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00267)

搜索文档
中信股份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17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3687.6亿元同比减少1.6% 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同比减少2.8% [1] - 整体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 - 每股收益1.07元 中期股息每股0.2元人民币 同比提高0.01元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资本市场与评级 - 股价10.78港元/股 总市值3136亿港元 较年初上涨21% 跑赢恒生指数 [1] - 标普信用评级维持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1] 金融板块发展 -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2]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稳居市场前列 成功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2]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管公司 [2] - 银行业务A股/H股股价和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获批筹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 - 证券业务主要指标保持领先 信托/保险/金融租赁业务改革转型加速 [2] 实业板块进展 - 中信戴卡铝车轮和铝铸件销量创新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3] - 中信金属净利润大幅增长 特钢业务利润总额保持同业领先 [3] - 隆平高科完成12亿元定增 加速向全球种业领军企业迈进 [3] - 开展低空经济应用 中信海直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3] - 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转型升级 [3] 国际化战略成果 - 投行海外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4] - 通过"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品牌举办德企南京行、日企广东行等活动 促成多项国际合作 [4]
中信股份(00267.HK)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中期息每股0.2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3687.6亿元 同比下降1.6% 减少人民币61.36亿元 [1] - 净利润为人民币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312亿元 整体符合预期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 较去年中期提高人民币0.01元 分红总额为人民币58.18亿元 [1] 业务板块 - 金融板块子公司利润全面提高 [1] - 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1] 市场表现 - 公司资本市场表现大幅提升 [1]
中信股份(00267)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16
财务业绩 - 收入3687.6亿元 同比减少1.6% [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12.28亿元 同比减少2.8% [1] - 基本每股收益1.07元 [1] - 整体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符合预期 [1]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 较去年提高0.01元 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10.78港元/股 总市值3136亿港元 较年初上涨21% 跑赢恒生指数 [1] - 标普信用评级保持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1] 金融板块发展 - 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高 [1] -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2]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稳居市场前列 [2] - 成功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 为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2] - 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 [2] - 银行业务A股、H股股价和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2] - 证券业务主要指标保持领先 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凸显 [2] 实业板块发展 - 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1] - 中信戴卡铝车轮、铝铸件产品销量创新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排名升至第42位 [3] - 中信金属净利润大幅增长 特钢业务利润总额保持同业领先 [3] - 隆平高科完成12亿元定增 [3] - 开展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3] - 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带动"AI+钢铁"转型升级 [3] 海外业务拓展 - 投行海外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 [4] - 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4] - 举办德国企业南京行、日本企业广东行等活动 [4] 战略规划 - 锚定"一个深入、三个推动、五个突破"深化改革总体思路 [1] - 统筹推进"焕星""造星""探星"三大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制定国际化业务发展和港澳业务发展战略 [4]
中信股份(00267)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
2025-08-29 12:03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可選擇貨幣)公告 | | 發行人名稱 |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0267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29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中期(半年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5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5年6月30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2 RMB | | 股東批准日期 | 不適用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每 股 0.21926 HKD | | 匯率 | 1 RMB ...
中信股份(0026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687.6亿元,同比下降1.6%[23][2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68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024年同期3748.96亿元)[6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净利润598亿元,归母净利润312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7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2024年同期717.47亿元)[67] - 公司税前利润为人民币760.1亿元,同比增长5.9%[2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9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024年同期567.49亿元)[67]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598.45亿元,同比增长5.5%[20]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312.28亿元,同比下降2.8%[20]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1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2024年同期321.13亿元)[67] - 基本每股收益1.0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2024年同期1.10元)[67] - 综合收益总额492.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2024年同期588.64亿元)[69] - 其他综合收益净损失106.0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收益21.15亿元)[6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716.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2024年同期741.36亿元)[64] - 2025年上半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25.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024年同期290.31亿元)[64]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90.31亿元[87] - 金融投资净收益为53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6%[98] - 金融业交易净损失为194.0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48.17亿元人民币[98] - 销售商品收入为2102.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96] - 综合金融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85.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3.07亿元,增长87.1%[37] - 新消费收入为人民币105.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7.60亿元,增长35.7%[37]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为69.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95] - 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为7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用减值损失及其他减值损失合计人民币296.62亿元,同比下降11.9%[26] - 信用减值损失总额为人民币284.69亿元,其中综合金融服务分部损失人民币289.83亿元[86] - 信用减值损失333.73亿元,其中综合金融服务分部占101.6%(339.16亿元)[87] - 业务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04.43亿元,同比下降22.9%[20] - 财务支出为57.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99] - 工资和奖金支出为3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00] - 本期所得税费用为16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10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1397.75亿元[21] - 先进材料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9%至人民币1637.02亿元[21] - 新型城镇化板块收入同比下降32.4%至人民币144.37亿元[21] - 新消费板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53.1%至人民币1.45亿元[21] - 公司业务划分为五个经营分部: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业务[82] - 综合金融服务分部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及资产管理等业务[85] - 先进智造分部包括重型机械、特种机器人、铝车轮及铝铸件等生产业务[85] - 先进材料分部包括铁矿石、铜和原油等资源能源产品的开采、加工及贸易业务[85] - 新消费分部包括汽车及食品销售、电讯、出版及现代农业等业务[85] - 新型城镇化分部包括物业开发销售持有、工程承包设计服务、基础设施及环保等业务[85] - 分部业绩以净利润为衡量标准,需对联营企业税后利润等项目进行调整[83] - 公司报告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3687.6亿元,其中先进材料分部收入最高达人民币1638.42亿元[86] - 综合金融服务分部税前利润最高为人民币678.33亿元,占公司总税前利润人民币760.1亿元的89.2%[86] - 运营管理分部报告净亏损人民币42.95亿元,是唯一亏损的分部[86] - 先进智造分部对外收入人民币272.7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7.4%[86] - 新型城镇化分部税前利润人民币26.37亿元,占公司总税前利润3.5%[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748.96亿元人民币,其中先进材料分部贡献最大达1668.1亿元(44.5%)[87] - 综合金融服务分部税前利润616.08亿元,占总税前利润717.47亿元的85.9%[87] - 净利息收入741.36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212.6亿元[87][92] - 对合营企业投资税后利润167.4亿元[87] - 投行海外业务净利润大幅增长[8] - 金融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覆盖率超92%[6] - 公司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为近三年全球最大IPO[6] - 中信戴卡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排名升至第42位[7] - 隆平高科完成12亿元定增[7] - 中信海直成功开展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7] - 中信泰富特钢2200兆帕级桥梁缆索钢丝用钢将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建设[11] - 中信重工高强度金属铸锻件连续20次建功国之重器[11] - 华智生物项目获评2025年金砖国家解决方案大赛生物经济赛道一等奖[11] - 金融子公司上半年节约资本64亿元[13] - 新增重组盘活项目金额98亿元[14] - 绿色信贷余额达人民币7013亿元较年初增长16.7%[49]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人民币692亿元[49] - 清洁技术领域累计投资目标超人民币600亿元[49]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1.2%,从295亿元增至386.96亿元[88] - 中国内地收入317.71亿元,同比下降4.7%[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分红总额为人民币58.18亿元[4]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2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2192600元[54] - 2024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9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2079455元[54] - 建议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2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05] - 股息派发记录日期定为2025年9月29日,股东需在此日期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59]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办理期间为2025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9日[59] - 股东选择人民币收取股息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3日下午4时30分[56] - 港币股息将于2025年11月21日以惯常方式派付[57] - 人民币股息支票预计于2025年11月21日以普通邮递方式寄发[57] - 中期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3] - 公司建设“2+4+N”科创平台集群,包含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0] - 推选若干名首席科学家、高级专家、青年科技创新英才[12] - 高质量编制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15] - 公司涉及行业大类、法人层级进一步压减[13] - 公司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业务风险持续收敛[14] - 金融板块监管处罚次数同比下降30%[44] - 金融板块监管处罚金额同比下降80%[4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公司正在评估其影响[81][80] - 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合同的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81][80] - 投资者与联营或合营企业间资产出售或注资的修订已无限期递延生效[81][80]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24,953.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29]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10,345.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29] - 公司总资产达12,495.3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2,075.425亿元增长3.5%[71] - 总负债为11,034.5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0,652.411亿元增长3.6%[71] - 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56,891.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1] - 公司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7,149.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33] - 公司下属金融机构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61,857.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5]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689.1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601.071亿元增长1.6%[70]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为3,714.95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538.851亿元增长5.0%[70] - 吸收存款总额为6,185.7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847.939亿元增长5.8%[71] - 现金及存放款项为588.7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608.487亿元下降3.2%[70] - 已发行债务工具为1,618.3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497.138亿元增长8.1%[71] - 衍生金融资产为87.5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35.218亿元下降35.2%[70] - 股东权益合计为1,460.80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423.014亿元增长2.7%[71] - 拆出资金为469.1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404.801亿元增长15.9%[70]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2495.33亿元,其中综合金融服务分部资产占比94.3%达人民币11784.96亿元[86]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1034.53亿元,综合金融服务分部负债人民币10558.11亿元占比95.7%[86]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514.7亿元,其中运营管理分部借款人民币1151.94亿元占比45.8%[86] - 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为人民币1610.34亿元,综合金融服务分部占比94.6%达人民币1523.24亿元[86] - 分部资产总额1.21万亿元,综合金融服务分部占比94.2%(1.14万亿元)[87] - 已发行债务工具1490.1亿元,综合金融服务分部占比94.2%(1403.17亿元)[87] - 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7,646.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71.93亿元[37] - 公司贷款增长9.9%至人民币30,981.09亿元[32] - 债券投资增长9.3%至人民币251,604.80亿元[34] - 应收款项大幅增长32.2%至人民币35,218.10亿元[30]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减少29.0%至人民币66,355.70亿元[30] - 贴现贷款大幅减少50.0%至人民币2,235.97亿元[32]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61,857.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3,378.23亿元,增长5.8%[36]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7,825.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208.66亿元,增长7.3%[36] - 公司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2,185.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516.59亿元,增长7.3%[36] - 个人活期存款为人民币5,011.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11.86亿元,增长13.9%[36] - 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520.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5.25亿元,增长2.7%[36] - 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为人民币16,183.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211.89亿元,增长8.1%[36] - 已授权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87.00亿元[38] - 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5,601,07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689,14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6%[111] - 企业贷款及垫款从2024年底的2,818,182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98,109百万元人民币,增长9.9%[109] - 个人贷款及垫款从2024年底的2,372,428百万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64,94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0.3%[109] - 住房抵押贷款从2024年底的1,067,339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6,56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7%[109] - 信用卡贷款从2024年底的488,716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146百万元人民币,下降6.0%[109] - 吸收存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5,847,939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85,76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5.8%[115] - 定期和通知存款从2024年底的3,288,556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499,89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4%[115] - 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从2024年底的465,68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9,88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3%[116] - 已发行债务工具从2024年底的1,490,102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10,34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8.1%[121] - 同业存单从2024年底的930,95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3,05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1.0%[12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价收于10.78港元/股,总市值3136亿港元,较年初上涨21%[4] - 中信澳矿土地受限问题诉讼取得里程碑式进展[14] - 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超过12000项[49] - 其中发明专利超过3800项[49] - 清洁技术与节能减排相关专利超过700项[49] - 供应商行为准则签署率达到100%[47] - 每三年完成对所有机构的审计覆盖[48] - 员工满意度调查收回有效问卷超过8.4万份,员工对工作状态满意比例为88.45%[51] - 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覆盖率达到100%,涵盖高管、客户面向员工、新入职员工及专职人员[51] - 中信股份于2025年2月25日全额赎回3亿美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45%[60] - 子公司Sino Iron、Korean Steel和Balmoral Iron各自拥有开采10亿吨磁铁矿的权利[123] - Balmoral Iron需提交项目计划书并获西澳政府审批后方可行使10亿吨采矿权[123] - Mineralogy及帕尔默先生指控中信方未按时支付矿权使用费B导致QNI资金短缺[126] - QNI于2016年1月被接管并于2016年4月清盘[126] - 帕尔默先生向中信申索赔偿金额为1,800,438,000澳元[127] - 诉讼CIV 2072/2017庭审于2025年6月9日开始并于6月27日审结[129] - 2017版项目开发建议书涉及扩展受限矿坑及增加废石与尾矿堆放能力[130] - 诉讼CIV 1915/2019要求Mineralogy履行提交开发建议书等四项义务[130] - 诉讼CIV 1915/2019与CIV 2326/2021于2021年12月29日合并为2017 MCP合并诉讼[132] - 西澳政府作为必要方参与诉讼但未受索偿[130] - 中信方因无法在州协议部长2010年审批土地范围外扩展矿坑和修建尾矿堆放空间,导致铁精粉产量将从2024年起开始减少[136] - 中信方于2023年3月31日就2017 MCP合并诉讼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诉讼CACV 35/2023)[136] - Mineralogy于2023年3月31日就强制提交《小型工程计划书》的判决提起上诉(诉讼CACV 37/2023)[137] - 上诉庭于2023年5月1日下令将诉讼CACV 35/2023与CACV 37/2023合并审理(2017 MCP合并上诉)[139] - 2017 MCP合并上诉于2024年8月12日至15日及8月19日至21日期间进行聆讯,上诉庭保留判决[139] - 中信方于2023年11月27日提起诉讼(诉讼CIV 2336/2023)要求Mineralogy提交《2023版项目开发建议书》[139] - 《2023版项目开发建议书》仅涉及Mineralogy已提供准入权限土地范围内的活动[139]
企业培训| 未可知 x 中信泰富:AI应用及其风险管理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08-29 11:01
文章核心观点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中信泰富提供AI应用培训 强调AI技术在企业各业务板块的落地潜力和风险管理框架 并指出不使用AI的企业在3年内被淘汰概率高达65% [1][3][9] AI应用行业趋势 - 生成式AI在文本 音频 图像 视频和多模态内容生产领域取得突破 其中DeepSeek上线20天日活突破2000万 7天用户破亿 成为行业级超级应用案例 [3] - AI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 企业需快速布局以避免被市场淘汰 [3] 中信泰富业务板块AI应用场景 - AI+材料:以元冶钢铁大模型为例 AI技术覆盖原料至质检全流程 年创效超过10亿元 特钢板块年产能达3000万吨 形成"6+2+2"沿海沿江战略布局 [6][7] - AI+地产:覆盖设计阶段DaDaLora AI生图 施工数字化质控 智慧物业天石云系统及AI租赁推荐系统 实现投资 建造 运营和服务全周期管理 [6][7] - AI+能源:参考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10分钟完成保供电方案 南方电网大瓦特缺陷识别效率提升10倍 为能源板块提供智能运维 市场预测和用户侧AI助手解决方案 [6][7] - AI+大健康:通过LemonBox 无限极 万木健康等案例 展示AI在营养定制 免疫研究 医患互动与分级诊疗领域的重构能力 [6][7] - AI+供应链:借鉴华为动产金融仓 京东亚洲一号 戴尔Aera决策平台等实践 构建需求预测 智能仓储 末端协同与供应链金融全链路AI能力 [6][7] AI风险管理框架 - 财务维度需控制一次性投入 追加投入和隐性成本三条曲线的上限 [9][11] - 合规维度需动态扫描算法备案 数据出境 深度伪造和算法歧视等18项触发点 [9][11] - 治理维度采用四阶段上线法 三维熔断机制和15分钟人工接管通道等工具箱 [9][11]
大昌行集团(01828.HK)获中信股份(00267.HK)溢价37.55%提私有化要约 明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8-29 09:17
私有化要约核心条款 -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作为要约人于2019年10月14日提出私有化协议安排 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根据公司条例第673条通过协议安排进行私有化 涉及注销计划股份并以现金支付每股港币3.70元作为注销代价 [1] - 私有化价格较2019年10月14日收市价港币2.69元溢价37.55% [1] - 计划生效后所有计划股份将被注销 股票不再具有所有权文件效力 公司将申请撤销联交所上市地位 [1] 股权结构现状 - 要约人通过特殊目的实体成员公司实益拥有10.74亿股股份 约占已发行股份56.81% [1] - 计划股东实益拥有8.17亿股股份 约占已发行股份43.19% [1] 要约人背景信息 - 要约人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 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2] - 主要业务涵盖特钢制造、能源及房地产领域 [2] 股份交易安排 - 公司股份于2019年10月21日上午9时起恢复联交所买卖 [3]
大昌行集团(01828.HK)就私有化事项委任百利融资为独立财务顾问

格隆汇· 2025-08-29 09:17
私有化要约进展 - 中信股份提出以37.55%的溢价对大昌行集团进行私有化要约 [1] - 董事会委任新百利融资有限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 [1] - 独立财务顾问将就建议的公平合理性及投票事项向独立董事委员会提供意见 [1] 独立财务顾问安排 - 新百利融资有限公司持有证监会颁发的第1类(证券交易)和第6类(机构融资咨询)牌照 [1] - 独立董事委员会已批准独立财务顾问的委任 [1] - 意见函件及推荐意见将载入寄发给股东的计划文件 [1]
绩优ETF半年报密集披露 险资、企业年金、外资扎堆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23:36
机构投资者持仓动态 - 险资、企业年金及外资机构集中现身多只绩优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包括巴克莱银行、中信集团年金、工商银行年金及中国人寿等多家机构[1]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收益率超90% 前十大持有人含外资银行及多领域企业年金计划[1]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年内收益率超70% 获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主流险资机构集体持仓[1] 行业主题ETF表现 - 科技创新类ETF业绩突出 科创板人工智能及芯片主题产品收益率分别达70%和50%以上[1] - 黄金产业ETF同期收益率超50% 前十大持有人以保险机构为主包括平安财险及太平洋人寿等[1] - 港股通创新药ETF领涨市场 年内收益率突破90% 反映医药创新板块获国际资本青睐[1] 资金配置方向 - 企业年金重点配置高收益ETF 涉及电信、汽车制造(比亚迪)及省级职业年金计划[1] - 外资机构活跃布局中国主题ETF 巴克莱银行及瑞士联合银行同时现身芯片与创新药ETF持仓[1] - 保险资金密集加仓科技及黄金板块 平安系机构同时出现在人工智能、芯片及黄金ETF持有人名单[1]
中信股份(00267) - 公告 - 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
2025-08-28 19:32
香港,2025年8月28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公告 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中期業績公告 本公告乃由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09(2)(a)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 法例第 571 章)第 XIVA 部內幕消息條文而作出。 本公司知悉本公司附屬公司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証券」,其經營表現及財務狀 況合併於本集團之財務報表內)於今天發佈關於中信証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期間之未經審計中期業績公告(「中信証券公告」)。中信証券公告已上載 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網站 www.hkexnews.hk,並載於本公告後。 承董事會命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奚國華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 奚國華先生 ( 董事長 ) 、張文武先生、劉正均先生及 王 國 權 先 生 ;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