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02628)
icon
搜索文档
【非银】权益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保险股配置机会再现——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王一峰/黄怡婷)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1 07:07
业绩预增核心驱动 - 三家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长,中国人寿预计增长50%-70%至1568-1777亿元,新华保险预计增长45%-65%至299.9-341.2亿元,中国财险预计增长40%-60%至375-428亿元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速更为显著,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106%,新华保险增长58%-101%,中国财险增长57%-122% [5]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股票市场回稳向好推动权益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7.9% [6] 各公司业绩差异因素 - 中国人寿预计受利率短期上行影响,25Q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6月末提升21bp,保险服务费用同比有所改善 [6] - 新华保险因2025年1月举牌杭州银行并于9月获得董事会席位,对杭州银行的会计科目计量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正面贡献 [6] - 中国财险受益于大灾影响同比减弱以及非车险"报行合一",综合成本率延续改善趋势进而释放承保利润 [6] 资产配置与弹性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五家主要上市险企股票规模合计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9%,占总投资资产比例为9.3%,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 [7] - 各公司股票资产占比均较年初提升,平安占比10.5%提升2.8个百分点,人保占比5.4%提升1.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更为显著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五家上市险企合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股票占比为5.6%,较年初提升0.3个百分点,资产端弹性明显增加 [7]
分红实现率大比拼 不同险企新老产品大不同
北京商报· 2025-10-20 23:35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及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 使兼具保证利益与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产品优势凸显 成为市场新宠[1][3] - 监管政策有所宽松 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将分红型产品的分红浮动水平与监管评级挂钩 释放险企分红潜力[4][5] - 2024年以来预定利率为2%的分红型产品大量上市 这些新产品演示红利普遍降低[8] 分红实现率整体表现 - 2024年度是保险行业第三次公开披露分红险红利实现率 已有超7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数据[3] - 整体分红实现率表现优于2023年度 较2023年集中在25%至50%的情况有大幅改善 不少在售产品实现率超过100%[3] - 分红实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积极进行资金运用 在资本市场回暖过程中获取较高收益 投资端收益为分红提供基础[4] 公司及产品表现差异 - 头部险企表现突出 新华保险超60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达到或超过100% 平安人寿约10款新产品实现率均达100% 中国人寿个别产品实现率达138%[7] - 部分中小险企表现良好 大家养老4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均达100% 招商信诺人寿有14款产品超过或达到100% 且绝大多数产品实现率超75%[7] - 不同公司及产品差异显著 华汇人寿因实际经营情况2024年度不进行红利分配 信泰人寿20多款产品中仅3款实现率超50% 大部分为27.5%[7] - 新旧产品表现分化 大部分老产品分红实现率仍在25%至50%之间 而新产品因演示利率降低 分红实现率相对更高[8] 分红实现率的定义与参考价值 - 分红实现率是衡量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分红与销售演示预期之间匹配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式为实际派发红利除以演示红利[3] - 该指标是一个比例系数 反映实际与演示的比例关系 若高于100%意味着分红情况好于销售演示[3][9] - 分红利益取决于演示水平和分红实现率两个因素 演示水平一致时实现率高的产品分红利益更多 但演示水平不一致时实现率高不等于绝对分红利益高[9][10] - 消费者需关注保险公司长期的经营实力 投资能力及历史分红数据 而非仅看单一年份的实现率[10]
退役军人“零距离”实地探岗 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日报· 2025-10-20 23:24
活动概述 - 翁牛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参观内蒙古蒙都羊业、中粮家佳康翁牛特旗分公司、中国人寿翁牛特旗支公司三家企业 [1] - 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岗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对接平台 [1][5] 内蒙古蒙都羊业 - 公司展示了羊肉制品的完整加工、包装及仓储流程 [3] - 向退役军人详细介绍了生产岗位的操作规范、工作强度与薪资待遇 [3] 中粮家佳康翁牛特旗分公司 - 企业围绕养殖技术、供应链管理、质检等岗位进行详细介绍 [3] - 重点说明了岗位职责、职业发展空间与福利保障 [3] 中国人寿翁牛特旗支公司 - 公司重点介绍了企业文化、金融岗位职责及职业发展路径 [3] - 活动帮助退役军人对金融行业岗位形成全新认知 [3]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活动为退役军人与企业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实现了精准高效的就业对接 [5] - 翁牛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计划整合更多优质企业资源,持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就业对接活动 [5]
中国人寿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22:41
港股通整体成交情况 - 10月20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金额为369.37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33.62% [1] - 当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净卖出金额为21.9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居首,达到96.98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排名第二,为53.97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排名第三,为44.91亿港元 [1] 个股上榜频率与资金关注度 - 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W近一个月均上榜15次,最为港股通资金关注 [1] - 中兴通讯近一个月上榜8次 [1] - 优必选近一个月上榜6次 [1] - 中国海洋石油和信达生物近一个月均上榜4次 [1] 特定个股表现 - 中国人寿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10.4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37亿港元,收盘上涨2.44% [1] - 优必选日涨跌幅最高,达9.77% [1] - 药捷安康-B日涨跌幅为-3.89%,康方生物日涨跌幅为-2.69%,信达生物日涨跌幅为-0.86% [1]
10月20日南向资金净卖出26.7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22:32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于10月20日上涨2.42%,报收25858.8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全天合计净卖出26.70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098.66亿港元 [1] 港股通交易明细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668.15亿港元,成交净卖出22.86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430.51亿港元,成交净卖出3.84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活跃个股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居首,达57.87亿港元,但净卖出金额也最大,为12.05亿港元,股价上涨4.86% [1]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为32.31亿港元,净卖出5.14亿港元,股价上涨3.91% [1][2]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为29.33亿港元,净卖出1.62亿港元,股价上涨3.21% [1][2] - 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金额居首,达1.46亿港元,股价上涨2.31% [1][2] 深市港股通活跃个股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居首,达39.11亿港元,净卖出5.49亿港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净买入金额最多,为3.75亿港元,该股收盘上涨3.19% [2] - 腾讯控股在深市港股通录得净买入2.58亿港元 [2]
中国人寿(601628):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股市回暖叠加增配权益,盈利大幅改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0 20:33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中国人寿维持“增持”评级 [7] - 目标价格为50.42元 [7] - 估值基础为2025年P/EV 0.9倍 [14] 核心业绩观点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7.85-1,776.89亿元,同比增长50%-70% [1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158.54-1,367.58亿元,同比增长75%-106%,增速较半年度6.9%显著提升 [14] - 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6.43元、6.82元、7.52元,较此前预测上调幅度分别为43.0%、49.1%、56.3% [14] 业绩驱动因素: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是业绩增长主因,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和公司增配权益资产 [14] - 截至2025年9月末,沪深300指数较年初上涨17.9%,其中第三季度上涨17.9% [14] - 2025年上半年核心权益资产规模达9,691.2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和2024年末分别增长35.7%和20.3% [14] - 权益资产占总投资资产比例达13.6%,较2024年上半年末和2024年末分别提升1.9和1.4个百分点 [14] 业绩驱动因素:保险服务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0.7%,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 [14] - 业绩改善亦得益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较年初上行20个基点,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行23个基点 [14] 财务预测与估值指标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665,291百万元,同比增长26% [5]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81,868百万元,同比增长70% [5] - 预测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0% [5] - 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市盈率为6.34倍 [5]
中国人寿(601628):股市回暖叠加增配权益 盈利大幅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20 20:28
投资收益大幅提升,预计得益于股票市场回暖以及优化配置结构增配权益资产。1)25 年前三季度权益 市场回稳向好,截至25 年9 月末沪深300 指数较年初17.9%(24 年同期为17.1%),其中Q3 单季度 17.9%(24 年同期为16.1%);上证指数较年初15.8%(24 年同期为12.2%),其中Q3 单季度12.7%(24 年同期为12.4%)。2)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提升权益投资力度,25H1公司核 心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剔除货币基金)规模达9691.23 亿元,较24H1/24 年末分别增长 35.7%/20.3%,占总投资资产比例达13.6%,较24H1/24 年末分别提升1.9pt/1.4pt,利好推动投资收益在 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实现大幅提升。 预计NBV 强劲增长,保险服务业绩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5Q3 把握"831"预定利率下调前的窗口期积极 推动新单销售,预计25 年前三季度公司NBV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0.7%,较25H1 的增速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截至25Q3 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20bp,其中Q3 单季度上行23bp,预计利率回升叠 加公 ...
北水成交净卖出26.7亿 中国人寿盈喜后获加仓 阿里再遭抛售
智通财经· 2025-10-20 20:07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10月20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卖出26.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2.8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3.8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南方恒生科技(03033)、中海油(00883)、中国人寿(02628)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中芯国际(00981)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57.87亿港元,净流出12.0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32.31亿港元,净流出5.1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9.33亿港元,净流出1.62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1.68亿港元,净流出3.92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17.11亿港元,净流入1.05亿港元 [2] - 中海油买卖总额17.07亿港元,净流入1.46亿港元 [2] - 优必选买卖总额12.56亿港元,净流出1.51亿港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买卖总额11.78亿港元,净流入3.75亿港元 [4] - 康方生物买卖总额9.29亿港元,净流出1.28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买卖总额8.09亿港元,净流出2.26亿港元 [4] - 中兴通讯买卖总额8.04亿港元,净流出1.20亿港元 [4] 重点公司消息面 - 中海油获净买入1.62亿港元,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OPEC原油产量估计存在高达250万桶/日的巨大分歧,认为石油市场可能在2027年下半年重新平衡,布伦特原油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5]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1.37亿港元,公司预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花旗估算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至106% [5] - 腾讯获净买入9667万港元,华泰证券表示其游戏《三角洲行动》9月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预估2026年双端流水有望达120亿至180亿元,广告业务在AI驱动下投资回报持续改善 [6] - 药捷安康-B遭净卖出1128万港元,公司公告将10名股东持有的4497.11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1.33% [6] - 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分别遭净卖出3290万和3.24亿港元,美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发布涉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报告,提出九项建议以扩大出口限制 [6] - 阿里巴巴遭净卖出17.53亿港元,惠誉报告预期公司将维持强劲业务状况,但闪购的激烈竞争将拖累短期盈利能力,用于AI与云基础设施的增长型资本支出处于高位 [7] - 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3.75亿港元,而中兴通讯、信达生物、小米集团-W分别遭净卖出1.19亿、2.25亿、3.4亿港元 [7]
“炒股”赚翻了,新华保险、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喜
新浪财经· 2025-10-20 19:00
业绩表现 - 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40%,其中中国人寿预计净利润增长50%-70%,领跑行业 [1] - 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同比增加约522.62亿元至731.66亿元 [2]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2] - 人保财险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预计在40%-60%之间 [2] - 保险股股价表现强劲,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年内涨幅超50%,新华保险股价实现翻倍 [5] 投资收益 -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是险企业绩预增的重要原因,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2] - 人保财险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配置结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总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较大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股票的资金余额超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近1万亿元 [3] -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中股票占比11.6%,与基金合计占比18.6%,核心权益配置比例远超同业 [3] - 险企股票投资中FVTPL占比高,新华保险达81.2%,中国人寿为77.4%,使得股价浮盈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3] 保费收入 - 行业保费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太保寿险2025年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4] - 新华保险2025年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 [4] - 新华保险2025年1-8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8月份保费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2% [4] 产品结构转型 - 在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上市险企加速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发力重点 [5]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5] - 太保寿险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5] - 分红险的“低保底+高浮动”特点有助于险企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并满足客户在低利率环境下对收益弹性的需求 [5] 行业展望 - 保险行业盈利改善逻辑持续兑现,资产端加大权益配置、负债端成本下降、市场竞争格局趋于集中 [5] - 随着开门红临近,预计保费增速在10%左右,基数较低且负债端压力有限,估值核心将回到投资端驱动 [5] - 展望四季度,人身险业务增速可能因预定利率下调和准备2026年开门红而放缓,但业务结构将持续优化 [5] - 对四季度险资投资收益持乐观预期,险资可能继续增加权益资产配置以提升收益 [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26.7亿 中国人寿(02628)盈喜后获加仓 阿里(09988)再遭抛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7:59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20日港股市场北水资金成交净卖出26.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2.8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3.8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南方恒生科技(03033)、中海油(00883)、中国人寿(02628)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中芯国际(00981) [1] 个股交易明细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57.87亿港元,净流出12.0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32.31亿港元,净流出5.1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9.33亿港元,净流出1.62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1.68亿港元,净流出3.92亿港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买卖总额11.78亿港元,净流入3.75亿港元 [4] - 中海油(00883)在港股通(深)获净买入1.62亿港元 [4] 能源行业与中海油 - 摩根士丹利指出各大数据提供商对OPEC原油产量估计差距高达250万桶/日 [4] - OPEC增产计划“有名无实”,全球石油需求比普遍认知更强劲,石油市场可能在2027年下半年重新平衡,布伦特原油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4] 保险行业与中国人寿 - 中国人寿预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 [5] - 花旗估算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仍同比增长75%至106%,至1159亿至1368亿元,主要因投资回报提升及权益投资配置增加 [5]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 - 腾讯《三角洲行动》9月日活跃用户(DAU)突破3000万,华泰证券预估2026年双端流水有望达120亿至180亿元 [5] - 阿里巴巴遭净卖出17.53亿港元,惠誉预期其将维持强劲业务状况,但闪购激烈竞争将拖累短期盈利能力,AI与云基础设施的高资本支出将压缩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7] 半导体行业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3290万港元,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3.24亿港元 [6] - 美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发布涉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报告提出九项建议以扩大出口限制,标志着贸易摩擦转变为上游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对抗 [6] 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 - 药捷安康-B(02617)遭净卖出1128万港元,公司批准将4497.11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1.33% [6] - 康方生物(09926)买卖总额9.29亿港元,净流出1.28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01801)买卖总额8.09亿港元,净流出2.26亿港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