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06178)

搜索文档
券商股持续走高 信达证券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28
券商股市场表现 - 信达证券涨停 [1] - 光大证券涨幅超过7% [1] - 东兴证券、中国银河、东方财富等券商股跟涨 [1]
光大证券股价下跌0.94% 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转战光大保德信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06
股价表现 - 股价18.8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8元 跌幅0.94% [1] - 开盘价19.17元 最高触及19.25元 最低下探18.75元 [1] - 成交量509748手 成交金额9.6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9721.24万元 占流通市值0.13%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4274.16万元 占流通市值0.46% [1] 公司业务 - 属于证券行业板块 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1] - 业务涵盖证券经纪 投资银行 资产管理 自营交易等领域 [1] - 旗下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956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1] 人事变动 - 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卸任 拟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1] - 高瑞东曾任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 为研究型管理人才 [1] - 研究所日常事务由副所长王一峰接管 [1]
秀强股份: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保荐工作执行情况 - 及时审阅公司所有信息披露文件且无延迟记录 [1] - 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包括防止关联方占用资源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及关联交易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有效执行 [1] - 对募集资金专户进行1次查询且项目进展与披露文件一致 [1] - 通过事前或事后审议方式参与股东会及董事会而未现场列席 [1] - 未进行现场检查故无相关问题及整改情况 [1] - 发表3次专项意见且均未提出非同意意见 [1] - 未向交易所报告事项或需要关注的事项 [1][3] - 未进行培训且不涉及特别表决权相关事项 [1][3] 公司运营与合规状况 - 公司不存在对外投资、风险投资、委托理财、财务资助或套期保值等问题 [3] - 公司积极配合保荐工作且无重大财务状况、管理状况或核心技术变化 [3] - 公司及股东承诺事项均得到履行且无未履行情况 [3] - 未发生因监管措施需整改事项或合同无法履行的重大风险 [3]
映翰通: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310.7197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7.63元,募集资金总额362,151,853.1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313,720,567.80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存放于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及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2]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于2020年2月5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原募投项目"智能储罐远程监测(RTM)系统研发项目"于2022年8月变更为"智能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研发项目",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金额2,615.56万元 [2] - 2022年6月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并延期,但投资总额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不变 [2] - 超募资金5,113.06万元(不含利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分两次实施:2023年使用1,500万元,剩余超募资金10,571,950.24元(含利息)后续补充 [4] 募投项目结项及节余情况 - 本次结项项目包括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研发中心建设、智能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研发、智能车联网系统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共6个项目 [4] - 截至2025年8月8日,募集资金拟投资总额26,122.62万元,累计投入24,630.21万元,节余资金2,951.62万元(含利息收入) [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体投入3,814.32万元,节余466.97万元,投入进度95.81% [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4,000万元已全部投入,节余为零 [5] 资金节余原因 - 通过成本控制、资源优化及项目管理降低建设和费用支出 [6] - AI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开发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 [6]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获得投资收益及存款利息收入 [6] 节余资金使用计划 - 节余资金2,951.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 [7] - 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将办理销户手续,三方监管协议终止 [7] 审批与核查意见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议案 [7] - 保荐机构认为该举措符合资金使用效率要求,未损害股东利益,程序合法合规 [8]
源飞宠物: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温州源飞宠物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部分解除限售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9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及股本变动概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4,100,000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为102,250,000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36,350,000股,其中限售股份占比74.99%,无限售股份占比25.01% [2] - 2023年6月27日完成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每10股转增4股,总股本由136,350,000股增加至190,890,000股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190,890,000股,限售股份占比41.13% [3]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及承诺履行情况 - 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包括庄明允、朱晓荣、庄明超和平阳县晟睿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合伙) [3]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且若股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 [3][5] - 所有股东均严格遵守承诺,未出现违反承诺的情形 [7]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安排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12,252,000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30,905,140股,占总股本的16.19% [8] - 庄明允和朱晓荣作为董事及高管,本次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其所持股份总数的25% [9] - 庄明超辞任董事,其股份减持需遵守离职后半年内不得减持及年度转让不超过25%的规定 [9] 股本结构变化情况 - 本次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股份中高管锁定股增加至81,470,560股,占比42.68%,首发前限售股降至0 [1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0,905,140股,总数达109,419,440股,占比57.32% [10] - 总股本保持不变,仍为190,890,000股 [10]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辞任,将履新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0:33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瑞东卸任 将转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党总支部书记并拟任总经理[2][3][7] - 研究所日常事务由副所长兼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其拥有20年金融业从业经验[2][4][5] - 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总经理刘翔于2024年4月因个人原因辞任 由副总经理贺敬哲代任[7] 高管背景 - 高瑞东系研究型管理人才 具有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身份 曾任中泰证券、国泰君安宏观经济研究员[3][4] - 高瑞东在光大证券任职期间身兼四职 包括首席经济学家及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3] - 光大保德信基金多名高管出自光大证券 包括现任代总经理贺敬哲曾任光大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8] 公司概况 - 光大保德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 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 由光大证券持股55% 美国保德信持股45%[7]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总资产16.51亿元 净资产14.46亿元 年度营业收入3.61亿元 净利润0.47亿元[7] - 公募管理规模791.36亿元(非货币基金609.29亿元) 债券基金规模511.50亿元占比超80%[7] 业务实力 - 固收投资业绩突出 近一年及近十年绝对收益排名行业第一 近一年超额收益排名行业第二[8] - 旗下管理75只产品 债券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非货币基金规模行业排名第65位[7] - 公司整体规模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2024年净利润率达13%[7]
莱茵生物: 1-1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缩减部分募集资金投资规模、结项募投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961,109,931.12元 扣除发行费用6,890,066.13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2年8月18日到位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 [2]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 - 公司开设募集资金专户 与银行及保荐机构签订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63.39万元 [3] - 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1,478.40万元 [3] 募投项目投资进展 - 甜叶菊提取工厂项目总投资73,000万元 累计投入69,368.11万元 完成度95.02% [4][6] - 健康产品研究院项目总投资23,800万元 累计投入11,578.87万元 完成度48.65% [4][8] - 两个项目存在待支付尾款 甜叶菊项目11,972.52万元 研究院项目3,708.46万元 [4][6][8] 项目结余资金处理 - 甜叶菊项目结余募集资金3,631.89万元 [6] - 研究院项目结余募集资金12,221.13万元 [8] - 合计15,853.02万元结余资金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7][9] - 另将15,604.41万元待支付尾款同步转作流动资金 [7][9] 资金用途调整原因 - 甜叶菊项目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7] - 研究院项目因市场策略调整 部分装修工程暂缓投入 [8] - 公司聚焦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能及研发资源投放 [8]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避免长期闲置 降低财务成本 [9][10] 决策程序与实施安排 - 方案已经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 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0] - 保荐机构光大证券对资金调整方案无异议 [11] - 需先归还32,160万元临时补流资金后再实施永久补流 [10]
光大证券,重要人事变动!研究所所长高瑞东离职,下一站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8-21 16:48
核心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近期离职并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党总支部书记并可能接任总经理[1][2][8] - 高瑞东调任后,光大证券研究所或由副所长王一峰执掌,其具有20年金融业从业经验,2019年5月加入公司[2] 高瑞东职业履历 - 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2020年12月加盟光大证券担任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及副所长,2023年10月正式升任所长,2024年5月兼任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4] - 其曾任职于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并曾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4] 光大证券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为国内老牌研究所之一,当前拥有104名分析师,行业排名第18位[5] - 2024年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1.68亿元,行业排名第26位[5] 光大保德信基金业务 - 公司为中外合资公募,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光大证券持股55%,美国保德信持股45%[9]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72只开放式基金,总资产规模956亿元,近一年及近十年固收投资绝对收益业绩排名行业第一[10]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券商研究所所长转会公募案例罕见且多由股东委派,例如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陈莉转任南方基金党委书记[11] - 研究型人才在资管行业变革中作用凸显,尤其在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领域[10][11]
从卖方到买方,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或调任光大保德信基金
新浪证券· 2025-08-21 16:16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近日卸任 研究所日常事务由副所长兼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1] - 高瑞东离任后拟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总经理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个人背景 - 高瑞东拥有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及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职务 [1] - 高瑞东系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 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成员 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1] - 高瑞东2023年10月曾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就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1]
“光大系”,重要金融人事变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5:53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所长高瑞东于8月21日正式卸任,日常工作由副所长王一峰接管[2] - 高瑞东或调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审批[2][3] - 王一峰拥有20年金融从业经验,曾获新财富、水晶球等分析师奖项,2023年四季度升任副所长[2] 高管背景 - 高瑞东为学者型管理者,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及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擅长宏观经济研究与机构销售[4] - 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曾参与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全球朱格拉周期"等前瞻性观点[4] - 高瑞东对中央汇金增持ETF的解读将其称为"中国版平准基金",强调其对市场信心的稳定作用[5] 光大保德信基金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6亿元,光大证券与美国保德信分别持股55%和45%[7]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791.36亿元(非货币基金609.29亿元),行业排名第68位[7] - 债券基金规模511.50亿元,占非货币基金超80%,量化投资为特色领域[7] - 2024年末总资产16.51亿元,净资产14.46亿元,全年营收3.61亿元,净利润0.47亿元[7] 行业高管流动现象 - 光大保德信现任代任总经理贺敬哲、副总经理龚俊涛均来自光大证券[8] - 行业普遍存在券商研究所所长转任基金公司高管案例,如南方基金陈莉(原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东证资管胡雅丽(原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等[8] - 券商研究所与基金公司话语体系相通,高管流动有助于提升投研一体化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