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汽集团(02238)
icon
搜索文档
埃安押注增程 “救市”:i60 携1240公里续航入场 能否赢回C端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7:13
公司战略与产品动态 - 广汽埃安推出首款增程车型i60,预售价12.68万元起,同时提供纯电版,预售价11.98万元起,定位为“15万元内最具竞争力的国民SUV” [2] - 公司旨在通过推出增程车型改变此前对B端市场依赖过重的局面,并承认过去对里程焦虑和增程技术发展机遇把握不足 [4] - 新车i60搭载最新星源增程技术,CLTC纯电续航210公里,综合续航1240公里,被定位为“国民增程大五座SUV” [4] 公司销售表现与市场挑战 - 广汽埃安今年10月销量为27,014辆,同环比均出现下滑 [2] - 公司今年月均销量约2万辆,与2024年的3.79万辆及2023年的4.99万辆月均销量存在显著差距 [2] - 销量下滑部分归因于对B端网约车市场依赖过重,该市场用户规模收缩、趋于饱和,导致B端订单锐减,品牌被贴上“网约车”标签 [3] 目标市场概况 - A级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9月销量达240,503辆,同比增长33.2% [5] - 2025年1月至9月,A级新能源SUV累计销量为1,579,528辆,同比增速达53.5% [5][6] - 在新能源市场中,A级SUV 2025年9月份额为18.5%,渗透率为10.7% [6] 行业竞争与技术趋势 - A级新能源SUV市场竞争激烈,汇聚了比亚迪、零跑、深蓝等同时布局纯电与混动车型的热销品牌,埃安自身的AION V也处于该细分市场 [7] - 增程车型市场热度有所降温,2025年9月批发销量为12.9万辆,同比增长8.7%,增速明显低于同期纯电动车型的32.4% [7] - 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插混车型同比增幅达83.3%,增程车型增幅为78.7%,纯电动车增幅为15.5% [7]
埃安押注增程 “救市”:i60 携1240公里续航入场,能否赢回C端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6:57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广汽埃安发布首款增程动力车型i60,预售价增程版12.68万元起,纯电版11.98万元起,定位为“15万元内最具竞争力的国民SUV” [1] - 公司此前仅有纯电车型,此次进入增程赛道,新车搭载星源增程技术,CLTC纯电续航210公里,综合续航1240公里 [1][4] - 公司计划将面向B端的产品单独打造新品类,以使埃安品牌更专注C端市场,并承认此前对增程插混技术发展机遇把握不足 [4] 公司销售表现与挑战 - 广汽埃安今年10月销量为27014辆,同环比均出现下滑,今年月均销量约2万辆,远低于2024年的3.79万辆及2023年的4.99万辆 [3] - 销量下滑原因包括对B端市场(如网约车)依赖过重,随着该市场用户规模收缩和饱和,B端订单锐减,品牌被贴上“网约车”标签 [3] 行业市场环境 - A级新能源SUV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9月销量达240,503辆,同比增长33.2%;1-9月累计销量1,579,528辆,同比增长53.5% [5][6] - 整个新能源车(NEV)市场2025年1-9月累计销量8,869,039辆,同比增长24.4% [6] 市场竞争与技术趋势 - A级新能源SUV市场竞争激烈,汇聚了比亚迪、零跑、深蓝等同时布局纯电与混动车型的热销品牌 [7] - 增程技术市场关注度降温,2025年9月增程车型批发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8.7%,增速明显低于纯电动车型的32.4% [7] - 2024年全年,插混车型同比增幅达83.3%,增程车型增幅为78.7%,均远高于纯电动车15.5%的增速 [7]
广汽集团押注“技术平权”:埃安i60成新能源下半场关键棋子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16:0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埃安于11月3日开启埃安i60预售,该车型是品牌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 [1] - 增程版起售价为12.68万元,纯电版起售价为11.98万元,是广汽集团首款定价15万元以内的增程车型 [1] 核心技术配置 - 埃安i60集成三大自研技术:星源增程平台、GSD智驾辅助系统、弹匣电池2.0 [1] - 星源增程器持续发电功率达85kW,据称比同级产品高出20%以上,亏电状态下可实现150km/h持续高速行驶 [1] - 车辆搭载29.165度电池包,CLTC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里程达1240km,支持3C快充,电量从30%充至80%需15分钟 [1] 技术下放与市场战略 - 星源增程技术此前主要用于2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此次首次普及到15万元以内区间 [2] - 公司通过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引入15万元级车型,已累计获得超140万用户体验认可,扮演“技术平权者”角色 [2] - 公司近期联合京东、宁德时代推出10万元级换电车型,结合埃安i60的发布,正通过“技术平权”战略在15万元以下市场形成体系化竞争优势 [2]
“国民好车”最新力作,埃安首款双动力车型i60预售11.98万元起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4:4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埃安品牌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埃安i60于11月3日开启预售,定位为“国民增程大五座SUV” [1] - 新车预售价为增程版12.68万元起,纯电版11.98万元起 [1] - 该车型是广汽集团首款15万元以下的增程车型 [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在广汽集团“番禺行动”指引下,全面打响“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致力于打造“国民好车” [3] - 在10-20万元大众市场中,公司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新能源品牌仍然缺位,用户期待品牌带来的先享价值感与情感陪伴 [3] - 公司自2017年创立以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自研EV+ICV技术,8年来已收获超180万用户的信任与认可 [12] 核心技术亮点 - 埃安i60汇集广汽星源增程、GSD智驾辅助、弹匣电池2.0三大自研技术 [5] - 增程技术搭载1.5ATK发动机,油电转化效率为3.73kWh/L,电驱系统效率实现度电里程7.2km,亏电油耗为5.5L/100km [5] - 电池搭载29.165度大电池,CLTC纯电里程210km,综合续航达1240km,支持3C快充,30%充至80%仅需15分钟 [5] - 增程器平台持续发电功率85kW,亏电状态下可在150km/h时速持续行驶,怠速充电时车内噪音仅40分贝 [7] - 弹匣电池2.0已装车超130万,累计行驶500亿公里零自燃,并通过中汽中心热失控测试 [9] 智能驾驶与安全 - GSD智驾辅助系统累计主动安全测试里程超过60亿公里,AEB功能误触发率40万公里小于1次 [7] - 系统覆盖41类主场景和392类子场景,支持300种以上泊车场景 [7] - 整车电池防护涵盖横向360°和纵向360°的托底保护,确保任意角度碰撞时电池模组不被直接撞击 [9] 补能生态建设 - 公司自营充电桩已突破2万根,1000V快充桩数量位居行业第一 [9] - 公司与超过137万根互联充电桩共同组成“快广近”网络 [9] 产品设计与配置 - 埃安i60外观方正稳重,车长近4.7米,轴距2.78米,观感接近B级SUV体量 [11] - 车内以圆弧设计为主,高频触摸区域使用软包,配备32色柔光氛围灯 [11]
2025Q3业绩综述:乘用车/零部件略有承压,商用车/摩托车表现更佳
东吴证券· 2025-11-03 20:54
乘用车板块业绩承压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行业零售销量同比增速放缓至3%,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3%[25][27]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2%,渗透率为56.5%,表现略低于预期[30][31] - 多数车企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微幅回升,但长城汽车毛利率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至18.4%[40][41][67][69] - 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对赛力斯、长城、长安、上汽等车企利润产生负贡献[50][51][63][65][67][69] - 比亚迪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2.6%,广汽集团亏损扩大[4][60][61][73][74] 商用车与摩托车板块表现优异 - 重卡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58.1%,内销同比增长64.5%,出口同比增长22.9%[5] - 重卡行业总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9%,中国重汽A和潍柴动力净利润分别增长21%和29.5%[5][8] - 客车龙头宇通客车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9%,金龙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6][8] - 摩托车行业大排量油摩出口同比增长57.4%至14.6万辆,隆鑫通用净利润同比增长62.5%[7][8] 零部件板块内部分化 - 智能化零部件公司业绩分化,德赛西威净利润同比下滑0.6%,均胜电子净利润同比增长35.4%[13] - 部分零部件企业如星宇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0.22个百分点至19.86%[11][13] - 机器人产业链标的如拓普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3.7%[12][13]
汽车帮热评:十五运火炬传递中的湾区汽车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7:51
核心观点 - 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成为展示大湾区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及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平台 [1] 技术创新与实战应用 - 小马智行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 Robotaxi 实现全运会史上首次无人驾驶参与火炬传递,并零误差完成火种灯护送 [1] - 行业技术创新体现在 L4 级自动驾驶的实战验证以及车规级域控制器的自研突破 [1] 企业参与与产品展示 - 广汽集团全程护航,其传祺 E9 作为火种采集运输车和香港站指挥车,并投入超 700 台涵盖纯电、混动等多动力形式的服务用车 [1] - 公司为适应港澳市场定制了右舵版车型 [1] 智慧出行与产业协同 - 小马智行、如祺出行的 Robotaxi 开通全运示范专线,衔接场馆、机场和高铁站,形成“陆空一体”的智慧接驳网络 [1] - 产业通过适配港澳的右舵车型和建立跨城联动的保障体系,体现对湾区融合的深度响应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行业以香港作为出海桥头堡,借助体育场景推动中国汽车技术走向世界,践行长期主义出海理念 [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1月3日)
乘联分会· 2025-11-03 16:46
国内政策与市场动态 - 海南省调整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要求所报废旧车登记地和所购新车注册登记地均为海南省[4] - 深圳启动首批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试点 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合作 运营范围覆盖南山、宝安、前海等核心区域 计划推动千台级规模车辆落地[5] - 广东省公布"粤车南下"香港政策 首批开放广州、珠海、江门、中山四个城市 广东私家车可经港珠澳大桥进入香港 12月进入香港市区的首批受理名额共1700个[6][7][8] - 11月1日起商用电动汽车换电安全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标准为《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第2部分:商用车辆》 将促进商用车辆领域换电模式的推广应用[20] 车企产品与技术发布 - 小鹏X9发布鲲鹏超级增程技术 综合续航达1602公里 纯电续航452km 支持800V+5C超充 10分钟可补能313km[9] - 本田发布全新纯电SUV概念车Honda 0 α 定位紧凑型SUV 量产版预计于2027年上市 主攻日本和印度市场[16][17] - 广汽集团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适用旗下广汽昊铂、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品牌 补贴金额至高15000元[10] - 上汽MG推出全新MG4购置税跨年补贴 推出购置税托底补贴政策[11] - 极氪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为11月30日前锁单用户提供购置税差额部分兜底 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5000元[12] - 欧曼银河新能源重卡在石家庄上市 欧曼银河5M纯电牵引车达成115台战略签约并完成交付[22] 企业合作与战略发展 - 高德与HERE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为超过30家中国汽车品牌提供无缝导航、ADAS功能以及互联车载系统[13] - 现代汽车集团与英伟达加强合作 计划导入50000颗Blackwell GPU 合作开发移动解决方案、新一代智能工厂与AI功能 车辆将应用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14] - 马自达加强与新日本制铁公司合作 从研发初期深度合作以优化车辆研发及供应链管理 降低成本并确保零部件采购稳定[15] - 壳牌与一汽解放合作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技术 融合壳牌GTL技术 提升电池在高倍率应用场景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1] - 大众汽车从巴西国家开发银行获得23亿雷亚尔(约合4.2562亿美元)信贷额度 用于推动混合动力车型研发并扩大巴西业务出口规模[18] 行业认可与市场表现 - 苏州金龙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认定核心产品为大型中高端公路客车 其产品在国内省份及直辖市覆盖率达100% 海外市场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3]
广汽集团交出最差三季报,旗下昊铂9个月才卖1万辆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17.74亿元,同比多亏损3.77亿元,创上市以来三季报最高亏损纪录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662.72亿元,同比下滑1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12亿元,同比下滑3691.33% [8]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滑11.34%,与2023年250.5万辆的销量巅峰相比呈断崖式下滑 [8] 各品牌销售表现 - 2025年1-9月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7.58%,广汽传祺同比下滑15.84%,广汽埃安同比下滑19.99%,仅广汽丰田实现同比增长4.89% [8] - 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昊铂2025年第三季度合计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26.78万辆,环比上涨9.30% [8] - 高端子品牌昊铂2023年销量仅8千余辆,2024年销量上涨至1.7万辆,但全年目标完成率不足15%,2025年1-9月累计销量刚突破1万辆 [10] 历史背景与转型挑战 - 公司曾长期依赖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合资品牌,合资企业一度贡献近六成利润,2024年公司汽车产销191.7万辆和200.3万辆,工业产值达3177亿元,全年营收1077.84亿元 [12][13] - 公司管理层公开反思对用户里程焦虑把握不足,错失增程市场机遇,这种路径依赖导致公司在新能源转型中滞后 [14][16] - 公司从2024年底启动“番禺行动”,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并提出“三大战役”以图再造新广汽 [16] 技术战略与合作伙伴关系 - 2025年8月公司发布“星源增程”技术,旨在解决用户续航焦虑,同时推进自研的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参与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测试 [18] - 2025年6月公司管理层拜访华为,随后华为轮值董事长赴广汽交流,双方在9月份联合打造“启境”品牌,推测采用华为负责智能化系统、广汽负责生产和渠道的“HI Plus”合作模式 [22][24]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中,公司的影响力被认为强于赛里斯、江淮等厂商,因此在合作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25]
纵横游长江,零跑晒奶奶,奔驰淋黄油,阿维塔开餐厅…… 车企渴望“胆大出奇迹”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1-03 07: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汽车行业营销活动呈现“反套路”和“胆大”的特点,车企通过跨界联名、极限挑战、热点事件营销等多种创新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4][5] - 尽管营销创新推动10月销售数字再创新高,但多起车辆起火事件使“安全”成为行业无法回避的命题 [5] 营销案例总结 奔驰跨界联名麦当劳 - 奔驰为推广11月5日上市的全新纯电CLA,与麦当劳进行跨界联名,将车辆改造为覆盖黄油的“痛车” [6] - 10月16日起通过“在线寻车”、六城麦当劳旗舰店打卡、模仿汉堡广告拍摄等方式进行年轻化营销,使用“堡堡”“麦驰”等网络语言 [8] - 此举被视为品牌为应对老化质疑、吸引新消费群体而采取的“向下兼容”策略 [8] 奇瑞捷途纵横G700横渡长江 - 10月16日,奇瑞捷途纵横G700在长江芜湖段成功完成横渡,被冠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横渡长江” [10] - 此次极限挑战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车辆于10月19日正式上市后,24小时内全球订单量达15,717台,刷新国产豪华越野车首销纪录 [12] 广汽联合京东借势“双十一” - 10月14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并宣布新车将于11月9日发布 [12] - 10月22日,京东平台进行1元起拍盲拍测试,该车经历23000多次竞价后拍出7819.34万元天价,收获大量热度 [14] 一汽-大众庆祝3000万辆下线 - 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达成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乘用车企,并为此举办长达一个月的整合营销活动 [16] - 活动包括打造“首届汽车文化嘉年华”、推出“3000万甄选款车型”及感恩季福利,截至10月24日已有约13万名车主报名 [18] - 10月30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当日,公司为老用户免费置换新车并“豪送100台新车使用权”,同时拍摄短视频以贴合新生代消费者 [20] 零跑借助“银发标杆”进行人文营销 - 零跑61岁销售奶奶张美芬的经历通过纪录片形式在重阳节(10月29日)传播,被网友称为“银发标杆” [21] - 公司迅速推出“银发力量”培训班,由张美芬带徒,12名学员中有8人月销量突破10台,强化了品牌“有温度”的形象 [23] 阿维塔与长城汽车进行南极测试 - 10月21日,阿维塔12作为全球首辆登陆南极的新能源轿车,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中山站进行极地测试 [25] - 10月30日,长城汽车坦克300柴油版以未经特殊改装的量产车型身份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承担科考任务 [27] - 南极测试旨在验证产品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为全球化布局积累技术资本,覆盖“零下50℃到零上60℃”的测试已成为刚需 [30] 极狐等品牌合作综艺节目 - 10月18日,极狐汽车作为“官方专属座驾”亮相音乐竞技综艺《一起开麦吧》,全新阿尔法T5获得大量曝光 [31] - 10月23日,零跑B系列车型成为抖音综艺《今晚组个局》的“艺人指定座驾”,领克则赞助《令人心动的offer》并推出“心动限定版”车型,据悉30%订单来自节目观众 [33] 阿维塔开设“塔式中餐厅”引流 - 10月,阿维塔在全国上线“塔式中餐厅”,为进店用户提供免费五星级标准午餐,旨在通过跨界餐饮服务重塑豪华体验 [35] - 此举措借鉴了宜家、胖东来的思路,被视为在流量成本高企背景下的差异化竞争手段 [37] 小米举办首届员工车展 - 10月11日至12日,小米汽车在北京科技园举办首届员工车展,小米SU7嫩芽黄配色及YU7“紫水晶”定制版实车首次亮相 [38] - 车展涵盖保时捷、AMG等性能车及经典车型,并设有员工自制改装车展区,主题为“热爱是唯一的答案” [40] 理想汽车应对车辆起火事件 - 10月发生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涉及阿维塔、蔚来、理想、奔驰、保时捷等品牌 [42] - 理想汽车在10月23日其MEGA车型起火后采取正面应对,于10月31日公布原因为“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并主动召回超1.1万辆2024款理想MEGA [45]
Q3财报汽零温和增长,看好明年汽车板块预期修复:汽车行业周报(20251027-20251102)-20251102
华创证券· 2025-11-02 2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基本面:10月终端表现前高后低,主要受各地以旧换新补贴陆续暂停影响[1] Q3财报车企表现弱、汽车零部件整体温和增长[1] 预计Q4销量翘尾或透支现象小于此前市场预期[1] 看好2026年汽车板块修复行情,潜在催化剂包括春节后零售好于预期、出口好于预期及政策好于预期[1] Q4投资机会集中在高风偏领域[1] 数据跟踪 - 10月下旬折扣率9.6%,环比+0.1个百分点(相较于10月10日),同比+1.1个百分点(相较于10月25日)[3] 折扣金额21782元,环比+398元(相较于10月10日),同比+3158元(相较于10月25日)[3] 主流品牌折扣率变动:一汽大众奥迪-1.4个百分点、华晨宝马+1.4个百分点、上汽大众+1.1个百分点、北京奔驰+0.7个百分点、广汽丰田+0.6个百分点(相较于10月10日)[3] - 原材料价格:碳酸锂Q3均价7.30万元/吨,同比-9%、环比+12%,最新8.06万元/吨,较上周末+6.83%[6] 铝Q3均价2.07万元/吨,同比+6%、环比+3%,最新2.13万元/吨,较上周末+0.81%[6] 铜Q3均价7.96万元/吨,同比+6%、环比+2%,最新8.76万元/吨,较上周末+1.38%[6] 钯Q3均价308元/克,同比+22%、环比+17%,最新381元/克,较上周末+1.87%[6] 铑Q3均价0.18万元/克,同比+42%、环比+24%,最新0.22万元/克,较上周末+2.36%[6][7] 天然橡胶Q3均价1.47万元/吨,同比-2%、环比+2%,最新1.46万元/吨,较上周末-0.14%[10] 聚氯乙烯PVC Q3均价0.49万元/吨,同比-13%、环比持平,最新0.47万元/吨,较上周末+0.11%[10] 冷轧普通薄板Q3均价4079元/吨,同比-2%、环比+1%,最新4060元/吨,较上上周末(10月10日)-0.64%[10] 天然气Q3均价0.42万元/吨,同比-14%、环比-6%,最新0.44万元/吨,较上周末+3.11%[10] 92汽油Q3均价8.23元/L,同比-8%、环比持平,10月20日最新7.99元/L,较9月30日-1.39%[10] 95汽油Q3均价8.51元/L,同比-8%、环比持平,10月20日最新8.26元/L,较9月30日-1.43%[10]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布局吉利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下半年迎来产品周期,未来6-9个月盈利有望大幅抬升[5] 继续推荐江淮汽车,明年产品周期幅度和确定性较强[5] - 重卡:最近几个月数据表现较好,预计是Q4不错配置板块,继续推荐中国重汽A、潍柴动力A/H,建议关注中国重汽H[5] - 汽车零部件:机器人推荐敏实集团、爱柯迪,调整后头部标的包括拓普集团、银轮股份、豪能股份、双环传动、新泉股份,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常熟汽饰、星宇股份[5] AI/智驾重点推荐地平线机器人,建议关注黑芝麻智能、禾赛科技、速腾聚创[5] 液冷继续推荐银轮股份、凌云股份[5]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0.69%,板块排名15/29[8] 指数涨幅:上证综指+0.11%、沪深300 -0.43%、创业板指+0.50%、恒生指数-0.97%[8] 汽车细分指数涨幅:零部件+1.13%、乘用车-1.46%、商用车+4.41%、流通服务+1.60%[8] 行业要闻 - 10月25日,中汽协副秘书长呼吁车购税减征政策按2026年3%、2027年7%阶梯式退出[10][29] - 10月28日,深圳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停止实施[10][29] - 10月1-2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1.3万辆,同比下降7%,较上月同期下降4%[10][29] 新能源市场零售90.1万辆,同比增长0%,较上月同期下降8%[29] - 10月27日,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联合开发新能源无人智能车型[29] - 10月27日,长城灵魂S2000 CL巡航版上市,售价18.98万-21.88万元[29] - 10月28日,文远知行在港交所公告,拟发行8825万股股份,发售价不超过每股35港元[29] - 10月28日,腾势N8L上市,售价29.98万元起[29] - 10月30日,一汽-大众计划2027-2030年实现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29] - 10月26日,Unity中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协议,联合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舱[29] - 10月28日,欧洲9月汽车销量增长11%至124万辆,欧盟9月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0%至88.9万辆[29][30] 特斯拉9月欧盟新车注册量下降19%,比亚迪增长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