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充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首次大规模召回 是电池的原因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12
近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 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 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24款MEGA,共计11411辆。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销售的所有MEGA车辆。杰兰路数据显示,2024年MEGA销量约1.1万辆。 起火缘由 此次召回和10月23日晚在上海发生的一起2024款MEGA行驶中起火有关,车主在车辆起火之后,顺利打 开车门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理想称,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与车主取得联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由于事故车辆 需要用户、消防及相关机构共同完成勘验与检测,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耗时较长。截至目 前,尚未形成最终的技术结论。 在理想之前,超快充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没有车企、电池厂商对其进行量产,因为成本高企。当时 行业里电芯的主流技术路线共分为3条: 第一条路线,电芯材料采用高镍三元(镍8、镍9),续航里程在700km以上,主要用于高端车型;第二 条路线,采用性价比更高的镍6材料;第三条路线,即采用更平价 ...
理想回应MEGA自燃,主动召回11411辆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3:19
记者丨易思琳 编辑丨吴晓宇 视频丨 王学权 近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5年11月7日 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24款MEGA,共计11411 辆。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销售的所有MEGA车辆。杰兰路数据显示,2024年MEGA销量约1.1万 辆。 起火缘由 此次召回和10月23日晚在上海发生的一起2024款MEGA行驶中起火有关,车主在车辆起火之 后,顺利打开车门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理想称,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与车主取得联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由于 事故车辆需要用户、消防及相关机构共同完成勘验与检测,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耗 时较长。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最终的技术结论。 在等待结论的过程中,理想内部迅速进行了自查,对云端预警系统记录和专项验证数据进行了 复核。 调查结果显示,与事故车同批次的2024款理想MEGA车辆中,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 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 ...
理想回应MEGA自燃,主动召回11411辆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56
召回事件概述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主动备案召回计划,将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24款MEGA车型,共计11,411辆 [1] -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销售的所有MEGA车辆,杰兰路数据显示其2024年销量约1.1万辆 [2] 召回原因与安全隐患 - 召回与10月23日晚在上海发生的一起2024款MEGA行驶中起火事件有关,车主未受伤 [4] - 公司内部自查发现,与事故车同批次的车辆存在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的问题,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 [5] - 该缺陷可能导致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5] - 业内专家指出,冷却液漏液可能导致腐蚀,进而造成电池包短路 [8] 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 - 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 [6] - 公司云端预警程序会针对冷却液渗漏导致的动力电池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警,并通过客服及车机系统联系用户安排救援 [11] - 当车辆出现故障时,会通过车机故障灯、文字及报警音提醒用户靠边停车等待救援 [11] 电池技术背景与行业观点 - 理想MEGA是公司首款纯电旗舰车型,首搭宁德时代麒麟5C电池,主打超快充卖点 [8] - 该电池选择了充电更快的三元锂材料,为解决其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电池包采用了大规模的液冷技术,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换热面积相比传统底部冷却方案提升5倍 [10] - 业内观点认为,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更高但低温性能差,三元锂电池充电更快但热稳定性较差,厂商需根据车型需求进行技术侧重 [9][10] - 超快充技术研发过程中更多依赖仿真数据,缺乏实车路跑经验,可能无法完全模拟所有极端场景 [11]
充电15元须先充值30元?浩瀚能源CEO赵昱辉:多App、多流程、预充值等乱象,未来可用“超快充”根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8:05
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文多 到充电站给新能源车充电已成为不少人每周必有一次的经历,但一个充电桩上贴着五六个二维码、充电 花15元要先充值30元、手机操作流程繁琐等现状,给车主造成了不好的充电体验。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 题? 当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赵昱辉表示,《技术要求》首先是对国家政策的积 极响应,也是瞄准了行业"无标可循、野蛮生长"的痛点。 9月17日,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昱辉在"2025世 界储能大会"上发表了一项标准化研究成果——《800V电压平台电动汽车超充站技术要求》(以下简称 《技术要求》)。 充电行业仍处于"战国时代" 谈到《技术要求》的发布背景,赵昱辉说:"今年多个部委联合发布大功率充电指导意见,这是国家绿 色能源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大功率充电是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的核心方案。"在他看来,随着电池能 量密度提升与续航里程优化,补能时间的缩短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相关标准制定因此具备重要价 值。 解决行业乱象是另一动因。赵昱辉称,随着新能源车存量快速增长,补能已成为高频刚需。但当前充电 行业仍处于"战国时代",缺乏统一标 ...
动力电池及电气系统系列报告:需求旺盛,锂电隔膜有望迎来价格拐点
招商证券· 2025-09-05 13: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4] 核心观点 - 锂电隔膜行业有望迎来价格拐点,主要因下游需求强劲、行业自律协议抑制低价竞争、头部企业产能趋紧 [2][7][8] - 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40.21GWh,同比增长106.1% [7][24]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4超70%,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订单绑定巩固优势 [7][8][17]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Q3锂电池排产环比预计增长15%以上,下游需求强劲 [2] - 隔膜行业当前普遍亏损,仅星源材质等个别企业微利,价格位于底部不可持续 [2][7][8] - 头部企业湿法隔膜产能已满产,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7] - 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不盲目扩产,部分企业缩减扩产计划(如长阳科技) [2][7][17] - 隔膜价格上涨初现端倪,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区间为1.29-1.30元/平方米 [17][19] 企业财务与订单 - 重点公司财务指标: - 恩捷股份:25PE 47.5倍,25EPS 0.7元 [4] - 星源材质:25PE 30.1倍,25EPS 0.4元 [4] - 中材科技:25PE 22.0倍,25EPS 1.4元 [4] - 头部企业获大额订单: - 恩捷股份与亿纬锂能(2025–2031年采购≥30亿平方米)、LG能源(2025–2027年采购35.5亿平方米) [23] - 星源材质与LG能源(2024–2030年采购≥120亿平方米)、大众集团(2025–2032年供货20.9亿平方米) [23] 技术发展与第二曲线 - 车端超快充推动隔膜向"薄强快"迭代,储能电芯加速湿法隔膜渗透(314Ah电芯带动9μm向7μm升级) [7][27][28] - 头部企业布局固态电池等新赛道: - 星源材质开发固态电池大孔骨架基材,布局半导体和柔性皮肤技术 [29] - 恩捷股份建设百吨级硫化锂产线,规划千吨级电解质产能 [29]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总市值6215.4十亿元,流通市值5378.7十亿元,占A股比例约6% [4] - 行业指数表现强劲:近12个月绝对收益55.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4% [6]
岚图卢放:高速充电别“赖桩”,充电超时应收“占位费”
经济观察网· 2025-08-18 18:14
充电效率问题与用户行为 - 电动车充电至80%后仍长时间占用充电桩导致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现象频发 [1] - 行业高管倡议充至80%后主动驶离并对超时占桩收取阶梯费用以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1] - 反对观点认为强制规则可能影响用户体验且80%电量可能导致车辆需要二次补能 [1] 补能技术发展路径 - 换电路径存在高成本、标准不统一及品牌封闭性限制仅服务于小范围用户 [1] - 超快充技术具备普适价值 岚图5C超快充配合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5分钟补能超百公里 [1] - 800V架构是车辆高效匹配5C充电桩的前提条件 缺乏支持将限制充电效率释放 [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从2024年12月3.3万个增长至2025年7月6.2万个 7个月增长近一倍 [2]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高达98.4% 显示基础设施快速扩张 [2] - 5C与800V技术正处于上升期 正构建高效开放共享的补能网络 [2] 超快充技术应用与推广 - 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与车辆充电能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2] - 岚图知音等车型已搭载800V平台并支持5C超充 实现充电如加油的体验 [2] - 公司计划2023年下半年将800V+5C技术推广至更多车型 [2]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超快充技术以全兼容、无门槛、真普惠三重优势成为新能源基建主流选择 [3] - 技术胜利在于通过开放生态覆盖最广泛需求场景而非否定其他路径 [3] - 未来补能趋势强调在开放网络中让每度电创造最大价值而非封闭专属 [3]
浩瀚能源品牌首次亮相2025北京国际充换电展 斩获“2025超充网络开拓先锋”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携V4极充兆瓦桩、G系列液冷超级充电桩、极能胶囊等创新产品参展 提供高效率全场景补能方案 [3] - 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MW 单枪峰值电流1300A 为全球首个乘用车全液冷兆瓦桩 [5] - 极能胶囊集成家充桩、随车充、户外放电和V2V补能四大功能 实现"四合一"家庭充电解决方案 [5][10] - "极智充"项目实现代客泊车辅助与自动充电结合 获充换电网络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 [12] 网络建设与布局 - 超快充站已覆盖全国超1100座站点 部署近5000根超快充桩 [13] - 计划到2027年建成3000座自建站和15000根自建桩 同步推进加盟站合作建设 [13] - 打造吉利体系充电补能"一张网" 服务集团全品牌及社会新能源用户 [6] 发展战略与行业影响 - 采用"双轮驱动"业务布局:自研超快充技术与完善超快充布局 同步推进全链路智能化补能体验 [8] - 推动新能源汽车补能速度追上加油速度 实现超越油车的补能体验 [8] - 通过技术外溢带动社会资本加入 使超快充从"车企自建"转向"社会共建" [13] - 构建全域开放充电生态 为行业提供新发展思路 [10] 行业认可与成就 - 获组委会颁发"2025超充网络开拓先锋"称号 [1] - 创新产品和发展理念获得业界人士一致认可 [10][12] - 首次行业亮相即展现雄厚技术储备和持续迭代能力 [10]
独家对话巨湾技研总裁裴锋:今年超快充渗透率有望超10%,车企不适合自建充电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9:34
政策与行业规划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超过10万台 [1] - 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 [8] 车企充电网络建设进展 - 理想汽车高速超充站总数达959座 实现"九纵九横"高速核心路段贯通 [1] - 小鹏汽车单周新增22座自营充电站 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3000座超快充站 [1] 超快充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认定2025年为超快充元年 硬件接口和通讯协议国家标准已确立 [1] - 巨湾技研是全球首家且唯一量产十分钟内极快充电池的企业 [3] - 超快充渗透率预计2024年超10% 2030年达60%-70% [4] 充电技术路线演进 - 动力电池发展经历四条曲线:能量密度(2016-2019)、低成本(2019-2023)、超快充(2023起)、全固态电池 [4] - 行业充电倍率从2C/4C提升至10C 但存在峰值倍率营销噱头问题 [5] - 实际需求为平均充电倍率6C-8C 对应5-8分钟充至80%电量 [5] 巨湾技研技术成果 - XFC极快充电池实测5%-63%SOC充电耗时3分58秒 5分钟充入54.54kWh电量 [5] - 超快充电池成本仅比普通快充电池高5%-8% 远低于行业允许的1倍溢价 [7] - 采用聚合物+无机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已申请全固态电池专利 [13] 补能场景格局预测 - 未来补能场景分布:20%家充、80%公共超快充、微量快速换电 [7] - 仅40%家庭有固定车位 其中超半数无法安装充电桩 实际仅20%用户具备家充条件 [7] - 换电因电池规格标准化难 仅作为补充方案 [10] 充电设施建设模式 - 充电站建设应参照加油站第三方统一运营模式 车企自建属过渡行为 [8] - 充电桩需升级为超充桩 城市总需求数量将减少 预计五年内完成转型 [10] - 特斯拉V4超充桩已向非特斯拉车辆开放 理想开放2C/4C充电桩 [10]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传统电池200-300Wh/kg)但充电速度慢 [12] - 当前技术路线未统一 产业规模不足 成本高 需持续提升能量密度 [13] - 半固态电池为过渡路线 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不突出 公司重点布局全固态 [14]
7.11-深圳丨尚闻科技 重点支持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03 18:37
两轮车换电大会概况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聚焦两轮车换电、锂电/钠电技术、高倍率充电、新材料等前沿议题 [1] - 活动规模达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企业、600+企业高层参与,宁波尚闻科技作为椅背贴赞助商支持会议 [1] 参会企业及演讲主题 - **雅迪科技集团**:分享换电车趋势及应用 [4] - **台铃集团**:探讨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与出海发展新趋势 [4] - **新日股份**:分析锂电池/钠电池在摩托车行业的应用前景 [4] - **优旦科技**:提出两轮车换电BMS安全重构与智能运维路径 [4] - **创明新能源**:讨论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 [4] - **时代瑞象**:研究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 [4] - **比克电池**:展示高性能圆柱电池技术与轻型动力应用 [4] - **诺达智慧**:介绍多极耳圆柱电池技术发展 [4] - **多氟多新能源**:推出电动两轮车及换电高安全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4] - **鹏辉能源**:展示高性能轻型动力电池综合解决方案 [4] - **星恒电源**:探索锰基材料在小动力电池的新应用 [4] - **中兴派能**:介绍软包铁锂电芯在两轮换电领域的应用 [4] - **睿恩新能源**:展示无极耳圆柱电芯的性能与安全突破 [4] 行业技术焦点 - 技术方向涵盖钠电替代、超快充、新材料工艺创新,涉及锂/钠电池、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等材料体系 [1][4] - 多家企业强调智能化解决方案,如BMS安全重构、智能装备创新、全球漫游设备管理等 [3][4] 赞助与支持企业 - 除尚闻科技外,时代瑞象、诺达智慧、优旦科技、睿恩新能源等12家企业重点支持大会举办 [4]
全场景需求爆发!46大圆柱黑马“抢跑”
起点锂电· 2025-06-09 18:34
大圆柱电池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461亿只,同比增长109%,其中46系列大圆柱型号增速超50% [1] - 大圆柱电池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拓展至储能、轻型动力、人型机器人、eVTOL、AI数据中心BBU等领域 [1][6] - 预计2030年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及户用储能领域出货量达100GWh,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12][19] 力华电源产品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全通路无极耳创新结构,持续放电能力达50C,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7] - 采用自由呼吸式循环结构、微观电弧抑制技术等创新,6C充电下温升从25℃降至15℃,温度均匀性提升20% [10] - 46系列大圆柱电芯通过材料创新和one-unit堆叠设计,能量密度提升3%-5%,循环寿命超8000次 [13][14] 应用场景拓展 - 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技术向4C-6C迭代,大圆柱成为快充电池最优解 [5][10] - 储能领域:在户用/工商业储能中成组效率更高,2024年加速替代18650/21700小圆柱 [12] - 两轮车市场:2024年大圆柱电池出货增速超100%,全球需求预计达31GWh [14][16] 国际化进展 - 力华电源在欧洲电池展获德国BOSCH、MAN、保时捷、宝马等多家国际企业合作意向,覆盖车动力、储能、智能设备领域 [2] 行业竞争格局 - 46大圆柱电池量产应用仍处初级阶段,力华电源6月产线全面量产后有望成为行业排头兵 [20] - 公司已构建覆盖汽车动力、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多领域的46系产品矩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