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01398)

搜索文档
工商銀行藏玄機!強力買入信號下,輪證怎抓反彈先機?
格隆汇· 2025-06-09 18:34
工商银行股价表现 - 6月9日盘中最高触及5.96元,最新报5.89元,微涨0.2%,成交额超5亿元 [1] - 6月8日股价报5.88元,单日微跌0.34%,但成交额高达22.87亿元 [1] - 技术指标集体看多,16项指标释放"强力买入"信号 [1] 技术分析 - 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MA10(5.76元)、MA30(5.59元)、MA60(5.52元)均低于现价5.88元 [3] - RSI指数69处于超买区间,威廉指标和随机震荡指标发出卖出信号,但MACD等指标坚定看多 [3] - 关键支撑位:第一支撑5.68元,第二支撑5.48元;阻力位:第一阻力5.99元,第二阻力6.28元 [3] 衍生品表现 - 6月4日提及的工商银行衍生品表现亮眼:摩通牛证(68394)和认购证(27303)两日劲升12%,瑞银牛证(65682)升8%,认购证(27255)升9% [5] - 衍生品杠杆效应显著,同期正股仅涨1.03%但衍生品收益放大数倍 [5] 衍生品选择策略 - 进取型选择:摩通认购证(15695)杠杆9.5倍,行使价6.67元;法巴认购证(16649)杠杆10.4倍,行使价6.61元 [7] - 低风险选择:瑞银牛证(65682)和摩通牛证(68394)收回价5元,实际杠杆高且溢价低 [7] - 看淡策略:瑞银/摩通熊证收回价6.2-6.3元区域,适合短线对冲 [7]
工行武汉分行与武汉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9 16:40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并促进武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工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兼武汉分行行长李松涛、武汉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李涛参加会谈 [1] 工行武汉分行的文旅产业支持 - 工行武汉分行为武汉文旅集团及下属公司累计投放各类融资近50亿元,支持武汉市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发展 [3] - 公司深度参与文旅新业态发展,推动"文旅+金融"深度融合,在融资支持、支付服务、数字赋能等方面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4] 合作展望与未来计划 - 双方期待在国家促进消费复苏与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在金融支持、宣传推广、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3] - 工行武汉分行计划全面加大在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大型赛事宣传、旅游目的地推广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4] 金融服务创新 - 在融资支持方面,公司深入研究文旅产业融资需求,提升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4] - 在支付服务方面,完善老年客户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系,打造"畅游武汉 支付无忧"服务品牌 [4] - 在数字赋能方面,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上线智慧景区项目,显著提升景区验票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游客满意度 [4]
特事特办解忧愁 上门服务暖人心
江南时报· 2025-06-09 11:26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 - 老年客户携带双人证件试图支取丈夫名下无密码存单 但银行制度要求存单需先激活设置密码才能代办 [1] - 客户因丈夫刚出院不便出门 网点协调人员上门核实意愿后办理存单激活及支取手续 体现特事特办灵活性 [1] - 网点通过低柜激活+高柜支取的流程设计 有效减少客户等待时间 最终获得客户高度评价 [2] 银行服务理念实践 - 在严守规章制度前提下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对特殊需求采取特事特办流程 [2] - 通过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方案 既控制业务风险又解决客户紧急资金需求 展现人文关怀 [1][2] - 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强化"工行温度"品牌形象 [2] 业务风险管控机制 - 严格执行存单激活流程 必须本人设置密码或核实意愿后才能代办 防范资金风险 [1] - 现场主管对制度风险点进行专业剖析 在合规框架内寻找解决方案 [1] - 通过"亲见签名+亲自核实"双重确认机制 平衡业务效率与风险控制 [1][2]
延时服务获点赞
江南时报· 2025-06-09 11:19
公司服务案例 - 南通通州三余支行客服经理在午休时间延迟下班,紧急协助客户完成40分钟的对公账户开立流程,解决客户燃眉之急 [1] - 开户过程中客服经理主动协助客户解决文件问题,细致审核每项信息并指导填写表格,最终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 - 客户通过抖音视频公开表扬该行服务,视频获大量网友点赞,称赞其为"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1] 行业服务理念 - 金融机构需践行客户至上理念,灵活处理特殊情况而非机械遵守营业时间,以建立客户忠诚度 [2] - 服务细节决定成败,需培养员工注重业务流程中的细节把控意识,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2] - 优质服务能产生网络正向传播效应,既树立行业标杆又传递社会正能量 [2]
意外的病情 不变的温暖
江南时报· 2025-06-09 11:13
客户服务案例 - 工行南通三和支行理财经理为一名癌症客户联系多家医院询问化疗方案,包括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肿瘤医院,最终建议客户在上海做化疗 [1] - 理财经理为客户制定专属养老资产配置方案,客户从他行转入35万元,并投保6.67万元工银安盛盛世相守养老年金险 [1] - 客户原资产结构100%为定期存款,理财经理重新调整配置:10%天天理财(短期流动性)、80%定期存款(中期稳定收益)、10%保险(长期安全垫) [2] 产品与服务亮点 - 工银安盛盛世相守养老年金险提供每年2%的养老年金,配套盛华年服务包括门诊预约、住院护理、出院到家、居家护工等全周期服务 [1] - 产品"医疗+养老"双属性:门诊陪同提升就医效率,住院8天专业护工节省家属成本,出院专车和居家护理助力康复 [2] - 保险产品终身现金流兜底,同时激活健康增值服务,为养老规划提供稳健补充 [2] 客户需求洞察 - 理财经理捕捉客户两大核心需求:医疗支出不确定性(需灵活资金)和养老规划缺口(疾病打乱退休计划) [1] - 客户因胃癌手术需定期化疗,子女工作繁忙常独自往返上海,对本地医疗资源有强烈咨询需求 [1] - 客户高度认可服务:"你把我的命和未来都考虑到了",认为产品完美契合其养老和医疗双重需求 [2] 行业价值启示 - 案例展示金融关怀超越资产配置,深入生命健康需求才能叩动客户心门 [2] - 老龄化时代下,银行可通过"生命关怀+专业规划"的双线服务突破同质化竞争 [2] - 财富管理的更高境界在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守护,而非单纯数字增长 [2]
工行南宁分行:聚焦薄弱领域提供优质服务 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8 16:40
普惠贷款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末工行南宁分行普惠贷款余额1755亿元较2022年初增加119亿元[1] - 普惠贷款户数16002户较2022年初增加11188户[1] 普惠金融服务措施 - 围绕"主体真实经营真实材料真实"确保贷款精准投放[1] - 加快"抵押+信用"结构转型及"线上+线下""短期+长期"产品转型[1] - 优化流程升级服务提高贷款发放效率[1] 日常管理机制 - 实行限时办结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进度[1] - 加强专业部门与支行协作深入市场解决服务难点[1] - 对首笔业务创新集群场景等加大示范奖励[1] 乡村振兴支持 - 推进"兴农万里行·种养扩面"专项行动[2] - 制定"一县一特色"产业发展方案[2] -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工银使者"服务模式[2]
工行梧州分行服务“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8 16:40
结构性贷款投放 - 公司围绕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主动对接经济园区和创新企业推广"科创e贷""工业e贷"等产品 [1] - 公司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创战新等结构性贷款投放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2025年4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2.04亿元 [1] - 公司优先支持绿色金融发展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4月末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加2.13亿元 [1] 普惠金融拓展 - 公司推广供应链金融加强区域特色场景"集群商户e贷"的创新推广将市县23个商圈纳入集群"商户e贷"准入名单实现批量化为集群商户提供融资支持 [2] - 公司制定一县一特色服务方案运用"兴农e贷"支持优质特色农业产业链式集群拓户推进在"三农"领域农林种植等特色产业的普惠金融服务4月末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1亿元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1.2亿元 [2] - 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惠贷民贸民品等优惠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聚焦银发客群需求优化社保代发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金理财服务打造适老化网点5家提升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2] - 公司围绕三大支柱做好个人社保卡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4月末实现新发个人社保卡超3.6万张与2家平台公司对接企业年金建立计划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近1万户 [2] - 公司拓展养老金财富管理推出养老金专属理财产品满足银发客群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需求 [2] 数智化创新 - 公司将金融服务嵌入生活场景与梧州市民政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智慧餐厅数字金融场景实现金融服务数智化便捷化 [3] - 公司创新上线长者食堂2家进驻合作商家6户累计服务老年人超过3200人次累计就餐金额超3.2万元享受补贴超1.5万元 [3]
工行百色龙景支行细化现金管理 便民服务再提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8 16:37
现金服务优化措施 - 通过动态监测网点现金需求科学预判客户取现规律合理调配库存额度确保日常现金供应充足[1] - 针对餐饮零售等高频现金使用行业提前配置标准化"零钱包"简化小额现金兑换流程缩短客户等待时间[1] - 强化大额现金预约服务机制引导客户进行预约登记精准匹配库存资源避免临时需求导致现金短缺[1] - 定期梳理现金收付堵点问题优化柜面操作流程确保现金清分残损币回收等环节高效运转[1] 现金流通质量管理 - 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残损币兑换标准小面额备付金配备要求等制度确保服务透明化规范化[2] - 定期开展设备性能检测与校准保障现金清分质量符合《不宜流通人民币》行业标准[2] - 建立现金服务监督机制专人检查网点现金整洁度券别搭配合理性确保流通中现金整洁可用[2] - 增设绿色服务窗口为老年客户零钞需求群体提供一对一指导解决特殊群体现金使用难题[2] 反假货币体系建设 - 组织全员参与人民银行反假资格培训确保一线人员持证上岗专业能力过硬[2] - 严格执行"一看二摸三鉴别"流程强化假币识别与拦截构建柜面"假币防火墙"[2] - 定期开展反假宣传进社区进商户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实物对比普及防伪知识提升群众识假辨假能力[2] - 对误收假币客户耐心解释收缴政策并做好情绪疏导引导客户理解支持反假工作[2]
观察|银行数据资源入表?需厘清权属关系!
券商中国· 2025-06-08 16:12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现状 - 数据要素被称为"新石油",其价值正在逐步释放,自2024年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施行以来,各行业企业陆续推进数据资源入表 [1] - 数据资源入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业、交通运输、新兴人工智能等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及掌握公共数据资源的城投公司 [1] - 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的数据资源入表实践较少,多数机构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1] 银行数据资源入表现状 - 恒丰银行于去年8月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银行,2024年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等也陆续将部分数据资源入表 [2] - 目前数据资源入表的银行数量较少,局限于几家股份行,入表规模多为百万元级别 [2] - 中信银行数据资源原值579万元,累计摊销85万元,净值494万元 [2] - 恒丰银行数据资源原值112万元,累计摊销11万元,净值101万元 [2] - 光大银行其他无形资产中包含数据资源约1809万元 [2] 大中型银行数据资源潜力 - 大中型银行数据资源丰富、数据治理基础好,挖掘潜力较大 [3] - 工商银行部署数据质量规则超9万条,制定发布信息标准10万余项 [3] - 邮储银行构筑全域数据资产管理与服务体系 [3] - 浦发银行将数据作为全新资产形态,发布数据资产目录、外部数据产品手册和数据资产经营报表 [3] - 中信银行盘点数据资产超150万项 [3] - 齐鲁银行将数据治理提升到全行战略层级,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入表 [3] - 更多中小银行还处于数据治理阶段,数据质量有待完善 [3] 银行数据资产权属与估值难题 - 银行数据资产存在权属界定、估值等多重难题 [4] - 银行业协会定义银行数据资产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为组织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可辨认数据资源" [4] - 目前"数据资产"定义相对模糊,存在各自定义现象,缺乏可供全行业操作的标准 [4] - 形成数据资产需回答数据权属关系和定价问题,但很多银行无法回答 [5] - 银行客户数据所属权不明确,客户未授权情况下银行是否有权将其作为资产入表存在疑问 [6] - 银行掌握企业和个人核心关键数据,必须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前提下进行采集和运营 [6] - 银行数据具有无形且易复制特点,包括原始采集数据和加工整理数据 [6] - 清晰的所属权和可衡量的价格是数据作为无形资产入表、交易的前提 [6]
加力支持 精准滴灌 多方协同——金融护航外贸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6-06 20:19
外贸金融支持政策 - 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领域支持力度,强化精准滴灌,注重多方协同,为外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 稳外贸政策力度加大,包括"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等举措 [2] - 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6]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精准加力稳外贸,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7] 银行专项措施 - 进出口银行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支持小微外贸企业专项工作方案 [3] - 中国银行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行动方案、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工作方案 [3] - 工商银行发布"春融行动2025",推出外贸新业态产品和服务体系 [3] - 进出口银行发行370亿元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前5个月投放对外贸易领域贷款达4600亿元 [3] - 各银行建立"一对一"金融顾问机制,针对企业不同需求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 [3] 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创新推出"义支付信用贷",依托企业外汇结算数据与信用评分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快速融资支持 [4] - 中信银行推出全线上化融资产品"跨境闪贷" [4] - 进出口银行推出纯线上无抵押的信贷产品"微贸贷" [4] - 兴业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落地,企业被评为"一类客户"后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 [5] 多方协同合作 - 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与物美集团合作,通过专项融资支持搭建"外贸优品"内销渠道 [6] - 进出口银行与陕西省商务厅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外贸新业态、中欧班列建设等发力 [6] - 中国银行与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苏贸贷" [6] 外贸表现 - 今年1-4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