021年为570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净值2022年为38,166千港元,2021年为29,818千港元[22] 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及撇销存货情况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销货成本为15,001,337千港元,2021年为16,458,496千港元;撇销存货至可变现净值2022年为6,149千港元,2021年为10,661千港元[23]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2021年相同),一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2021年相同)计算,剩余按16.5%(2021年相同)计算,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为25%(2021年相同)[25] 税项及股息派发情况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税项总额为1.17003亿港元,2021年为2.65633亿港元[26] - 2022年已确认派发股息2.91297亿港元,2021年为3.79363亿港元;拟派末期股息2022年为1.01615亿港元,2021年为1.89682亿港元[26] 终止经营业务资产、负债及现金流量情况 -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于2021年5月终止运营,2022年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3403.9万港元,2021年为1.00611亿港元[28][29] - 2022年与终止经营业务相关资产为1.31459亿港元,负债为261.6万港元,资产净值为1.28843亿港元;2021年相关资产为1.69257亿港元,负债为519.7万港元,资产净值为1.6406亿港元[29] - 2022年终止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202.1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706.7万港元;2021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24692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81759亿港元[30]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情况 - 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盈利4.86365亿港元,来自终止经营业务亏损3403.9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52326亿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43868亿港元、1.00611亿港元、6.43257亿港元[32] 应收账款情况 - 2022年应收账款为8.18472亿港元,2021年为8.04334亿港元[33] - 2022年应收账款项下,1个月内为700,198千港元,1至2个月为70,042千港元,2至3个月为25,746千港元,超过3个月为22,486千港元,总计818,472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737,480千港元、47,906千港元、16,538千港元、2,410千港元,总计804,334千港元[34] 应付账款情况 - 2022年应付账款项下,1个月内为124,911千港元,1至2个月为5,347千港元,超过2个月为184千港元,应付账款及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付账款总计132,512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94,199千港元、87,105千港元,应付账款及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付账款总计185,189千港元[35] 收购情况 - 2023年1月3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买方以1.16亿港元收购香港物业;中国买方以约830.7万港元和342万港元收购中国两幅土地[36] 不同地区珠宝钟表销售情况 - 2022年内地珠宝和钟表销售按年下跌4%,黄金饰品销售按年增长3%,镶嵌珠宝销售下跌16%,钟表销售增长10%[38] - 2022年香港和澳门黄金饰品销售增长15%,镶嵌珠宝增长7%,钟表销售下跌13%,珠宝及钟表总销售按年增长8%[38] - 所有地区合计,2022年珠宝和钟表销售按年下跌1%[38]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情况 - 2022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营业额减少7%至20,557百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26.3%(2021年:25.3%)[38] - 2022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税前溢利减少41%至593百万港元,剔除重大特殊影响,持续经营业务总分部业绩下降15%至829百万港元[3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30%至452百万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35%至486百万港元[38] 中国大陸业务情况 - 2022年中国大陸总销售额按年下跌1%(以人民币计算)和4%(以港币计算),同店销售额按年下跌5%,分部业绩下跌31%[39][40] 整体同店销售情况 - 2022年整体同店销售增长,上半年对比2021年为-9%,下半年为0%,全年为-5%;黄金饰品及产品全年为-1%,镶嵌珠宝为-21%,钟表
周生生(0011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7: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营业额下跌7%至10,092百万港元[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2%至472百万港元[3][6] - 2022年上半年来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0%至481百万港元[3][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9.6仙,较2021年下降12%[3] - 2022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15.0仙,派息比率为2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425,885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3%[3] - 2022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上升6.2个百分点至28.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零售为9,668,79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75,832千港元;其他业务为423,26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49,487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7,213,54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415,371千港元;毛利为2,878,5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09,948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之除税前溢利为631,7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27,220千港元;期内溢利为467,46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5,962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71,7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6,102千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期内溢利69.6仙,2021年同期为79.1仙[41][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 - 609,36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30,704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141,9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6,666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137,55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6,812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终止经营业务之期内亏损为9,4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21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非流动资为397757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69884千港元下降6.84%[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流动资产为1384036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818874千港元增长0.15%[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流动负债为420627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82059千港元增长0.58%[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963408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36815千港元下降0.03%[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61165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906699千港元下降2.12%[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非流动负债为119978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63238千港元增长3.14%[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41187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43461千港元下降2.60%[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42588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53120千港元下降2.56%[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401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59千港元下降45.08%[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241187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43461千港元下降2.60%[4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46,69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2,339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31,85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313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54,9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81,859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增加259,933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为671,548千港元,外币汇率变动影响净值为 - 20,704千港元[56] - 2022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等同现金为910,777千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为875,625千港元,无抵押定期存款为35,152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1,070,000千港元,偿还银行贷款948,790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新增贵金属借贷1,877,765千港元,偿还贵金属借贷1,865,180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已付利息12,595千港元,已付股息189,682千港元[56] - 2022年上半年购买物业、机器及设备项目支出139,95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1,188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之收益为10,085,7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819,57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78%[6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经营租约之总租金收入等其他租赁款项为6,33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74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0.24%[67] - 2022年上半年存货撇销至可变现净值为4401千港元,2021年为992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2022年为170693千港元,2021年为151488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66005千港元,2021年为250489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租赁款项为353095千港元,2021年为41047千港元;香港及其他地区2022年为28343千港元,2021年为25435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出租人给予的新冠相关租金宽减为10325千港元,2021年为7957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拨回为16245千港元,2021年减值为12148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贷款利息为12960千港元,2021年为952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2年为20392千港元,2021年为20564千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税项总额为154840千港元,2021年为190887千港元[76] - 2022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947.5万港元,2021年为92.1万港元[78][79] - 2022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44万港元,2021年为净流入1.50608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021年为1.81759亿港元,2022年为0 [81] - 2022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144万港元,2021年为311.51万港元 [82] - 2022年上半年终止经营业务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4仙,2021年为0.2仙 [82] - 2022年6月30日与终止经营业务相关资产为1.5423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9257亿港元;负债2022年6月30日为627.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19.7万港元 [84] - 2021年末期股息每普通股28港仙,2020年为26港仙,2021年派息1.89682亿港元,2020年为1.76133亿港元 [86] - 2022年宣派中期股息每普通股15港仙,2021年为14港仙,2022年预计派息1.01615亿港元,2021年为9484.1万港元 [86]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4.81239亿港元,终止经营业务亏损947.5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5.37023亿港元和92.1万港元 [88] - 2022年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份投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为12.8414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15025亿港元 [88] - 2022年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份投资为3640.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42.4万港元 [8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61,06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04,334千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为90,36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189千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1个月内应收账款为804,00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37,480千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9.50%,2021年12月31日为12.24%[9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为951,42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16,523千港元[90] - 2022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为90,36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189千港元[90] - 2022年6月30日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收账款为148,07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4,922千港元[91] - 2022年6月30日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收账款减值为589,50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2,651千港元[91] - 2022年6月30日孖展客户贷款抵押证券总市值为148,07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4,922,000港元[91] - 2021年1月1日已确认亏损拨备为489,74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月1日为582,651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89,503千港元[93]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收账款中一般评级的账面总值均为737,573千港元[94] - 2022年6月30日上市股份投资按公平价值为14,18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204千港元[94] - 2022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中贵金属合约为5,908千港元、交叉货币掉期为5,139千港元,负债中贵金属合约为0、远期外币合约为2,79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资产为0,负债中贵金属合约为12,117千港元、远期外币合约为0[96] - 2022年6月30日贵金属合约合约数额总值为562,184,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23,931,000港元[96][98] - 2022年期内综合损益表已计入交叉货币掉期及远期外币合约公平价值变动金额为2,345,000港元,2021年为2,934,000港元[97][98]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875,625千港元、存放时到期日少于三个月之无抵押定期存款为35,152千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为910,77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671,548千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为671,548千港元[99]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161,73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1,304千港元[101] - 2022年6月30日证券及期货经纪产生之应付账款为3,84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
周生生(0011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1 19: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219.88亿港元,较2020年的149.98亿港元增长47%[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7.44亿港元,较2020年的6.39亿港元增长16%[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1.01亿港元,较2020年的0.95亿港元增长6%[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6.43亿港元,较2020年的5.44亿港元增长18%[7] - 2021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95.0仙,较2020年的80.4仙增长18%[7] - 2021年每股股息(中期)为14.0仙,2020年为5.0仙;2021年每股股息(末期)为28.0仙,2020年为26.0仙;2020年有特别末期股息16.0仙,2021年无[7] - 2021年全年每股股息总额为42.0仙,2020年为47.0仙[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7.53亿港元,较2020年的120.19亿港元增长6%[7]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25.3%[49][51] - 2021年公司就已终止的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产生的孖展贷款计提9300万港元减值亏损[49][51]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营业额增加47%至219.88亿港元[50][51]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18%至6.43亿港元[50][51] - 2021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16%至7.44亿港元[50][51] - 2021年整体分部收益为199.22亿港元,较2020年的130.98亿港元增长52%,分部业绩为9.81亿港元,较2020年的9.15亿港元增长7%[55] - 2021年其他贵金属批发营业额增长8%至20.33亿港元,分部经营溢利增加57%至1800万港元[94]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孖展贷款计提减值亏损拨备分别合共9300万港元及4400万港元,于2021年12月31日,违约客户的贷款总额(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1.55亿港元[100][101] - 于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作收租用途之物业账面价值总值4.73亿港元,2021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200万港元[103][109] - 公司持有3326800股或0.26%港交所的股份,公平价值为15.15亿港元,占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的8.4%,年内收取3000万港元股息,录得1.01亿港元收益计入其他全面收益[104][110] - 公司的资本性开支为4.18亿港元,其中2.92亿港元用于新店开业及店铺重新装修[105][111] - 于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2亿港元(2020年:16.54亿港元),未动用之银行融资总额为30.38亿港元(2020年:40.83亿港元),总银行贷款及贵金属借贷分别为11.86亿港元及20.30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5.2%,流动比率为3.3[106][107][108][1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台币贷款为1.35亿新台币[116][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抵押资产(2020年:8.5亿港元上市股份投资),租赁负债为9.07亿港元(2020年:10.01亿港元),无重大或然负债[117][12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中23%为定息借贷,低于2020年12月31日的27%,对冲水平约为黄金总存货的40%[120]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21,987,559千港元,经营溢利为1,005,711千港元,年内溢利为740,380千港元[154] - 2021年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100,611千港元,年内溢利为639,769千港元[1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8,088,758千港元,总负债为5,345,29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9,659千港元[157] - 年内集团慈善捐款共3,393,000港元[157][1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达16.71662亿港元,其中1.89682亿港元拟派为末期股息[179][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零售营业额为199.22亿港元,较2020年的130.98亿港元增长52%[7] - 2021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20.66亿港元,较2020年的18.99亿港元增长9%[7] - 2021年中国大陆珠宝及钟表销售按年增长65%,香港和澳门市场销售按年增长27%[46][47] - 2021年中国大陆黄金饰品销售按年上升90%,钟表上升98%,镶嵌珠宝上升13%[48][51] - 2021年香港和澳门市场黄金饰品、镶嵌珠宝及钟表销售按年增长分别为30%、31%及22%[48][51] - 2020 - 2021年零售营业额地区占比,中国大陆从66%变为72%,香港和澳门从33%变为27%,台湾保持1%[54] - 2021年中国大陆分部收益为143.15亿港元,较2020年的86.86亿港元增长65%,分部业绩为7.33亿港元,较2020年的12.13亿港元下降40%[55]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收益较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低基数强劲增长94%,下半年温和上升43%,全年增长65%[56][57] - 2021年中国大陆黄金饰品及产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62%升至71%,镶嵌珠宝从23%降至16%[60] - 2021年中国大陆黄金饰品及产品同店销售增长66%,镶嵌珠宝下降3%,钟表增长74%,整体增长44%[61] - 2021年香港及澳门分部收益为54.17亿港元,较2020年的42.61亿港元增长27%,分部业绩为2368.89万港元,较2020年的 - 3108.54万港元增长176%[55] - 2021年香港及澳门黄金饰品及产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61%升至62%,钟表从23%降至22%[67] - 2021年香港及澳门黄金饰品及产品同店销售增长33%,镶嵌珠宝增长34%,钟表增长23%,整体增长30%[68] - 2021年台湾地区收益为1899.29万港元,较2020年的1511.28万港元增长26%,分部业绩为110.55万港元,较2020年的125.85万港元下降12%[55] - 撇除金价及货币波动因素,2021年台湾地区分部业绩按年增长122%[71][72] - 2021年公司店铺总数从748家增至872家,净增124家[74] - 2021年中国内地周生生新店开业78家,结业34家,生生•活宇分店总数增至55家,较之前增加五倍多[74][82][83] - 2021年中国内地PROMESSA新店开业16家,台湾新店开业3家[82][83] - 2021年EMPHASIS在中国内地分店从12家增至19家,香港增加1家[82][83] - 2021年MINTYGREEN在中国内地分店从25家增至34家[84] - 2021年中国内地线上销售突破20亿港元,同比增长42%,占内地销售约15%(2020年:18%);香港、台湾及其他地区线上销售6800万港元增至1.3亿港元,同比增长91%[84][85] - 2021年全渠道遥距销售占中国内地总销售比例升至33%(2020年:32%)[91] - 2021年个性化珠宝服务总销售额增长71%至约11.83亿港元,内地、港澳、台湾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1%、150%、82%,该服务钻石珠宝销售占集团相应销售的37%(2020年:23%)[91] - 2021年公司参加27场(2020年:10场)婚礼博览会[91] - 2021年公司在多个电商平台直播时长超7900小时(2020年:4600小时)[91] - 全渠道遙距銷售佔中國大陸總銷售的百分比微升至33%(2020年:32%)[92] - 專屬訂製服務的總銷售增長71%至約11.83億港元,中國大陸、港澳及臺灣的銷售按年分別增長51%、150%及82%,此項服務的總銷售佔公司相應的鑽石銷售37%(2020年:23%)[92] - 2021年公司在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合共參加了27場婚博會(2020年:10場)[92] - 2021年公司在多個電子商貿平台上舉辦了超過7900小時的直播節目(2020年:4600小時)[92] 公司人员信息 - 陈炳勋医生88岁,服务集团超45年,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18][21] - 周永成先生75岁,服务集团超35年,1998年起任集团总经理,2013年起任主席[19][21] - 周敬成医生65岁,服务集团超35年,为公司执行董事等[20][22] - 丁亮勋先生68岁,有超40年会计领域经验,为公司非执行董事等[24] - 钟沛林先生81岁,1995年6月26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年9月重新指定为非执行董事[25] - 周允成先生64岁,1984年起服务集团(除1988 - 1992年),1995年起任集团副总经理[26] - 丁良輝68岁,2004年9月28日调任非执行董事,为其他七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界超40年经验[27] - 钟沛林81岁,1995年6月26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年9月调任非执行董事,为其他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7] - 周允成64岁,1984年起(1988 - 1992年除外)服务集团,1995年起任集团副总经理,统筹大中华珠宝业务[28] - 李家麟67岁,2004年9月28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银行及审计界超25年经验,任其他四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0][32] - 卢景文84岁,2004年9月28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3 - 2004年任香港演艺学院院长,2004 - 2009年任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校长[31][33] - 刘文龙76岁,2012年12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纺织及服装领域超30年管理和营销经验[35] - 周嘉頴37岁,2021年11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2010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电商业务和全渠道购物体验发展[36] - 陈智刚54岁,2020年2月加入集团,会计、审计等领域超30年经验,任公司秘书和集团首席财务官[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994位雇员,其中中国大陆9382名,中国港澳1401名,中国台湾211名,2021年度总员工开支为17.1亿港元[125][131] - 周允成、丁良辉及刘文龙先生须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董事职务[182][185] - 周嘉颖女士获董事会委任,任期至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82][185] - 拟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的董事,无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无须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87][192]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历详情载于年报第5至9页[188][193] 公司业务活动及未来规划 - 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子公司从事珠宝制造和零售、手表分销、贵金属批发和电商平台运营,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自2021年5月初停止运营[13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活跃于珠宝制造及零售等领域,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自2021年5月初已终止运营[145] - 公司预计2022年净增加分店数目约为100家[130][133] - 2021年9月23日支付每股14.0港仙的中期股息,董事建议向2022年6月7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支付每股28.0港仙的末期股息[140] - 2021年9月23日派发中期股息每普通股14.0港仙,董事会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每普通股28.0港仙[146] - 公司于2020年6月11日采纳购股权利计划,自采纳起概无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权利[161][166] - 公司按表现为分发基准的雇员薪酬制度运作,按多种因素厘定董事薪酬[168][169][173] - 公司无预购权规定,年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买卖公司上市证券[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