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星传奇(06683)
icon
搜索文档
巨星传奇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26.6万元 同比减少58.88%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30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2.99%至人民币3.54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58.88%至人民币1026.6万元 [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1元 [1]
巨星传奇(0668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26.6万元 同比减少58.8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29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达到人民币3.54亿元 同比增长32.99%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1026.6万元 同比减少58.88% [1] - 每股盈利0.01元 [1] 报告周期 - 报告期覆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巨星传奇(0668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33
收入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3.545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3.0%[3]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6,54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4,4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19][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54.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0%[53]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545亿元,同比增长33.0%[42] 新消费业务收入表现 - 新消费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07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大幅增长91.5%[3] - 新消费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98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10,7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6%[19][20] - 新消费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07亿元,同比增长91.5%[45] - 新消费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0.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1.5%[53][55] - 销售健康管理产品及护肤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8,61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6,8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5%[22] IP创造及营运业务收入表现 - IP创造及营运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6,560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3,74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19][20] - IP创造及营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3.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8.2%[53][54] - IP创造及营运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437亿元,其中《周游记》第三季贡献人民币7040万元[43] - 明星IP管理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9,11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79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9%[22] - 明星IP管理业务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9.1百万元减至2025年的人民币18.8百万元[54] 利润表现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807.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45万元下降68.3%[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26.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496.3万元下降58.9%[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6,79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72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3%[19][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266千元,较去年同期24,963千元下降58.9%[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溢利为人民币8.1百万元,净利润率约2.3%,相比2024年同期的25.5百万元和9.6%有所下降[62] - 公司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7.0%,经调整净利润率为7.8%[63]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98.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9.8%[5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47,287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69,8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19][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69.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7.6%[59]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53,63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9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19][2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46.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2.5%[6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1,848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6,3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3%[19][20] 毛利表现 - 毛利为人民币1.558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6.3%[3] - 毛利为人民币155.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6.3%[58] - 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50.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0%[58] 税务开支 - 香港利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4,797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5%[22] - 中国通用企业所得税率保持25%[25] - 中国预扣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0%[26] 每股盈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1元/股,较去年同期0.03元下降66.7%[28]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去年同期的812,083,154股增至845,763,453股[28] 现金及借款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804.2万元,较2024年末的2.965亿元大幅下降77.1%[7]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68.0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96.5百万元减少[65] - 借款为人民币2565万元,较2024年末的500万元增长413.0%[8] - 银行借款的流动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00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650千元人民币,增长413%[39] - 公司未偿还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5.7百万元,包括年息5.7%的五年期按揭和年利率3.1%的一年期按揭人民币23.2百万元[66] 金融资产及投资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4636亿元,较2024年末的6131万元增长138.7%[7] - 公司认购产业基金权益,资本承担额8百万美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57.2百万元[68]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亏损人民币1950万元[47] - 公司录得其他亏损人民币18.8百万元,主要由于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的公平值亏损约人民币19.5百万元所致[61] 应收款项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5.7119亿元,较2024年末的3.9892亿元增长43.2%[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352,796千元,较期初303,375千元增长16.3%[33]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18,394千元,较期初100,659千元增长117.0%[3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13,702千元,较期初8,650千元增长58.4%[33]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2,541千元,较期初1,211千元增长109.8%[3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2,025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66,498千元人民币,增长17.4%[35] - 121日至365日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02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379千元人民币,增长583.4%[35] 应付款项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77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8,144千元人民币,增长150.8%[38] - 60日内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84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2,704千元人民币,增长165.6%[38] 贷款及投资活动 - 公司向北京富星安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贷款5,000,000元人民币,年利率3.45%[35] - 公司向浙江汝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贷款36,000,000元人民币,利率介于3.10%至3.23%[35]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收购浙江汝星40%股权,使其成为联营公司[35]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5月2日配售31,451,000股普通股,配售价每股7.1港元[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公司因购股权行使发行26,377,505股股份,所得款项约37,720,000港元[36] - 公司完成配售及认购事项,以每股9.13港元配售及认购37,524,500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324.1百万港元[72] - 2024年配售事项以每股7.1港元发行31,451,000股新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22.1百万港元[79] - 2024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22.1百万港元[80] 所得款项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2.8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为19.5百万港元[76][7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72.4百万港元于2025年上半年已动用,其中44.3百万港元用于增加品牌曝光及产品销售[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用于多元化产品组合的未动用金额为17.1百万港元[7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用于研发护肤品的未动用金额为15.1百万港元[7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用于升级IT基础设施的未动用金额为2.4百万港元[77] - 公司预期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剩余未动用部分将于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数动用[78] - 已动用配售款项净额129.6百万港元(占总净额58.3%)[80] - 未动用配售款项净额60.0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80] - 艺人实体演唱会项目动用50.3百万港元(占该用途分配额63.0%)[80] - 元宇宙生态投入未动用分配额60.5百万港元[80] - 潜在投资60.0百万港元已全额动用[80] - 一般营运资金动用19.3百万港元(占该用途分配额88.5%)[80] - 公司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剩余配售款项[80] 新消费业务产品表现 - 《魔胴西西里咖啡》销售额达人民币2860万元,曾登抖音即溶咖啡销售榜首[45] - 聚能多酚饮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310万元[45] - 新消费业务中魔胴西西里咖啡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8.6百万元,聚能多酚饮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3.1百万元[55] IP业务运营表现 - 《周游记》第三季热搜超375个,话题曝光量超41亿[43] 业务拓展活动 - 公司在全国大型商场部署超过70台机器人商店[49] - 在32个城市组织超过40场分销商活动[46] 流动性与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为2.70倍(流动资产10.856亿元/流动负债2.931亿元)[7][8] - 公司流动比率为3.7倍,与2024年底持平,资产负债比率为0.05倍[66] 外汇影响 - 公司录得外汇亏损人民币2.1百万元,主要由于人民币兑港元贬值引起[71]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402名雇员,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0名减少8名[74] - 报告期间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48.7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50.2百万元减少3.0%[75] 股息政策 - 2025年上半年未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81]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6683[9]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新消费业务以及IP创造及营运业务[9]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千元列报,由董事会于2025年8月29日批准刊发[10]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计,但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核[10] - 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D2编制[11]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但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11]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不包括年度财务报表的所有附注,需与2024年度年报一并阅读[12] 会计准则应用与变更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货币缺乏可兑换性)[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14][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香港诠释第5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管理层正在评估其具体影响[15][16]
陈浩濂:将为已在港交所上市的ETF探索货币化方式 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参与
智通财经· 2025-08-27 15:05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 -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于8月27日正式成立 由香港数字资产领域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持牌金融机构及全球合规科技平台共同发起[1] - 成立仪式邀请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全国政协委员及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葛佩帆、陆瀚民等重磅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1] - 八十余家港美A股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1] 香港政府对数字资产发展的支持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走在科技创新前沿 截至去年九月香港拥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 年增长率达15%[1] - 香港特区政府对Web3与代币化发展持开放与积极态度[1]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将绿色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探索代币化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2] - 香港特区政府将为港交所上市ETF探索代币化方式以吸引投资者参与[2] 数字资产发展支持措施 - 香港通过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 为具有商业潜力项目提供最高50万港元资助[2] - 资助计划用于支持代币化认证及商业化落地等发展[2] 参与上市公司名单 - H股上市公司包括国富量子(00290)、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中联发展控股(00264)、云峰金融(00367)、博雅互动(00434)等38家企业[3] - A股上市公司包括兆新股份(002256.SZ)和京北方(002987.SZ)[4] - 美股上市公司包括Amber(AMBR.US)、Antalpha(ANTA.US)、Bit Origin(BTOG.US)、灿谷(CANG.US)等9家企业[4]
巨星传奇(06683.HK)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8:44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巨星传奇(06683)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9 18:32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支付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两名非执行董事[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单日涨幅94% 周杰伦入驻抖音拉动巨星传奇115亿天量成交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市场反应 - 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引发港股市场热议 周杰伦概念股成为最火爆话题[1] - 巨星传奇股价一度暴涨165.6% 收盘报12.42港元上涨94.37%[1] - 全天成交额达114.85亿港元 超越腾讯的88.65亿港元位列港股成交前三[1] 资金流向 - 巨星传奇港股通总交易量排名第一 超过国泰君安国际 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等热门股票[1] - 港股通净流入约3.9亿元[1] 业务关联 - 周杰伦作为华语乐坛标志性人物与巨星传奇深度绑定[1] - 周杰伦入驻抖音为巨星传奇带来深远业务价值[1]
周杰伦千万粉丝抖音号更新 概念股巨星传奇股价4日涨近250%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核心事件 - 周杰伦以"周同学"账号正式入驻抖音并发布首条AI生成视频 截至当日17时粉丝数突破1500万 首条视频点赞量超750万[1] - 周杰伦官宣入驻抖音当日 巨星传奇股价一度暴涨165.6% 最终收盘上涨94.37%至12.42港元 全天成交额达114.85亿港元 位列港股成交榜前三[1] - 巨星传奇股价连续四天累计最大涨幅达249.31% 累计交易额223.66亿港元 累计交易量17.56亿股[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IP创造及营运与新消费 深度绑定周杰伦与刘畊宏两大核心明星[2] - 已打造"周同学""刘教练"两大现象级明星IP 明星IP组合累计粉丝量达2.5亿[2] - 2024年公司收入5.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8% 其中IP业务收入3.14亿元 较2023财年1.9亿元增长65.1%[3] IP运营生态 - "周同学"IP授权业务涵盖潮流时尚/手办/文创周边/食品等领域 与超200家被授权商合作 联名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2] - 2023年携手好莱坞特效团队打造"周同学"数智人 并授权中国移动担任动感星推官等职务[2] - 为周杰伦量身打造户外真人秀《周游记》第三季收视率连续十二期居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一 全网收获375个热搜 话题曝光量超41亿[3] 市场价值认可 - 股价飙升体现市场对周杰伦IP商业价值的认可及对公司发展的乐观预期[3] - 通过抖音平台影响力提升 IP曝光度和价值有望进一步增长 有利于潮玩市场发展[3] - 港股通总交易量曾排名第一 超过腾讯/阿里巴巴等热门股票 单日净流入约3.9亿元[1]
巨星传奇再跌超4% 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 公司上半年纯利同比预降约六成
智通财经· 2025-08-12 15:07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巨星传奇股价再跌超4% 截至发稿跌4.04%报11.65港元 成交额达1.8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预警 - 预计上半年纯利不超过850万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2550万元人民币下跌约67% [1] - 溢利减少主要由于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约1950万元人民币 [1] - 撇除非经营性影响后 经调整综合溢利预期不超过2800万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增加不多于9.8% [1] 业务战略与展望 - 集团在业务拓展及战略部署方面稳步推进 IP战略转型带来短期业绩波动与长期价值重塑 [1] - 下半年将加快IP自营产品建设 推进机器人商店及IP实体店渠道布局 [1] - 持续优化运营管理 巩固IP创造及运营行业地位 构建长期投资价值企业 [1]
港股异动 | 巨星传奇(06683)再跌超4% 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 公司上半年纯利同比预降约六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5:03
股价表现 - 巨星传奇股价再跌超4%至11 65港元 成交额达1 83亿港元[1] 财务表现 - 预计上半年纯利不超过850万人民币 同比下滑67%[1] - 去年同期纯利为2550万人民币[1]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约1950万人民币[1] - 撇除非经营性影响后 经调整综合溢利预期不超过2800万元 同比增幅不超过9 8%[1] 业务发展 - 集团持续推进业务拓展及战略部署[1] - IP战略转型带来短期业绩波动与长期价值重塑[1] - 下半年将加快IP自营产品建设[1] - 推进机器人商店 IP实体店等渠道布局[1] - 持续优化运营管理 巩固IP创造及运营领域行业地位[1] - 致力于构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