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汽集团(02238)
icon
搜索文档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及销量连续两季度环比上涨,广汽丰田销量同比增长9.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8:43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118.37万辆,累计合并营业总收入669.29亿元 [1] - 公司营收及销量已连续两季度实现环比上涨 [1] - 第三季度广汽丰田销量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1]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1-9月公司海外终端销量同比上升36.5% [1] - 公司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建成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1] - 第三季度公司已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市场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由广汽丰田主导开发的铂智3X于10月登陆中国香港市场 [1] - 铂智3X成为首款进入丰田全球销售体系的中国研发车型 [1]
广汽集团(601238.SH):第三季度净亏损17.74亿元
格隆汇· 2025-10-24 18:24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1.06亿元,同比下降14.62% [1]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4亿元 [1] - 公司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 [1]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669.29亿元 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36.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06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9.29亿元,累计销售汽车118.37万辆 [1] - 第三季度营收为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汽车销量为42.84万辆,环比增长11.49% [1]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合计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其中广汽传祺销量86805辆环比增长12.63%,广汽埃安销量72739辆环比增长18.13% [1]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合计销量26.78万辆,环比增长9.30%,其中广汽本田销量69258辆环比增长11.85%,广汽丰田销量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1]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前三季度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2] - 第三季度已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2] - 公司力争打造多个5万—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车型 [2] 研发投入与技术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将突破100亿元,旨在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参与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行动,成为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相关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公开验证演示的车企 [2] - 公司于今年8月发布"星源增程"技术,实现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等多项领先指标 [2] 新能源与前沿技术 - 公司已完成车网互动(V2G)从数字化平台、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用户运营的全链条布局,并于今年9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截至10月19日该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累计订单达11260单 [3] - 广汽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在三季度已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获得过千架意向订单,并已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展开示范应用 [3] - 公司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将于2026年年中推出 [3]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总营收243.18亿元,环比上涨6.9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7:56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合并营业总收入为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 [1] - 汽车销量为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74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 [1]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 累计营业收入为662.72亿元,同比下降10.49% [1] - 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12亿元 [1] - 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 [1]
广汽集团(601238)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4 17:3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下降14.62%[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662.72亿元,同比下降10.49%[4]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4%,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747.4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669.3亿元[1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7.74亿元,同比下降27.02%[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3.12亿元,同比下降3691.33%[4] - 公司净亏损显著扩大至57.7亿元,而2024年同期净亏损为4.93亿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3.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盈利1.2亿元大幅恶化[18]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下降30.7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股,同比下降4300.00%[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股,而2024年同期为0.01元/股[18]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为10.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34亿元略有下降[1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74.44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788.90亿元相比略有下降[2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4.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1.46亿元增长4.0%[2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2.2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3.35亿元下降20.7%[20]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108.26亿元,同比下降1201.2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26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正98.31亿元大幅恶化[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37.3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45.95亿元下降11.5%[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8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3.08亿元有所改善[20]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77.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1.18亿元大幅增加98.5%[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85亿元增长18.1%[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09.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2.94亿元下降9.9%[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7.74亿元,期末余额为325.10亿元,较期初减少31.3%[21] 资产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129.0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41%[5] - 总资产从2324.6亿元下降至2129.1亿元,降幅约为8.4%[14][15] - 总负债从1106.8亿元减少至964.8亿元,降幅约为12.8%[14][15] - 所有者权益从1217.8亿元微降至1164.3亿元,降幅约为4.4%[1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04.3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42%[5] - 短期借款从165.8亿元降至147.1亿元,降幅约为11.3%[1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79.9亿元大幅减少至21.8亿元,降幅约为72.7%[14] 主要资产项目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为380.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516.24亿元减少136.34亿元[13] - 公司存货为144.6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56.88亿元减少12.26亿元[13] - 公司应收账款为35.5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3.53亿元增加2.05亿元[13]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354.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00.99亿元增加53.28亿元[13]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979.4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20.26亿元减少140.85亿元[13] - 公司固定资产为258.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52.52亿元增加6.36亿元[13] 非经常性损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63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2.07亿元[7] 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7,566名[10] - 第一大股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08,160,069股,占总股本54.02%[10][11] - 第二大股东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810,131,291股,占总股本27.56%[10] - 第三大股东广州汇垠天粤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96,030,558股,占总股本3.88%[10]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净亏损17.7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21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下降14.62%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74亿元 [1]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 [1]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662.72亿元,同比下降10.49%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12亿元 [1] - 前三季度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 [1]
京东公布新车性能配置:500km续航,电池“可充可换、可租可售”
齐鲁晚报· 2025-10-24 11:34
新车发布信息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新汽车名为“埃安UT super”,并已开启购车资格预约 [1] - 新车将于11月9日发布,购车资格预约于11月9日20时截止,目前已有1.8万人预约 [1][4] 车辆性能配置 - 新车配备500km续航电池及电池健康监测系统,支持可充可换、可租可售的补能模式 [4] - 车辆采用2750mm轴距,二排腿部空间905mm,横向空间1385mm,前排座椅可放平,号称以A级车平台提供B级车空间体验 [4] - 智能配置搭载华为云车机技术,支持云端算力调用与TB级存储空间,可实现大型应用运行及手机APP上传 [4] - 安全方面配备倒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监测到后方障碍物或误操作时可主动刹停 [4]
定了!京东“国民好车”名称官宣
观察者网· 2025-10-24 10:00
合作模式与战略布局 -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和广汽集团推出名为“埃安UT super”的“国民好车”车型 [1][3] - 项目整合京东的用户洞察与养车资源、广汽的整车制造能力以及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 [3] - 京东与长安汽车深化合作,推进乘用车和摩托车全渠道营销,共建线下服务网络,并探索智慧物流车及新能源无人车型开发 [3] - 京东与宁德时代聚焦电池后市场,京东养车网络将上线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官方直销渠道,推广车电分离模式 [3] 产品技术与性能 - “埃安UT super”车型搭载华为云车机技术,配置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使用500KM续航大电池,支持99秒极速换电 [1] - 车身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0%,正面立体防护框架使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 [4] - 侧面配备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采用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源技术,并搭配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 [4] - 车辆整备质量超过同级车型300kg,轮距宽于行业45mm,胎宽多出10mm,麋鹿测试成绩超过75km/h [4] 市场定位与消费模式 - 创新打造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新模式,旨在在安全性、电池与补能、用车配套服务、价格等方面实现突破 [3]
广汽领程6×4深刻诠释什么才是“好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4 09:48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6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在重庆成功举办 该活动已举办十九届 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最具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引导力的活动 [2] - 商用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转型 用户对能耗效率、安全防护、智能辅助功能要求更高 产业对技术创新、标准统一、品质升级需求迫切 [9] - 测试活动旨在为行业锚定发展方向、破解技术痛点、提升整体竞争力 引导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7][9] 广汽领程产品表现 - 广汽领程6×4纯电牵引车在测试中表现出色 诠释了“好车”与“值得信赖的品牌” [2] - 该产品是广汽领程品牌焕新后推出的全新新能源产品 采用模块化集成与轻量化设计 具有长续航、强动力、高可靠等优势 针对中短途运输市场 [4] 产品核心技术参数 - 匹配中创新航H3箱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高达167Wh/kg 快充循环4500次后系统容量保持率大于70% 满足IP68防护等级 [4] - 特百佳双电机最大持续功率330kW 最大峰值功率460kW 最大输出扭矩21268Nm 采用双电机+4AMT集成 最大爬坡度大于等于25% [4] - 采用多合一控制器+VCU+TCU先进算法 实测整车综合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 产品设计与安全特性 - 整车大范围使用高强钢材料 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及CAE拓扑优化 轻量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6] - 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 前后气压鼓式制动器 工作气压1.0MPa 具备驱动防滑功能及ESC系统 提升转向响应性和侧向稳定性 [6] - 配备双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和前碰撞预警) 整车等效80万公里严苛耐久验证 使用寿命长且可靠性高 [6] - 前桥6T 中后桥11.5T 满足高承载要求 车桥为新能源专用桥 针对新能源商用车优化 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6]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广汽领程作为广汽集团商用车战略蓝图的核心落子 同步深化产业生态布局 联合上下游伙伴在金融、租赁、保险、能源等领域合作 [9] - 公司计划持续迭代升级 融合更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固态电池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进一步向中长途运输场景拓展 [9]
广汽、一汽等均布局“车路云一体化”迎阶段性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12
行业核心观点与前景 -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政策、技术和市场多重因素催化下迎来发展机遇 [1] - 业内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而“车路云一体化”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惊人,中性预期下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增量达7259亿元,2030年将增至25825亿元 [1] - 该技术路线被视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是在现有单车智能系统上增加“数字轨道”,用以突破车辆感知盲区瓶颈,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3] 技术定义与优势 - “车路云一体化”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层、信息层与应用层融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交通系统高效运行 [2] - 该系统下汽车不再是孤立个体,而是与路侧设备、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的节点 [2] - 该模式是“车路协同”的升级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系统的整体协同设计,是一种更加经济、高效和安全的模式 [2] - 以“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为例,云端可实时发送车辆视距之外的关键风险信息,支持车辆实现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行车安全性 [2] 企业参与与试点进展 - 广汽集团与14家国内外主流车企及自动驾驶公司共同参与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办的协同开发测试行动 [1] - 一汽集团、吉利汽车、东风汽车等企业均进行了相应布局 [1] - 通过试点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将有效支撑智慧公交、无人配送等应用系统的商业化落地 [1] - 各地积极推进技术,例如北京投资项目额达99亿元,计划对6050个道路路口进行智慧化改造 [3] 技术路线争议与发展路径 - 业界对“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两条技术路线存在争议,有企业认为智慧道路修建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单车智能”很关键 [3] - 专家观点认为单车智能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而“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的升级,未来两者将各有优势、相互结合 [4] - 面对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复杂场景,单车智能路线仍解决不了感知和不确定性事项判断等问题,下一个发力点应是网联协同式智能 [4] - 推广必须分阶段进行:首先在封闭场地测试技术,其次车辆需具备前装单车智能,最后实现商业闭环并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6] 当前挑战与制约因素 - “车路云一体化”在产业热度、市场接受度和技术成熟度上仍远不及单车智能 [5] - 面临高成本问题,如一个智能化路口的改造成本仍高达数十万元,且多为政府主导投资 [6] - 技术依赖政府部门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同时技术通用性受限 [5] - 路侧技术水平面临挑战,当前路侧的感知精度、通信稳定性和延时性不及车端,管理体系尚不完备 [5] - 从消费者角度,方案上车可能导致购车成本上涨数万元,但体验感不强,难以形成商业闭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