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速腾聚创(02498)
icon
搜索文档
速腾聚创(2498.HK):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毛利率 非车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6-06 10:06
毛利率改善与财务表现 - 1Q25毛利率达到23 5%,同环比分别增长11 2ppts/1 4ppts,主要由于高毛利的机器人雷达收入占比提升及ADAS雷达技术降本[2] - ADAS雷达和机器人雷达毛利率分别提升至15 1%和52 1%,受益于E1R和Airy等高毛利率产品销量上升[2] - 1Q25收入同比下降9 2%至3 28亿元,ADAS雷达销量同比下降16 8%至96,700颗,机器人雷达销量同比增长183 3%至11,900颗[2] - 营业亏损同比收窄至1 21亿元,经营费用稳定在2 1~2 2亿元水平[2] 产品结构与价格动态 - ADAS雷达单价同比下降200元至2,400元,机器人雷达单价同比下降3,100元至6,200元,主要因年降及高性价比产品占比提升[2]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1Q25毛利率提升,预计2025年整体毛利率将达25 5%[1][4] Robotaxi与非车业务进展 - 与全球90%以上Robotaxi/Robotruck核心玩家合作,已与6家签订量产协议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3] - 非车领域获2家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独家合作,并与库犸科技签订三年120万台固态激光雷达协议[3] - 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累计客户突破2,800家,非车业务有望成为核心增长动力[3] 销量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激光雷达总销量预期下调至79万颗,其中机器人产品销量上调而ADAS销量下调[4] - 目标价调整至41 10港元,基于6倍2026年P/S估值[1][4]
速腾聚创: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毛利率持续提升,看好泛机器人与智驾双线共振-20250605
东吴证券· 2025-06-0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泛机器人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26.3/42.0/52.5亿元的预期,并将2025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2.5/1.2/4.4亿元上调至-2.3/1.4/4.6亿元,2025年6月4日收盘价对应PS为5.7/3.6/2.9倍,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2025Q1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12.4%,环比-30.7%;归母净利润-1.0亿元,亏幅同环比收窄24.4%/23.7%;毛利率23.5%,同比+11.2pct,环比+1.3pct [7] ADAS - 2025Q1公司ADAS产品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25.2%,环比-42.3%;出货量96700台,同比-16.8%,环比-37.2%;单价2367元,同比-10.0%,环比-8.1%;毛利率15.1%,同比+4.5pct,环比-1.2pct,出货量减少主要系新老主力客户切换带来短期波动 [7] - 今年公司发布基于数字化EM平台的EMX、EM4,锚定千元至数千元级别产品,可基于EM平台快速定制不同线数、造型、帧率、探测距离、FOV的产品,目前EM平台累计获全球5家整车厂的17款车型定点,有望增强导入客户的竞争力 [7] 泛机器人 - 25Q1公司泛机器人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87.0%,环比+11.7%;出货量11900台,同比+183.3%,环比+43.4%;单价6168元,同比-34.0%,环比-22.1%;毛利率52.1%,同比+23.1pct,环比+7.9pct [7] - 2025年5月公司获库犸科技120万台除草机器人激光雷达订单;无人配送领域揽获90%+行业头部客户,与新石器、九识等客户达成长期订单合作;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等Robotaxi头部客户均达成量产车型合作计划,新一代车型单车搭载4 - 6颗E1,有望于2025H2量产交付 [7] 产品布局 - 25年3月公司发布Active Camera平台首款产品AC1,首次实现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的硬件级融合,与公司具有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产品Papert 2.0形成手眼协同系统 [7] - 公司打造AI - Ready提供软件工具与开源算法,开源SDK涵盖驱动、数据采集等全链路工具,配套算法库提供SLAM、语义分割等技术支持,具备解决方案交付优势,可多方位赋能具身智能开发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20|1,649|2,631|4,202|5,253| |同比(%)|111.22|47.20|59.53|59.73|25.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36.63)|(481.83)|(232.76)|135.69|457.39| |同比(%)|(107.63)|88.89|51.69|158.30|237.0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8.95)|(0.99)|(0.48)|0.28|0.94| |P/S(现价&最新摊薄)|13.37|9.08|5.69|3.56|2.85|[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3.10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0.82/137.50港元,市净率3.78倍,港股流通市值14,695.31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8.02元,资产负债率20.58%,总股本484.47百万股,流通股本484.47百万股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3,644.02|3,841.63|4,672.85|5,599.18|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95.12|492.67|497.01|488.64| |资产总计(百万元)|4,139.14|4,334.30|5,169.86|6,087.82| |流动负债(百万元)|911.19|1,339.09|2,038.98|2,499.57|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54.77|144.79|144.79|144.79| |负债合计(百万元)|1,065.96|1,483.88|2,183.77|2,644.3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057.32|2,834.54|2,970.23|3,427.62|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48.90|2,630.50|4,201.80|5,253.20| |营业成本(百万元)|1,365.35|1,999.16|3,119.69|3,837.82| |经营利润(百万元)|(617.89)|(323.53)|56.87|369.99| |利润总额(百万元)|(476.83)|(232.74)|135.68|457.37| |净利润(百万元)|(481.81)|(232.74)|135.68|457.3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81.83)|(232.76)|135.69|457.39|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5.10)|(243.33)|127.04|453.1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0.45)|(15.61)|(22.50)|(1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58.15|15.97|5.67|5.4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009.57|(242.97)|110.21|448.58|[8]
速腾聚创(02498):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毛利率持续提升,看好泛机器人与智驾双线共振
东吴证券· 2025-06-04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泛机器人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26.3/42.0/52.5亿元的预期,并将2025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2.5/1.2/4.4亿元上调至-2.3/1.4/4.6亿元,2025年6月4日收盘价对应PS为5.7/3.6/2.9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33.10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0.82/137.50港元,市净率3.78倍,港股流通市值14,695.31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8.02元,资产负债率20.58%,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484.47百万股 [6] 2025年一季报情况 - 营收3.3亿元,同比-12.4%,环比-30.7%;归母净利润-1.0亿元,亏幅同环比收窄24.4%/23.7%;毛利率23.5%,同比+11.2pct,环比+1.3pct [7] ADAS业务情况 - 2025Q1营收2.29亿元,同比-25.2%,环比-42.3%;出货量96700台,同比-16.8%,环比-37.2%;单价2367元,同比-10.0%,环比-8.1%;毛利率15.1%,同比+4.5pct,环比-1.2pct,出货量减少系新老主力客户切换带来短期波动 [7] - 今年发布基于数字化EM平台的EMX、EM4,可基于该平台快速定制不同参数产品,目前EM平台累计获全球5家整车厂的17款车型定点,有望增强导入客户的竞争力 [7] 泛机器人业务情况 - 25Q1营收0.73亿元,同比+87.0%,环比+11.7%;出货量11900台,同比+183.3%,环比+43.4%;单价6168元,同比-34.0%,环比-22.1%;毛利率52.1%,同比+23.1pct,环比+7.9pct [7] - 2025年5月获库犸科技120万台除草机器人激光雷达订单;无人配送领域揽获90%+行业头部客户,与新石器、九识等客户达成长期订单合作;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等Robotaxi头部客户均达成量产车型合作计划,新一代车型单车搭载4 - 6颗E1,有望于2025H2量产交付 [7] 具身智能开发情况 - 25年3月发布Active Camera平台首款产品AC1,首次实现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的硬件级融合,与公司具有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产品Papert 2.0形成手眼协同系统 [7] - 打造AI - Ready提供软件工具与开源算法,开源SDK涵盖驱动、数据采集等全链路工具,配套算法库提供SLAM、语义分割等技术支持,具备解决方案交付优势,可多方位赋能具身智能开发 [7]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20|1,649|2,631|4,202|5,253|[1]| |同比(%)|111.22|47.20|59.53|59.73|25.0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36.63)|(481.83)|(232.76)|135.69|457.39|[1]| |同比(%)|(107.63)|88.89|51.69|158.30|237.09|[1]| |EPS - 最新摊薄(元/股)|(8.95)|(0.99)|(0.48)|0.28|0.94|[1]| |P/S(现价&最新摊薄)|13.37|9.08|5.69|3.56|2.85|[1]| |毛利率(%)|/|17.20|24.00|25.75|26.94|[8]| |销售净利率(%)|/|(29.22)|(8.85)|3.23|8.71|[8]| |资产负债率(%)|/|25.75|34.24|42.24|43.44|[8]|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5.10)|(243.33)|127.04|453.12|[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0.45)|(15.61)|(22.50)|(10.00)|[8]|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58.15|15.97|5.67|5.47|[8]|
速腾聚创(02498):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毛利率,非车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华兴证券· 2025-06-04 17: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高端制造行业评级为超配,对速腾聚创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HK$41.10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降本使1Q25毛利率提升至25.5% [9] - Robotaxi和非车产品领域对激光雷达需求快速增长,将成速腾第二增长动力 [9] - 目标价调整至41.10港元(对应6倍2026年P/S),重申买入评级 [9] 报告具体内容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速腾聚创当前股价HK$32.25,目标价HK$41.10,股价上行空间+27%,市值17.87亿美元,当前发行数量4.35亿股,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7900万美元,流通盘占比100% [1] - 主要股东中,BlackPearl Global占比11%,Cainiao Smart Logistics占比10%,Emerald Forest占比7% [1]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评级维持买入,目标价从45.00港元下调至41.10港元,降幅9% [2] - 2025E EPS从(0.19)元降至(0.23)元,降幅18%;2026E EPS从0.20元升至0.21元,升幅2%;2027E EPS从0.90元降至0.86元,降幅4% [2] 与市场预测对比 - 2025E营收27.44亿元,较市场预测低19%;2026E营收40.50亿元,较市场预测低31% [4] - 2025E EPS为(0.47)元,较市场预测高51%;2026E EPS为0.14元,较市场预测高47% [4] 1Q25业绩情况 - 当季销售激光雷达10.86万颗,同比降9.8%,其中ADAS雷达9.67万颗,同比降16.8%,机器人及其他雷达1.19万颗,同比增183.3% [5] - ADAS雷达和机器人雷达单价分别为2400元/6200元,同比分别降200元/3100元,收入同环比分别降9.2%/36.2%至3.28亿元 [5] - 毛利率达23.5%,同环比分别增11.2ppts/1.4ppts,营业亏损同环比收窄至1.21亿元 [5] 业务需求增长情况 - 速腾在全球核心Robotaxi及Robotruck玩家中与超90%客户建立合作,与6家签订正式量产合作协议 [6] - 在非车领域获2家全球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独家合作,5月公告与库犸科技三年120万台固态激光雷达合作协议 [6] - 在工业仓储等细分领域稳步拓展,累计客户数突破2800家 [6] 盈利预测调整 - 小幅下调2025年激光雷达销量至79万颗,上调机器人及其他产品销量,下调ADAS销量 [7][11] - 上调2025年毛利率预期至25.5%,小幅上调2026/27年激光雷达销量和收入预测 [7][11] 估值情况 - 采用6倍2026年P/S对速腾估值,得到目标价41.1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7][13]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20|1649|2211|2785|3639|[8]| |息税前利润(百万元)|(941)|(584)|(280)|(49)|24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4)|(396)|(105)|94|393|[8]| |每股收益(元)|(4.47)|(0.91)|(0.23)|0.21|0.86|[8]| |市盈率(x)|N/A|N/A|N/A|167.8|40.0|[8]| 核心盈利预测变化 |项目|2025E(调整后)|2026E(调整后)|2027E(调整后)|2025E(调整前)|2026E(调整前)|2027E(调整前)|变动(2025E)|变动(2026E)|变动(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11|2785|3639|2152|2698|3513|2.7%|3.2%|3.6%|[12]| |毛利润(百万元)|563|765|1081|529|753|1082|-0.4%|-3.8%|-3.8%|[12]| |毛利率|25.5%|27.5%|29.7%|24.6%|27.9%|30.8%|0.9ppts|-0.4ppts|-1.1ppts|[12]| |研发费用(百万元)|634|649|662|634|629|641|0.0%|3.2%|3.2%|[12]| |销售及管理费用(百万元)|290|295|315|285|290|310|1.7%|1.7%|1.7%|[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6|57|355|-165|55|372|-12.8%|3.2%|-4.5%|[12]| |每股收益(元)|-0.41|0.13|0.78|-0.36|0.12|0.82|-12.8%|3.2%|-4.5%|[12]| |Non - GAAP净利润(百万元)|-105|94|393|-89|92|410|-18.0%|1.9%|-4.1%|[12]| |Non - GAAP每股收益(元)|-0.23|0.21|0.86|-0.19|0.20|0.90|-18.0%|1.9%|-4.1%|[12]| |激光雷达销量(颗)|790000|985000|1312250|800920|975958|1254718|-1.4%|0.9%|4.6%|[12]|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公司|当前股价|当前市值(亿美元)|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024A)|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025E)|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026E)|P/S(2024A)|P/S(2025E)|P/S(2026E)| |----|----|----|----|----|----|----|----|----| |禾赛科技|18.65|24.5|289|452|640|8.5|5.4|3.8|[18]| |Luminar|3.52|1.7|75|127|216|2.2|1.3|0.8|[18]| |Innoviz|0.88|1.8|32|73|178|5.5|2.4|1.0|[18]| |平均值| - |7.0|105|172|300|4.0|2.3|1.4|[18]| |速腾聚创|32.25|19.9|231|309|390|9.1|6.8|5.4|[18]|
速腾聚创:Q1收入承压,后续增长有望提速-20250604
华泰证券· 2025-06-04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7.58港币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1Q25财报显示激光雷达出货10.86万颗,收入3.28亿元同比下滑9.2%,主要受去年同期新势力大客户订单下滑影响;Q1单季度毛利率23.5%为过去三年单季度新高;与库犸科技签订25 - 27年120万颗激光雷达交付大订单,带动机器人业务出货提速;随着迈入交付旺季,Q2起收入增长有望提速 [1] 各目录总结 激光雷达业务 - 1Q25 ADAS激光雷达出货9.67万颗(去年同期11.6万颗),受小鹏和问界订单下滑影响;截至1Q25已取得30家主机厂和Tier1超100款车型定点;2025年1月和4月推出EM4/EMX激光雷达,获全球5家主机厂17个车型定点;随着半导体工艺精进,有望提升ADAS毛利率 [2] 机器人业务 - 1Q25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1.19万颗(去年同期0.4万颗),因价格下探在多种机器人领域应用起量;获6家Robotaxi客户订单,签订割草机领域两个头部客户独家订单,包括与库犸科技的120万颗E1R交付订单,无人配送合作客户众多;今年战略聚焦人形机器人Active Camera开发并有望量产 [3] 盈利预测和估值 - 因乘用车新势力客户订单下滑和机器人领域割草机需求强劲,小幅下调ADAS激光雷达收入并上调机器人激光雷达收入,预计25/26/27E整体收入25.0/36.9/49.9亿元(较前值下调4/5/5%);因推出半导体工艺ADAS激光雷达且高毛利率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看好毛利率持续改善;基于可比公司均值8.5X 25年PS,给予目标价47.58港币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120|1,649|2,495|3,690|4,991| |+/-%|111.22|47.20|51.32|47.87|35.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337)|(481.83)|(146.54)|159.39|487.29| |+/-%|(107.63)|88.89|69.59|208.77|(205.7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8.95)|(0.99)|(0.30)|0.33|1.01| |ROE(%)|61.37|15.99|(4.91)|5.33|14.70| |PE(倍)|(3.29)|(29.65)|(97.48)|89.62|29.32| |P B(倍)|(1.57)|4.67|4.91|4.65|4.02| |EV EBITDA(倍)|(5.55)|(23.46)|(72.98)|63.01|20.74|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47.58港币,收盘价(截至6月3日)32.05港币,市值15,527港币百万,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752.52港币百万,52周价格范围10.82 - 137.50港币,BVPS 8.02人民币 [8] 收入拆分表 - 小幅下调25/26/27E 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至75.4/128.1/179.4万颗(前值84.7/135.6/183.0万颗),下调单价预期至0.20/0.15/0.14万元(前值0.20/0.19/0.18万元),预计收入14.9/19.0/25.3亿元,较前次下调13.3/24.9/23.7%;上调25/26/27E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至22.0/48.3/74.9万颗(前值12.2/22.0/35.1万颗),下调单价预期至0.41/0.35/0.31万元(前值0.63/0.56/0.51万元),预计收入8.9/16.7/23.3亿元,较前次上调15.4/36.2/29.1% [11][12] 利润表预测 - 预计25/26/27E毛利率24.7/27.6/28.7%(前值22.0/25.0/28.0%),因推出半导体工艺ADAS激光雷达且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看好毛利率持续改善 [12] 可比公司估值表 - 禾赛科技、Mobileye、Innoviz、兆威机电、优必选等可比公司2025E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P/E、P/S等指标有差异,平均P/S(2025E)为8.5 [13] 盈利预测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如25/26/27E营业收入2,495/3,690/4,99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 - 146.54/159.39/487.29百万元等 [18]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3、0.45、0.59、0.83、1.03次 [19]
速腾聚创(02498):25Q1业绩点评:ADAS营收承压,泛机器人业务拉动盈利改善,看好新产品放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3 18: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2.54港元,现价32.25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营收下滑但盈利能力改善,ADAS业务受客户方案切换影响承压,EM系列有望扭转失速,泛机器人业务放量在即,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3][4][5] - 预计2025 - 27E营收分别为23.66/31.18/51.95亿元,EPS分别为 - 0.42/0.18/1.36元,给予2025年8.0倍PS [6]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营收3.28亿元,同/环比 - 9.2%/-36.2%;毛利0.77亿元,同/环比 - 20.7%/-37.3%,毛利率23.5%,同/环比 + 11.17/+1.35pcts;归母净亏损0.99亿元,同/环比 - 25.0%/-24.3%,净利率 - 30.1%,同/环比 + 6.38/-4.74pcts [3] ADAS业务 - 25Q1车载ADAS激光雷达营收2.29亿元,同比 - 25.2%,出货量9.67万台,同比 - 16.8%,ASP2.37k,同比 - 10.1%,毛利率15.1%,同比 + 4.45pcts [4] - 4月发布新一代真192线数字化激光雷达EMX,EM新平台获5家OEM共17款车型定点,预计25Q4开始量产出货 [4] 泛机器人业务 - 25Q1 Robotics激光雷达营收7340万元,同比 + 87.0%,出货量1.19万台,同比 + 183.3%,ASP6.17k,同比 - 34.0% [5] - 1月发布全固态激光雷达E1R和半球形数字激光雷达Airy,截止2024年底服务超2800家非汽车领域客户,获库犸科技三年120万台庭院割草机器人订单 [5] - 近日发布Active Camera首款产品AC1和AI - Ready生态,1月发布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有望年内量产并贡献收入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7E营收分别为23.66/31.18/51.95亿元,同比增长43%/33%/66%;净利润分别为 - 202/87/657百万元,同比增长n.m./143%/657% [2] 可比公司估值 - 禾赛科技、Luminar、Innoviz、Aeva、Ouster等可比公司2025E PS均值为14.03倍 [9] ESG评价 - 环境方面,与Kuwa Robot战略合作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新路径,符合可持续交通趋势,助于减少碳排放 [17] - 社会方面,与智达科技合作,致力于推广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提升消费者生活质量 [18] - 治理方面,注重创新发展,有五代产品和M1 MEMS固态激光雷达系统SOP版本 [18]
速腾聚创20250531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速腾聚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地位**:2024 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第一、ADAS 激光雷达年度销量第一、2018 - 2024 年 ADAS 累计销量第一;被摩根士丹利评选为全球人形机器人 100 强之一,高盛列入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图谱 [2][4][5][16] 2. **技术与产品进展** - 推出全新一代数字化车载激光雷达平台 EM 平台,覆盖 96 线至 2160 线,开发周期短至三个月;发布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 EN Four 和面向 L2 + 辅助驾驶的 Emax [2][6] - 自研 SPAD SoC 芯片实现量产,应用于 EE 平台,与 SiPM 架构相比,BOM 成本可节约约 70% [4] - 今年年初推出两款全新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 Evo r 和 Egide,分别适用于室内外机器人和复杂环境中的服务机器人 [13] - 3 月发布针对机器人感知的 AC One、Act Two Camera 第一代产品,定义为主动摄像头,从底层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和 IMU [35] 3. **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 ADAS 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上海车展搭载激光雷达车型数量同比增长约 46%,速腾聚创产品占比超 50%;随着 AEB 新国标推行,前装市场空间广阔 [7] - 到 2030 年全球 Robotaxi 市场规模有望达约 4800 亿元,2025 年该行业显著爆发,速腾聚创是唯一能大规模量产全固态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公司,在该场景有优先落地优势 [10][29]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9 年达 39 亿美元,激光雷达在割草机器人沿边精准切割、防止碰撞和避障方面优势显著,预计未来带激光雷达的割草机器人占比达 60% - 70% [11][31] - 无人物流车市场是万亿级市场,国内快递物流行业广泛使用,速腾聚创占据 90%市场份额 [32] 4. **国际市场成就**:截至 2025 年 3 月底,与全球 30 家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合作,获超 100 款车型前装定点,为 38 款车型实现量产交付,拿下 8 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多款车型定点项目 [9] 5. **财务表现**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3.28 亿元,激光雷达累计销量 108,600 台,其中 ADAS 激光雷达销量 96,700 台;机器人及相关业务销量同比由 4,200 台增至 11,900 台,提升 183.3%,收入同比增长 87% [3] - 总体毛利率从 12.3%增至 23.5%,毛利润增长 73.1%;净亏损同比减少 24%,盈利能力改善 [22][24] - 产品销售收入 3.023 亿元,同比下降 12.4%;解决方案业务收入 2150 万元,同比增长 40% [18][21] 6. **不同业务板块表现** - **ADAS 应用领域**:销售收入从 2024 年 Q1 的 3.059 亿元降至 2025 年 Q1 的 2.289 亿元,同比减少 25.2%;销量从约 116,200 台降至约 96,700 台 [19] - **机器人及其他领域**:销售收入从 2024 年 Q1 的 3920 万元增长到 7340 万元,同比增长 87%;销量从约 4,200 台增加到 11,900 台 [20]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 2150 万元,同比增长 40%,交付项目数量减少,但平均项目售价大幅上升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速腾聚创与奥玛特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内将合作交付 120 万台车规级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创下行业最大订单记录 [2][12] 2. 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项目数量从 108 个减少到 45 个,但解决方案业务平均项目售价从 142,500 元增至 478,800 元,反映客户对定制化感知相关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21] 3. R&D 费用同比减少 2%达 1449 万元,占总收入比重提高到 42%;市场营销费用略减 0%达 281 万元,占总利润比重提高到 8%;行政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6%达 406 万元 [23] 4. 预计 2025 年 ADAS 出货量达 300 万台,比 2024 年的 100 万台翻倍以上,速腾聚创希望保持领先地位,预计车载和机器人业务占收比将更均衡 [28] 5. 今年第一季度泛机器人收入表现亮眼,上周与库玛签订 120 万订单合作 [30]
速腾聚创(02498)2025年Q1:技术优势兑现,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3.5%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22:03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总营收3.3亿元,毛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73%,毛利率23.5%,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 [1] - 净亏损收窄至9878.6万元,同比改善24.4% [1] - 机器人激光产品销量11900台,同比增长183.3%,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87.2%,收入份额提升至22.3% [1] - ADAS产品毛利率15.1%,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 - ADAS激光雷达产品销量9.67万台,收入份额约70%,部分客户转向纯视觉路线但多传感器融合趋势缓解影响 [3] -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26%,位居第一,2025上海车展超50%车型搭载量占比第一 [3] - 已取得30家汽车厂商超100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12家客户的38款车型实现SOP [3] - 机器人业务与全球超2800家客户合作,覆盖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领域 [5] - 无人配送领域占据超90%头部客户份额,割草机器人领域获120万台三年订单 [5][6] 技术优势 - 激光雷达专利公开量657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和166项(机器人感知系统领域),均居榜首 [2] - 推出EM平台及EMX产品,形成行业最全数字化激光雷达矩阵,覆盖96线至2160线不同规格 [7] - EM平台获全球5家整车厂17款车型定点,包括中外合资车企、北美新能源车企等 [7] 增长驱动 - ADAS业务受益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及Robotaxi发展,合作伙伴包括小马智行、滴滴自动驾驶等 [4] - 机器人业务爆发,人形机器人领域与20余家企业合作,发布Active Camera产品AC1及AI-Ready生态 [6] -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布局,合作企业包括宇树、灵宝CASBOT等 [6] 行业地位 - 2018-2024年ADAS累计销量冠军,2025年ADAS激光雷达年度销冠 [3] - 割草机器人领域与几乎所有头部玩家保持独家合作 [6] - 具身智能业务入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研机构核心产业图谱 [6]
速腾聚创(0249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30 18: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27,842千元,2024年同期为360,969千元;毛利77,010千元,2024年同期为44,482千元;毛利率23.5%,2024年同期为12.3%[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121,035千元,2024年同期为159,193千元;净亏损98,786千元,2024年同期为130,671千元[6]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27,842千元,2024年为360,969千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77,010千元,2024年为44,482千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为327.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61.0百万元减少9.2%[16]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销售收入为302.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45.1百万元减少12.4%,激光雷达产品总销量从约120,400台减至约108,600台[16] - 2025年第一季度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从305.9百万元减至228.9百万元,同比减少25.2%,销量从约116,200台减至约96,700台[16] - 2025年第一季度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产品销售收入从39.2百万元增至73.4百万元,同比增加87.0%,销量从约4,200台增至约11,900台[16]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解决方案收入为21.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4百万元增加40.0%,交付项目数量从108个减至45个,但平均售价从约142,500元增至约478,800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250.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16.5百万元减少20.7%[17]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从44.5百万元大幅增加73.1%至77.0百万元,整体毛利率从12.3%大幅提高至23.5%[18]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144.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48.6百万元减少2.5%,研发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占收入的百分比从31.4%升至42.7%[21]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8.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8.4百万元减少0.9%,销售及营销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占收入的百分比从7.2%升至8.1%[2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98.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130.7百万元减少24.4%[2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9070万元,2024年同期为8410万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4.629亿元,2024年同期为2.198亿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3.27842亿元,2024年同期为3.60969亿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7701万元,2024年同期为4448.2万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21035亿元,2024年同期为1.59193亿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净额为9878.6万元,2024年同期为1.30671亿元[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中国收入303,775千元,其他地区24,067千元,总计327,842千元;2024年同期来自中国收入344,434千元,其他地区16,535千元,总计360,969千元[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产品收入302,290千元(ADAS产品228,887千元、机器人及其他产品73,403千元),解决方案收入21,545千元,服务及其他收入4,007千元;2024年同期产品收入345,105千元(ADAS产品305,859千元、机器人及其他产品39,246千元),解决方案收入15,386千元,服务及其他收入478千元[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268千元(即期所得税),2024年同期为27千元(即期所得税)[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9,593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49,474,195股,每股基本亏损0.22元;2024年同期拥有人应占亏损131,786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25,477,732股,每股基本亏损0.31元[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激光雷达产品、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及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分别约为108,600台、96,700台及11,900台,较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减少9.8%、16.8%以及增加183.3%[4] - 2025年1月发布全球首款千线超远距数字激光雷达EM4,具备1080线发射能力和最远600米探测距离,还推出两款新品激光雷达E1R与Airy及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4] - 2025年2月举办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下线仪式,该雷达交付予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5] - 2025年3月推出首款基于Active Camera平台的新型机器人视觉产品AC1及AI - Ready生态系统[5] - 2025年4月发布全新一代数字化激光雷达EMX,具备真192线、每秒288万点的高清点云输出等特性[5] - EM平台自发布累计获全球5家整车厂的17款车型定点,国际市场已拿下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多款车型定点[8]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39亿美元,公司获2家全球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独家合作,2025 - 2028年将交付120万台车规级全固态激光雷达[10] - 公司年初推出两款面向机器人的全新固态数字激光雷达E1R和Airy[11] - 公司自主研发的Active Camera平台首款产品AC1,具有120°×60°超大FoV、70米探测距离和3厘米内测距精度[13]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中国收入303,775千元,其他地区24,067千元,总计327,842千元;2024年同期来自中国收入344,434千元,其他地区16,535千元,总计360,969千元[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年初发布AI + 机器人战略,采取“硬件开放 + 基础模型开源”策略打造开发者生态[12] - 公司与超20家具身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1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4,899,43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4,139,138千元;负债总额1,008,19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65,959千元;权益总额3,891,240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073,179千元[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4,416,178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44,015千元[15] - 2025年3月31日权益总额3,891,240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073,179千元[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定期存款为3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28亿元[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48.99432亿元,2024年为41.39138亿元[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权益为38.9124亿元,2024年为30.73179亿元[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负债为10.08192亿元,2024年为10.65959亿元[32] - 公司股份自2024年1月5日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35]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相关报表,于2025年5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发布[35] - 2025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期间,公司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9] - 若干准则修订本已颁布但未生效,预计生效后对公司无重大影响,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本)2026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2027年1月1日生效等[40][4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445,070千元和410,611千元,应收票据分别为162,329千元和72,512千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427,580千元和389,677千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194,598千元和2,835,984千元[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集团初始期限为三个月内的银行存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4.00%和4.28%[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363,778千元和475,825千元[55] - 2025年4月1日,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售后股份激励计划向集团合资格员工无偿授予总计1,312,523股股份的相关受限制股份单位[56] - 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公允价值根据公司股份于授出日期的股价(每股38.00港元)厘定[56] - 首次公开售后股份激励计划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不得超过21,000,000股股份或董事会厘定的较少股份数目[58]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邱纯鑫博士、刘乐天先生及邱纯潮先生;非执行董事为朱晓蕊博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冯剑峰先生、刘民先生及吴育强先生[60] - 公告载有前瞻性陈述,受风险、不明朗因素及其他非公司所能控制的因素影响[60]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无支付或宣派股息(2024年同期无)[51] - 公司在不同细分领域累计客户数突破2800家,无人配送领域揽获超90%行业头部客户[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取得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超100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为12家客户的38款车型实现SOP[4]
港股通(深)净卖出3.4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21:05
市场表现 - 5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0.53%报收23258.31点[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35.78亿港元占全天成交总额752.05亿港元的4.76%[1]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39.2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卖出3.46亿港元形成明显分化[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在沪市港股通以43.16亿港元成交额居首但遭净卖出7.16亿港元股价逆势上涨0.39%[1][3] - 泡泡玛特在沪市港股通成交25.29亿港元位列第二股价大幅下跌7.12%[1][3] - 美团-W获沪市港股通最大净买入7.80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买入2.95亿港元合计净买入10.75亿港元[1][2][3] 资金流向分化 - 沪市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中中国海洋石油获5.64亿港元净买入中国移动获5.97亿港元净买入[3] - 深市港股通恒生中国企业遭4.30亿港元净卖出为当日最大净卖出标的[2][3] - 腾讯控股在沪市港股通获1.21亿港元净买入但在深市港股通遭0.93亿港元净卖出[3] 涨跌幅异动 - 快手-W股价大涨5.95%但沪市港股通净卖出3.51亿港元显示资金逢高减持[3] - 中芯国际在两地港股通合计遭2.79亿港元净卖出股价下跌2.51%[3] - 速腾聚创单日跌幅达8.05%深市港股通净卖出772.55万港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