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速腾聚创(02498)
icon
搜索文档
速腾聚创:从标准化到定制化-20250506
西牛证券· 2025-05-06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买入 - 目标价:HK$ 43.50 [2][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速腾聚创收入同比增长47.2%达16.5亿元,93.0%收入来自激光雷达销售,毛利率显著改善至17.2%,净亏损缩减至4.8亿元 [2] - 国际关税谈判使美国客户谨慎,或对业绩有低单数位影响并延迟新项目进展,但激光雷达供给缺乏弹性且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扩展,影响有限 [2] - 2024年Q4应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销量为153,900台,增长温和因市场和竞争加剧,预计MX将取代M1P,成本下降将增强市场渗透率,截至2025年3月31日量产定点订单超100款车型,新推出的EM4增强产品组合 [3] - 2024年Q4应用于机器人的激光雷达销售8,300台,增长缓慢因交付推迟,集团对出货量乐观,E1R将推动增长,机器人普及为激光雷达带来市场机会 [3] - 集团研发能力强,计划提供适度定制解决方案满足特定客户需求,ADAS激光雷达市场高集中度和寡头垄断可减轻供应链风险,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目标价修订至每股43.5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4] 同业比较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市值(港元,百万) | 市盈率(x) | 预测市盈率(x) | 市账率(x) | 市销率(x) | 总收入(港元,百万) | 毛利率(%) | 股本回报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552.CH | 万集科技 | 6,024.3 | - | - | 3.0 | - | 1,008.1 | 33.6 | (17.5) | | AEVA.US | Aeva | 3,057.0 | - | - | 3.9 | 52.0 | 70.7 | (41.8) | (92.9) | | FR.FP | Valeo | 18,825.6 | 13.1 | - | 0.6 | 0.1 | 181,412.9 | 19.0 | 4.4 | | HSAI.US | 禾赛科技 | 17,819.1 | - | 48.3 | 4.2 | 7.8 | 2,251.2 | 42.6 | (2.6) | | INVZ.US | Innoviz | 1,087.5 | - | - | 1.5 | 4.9 | 189.4 | (4.8) | (81.6) | | LAZR.US | Luminar | 1,294.9 | - | - | - | 1.6 | 588.3 | (34.1) | - | | LIDR.US | AEye | 106.8 | - | - | 0.7 | 29.6 | 1.6 | (285.1) | (160.6) | | OUST.US | Outster | 3,161.3 | - | - | 2.2 | 3.2 | 866.9 | 36.4 | (53.8) | | | 平均值 | 6,422.1 | 13.1 | 48.3 | 2.3 | 14.2 | 23,298.6 | (29.3) | (57.8) | | 02498.HK | 速腾聚创 | 18,297.9 | - | - | 5.3 | 9.6 | 1,787.0 | 17.2 | - | [7] 财务报表 损益表(人民币,百万) | 项目 | 2024 (A) | 2025 (E) | 2026 (E) | 2027 (E) | | --- | --- | --- | --- | --- | | 总收入 | 1,648.9 | 2,502.7 | 3,425.3 | 5,199.2 | | 按年增长 | 47.2% | 51.8% | 36.9% | 51.8% | | 直接成本 | (1,365.3) | (1,961.7) | (2,573.3) | (3,827.6) | | 毛利 | 283.6 | 540.9 | 852.1 | 1,371.5 | | 其他收入 | 33.7 | 41.7 | 44.6 | 47.5 | | 经营开支 | (901.4) | (932.7) | (1,019.4) | (1,167.5) | | 经营溢利 | (584.2) | (350.1) | (122.8) | 251.6 | | 净财务成本 | 99.7 | 155.0 | 192.0 | 197.6 | | 联营及合营公司 | 10.5 | 12.0 | 16.4 | 24.9 | | 税前利润 | (2.8) | - | - | - | | 税项 | (476.8) | (183.2) | 85.6 | 474.1 | | 净利润 | (5.0) | (2.0) | (4.3) | (23.7) | | 按年增长 | (481.8) | (185.2) | 81.3 | 450.4 | [10] 资产负债表(人民币,百万) | 项目 | 2024 (A) | 2025 (E) | 2026 (E) | 2027 (E) | | --- | --- | --- | --- | --- | | 固定资产 | 271.6 | 311.4 | 365.1 | 422.2 |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223.6 | 217.6 | 223.6 | 245.8 | | 非流动资产 | 495.1 | 528.9 | 588.7 | 668.0 | | 库存 | 202.9 | 316.9 | 443.8 | 669.2 | | 应收款项 | 462.2 | 726.8 | 968.7 | 1,490.0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2,836.0 | 3,433.4 | 3,517.4 | 4,053.2 | | 其他流动资产 | 143.0 | 309.7 | 374.9 | 538.3 | | 流动资产 | 3,644.0 | 4,786.9 | 5,304.8 | 6,750.7 | | 总资产 | 4,139.1 | 5,315.9 | 5,893.6 | 7,418.7 | | 长期借贷 | 28.2 | 11.5 | 3.8 | 1.4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126.6 | 153.8 | 188.3 | 260.8 | | 非流动负债 | 154.8 | 165.3 | 192.1 | 262.2 | | 应付款项 | 475.8 | 723.6 | 973.3 | 1,547.1 | | 短期借贷 | 121.2 | 49.3 | 16.5 | 6.0 | | 其他流动负债 | 314.2 | 449.7 | 598.2 | 924.7 | | 流动负债 | 911.2 | 1,222.6 | 1,588.0 | 2,477.7 | | 总负债 | 1,066.0 | 1,388.0 | 1,780.1 | 2,740.0 | | 非控股股东权益 | 15.9 | 19.7 | 24.0 | 28.3 | | 控股股东权益 | 3,057.3 | 3,908.2 | 4,089.5 | 4,650.5 | | 总权益 | 3,073.2 | 3,927.9 | 4,113.4 | 4,678.8 | [10]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人民币,百万) | 项目 | 2024 (A) | 2025 (E) | 2026 (E) | 2027 (E) | | --- | --- | --- | --- | --- | | 税前溢利 | (476.8) | (183.2) | 85.6 | 474.1 | | 净财务成本 | (100.0) | (155.0) | (192.0) | (197.6) | | 折旧及摊销 | 125.2 | 116.7 | 118.0 | 123.2 | | 其他 | 189.6 | 234.0 | 273.5 | 261.2 | | 营运资金变动 | 196.9 | (2.3) | 14.9 | 71.5 | | 经营现金流 | (65.1) | 10.2 | 300.0 | 732.5 | | 净资本开支 | (107.1) | (128.5) | (150.5) | (162.5) | | 其他 | (13.3) | - | - | - | | 投资现金流 | (120.4) | (128.5) | (150.5) | (162.5) | | 股份发行 | 1,215.0 | 945.4 | - | - | | 净借贷 | 149.4 | (88.7) | (40.6) | (13.0) | | 其他 | (206.2) | (141.0) | (25.0) | (21.2) | | 融资现金流 | 1,158.1 | 715.6 | (65.7) | (34.1) | | 股本自由现金流 | (22.8) | (206.9) | 109.0 | 557.0 | | 公司自由现金流 | (167.5) | (110.0) | 155.2 | 575.5 | [12] 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4 (A) | 2025 (E) | 2026 (E) | 2027 (E) | | --- | --- | --- | --- | --- | | 毛利率 | 17.2% | 21.6% | 24.9% | 26.4% | | 经营溢利率 | -35.4% | -14.0% | -3.6% | 4.8% | | 净利润率 | -29.2% | -7.4% | 2.4% | 8.7% | | 股本回报比率 | 16.1% | -5.3% | 2.0% | 10.2% | | 资产回报比率 | -13.0% | -3.9% | 1.5% | 6.8% | | 流动比率 | 399.9% | 391.5% | 334.1% | 272.5% | | 速动比率 | 377.7% | 356.3% | 298.6% | 240.4% | | 现金比率 | 311.2% | 280.8% | 221.5% | 163.6% | | 债务权益比率 | 4.9% | 1.5% | 0.5% | 0.2% | | 净债务权益比率 | -87.4% | -85.9% | -85.0% | -86.5% | | 库存周转天数 | 53.7 | 48.4 | 54.0 | 53.1 | | 应收款项周转天数 | 126.2 | 86.7 | 90.3 | 86.3 | | 应付款项周转天数 | 129.1 | 111.6 | 120.3 | 120.2 | [12]
西牛证券:重申速腾聚创“买入”评级 目标价43.5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5-06 11:49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7.2%至16.5亿元人民币,其中93.0%来自激光雷达销售[1] - 2024年毛利率显著改善至17.2%[1] - 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1]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Q4 ADAS激光雷达销售153,900台,MIP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MX将逐步替代[1] - 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将增强市场渗透率,量产定点订单已超100款车型[1] - 新推出的EM4超远程激光雷达具备1080线、600米探测能力[1] - 2024年Q4机器人激光雷达销售8,300台,E1R将推动增长[2] 市场与战略 - 机器人激光雷达在工业和商业应用普及带来可观市场机会[2] - 计划提供可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汽车市场对成本与性能的平衡需求[3] - ADAS激光雷达市场高集中度和寡头垄断有助于维持供应链平衡[3] - 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保持领导地位[3]
速腾聚创:From standardization to customization-20250506
西牛证券· 2025-05-06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BUY)[2][6][7] - 目标价格:43.50 港元 [2][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报告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47.2%达 16.489 亿元,93.0%来自 ADAS、机器人等激光雷达销售,毛利率提升至 17.2%,净亏损收窄至 4.818 亿元 [2] - 国际关税谈判使美国客户谨慎,对集团业绩有低个位数影响并推迟新项目,但激光雷达供应缺乏弹性且应用扩大,影响有限 [3] - 2024 年 Q4 销售 15.39 万台 ADAS 激光雷达,增长温和因竞争和替代方案,M1P 是主要收入驱动,MX 有望取代,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将提高市场渗透率,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量产设计中标超 100 款车型,新推出 EM4 超远程数字激光雷达增强产品组合 [4] - 2024 年 Q4 机器人激光雷达销售 8300 台,增长慢因交付推迟,集团对出货乐观,机械激光雷达销售预计稳定,E1R 等型号有望驱动增长,长期机器人应用增长带来市场机会 [5] - 集团研发能力强,计划提供可配置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ADAS 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寡头,公司有望保持领先,基于产品组合和机器人激光雷达应用增长调整预测,预计 2026 年实现盈亏平衡,因此将目标价修订为 43.50 港元/股并维持“买入”评级 [6]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营收:2024 年为 16.489 亿元,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5.027 亿元、34.253 亿元、51.992 亿元 [7][13] - 毛利率:2024 年为 17.2%,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1.6%、24.9%、26.4% [7][13][14] - 净利润:2024 年亏损 4.818 亿元,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亏损 1.852 亿元、盈利 0.813 亿元、盈利 4.504 亿元 [7][13] 同行对比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市值(港元百万) | 市盈率(x) | 远期市盈率(x) | 市净率(x) | 市销率(x) | 营收(港元百万) | 毛利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552.CH | Vanjee | 6024.3 | - | - | 3.0 | - | 1008.1 | 33.6 | -17.5 | | AEVA.US | Aeva | 3057.0 | - | - | 3.9 | 52.0 | 70.7 | -41.8 | -92.9 | | FR.FP | Valeo | 18825.6 | 13.1 | - | 0.6 | 0.1 | 181412.9 | 19.0 | 4.4 | | HSAI.US | Hesai | 17819.1 | - | 48.3 | 4.2 | 7.8 | 2251.2 | 42.6 | -2.6 | | INVZ.US | Innoviz | 1087.5 | - | - | 1.5 | 4.9 | 189.4 | -4.8 | -81.6 | | LAZR.US | Luminar | 1294.9 | - | - | - | 1.6 | 588.3 | -34.1 | - | | LIDR.US | AEye | 106.8 | - | - | 0.7 | 29.6 | 1.6 | -285.1 | -160.6 | | OUST.US | Outster | 3161.3 | - | - | 2.2 | 3.2 | 866.9 | 36.4 | -53.8 | | 平均 | - | 6422.1 | 13.1 | 48.3 | 2.3 | 14.2 | 23298.6 | -29.3 | -57.8 | | 02498.HK | 报告公司 | 18297.9 | - | - | 5.3 | 9.6 | 1787.0 | 17.2 | - | [10] 财务报表 - 利润表:2024 - 2027 年营收、毛利率、净利润等指标呈现增长趋势,亏损逐渐收窄并实现盈利 [13] - 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增长,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也有所变化 [13] 现金流与财务比率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 [14] - 财务比率: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逐渐改善 [14]
2025上海车展超百款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展出,速腾聚创搭载量占比过半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反映激光雷达市场渗透率提升及全球汽车市场智能化提速,速腾聚创等企业在激光雷达搭载量上表现突出,汽车行业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激光雷达为汽车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1][3] 车展概况 - 2025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 - 车展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近1000家企业参展,展出约1300辆车,全球首发车型超百款 [1] 激光雷达搭载情况 - 展出车辆中有105款搭载激光雷达,相比2024年北京车展搭载率同比增长约46% [1] - 53款车型搭载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占比超50%排名第一 [1] - 31款车型搭载禾赛激光雷达,占比29.5%排名第二 [3] - 华为凭借部分车型实现10.5%的搭载量占比,排名第三 [3] 合资品牌动态 - 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合资品牌采用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加持新车型展出,以智能化迎合中国用户需求 [3]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继电动化后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2025年中国乘用车L2级别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将达65% [3] - 消费者认可带激光雷达的智能辅助驾驶配置,激光雷达将成安全驾驶必备件,支撑汽车智能化升级 [3]
速腾聚创2024年销量增长110%,亏损近4亿
金融界· 2025-04-29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2024年年报展示公司经营、财务、业务等情况,体现自身发展轨迹和行业态势,公司发展有亮点也有挑战,未来需优化成本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5] 财务层面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6.4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47.2%,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2] - 2024年激光雷达销量约54.42万台,同比增长109.6%,用于ADAS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销量约51.98万台,同比增长113.9%,销量增长带动营收提升 [2] - 2024年全年毛利率达17.2%,呈逐季攀升态势,从一季度的12.3%提升至四季度的22.1%,得益于规模效应和精益运营带来的成本控制成效 [2] - 2024年公司在创新业务方向投入约2.5亿元,约占全年研发费用的41%,较23年增加约1.3亿元,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支撑 [2] 市场拓展层面 - 在ADAS领域,公司推出的高性价比激光雷达新品MX获多家汽车整车厂定点合作,首款搭载MX的车型已上市;2025年初发布的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已获国内外多家汽车整车厂定点合作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与全球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达成紧密合作,定点车型数量超百款;已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 [3] - 在机器人市场,公司推出的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R及半球形数字化激光雷达Airy适用于机器人自主导航与任务操作;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领域客户超2800家,在多领域与多家核心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3] 面临挑战层面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后净亏损约3.956亿元,虽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亏损问题仍存在,主要因加大创新业务投入和市场竞争致成本上升 [4] - 激光雷达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国内外同行双重竞争压力 [4] - 供应链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短缺以及交货期长等问题给公司生产和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4] 行业前景与公司应对层面 - 部分行业分析师对公司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优势使其在未来竞争中占有利地位;也有观点指出公司需尽快实现盈利,优化成本结构 [4] - 随着ADAS市场扩大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激光雷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公司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但行业竞争加剧要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速度 [4]
速腾聚创(024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6.489亿元,同比增长约47.2%[8] - 2024年公司全年毛利率达17.2%,从一季度的12.3%提升至四季度的22.1%[8]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后净亏损约3.956亿元,比2023年下降约8.9个百分点[9]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0,931千元、331,063千元、530,322千元、1,120,149千元、1,648,902千元[21] - 2020 - 2024年公司亏损净额分别为220,601千元、1,654,526千元、2,086,113千元、4,330,966千元、481,805千元[21]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3,644,015千元,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95,123千元,资产总额为4,139,138千元[24]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911,187千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54,772千元,负债总额为1,065,959千元[24]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5.842亿元,较2023年的9.406亿元有所收窄[38] - 2024年公司净亏损4.818亿元,较2023年的43.309亿元大幅减少[38]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0.265亿元增加33.0%至2024年的13.653亿元[43] - 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9.635亿元大幅增加59.2%至2024年的15.337亿元,其中ADAS应用激光雷达产品收入从7.771亿元大幅增加71.8%至13.353亿元,销量从约24.3万台大幅增加至约51.98万台,平均单价从约3200元降至约2600元;机器人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从1.865亿元增加至1.985亿元,同比增加6.4%,销量从约1.66万台增加至约2.44万台,平均单价从约11200元降至约8100元[44] - 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1.101亿元轻微减少11.0%至2024年的0.98亿元,交付项目数量从220个增至331个,平均售价从约50.03万元降至约29.6万元[44] - 服务及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0.465亿元大幅减少63.1%至2024年的0.172亿元[44] - 毛利从2023年的9364万元大幅增加202.8%至2024年的2.836亿元,整体毛利率从8.4%增加至17.2%[45] - ADAS应用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从2023年的毛损率5.9%大幅改善至2024年的毛利率13.4%[46] - 机器人及其他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从2023年的44.3%减少至2024年的34.5%[47] - 激光雷达感知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3年的55.4%轻微减少至2024年的53.8%[4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6.351亿元轻微减少3.1%至2024年的6.154亿元,研发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占收入的百分比从38.2%下降至33.6%[5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230万元增加414.4%至2024年的1180万元[53]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4540万元增加15.6%至2024年的525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54]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030万元增加82.8%至2024年的1880万元,主要为汇兑亏损[55] - 财务收入净额从2023年的7810万元增加27.7%至2024年的9970万元,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息收入增加[56] - 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从2023年的347.11亿元减少99.9%至2024年的280万元,因优先股上市后转普通股[57] - 净亏损从2023年的43.31亿元减少88.9%至2024年的4.818亿元[5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为28.412亿元,2023年为18.355亿元;2024年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6510万元,较2023年的5.165亿元减少[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1.494亿元[66] - 租赁负债从2023年的155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300万元,因新增租赁负债增加[67] - 应付许可费从2023年的226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810万元,因无新增且有支付[68]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23.1%增加至2024年的399.9%;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377.2%减少至2024年的25.8%,因优先股转普通股及获得款项[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为1180万元,较2023年的720万元有所增加,其中600万元归属物业、厂房及设备,580万元归属无形资产[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34名雇员,报告期内雇员福利总额为7.076亿元[76] - 2024年度,公司最大客户总收入占比34.7%(2023年:32.8%),五大客户总收入占比83.4%(2023年:66.9%)[116] - 2024年度,公司最大供应商总采购量占比46.6%(2023年:21.2%),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量占比59.4%(2023年:38.1%)[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激光雷达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框架协议建议年度上限为1000万元,实际交易金额为310万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开支人民币1,512,000元,余下开支人民币1,512,000元预计0.51年确认[158] - 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数除以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4.41%[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60939423股[163][166]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1,655,200股股份,总代价约182.2百万港元(扣除开支前),各月购回情况为2024年7月3,192,500股、8月3,484,000股、9月3,127,900股、10月1,233,800股、2025年4月617,000股[1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11,038,200股购回股份未被注销,由公司持作库存股份,报告期后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无意使用或出售库存股份[1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涉及任何重大诉讼[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直接或间接向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连人士授出贷款或就贷款作出担保[184]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年报日期无重大期后事项[1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激光雷达销量约54.42万台,同比增长109.6%;ADAS车规级激光雷达销量约51.98万台,同比增长113.9%[8] - 2024年已有超10款15 - 2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公司激光雷达[12] - 2024年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7.771亿元增至13.353亿元,同比增长71.8%[27] - 2024年用于机器人及其他行业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1.865亿元增至1.985亿元,同比增长6.4%[27] - 2024年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1.101亿元减至0.98亿元,同比减少11.0%[27] 产品与业务拓展 - 2024年公司推出激光雷达新品MX,价格不到200美元,已获多家车企定点合作[12] - 2025年初公司发布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已获国内外多家车企定点合作[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与全球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定点车型超百款[13] - 公司已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1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服务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领域客户超2800家[16] - 2025年3月,公司发布机器人视觉新品Active Camera平台首款产品AC1[18] - 2025年1月,第二代灵巧机械手电光2.0亮相,具有20个自由度与14个力传感器[19] - 公司已与全球超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9]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在创新业务方向投入约2.5亿元,约占全年研发费用的41%,较23年增加约1.3亿元[9] 公司架构与资源 - 公司现有超1500名员工,在全球多地设有办公室[25] - 公司业务包括销售激光雷达硬件产品、激光雷达感知解决方案及提供技术开发等服务[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5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为12名客户的32款车型实现SOP,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27] - 公司在中国深圳、上海及苏州建立三个研发中心[33] - 公司经营三个自有制造中心(两个在深圳,一个在深汕),并通过联营公司在东莞投资一个制造中心[34] 融资与资金使用 - 2024年1月5日公司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53亿港元,计划45%用于研发、20%用于提升制造等能力、20%用于加强销售和营销、5%用于探索战略合作、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79][80]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研发已使用3.695亿港元、提升制造等能力已使用1.906亿港元、加强销售和营销已使用2180万港元、探索战略合作已使用4770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使用9530万港元[82] - 2024年12月配售事项,公司按每股27.75港元配售1000万股新股份,较12月10日收市价折让约7.96%,所得款项总额约2.775亿港元,净额约2.71亿港元[83][84] - 2024年12月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公司计划未来一至两年内将未动用金额用于各拟定用途[85] - 2024年12月配售所得款项拟定用途:研发占40%(1.084亿港元)、海外业务发展占30%(8130万港元)、探索战略合作占20%(5420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10%(2710万港元)[86] - 2025年2月26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2200万股新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约4.66%,配售价每股46.15港元,较2月25日收市价折让约8.43%[88] - 2025年3月5日2月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10.153亿港元,净额约9.8887亿港元[89] - 2025年2月配售所得款项拟定用途:研发机器人增量部件占70%(6.922亿港元)、建设生产线等占20%(1.978亿港元)、探索战略合作占10%(9890万港元)[91] - 公司计划将2024年12月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的约20%(5420万港元)用于探索潜在战略伙伴关系或联盟机会,将2025年2月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的约20%(1.978亿港元)用于建设生产线等,约10%(9890万港元)用于探索潜在战略合作伙伴或联盟机会[73] - 公司若现金需求超流动资金,可能寻求信贷融资、外部借款或发行证券[92] 风险与管理 - 公司面临运营时间短、净亏损、净经营现金流出等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95] - 公司承受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等多种金融风险,整体风险管理计划着眼于减低不利影响[97]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对冲活动,通过审查净外汇风险敞口管理外汇风险[97][98] - 公司及其大部分海外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中国附属公司为人民币,面临与人民币及美元有关的外汇风险[98] - 公司面临利率、信贷、流动资金等风险,定期监察利率风险,管理层分组管理信贷风险,旨在保持资金灵活性[99][102][10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邱纯鑫博士、邱纯潮先生及刘乐天先生将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輪席退任,並合資格膺選連任[110] - 盧策吾博士於2024年2月9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民先生同日獲委任[108] - 邱纯鑫博士自2024年3月27日起獲委任為首席科學家並辭任首席執行官,邱純潮先生同日獲委任為首席執行官並辭任執行總裁[108] - 2024年3月27日邱纯鑫博士辞任首席执行官,邱纯潮先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19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自上市至2024年3月27日未遵守守则条文第C.2.1条,之后已遵守[19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
直击深圳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企业“十八般武艺”秀肌肉,产业格局“硬强软不弱”
经济观察网· 2025-04-26 17:26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201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新增机器人企业14534家,同比增长39.64% [5] - 深圳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非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激光雷达、芯片、舵机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 [1] - 人形机器人硬件60%至70%由深圳及周边城市产业链企业提供 [1] 行业展会与企业动态 -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展出180余家产业链企业,包括优必选、越疆、乐聚机器人等整机厂商及兆威机电、速腾聚创等上下游企业 [2]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意向订单量达100台,售价低于30万元,拥有20个自由度,移动速度10km/h [3] - 腾讯"小五"机器人采用轮足复合式设计,集成五指灵巧手和感知系统,面向养老场景 [3] 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 - 领益智造推出自研工业机器人系列,含减速器和控制器,已进入北美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4] - 戴盟机器人发布"视触觉传感器",可高分辨率捕捉三维力分布,应用于灵巧手精准操作 [5] - 逐际动力研发"多形态双足机器人",适配三种足端形态,适用于全地形移动和安防巡检 [6]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优势 - 深圳形成完整机器人生态链,从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到机械臂、灵巧手均可快速匹配优质供应商 [7] - 《白皮书》指出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完备,非工业机器人领域产品种类丰富,呈现"硬强软不弱"格局 [7] - 奥比中光双目3D相机G330系列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睿尔曼智能开发仿人协作机械臂并集成力觉反馈系统 [4][6]
速腾聚创与上汽大众达成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4-25 18:09
公司合作动态 -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出席2025上海车展上汽大众品牌日发布会并与百度、阿里云、宁德时代等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上汽大众科技X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1] 行业生态布局 - 上汽大众联合速腾聚创、百度、阿里云、宁德时代等科技及供应链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生态 凸显汽车产业智能化与跨领域协同趋势 [1]
港股概念追踪|马斯克押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战略 相关产业链环节需求空间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13:51
行业动态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 宇树 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1]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 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高强度运动场景的规模化实践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1] - 赛事全面检验了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协调性 控制算法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同时暴露出电机 传动机构 "小脑"运控等短板 [1] 公司动态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有用的工作 公司计划扩大Optimus规模 [1] - 特斯拉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长期来看预计与硬件相关的利润将伴随着人工智能 软件及车队运营业务利润的加速增长 [1] - 特斯拉表示包括更实惠车型在内的新车计划仍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1] 行业观点 - 人工智能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有望充分受益 [2] -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仍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 建议逢低布局 [2] - 建议核心关注大小脑 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2] 相关公司 - 机器人相关产业链港股包括优必选(09880) 越疆(02432) 小米集团(01810) 速腾聚创(02498)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金力永磁(06680) 上海电气(02727)等 [3]
速腾聚创发布可定制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最高支持2160线
快讯· 2025-04-21 17:5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1日速腾聚创宣布推出可定制化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 今年已连续发布多款新品 [1] 公司动态 - 4月21日速腾聚创宣布推出可定制化的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 最高支持2160线 [1] - 新平台覆盖一维扫描、二维扫描至面阵扫描 可快速满足智能汽车与机器人等多行业需求 [1] - 今年以来速腾聚创已连续发布多款新品 包括服务机器人方向的E1R和Airy 以及车载方向的EM4和EM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