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02050)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跑步/户外细分品类驱动增长 仍持续看好运动鞋服赛道长期增长性
智通财经· 2025-09-30 14:56
行业核心观点 - 2024至2029年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为16% [1][4] - 国内运动鞋服需求将进入更专业、细分、多元的成熟发展期 [1][4] - 运动鞋服板块表现预计优于纺服大盘,库销比整体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 [1] 国际市场分析 - 美国及日本在经济波动下运动需求韧性强,2022年美国健身俱乐部会员数量上涨3.7%至6890万人 [2] - 2023年6岁及以上美国人的户外活动参与人数增长4.1%,日本2022至2024年居民运动鞋服支出保持稳健增长 [2] - 国际运动品牌龙头如Nike和adidas的发展核心是产品研发和品牌力建设 [3] - adidas通过加强专业运动产品开发及推广Samba、Gazelle等经典鞋款推动业绩复苏 [3] 中国市场分析 - 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居民跑步参与度提高,户外运动品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4] - 本土运动品牌的扩张转向产品及品牌驱动,各公司研发费用率基本在2-3%之间 [4] - 本土品牌如安踏的氮科技、特步的XTEPACE科技等研发成果显著 [4] - 提升零售管理能力是关系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 [4] 重点公司标的 - 安踏体育(02050)集团化运营能力卓越,其他品牌分部增速优异,2025年PE为18倍 [5] - 李宁(02331)长期业绩弹性较大,2025年PE为17倍 [5] - 特步国际(01368)跑步赛道运营领先,新品牌索康尼具备增长空间,2025年PE为11倍 [5] - 关注361度(01361)及滔搏(06110) [5]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1.89% 中资券商股猛拉 科网、有色金属等表现亮眼
智通财经· 2025-09-29 17:2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89%或494.68点至26622.88点 成交额3090.96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62%至9454.12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8%至6324.25点 [1]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港股"持股过节"胜率较高 假期前建议保持成长和消费板块配置 假期后短期转为防御 [1] 蓝筹股表现 - 阿里巴巴-W上涨4.14%至173.4港元 贡献恒指104.49点 摩根士丹利上调阿里2026至2028财年资本开支预测至1300-1350亿元人民币 [2] - 新东方-S上涨7.86%至42.56港元 贡献恒指3.69点 紫金矿业上涨5.86%至32.16港元 贡献恒指15.92点 [2] - 小米集团-W下跌2.01%至53.55港元 拖累恒指31.38点 理想汽车-W下跌1.55%至98.55港元 拖累恒指3.4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走高 快手和阿里涨超4% 腾讯和美团涨超2% 小米逆市跌超2% [3] - 大金融股表现强劲 华泰证券上涨12.55%至20.9港元 广发证券上涨12.5%至20.16港元 中信证券上涨11.79%至30.34港元 新华保险上涨6.05%至45.58港元 [3] - 有色金属股普涨 招金矿业上涨6.68%至31.3港元 赣锋锂业上涨6.55%至39.7港元 洛阳钼业上涨4.94%至14.66港元 中国铝业上涨4.77%至7.91港元 [4] - 机器人概念走势强劲 极智嘉-W上涨8.74%至30.12港元 三花智控上涨8.62%至41.1港元 优必选上涨5.76%至141.4港元 德昌电机控股上涨5.09%至43.78港元 [5] - 储能概念多数走高 瑞浦兰钧上涨16.05%至15.11港元 天能动力上涨14.18%至9.42港元 中创新航上涨8.47%至33.56港元 宁德时代上涨3.11%至547港元 [6] - 博彩股延续涨势 新濠国际发展上涨11.11%至6.2港元 美高梅中国上涨5.73%至16.79港元 澳博控股上涨5.43%至3.3港元 金沙中国上涨4.62%至22.2港元 [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两融余额保持在2.4万亿元以上 [4]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 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 [5]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80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年内涨幅逾40% [5] -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到2027年达1.8亿千瓦以上 拉动新增投资约2500亿元 [6] 公司特定动态 - 优必选获得天奇股份3000万元工业人形机器人订单 Walker系列累计合同额近4.3亿元 [6] - 澳门国庆假期预计日均访客量达15万人次 较去年增加1万人次 酒店入住率接近九成 [8] - 大众公用上涨15.97%至3.34港元 参股深创投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9] - 来凯医药-B上涨11.16%至16.54港元 LAE102治疗肥胖症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10] - 小米17系列总出货量下修约20% 原目标1000万台 标准版销量占比仅15-20% [11]
港股机器人概念股走强 三花智控涨超7%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37
港股机器人及新能源产业链个股表现 - 三花智控股价上涨7.29% [1] - 优必选股价上涨4.49% [1] - 金力永磁股价上涨2.67% [1] - 速腾聚创股价上涨2.35% [1] 市场关注领域分布 - 热管理部件企业三花智控领涨机器人产业链 [1]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涨幅居前 [1] - 稀土永磁材料企业金力永磁同步上涨 [1] - 激光雷达传感器企业速腾聚创跟涨 [1]
机器人概念股再度走强,三花智控涨近7%,优必选涨近4%;机器人产业国内外景气度共振,机构看好人形机器人打开公司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29 10:18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表现 - 机器人概念股再度走强 三花智控涨近7% 优必选涨近4% [1][2][4] - 三花智控股价达40.36港元 单日上涨2.52港元 涨幅6.66% 成交额3.32亿港元 成交量836.21万股 [2][3] - 优必选股价达138.6港元 单日上涨4.9港元 涨幅3.66% 成交额5.61亿港元 成交量408.37万股 [4][5]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夕 国内外景气度共振 多次出现亿元级别大订单 [7] - 特斯拉将于10月下旬举办2025Q3业绩会 11月6日举办股东大会 Optimus V3发布在即 [7] - 优必选获得天奇股份3000万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采购合同 将于2025年底前交付 [8]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累计获得近4.3亿元合同 含9月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采购合同 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 [8] 三花智控业务进展 - 公司深度绑定特斯拉 是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总成主力供应商 [7] - 公司聚焦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已成立专门机器人事业部 项目整体推进顺利 [7] - 公司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 积极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迭代及量产落地 [7]
港股异动 | 三花智控(02050)涨超5% 机器人产业国内外景气度共振 机构看好人形机器人打开公司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0:05
股价表现 - 三花智控股价上涨5.5%至39.92港元 成交额2.74亿港元 [1]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夕 国内外景气度共振 [1] - 特斯拉预计10月下旬举办2025Q3业绩会 11月6日举办股东大会 [1] - 行业内多次出现亿元级别大订单 [1] 公司业务进展 - 三花智控深度绑定特斯拉 是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总成主力供应商 [1] - 公司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 [1] - 已成立专门机器人事业部 积极配合客户产品研发和量产落地 [1] - 机器人项目整体推进顺利 将开拓新增长曲线 [1] 催化剂事件 - Optimus V3发布在即 [1] - 明年量产阶段或将出现国内和海外产业共振 [1]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9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8:33
空仓比排名前列公司 - 中兴通讯空仓比达15.35%位列第一 空仓数量维持1.16亿股[1][2] - 中远海控以14.10%空仓比居第二 空仓数量由4.15亿股降至4.06亿股[1][2] - 宁德时代空仓比13.44%排第三 空仓数量由2086.00万股增至2095.07万股[1][2] - 中国平安空仓比12.88% 空仓数量由9.44亿股增至9.59亿股[2] - 万科企业空仓比12.35% 空仓数量由2.51亿股增至2.73亿股[2] 空仓比显著增加公司 - 中教控股空仓比增幅最大 从3.73%升至6.33% 增加2.61%[1][2] - 东方电气空仓比从7.34%升至9.40% 增加2.06%[1][2] - 协鑫科技空仓比从9.24%升至11.30% 增加2.06% 空仓数量由26.32亿股大幅增至32.18亿股[1][2] - 三花智控空仓比增加1.91% 从2.59%升至4.50%[2] - 赣锋锂业空仓比增加1.32%至12.09% 空仓数量由4776.19万股增至5363.00万股[2] 空仓比显著下降公司 - 华虹半导体空仓比降幅最大 从9.00%降至6.48% 减少2.52%[1][2] - 赤峰黄金空仓比从3.30%降至1.53% 减少1.77%[1][2] - 来凯医药-B空仓比从2.62%降至0.90% 减少1.72%[1][2] - 微盟集团空仓比下降1.59% 从9.20%降至7.61%[2] - 紫金矿业空仓比下降0.94%至12.18% 空仓数量由7.86亿股降至7.29亿股[2]
三花智控(020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19: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62.628亿元,同比增长18.9%[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人民币21.099亿元,同比增长39.3%[31] - 总收入同比增长18.9%至人民币162.62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9.3%[4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62.62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13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5.2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13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5.80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13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38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13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135] - 期内利润从15.15亿人民币增至21.10亿人民币,增长39.2%[139] - 整体毛利率为27.8%,较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4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至人民币7.05亿元,占收入4.3%[5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7.04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135]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2.8%至人民币10.022亿元[5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达人民币129.0百万元,同比增长68.0%[53]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680万元人民币增长67.9%[157][158]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78.5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2.8百万元[54] - 其他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65,68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528千元人民币,增长7.7%[162] - 其他收益净额录得人民币23.9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0.0百万元[55]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净亏损9,962千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净收益23,909千元人民币[163]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398.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66.1百万元[56]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332,29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98,377千元人民币,增长19.9%[164]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983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135]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97,996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1,039千元人民币,下降7.1%[162] - 加计扣除增值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9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7,246千元人民币,增长100.9%[162] - 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7,13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539千元人民币,下降25.8%[16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货币换算差额收益1.53225亿元人民币[136]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亿元人民币增长41.9%[157][1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额为505.67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0%[173] - 期内已派付股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926,62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32,420千元人民币,增长0.6%[169] - 每股基本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0.40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0.57元人民币,增长42.5%[17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至人民币7.05亿元,占收入4.3%[52]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2.8%至人民币10.022亿元[5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达人民币129.0百万元,同比增长68.0%[53]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680万元人民币增长67.9%[157][158]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398.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66.1百万元[56]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983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135]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亿元人民币增长41.9%[157][1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额为505.67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0%[17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103.887亿元,同比增长25.5%[31]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58.741亿元,同比增长8.8%[31]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25.5%至人民币103.887亿元,占总收入63.9%[43] - 汽车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8.8%至人民币58.741亿元,占总收入36.1%[44]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28.2%,贡献毛利64.7%[49] - 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27.2%,贡献毛利35.3%[4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其中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103.8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58.7亿元人民币[157][15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部利润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其中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利润29.3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业务利润15.9亿元人民币[15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6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40.1%,其中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资产313.7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业务资产150.2亿元人民币[157][15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达人民币90.519亿元,占比55.7%[45] - 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达人民币72.109亿元,占比44.3%[4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大陆收入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其他国家或地区收入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1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变暖导致空调需求激增,推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19] - 新能源车高压快充及电池技术发展推动高效汽车热管理系统需求增长[20] - 冷链物流行业及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增长带来新的下游应用机遇[19] - 仿生机器人因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成本上涨迎来发展机遇[21] - 公司依靠电机制造专业知识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18] - 公司获联交所豁免控制器业务分拆上市的三年限制规定,潜在分拆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H股于202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5]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6] - 公司A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50[9] - 公司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代码02050[9]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街道沃西大道219号[8]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及首席执行官为张亚波先生[8][1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胡凯程先生[11] - 公司核数师为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3] - 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3] - 公司A股信息披露媒体包括巨潮资讯网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10] - 公司于2005年6月7日及2025年6月23日分别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上市[141] - 公司主要从事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41] - 公司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42] - 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D2编制财务报表[14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制造商,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截止阀、电磁阀、Omega泵及球阀等产品在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2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等产品在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22] - 公司业务横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并拓展至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14] - 公司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产品涵盖阀、换热器、泵及控制器等,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工业制冷及冷链运输等领域[15]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专注于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包括汽车阀门、汽车泵、汽车换热器及集成组件[16] 研发与生产能力 - 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授权4,3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04项[23] - 公司在全球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24] - 公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23]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27] - 公司在墨西哥、波兰、越南及泰国形成4个海外生产基地[27] - 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设立了3个海外研发基地[2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流动资产增至人民币31,501.8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1,329.5百万元[57][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4.44亿人民币大幅增至113.29亿人民币,增长229.0%[13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96.28亿人民币增至122.12亿人民币,增长26.8%[13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12.212亿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6.8%[174] - 存货从52.80亿人民币降至48.10亿人民币,减少8.9%[137] - 存货净额为48.102亿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9%[175] - 非流动借款从20.46亿人民币降至15.09亿人民币,减少26.3%[137] - 短期借款年利率范围为2.11%-5.17%,长期借款年利率范围为1.95%-2.80%[17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00.307亿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6%[179] - 公司总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6,382,83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6,354,749千元增长27.6%[150] - 公司总负债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7,071,175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835,105千元增长1.4%[150] - 公司债务资产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36.8%,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3%下降9.5个百分点[150]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14.6%,下降6.4个百分点[61] - 总资产从3645.47亿人民币增长至4638.28亿人民币,增幅27.2%[137][138] - 总权益从195.20亿人民币增至293.12亿人民币,增长50.2%[1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6020万元人民币,其中第一层级为167.3万元人民币,第二层级为434.7万元人民币[1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为107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967.8万元人民币下降86.5%[152] - 银行承兑票据抵押金额为11.879亿人民币[174] - 资产抵押账面价值共计人民币1,179.0百万元[64]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结余为人民币12,675,000元[19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入人民币1,202.5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61.6百万元[59]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从10.41亿人民币增至12.03亿人民币,增长15.5%[140] - 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1,475.9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20.1百万元[6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从2024年上半年的1,461,873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90,134千元人民币,下降11.8%[172] - 2025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增加1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0亿元人民币下降7.5%[157][158] 融资与募资活动 - 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736.4百万港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净额约10,582.0百万港元[80] - 通过发行H股募集资金总额85.29亿人民币[139][140] - H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83.872亿人民币,新增股本41.438亿人民币[181] - 公司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发行62,156,900股H股,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约15.0%,募集资金净额约1,390百万港元[89]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987.5百万元,发行费用为人民币12.5百万元[85] - 30%募集资金(约3,174.6百万港元)用于产品研发创新[81] - 30%募集资金(约3,174.6百万港元)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生产自动化提升[81] - 25%募集资金(约2,645.5百万港元)用于扩大海外产能[81] - 5%募集资金(约529.1百万港元)用于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81] - 10%募集资金(约1,058.2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81] - 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247.0百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9.57%[85] - 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使用募集资金454.1百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3.27%[85] - 补充流动资金使用募集资金812.7百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7.16%[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610.7百万元,其中295.7百万元将投入新项目[85] 股份回购与股息 - 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百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600百万元[76] - 报告期内回购1,506,800股A股,占总股本约0.03634%,资金总额约人民币35.97百万元[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库存A股2,707,721股[76]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息总额约人民币504.7百万元,占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23.9%[87] - 公司总股本为4,208,925,935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2,707,721股A股后参与分红的股本基数为4,206,218,214股[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回购库存股份价值人民币35,978,000元,而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99,978,000元[185] 股权激励计划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17,5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42%[97]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24,91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59%[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计划尚未解锁A股数量为6,672,000股[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4年计划尚未解锁A股数量为24,196,000股[105] - 报告期内2022年计划失效A股数量为134,000股[105] - 报告期内2024年计划失效A股数量为414,000股[105]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0.00元/股[105]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1.75元/股[105] - 任何激励对象通过全部计划获授股票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99] - 限制性股票禁售期分为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三个时间段[100] - 2022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可授出上限为4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12%[111] - 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可授出上限为56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13%[111] - 报告期内2022年计划行权38,000股,期末未解锁132,000股[116] - 报告期内2024年计划行权100,000股,期末未解锁460,000股[116] - 单个参与者通过全部激励计划累计获授权益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112] - 股票增值权行权分三批按30%、30%、40%比例执行[114][116] - 所有股份计划在报告期内可授出股份数为0股[117] - 公司向1,933名激励对象授予24,910,000股限制性股票,并向47名激励对象授予560,000份股票增值权,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1.75元[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因授予限制性股份产生现金代价总额人民币292,693,000元[1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发行在外限制性股票的加权平均剩余合同期限为0.82年,股票增值权的加权平均剩余合同期限为0.81年[187]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1,366名激励对象1,758.5万股[18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张亚波直接持有A股39,024,200股,占总股本0.94%[119] -
三花智控(02050) - 海外监管公告-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关於股东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9-25 19:11
股份质押 - 三花绿能本次解除质押141,627,235股,占所持股份21.32%,总股本3.36%[5] - 质押起始日2024年8月8日,解除日2025年9月24日,质权人为浙商证券[5] - 截至公告日,三花绿能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质押股份数量为0[7] 股东持股 - 三花控股持股948,487,077股,比例22.54%[7] - 三花绿能持股664,375,189股,比例15.78%[7] - 张亚波持股39,024,200股,比例0.93%[7] - 三花绿能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651,886,466股,比例39.25%[7] 其他 - 本次解除质押不影响控制权和经营[9] - 公司将关注质押风险并披露信息[9]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10倍牛股来自这一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25 19:08
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共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3] - IPO合计募集资金达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3] - 算上9月底3只新股后总融资额约772亿元 同比增294亿元 [4] - 上交所融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五 港交所以1800亿港元融资额登顶全球第一 [3][7][8] 新股融资结构特征 - 募资结构呈现"一家独大、均值较小"格局 平均值9.92亿元、中位数5.5亿元 [4] - 华电新能融资181.71亿元 占总融资额比重24.4% [3][4] - 12只新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其中5只逾20亿元 [4] - 62只新股融资金额不足10亿元 其中30只不足5亿元 5只不足2亿元 [5] 各板块融资分布 - 创业板IPO数量领先 27只新股合计融资195.34亿元 [7] - 上交所主板融资金额最高 达372.84亿元 [7] - 科创板新发8只新股 融资81.17亿元 [7]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4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3][9] - 涨幅中位数229.06% 较去年同期113.5%激增一倍 [9] - 截至9月25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平均数254% 中位数190% [10] - 年内无一只新股破发 7只新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3][11] 明星个股表现 - 海博思创较发行价19.38元累计涨逾15倍 报280元 [11] - 影石创新较发行价47.27元大涨5.6倍 报312.3元 [11] - 星图测控较发行价6.92元累计涨13.42倍 历史最高99.85元 [11] -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785.62% 江南新材涨606.83% 广信科技涨500% [10] 市场驱动因素 - 储能等热门赛道受资金热捧 海博思创9月以来大涨119.14% [11] - 主要指数企稳回升 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年内涨逾50%或接近50% [12] - 市场环境回暖、风险偏好提升、新股质地优良共同推动赚钱效应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