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特尔(04335)
icon
搜索文档
消息人士:英特尔(INTC.O)表示,三名高级制造执行官即将退休。
快讯· 2025-08-01 13:48
消息人士:英特尔(INTC.O)表示,三名高级制造执行官即将退休。 ...
或暂缓14A工艺开发,英特尔断腕自救,陈立武能否力挽狂澜?
36氪· 2025-08-01 11:49
公司战略调整 - 新任CEO陈立武主导大规模业务精简,包括剥离非核心业务(汽车、FPGA子公司Altera 51%股权以44.6亿美元出售)、裁员15%(约1.5万人)及取消德国马格德堡和波兰工厂建设计划[1][4][8] - 战略方向从基辛格的IDM 2.0(重金投入制造追赶台积电/三星)转向"先有客户再投资",明确KPI为改善毛利率、缩减资本支出[5][8][9] - 可能暂停或取消14A(1.4纳米)及后续先进工艺开发,若无法获得外部关键客户,此举将动摇公司技术领先定位[1][4][12] 制造业务危机 - 14A节点是英特尔首次采用ASML High-NA EUV光刻技术的关键平台,被视为反超台积电/三星的核心机会,放弃将导致退出尖端制程竞争[1][4][12] - 若放弃14A,代工业务仅能依靠18A/Intel 3等旧工艺,与台积电5nm/3nm差距显著,难以吸引高端客户[12][13] - 制造能力衰退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光刻/EDA/材料团队边缘化,公司向设计公司转型,违背长期坚持的IDM模式[12][16] 行业竞争格局 - 英特尔市值跌破1000亿美元(一度低于700亿),不及AMD六成,远逊于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反映市场对其技术落后与战略摇摆的担忧[9][15] - x86架构面临Arm/RISC-V的生态挑战,制程研发失去下游产品支撑,制造投入转为负担[16] - 台积电/三星在7nm/5nm节点领先,英伟达/AMD依托其先进工艺抢占高性能计算/A芯片市场,加剧英特尔份额流失[15][16] 历史与技术瓶颈 - 英特尔曾以"Tick-Tock"模式引领行业,但14nm/10nm制程延误导致技术节奏崩盘,被台积电全面超越[15] - IDM 2.0战略矛盾显现:设计部门受制程拖累,制造部门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集成模式从护城河变为束缚[16] - 陈立武强调18A工艺为未来十年支柱,但技术差距可能迫使公司退回IDM 1.0时代[16][17]
英特尔取得可变历元尖峰序列滤波专利
金融界· 2025-08-01 10:34
作者:情报员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特尔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可变历元尖峰序列滤 波"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9325587B,申请日期为2018年06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
英特尔(INTC.US)加速业务瘦身:传洽谈引入爱立信(ERIC.US)投资NEX部门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0:08
投资合作谈判 - 爱立信正与英特尔就投资其网络基础设施业务进行谈判 投资金额达数亿美元 爱立信将成为英特尔新分拆网络及边缘业务(NEX)的少数股东[1] - 英特尔已与其他潜在投资者商谈 希望共同投资该业务 NEX业务生产用于计算机和电信网络的芯片[1] - 英特尔已开始寻找战略投资者 计划继续作为网络业务分拆公司的主要投资者[2] 业务分拆与重组 - 英特尔上周宣布将网络和基础设施部门分拆成立独立公司 NEX首席执行官表示新公司将专注于通信、网络和以太网连接芯片业务[2] - 英特尔今年4月同意将可编程芯片部门Altera 51%股份出售给银湖管理公司[1] - 英特尔近年来持续削减成本并出售非核心业务以增强财务状况[1] 技术合作与供应链关系 - 爱立信是英特尔长期客户 NEX业务长期为爱立信无线接入网络硬件提供所需芯片[1] - 爱立信许多硬件产品依赖英特尔设计的芯片制造移动网络设备[2] - 去年年初两家公司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 爱立信宣布未来基础设施将基于英特尔Xeon Next-Gen处理器构建[2] 行业竞争态势 - 英特尔近年来难以跟上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竞争对手的步伐[1] - 前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去年因转型计划未能及时见效而被解职[1]
英特尔取得用于将非串并行控制流图转换为数据流的方法和设备专利
金融界· 2025-07-30 09:01
英特尔新专利授权 - 英特尔公司取得名为"用于将非串并行控制流图转换为数据流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 [1] - 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9947427B [1] - 该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18年11月 [1]
英特尔加速业务重组:NEX 网络部门将独立分拆并寻求外部投资人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05
公司战略调整 - 英特尔计划将网络与边缘业务(NEX)拆分为独立公司并寻找外部投资人,同时保留锚定投资者地位 [1][3] - 此次分拆是新任CEO陈立武重振公司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削减投资、裁员和出售非核心业务 [1] - 公司近期已将网络与边缘计算业务并入数据中心和PC集团,不再作为独立部门报告业绩 [1] 业务分拆细节 - NEX部门2024年营收58亿美元(约415.56亿元人民币),占英特尔总销售额的11% [1] - 新独立实体将专注于通信、企业网络和以太网连接基础设施的硅解决方案 [3] - 公司此前已将Altera FPGA业务大部分股权以87.5亿美元(约626.93亿元人民币)出售给私募基金Silver Lake [3] 管理层变动 - NEX部门负责人萨钦・卡蒂自2023年初领导该部门,2024年4月起兼任首席技术与AI官 [3] - 卡蒂负责公司AI战略并主导了NEX分拆计划的内部宣布 [3] 其他改革措施 - 公司宣布15%的裁员计划 [3] - 对代工业务采取更保守态度 [3] - 公司强调将加强核心产品组合和AI路线图以更好服务客户 [3]
英特尔(INTC.US)确认剥离网络通信业务 锚定投资模式复制Altera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7-26 11:15
公司战略调整 - 英特尔计划分拆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为独立公司 并寻求外部投资 同时保留锚定投资者身份[1] - 分拆后新公司将专注于通信 企业网络和以太网连接基础设施的硅解决方案[1] - 公司同步实施全球裁员15% 并对晶圆代工业务采取更保守策略[1] - 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明确将剥离非核心战略资产 包括减持Mobileye股份和出售Altera业务51%股权[2] 业务重组细节 - NEX事业部自2023年9月起已剥离边缘计算和集成光子业务 当前聚焦网络与通信产品[2] - 英特尔将效仿既往分拆案例 在引入外部投资者同时保留新公司股权[2] - 重组旨在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现有支持体系将保持无缝衔接[2] - 独立后的NEX公司预计将通过加速创新与投资 更敏捷推进客户战略[2] 管理层动态 - NEX事业部负责人Sachin Katti于2023年初执掌该部门 2024年4月兼任首席技术与人工智能官[1] - 陈立武自2024年3月接任CEO以来持续推动资产优化 预计9月底完成Altera交易[2] - 公司强调将强化核心产品组合与AI技术路线图[1]
标普五连阳“完美一周”收官!纳指、标普再创新高,英特尔跌超8%
第一财经· 2025-07-26 07:36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上涨0.40%至6388.64点,纳指上涨0.24%至21108.32点,道指上涨0.47%至44901.92点,均创收盘纪录新高 [1] - 标普500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5%,实现连续五个交易日刷新收盘新高,为2021年11月以来首次 [1] - 标普500指数11个主要板块中9个上涨,材料板块领涨1.17%,工业板块涨0.98% [1] 科技股动态 - 微软上涨0.55%至513.71美元创历史新高,特斯拉止跌反弹3.52%,谷歌A涨0.53% [2] - 英特尔因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大跌8.5%,营收129亿美元同比持平,调整后净亏损4亿美元 [2] - 本周科技股表现分化:谷歌A累计涨4.39%,特斯拉跌4.12%,台积电ADR涨2.16% [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市场关注美欧关税谈判进展,特朗普称或将达成协议提振风险偏好 [1]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60%,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 [3] - 分析师预测标普500成分股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7.7%,科技板块贡献最大 [3] 大宗商品与中概股 - WTI原油期货跌1.32%至65.16美元/桶,黄金期货跌1.12%至3335.6美元/盎司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89%,蔚来涨超1%,哔哩哔哩跌超2% [2]
错失AI商机…英特尔上季亏损 将继续“节流”
经济日报· 2025-07-26 07:27
财务表现 - 公司第2季营收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0亿美元 [1] - 第2季净损29亿美元,每股亏损0.67美元,远逊于市场预期的获利0.01美元 [1] - 经调整后毛利率27.7%,年比下降9个百分点,低于预估 [1] - 预期本季营收126亿-136亿美元(中位数13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估 [1] - 本季经调整后预计损益两平,毛利率季增6.3个百分点,仍逊于预期 [1] 业务部门表现 - 客户运算事业群(PC芯片)营收79亿美元,年减3% [1] - 资料中心与AI营收39亿美元,年增4% [1] - 晶圆代工营收44亿美元,年增3% [1] - 三大业务部门营收均高于市场预期 [1] 成本控制措施 - 计划年底前将员工总数缩减至7.5万人,暗示裁员2.5万人(幅度超20%) [2] - 取消德国和波兰晶圆厂建设计划 [2] - 将测试/组装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工厂 [2] - 放缓俄亥俄州晶圆厂建设进度 [1][2] - 明确投资需符合经济逻辑,不再提供"空头支票"式投入 [2] - 2025年将缩减资本支出 [2]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可能放弃下一代14A制程研发 [1] - 尚未准备好推出AI相关设备,聚焦开发未充分触及的市场领域 [2] 市场环境因素 - 部分需求增长源于消费者/企业为规避潜在关税的提前采购 [1] - 面临8月1日可能实施的半导体新关税压力 [1]
晶圆代工业务前景不明 英特尔(INTC.US)暴跌超8% 几乎抹去年内涨幅
智通财经网· 2025-07-26 07:09
财报表现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美分,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美分 [1] - 营收高于分析师预估,并对第三季度给出乐观销售指引 [1] - 本季度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67美分,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6.1亿美元(每股亏损38美分)进一步恶化 [2] - 计入8亿美元减值费用,主要与"无法再利用的过剩设备"有关 [2] 晶圆代工业务 - 警告若无法在下一代制程技术周期中获得客户,可能会"暂停或终止"其代工业务 [1] - 截至目前尚未获得任何主要外部客户的订单,Intel 14A工艺节点客户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1] - 14A芯片制造节点将仅基于确认的客户需求进行推进 [1] - 代工业务的成功依赖于获得一个大型客户,但目前尚未看到实质性突破 [1] - 终止德国和波兰的部分芯片设施项目,并放缓俄亥俄州新厂建设进度 [1] 成本控制与裁员 - 宣布将大幅削减晶圆代工成本 [1] - 年底前裁撤约15%的员工,使总员工数降至7.5万人 [2] - 过去几年在需求未明确时过早、大量投入,导致产能布局分散且使用率不足 [2] 市场反应与分析 - 股价周五重挫逾8%,几乎抹去年内涨幅 [1] - 巴克莱银行维持"中性"评级,认为管理层策略加大了产品路线图的不确定性 [2] - 摩根大通认为对代工业务的重新评估是"积极的第一步",但市场份额持续流失仍是主要隐忧 [2] - 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被英伟达主导的情况下,难以建立起有力竞争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