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06806)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000166) - 关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本息兑付并摘牌的公告

2025-07-17 20:02
债券发行 - 申万宏源证券2024年9月6日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1] - 发行规模38亿元[1] - 票面利率1.99%[1] - 期限313天[1] 债券信息 - 代码148903[1] - 简称24申证D2[1] 债券兑付 - 兑付日和摘牌日为2025年7月16日[1] - 完成本期债券本息兑付并摘牌[1]
百灵生物启动IPO:申万宏源辅导,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位列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6日 [1] - 注册资本为7.06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和平 [1] - 注册地址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九洲大道28号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山市朗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67.49% [1][2]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料药、高纯度动植物提取物、化妆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1] - 主要产品为熊去氧胆酸(UDCA)和鹅去氧胆酸(CDCA) [1] - 行业分类为医药制造业(C27) [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朗晨生物由张和平持有约44%股份,张和平同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2] - 另一名股东张维为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5] - 张维是专业投资人,现任基石资本董事长,拥有多项行业荣誉和奖项 [7]
健康160递交IPO招股书 拟香港上市 申万宏源、清科联席保荐
新浪财经· 2025-07-15 17:58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这是继2023年12月15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3]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拟发行不超过6145.25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主要业务为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和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5][7]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通过批发及零售模式提供医药健康用品 并通过平台提供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赋能医疗健康产业链参与方[5] - 按2023年通过平台挂号数量计 公司在中国行业主要参与者中排名第一 按2023年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计排名第三[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平台已连接超过33,700家医疗健康机构 包括14,200家医院(含3,363家三级医院)和19,4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 用户规模与覆盖范围 - 平台合作医疗健康机构中超过6,700家为民營机构 主要提供消费医疗服务[6] - 与超过740,000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 注册个人用户达4890万名[6] - 2024年上半年平均月活跃用户为300万名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60多个城市[5][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5.26亿元、6.29亿元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74亿元[14][16]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52亿元、1.20亿元、1.06亿元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0.83亿元[14] - 经调整净亏损2021-2023年分别为3852.4万元、8305.3万元、3066.9万元 2024年上半年为3079.7万元[14][16] 收入构成分析 - 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占比持续领先 2021-2023年分别占收入62.3%、73.2%、71.7% 2024年上半年占比71.9%[8] - 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占比2021-2023年分别为37.7%、26.8%、28.3% 2024年上半年为28.1%[8] - 2023年医药健康用品销售额达4.51亿元 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为1.78亿元[8] 成本结构分析 - 销售及服务成本占收入比重较高 2023年达4.91亿元 2024年上半年为2.11亿元[16] - 销售及营销开支2023年为1.02亿元 2024年上半年大幅增至6494万元[16] - 研发开支相对稳定 2023年为4169.7万元 2024年上半年为2513.1万元[16] 股权结构 - 罗宁政通过Luo Holdings Limited持股33.99% 为最大股东[8] - 傅哲宽最终控制的启赋实体合计持股16.64%[8] - 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投控东海、重庆南部基金、深圳远致分别持股1.90%、1.25%、0.68%[10]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 - 罗宁政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高管团队包括副总裁罗勇、彭访和董事会秘书唐世华[13][15] 中介机构 - 申万宏源香港和清科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普华永道为审计师[16] - 澄明则正和天元(香港)分别担任公司中国律师和香港律师[16] - 弗若斯特沙利文担任行业顾问[16]
开源证券:券商中报预告超预期 关注基准回补等三大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5:3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50% [1] -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5家上市券商中报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78% 二季度环比增长16% [2] -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218%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62% [2] - 国信证券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76% 中信建投同比增长55%-60% 申万宏源同比增长93%-111% 中金公司同比增长55%-78% 东方证券同比增长54%-71% 方正证券同比增长70%-80% 东吴证券同比增长50%-70% [2] - 二季度环比表现: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10%-25% 国信证券环比增长5%-37% 中信建投环比增长40%-48% 申万宏源环比增长7%-28% 东方证券环比增长26%-51% 东吴证券环比变动-22%至+2% [2] 业务驱动因素 - 经纪业务 权益自营和海外业务是券商中报净利润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3]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6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上涨0.3% 万得全A指数上涨5.8% [3]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现货日均交易额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 北向日均交易额17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南向日均交易额11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96% [3] - 恒生指数上涨20%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 港股IPO募集规模1071亿港元 同比增长701% [3] - 债券自营和投行业务是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4] - 2025年二季度中证综合债指数上涨1.74% 一季度下跌0.66% [4]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规模374亿元 同比增长15% 其中二季度IPO规模209亿元 环比增长27% [4] 行业环境与估值 - 2024年新国九条和金融部委政策组合拳对股市的稳定影响持续 [1] - 个人投资者和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 [1] - 券商港股业务和投行业务逐步改善 [1] - 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 机构配置显著不足 [1] 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组合: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 香港交易所 同花顺 指南针 东方财富 东方证券 [4] - 受益标的组合:国信证券 九方智投控股 中国银河 招商证券 中金公司H股 [4] - 关注业绩预告 稳定币主题和基准回补等催化因素 [1]
港股中资券商股竞价活跃,招商证券(06099.HK)涨近15%,申万宏源香港(06806.HK)涨近5.5%,恒投证券(01476.HK)涨3.5%。
快讯· 2025-07-15 09:33
港股中资券商股表现 - 招商证券(06099.HK)股价上涨近15% [1] - 申万宏源香港(06806.HK)股价上涨近5.5% [1] - 恒投证券(01476.HK)股价上涨3.5% [1]
申万宏源: 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8
业绩预告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10,000万元至4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66% [1]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00,000万元至44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75%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人民币0.16元/股至0.18元/股,上年同期为人民币0.08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扎根主业,聚焦转型,把握机遇,投资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收入同比较快增长,整体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1] 财务数据沟通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公司已与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事项进行沟通,双方不存在重大分歧 [1]
申万宏源(06806)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20:59
业绩总结 - 业绩预告期为2025年1月1日 - 6月30日[4] - 归母净利润预计41 - 45亿元,同比增92.66% - 111.46%[4] - 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40 - 44亿元,同比增93.75% - 113.12%[4]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0.16 - 0.18元/股,上年同期0.08元/股[4] - 2025年上半年多业务收入同比快增,经营业绩大幅提升[6]
申万宏源(000166)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9: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10,000万元 - 4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66% - 111.46%[3]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807.18万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000万元 - 44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75% - 113.12%[3]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6,453.19万元[3] - 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6元/股 - 0.18元/股[3] - 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收入同比较快增长,经营业绩大幅提升[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3]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已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且无重大分歧[3] - 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结果,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以经审阅的报告为准[6]
申万宏源 TMT+洞见:每周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TMT、IDC、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内容行业 - **公司**:小米、阿里、腾讯、华为、海光、沐曦、燧原、百度、Palantir、C3.ai、Salesforce、Implanet、多邻国、Booking、奈飞、Spotify、速腾聚创、虹软科技、合世、伯特利、耐斯特、德赛西威、恒润、均胜电子、地平线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米自研芯片 - **进展**:历程始于 2014 年,2017 年发布澎湃 S1,后在快充等小型芯片领域推出产品,2021 年成立玄戒科技,今年 5 月官宣将发布玄界 O1 芯片,采用三级架构,NPU 算力达 15 TOPS,适用于多领域,首批量产规模小[1][3] - **影响**:短期财务效应不明显,长期若成功,每年手机销量可观,自研 SOC 省外部利润多,提升品牌调性和市场认可度,增强投资逻辑支撑[1][6] 阿里和腾讯资本开支及 AI 算力网络投资 - **情况**:一季度资本开支弱是节奏问题,阿里全年承诺 453.2 亿元,腾讯整体资本支出 274 亿元,同比增速 91%,阿里略低于预期是订单交付延后所致[4][10] - **影响**:股价短期体现悲观情绪,长期投入意愿和力度未变,上中下游产业维持订单先行、分批兑现、高增节奏,AI 算力网络投资机会仍在[1][5][7] IDC 行业 - **2025 年趋势**:稳步推进组件交付和招标,边际改善势能足,传统机房改造和园区级数据中心交付推动发展,预计三季度起财务表现改善[1][8] - **交付情况**:云计算 IDC 交付节奏和量级大,部分批发型数据中心或供不应求,2025 年可能有重磅收并购事件体现马太效应[9] AI 算力需求 - **增长情况**:To C 端流量自二月显著增加,日活用户数增 30%-50%,三月日均 token 使用量达 12.7 万亿;To B 端多行业需求强烈,真实需求增长将在巨头财报体现[1][11] 国产芯片供给 - **情况**:二季度起华为新一代产品规模化出货,海光等厂商有望增加供应,承担国内 AI 算力供给重任[1][12] 腾讯业务进展 - **业绩**:2025 年一季度收入和利润超市场预期约 3%,游戏和广告业务强,利润率多方面超预期[15] - **AI 投入**:一季度资本开支 275 亿元,占收入 15%,研发费用同比增 21%,多业务体现 AI 效果,云收入增速提升[15] 阿里巴巴云业务进展 - **增速**:2025 年一季度云业务同比增速 18%,符合中性预期,对外云业务增速 17%,由 AI 产品拉动[16] - **利润率**:阿里云调整后 EBITA 利润率 8%,环比降 2 个百分点,未来靠规模效应与交叉销售提升[16][17] 美股 AI 应用公司 - **Palantir 和 C3.ai**:近期美股新高,Palantir 业绩超预期,营收稳定度达 8.8 亿美元,指引下个季度约 9.3 亿美元,整体估值超 3000 亿美元[18] - **Salesforce**:市盈率超 70 倍,业绩加速增长,估值高[19] 其他科技公司 - **Implanet**:修复利空信息,利好消息推动,软件 B 端进展显著[20] - **多邻国**:股价创新高,因 AI 技术带来收入增长和内容行业走强,会员付费率和留存率略超预期,月活用户数增长[21][22] - **Booking、奈飞、Spotify**:股价创新高,分别受益于业务发展、内容创作效率提升和智能推荐功能[23] 激光雷达行业(速腾聚创) - **进展**:去年销量超 50 万台,市场份额全球领先达 26%,单价下降,毛利率提升,今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70 亿元,发布新产品拓展应用场景[24] 割草机器人市场 - **前景**:今年预计销量超 10 万台,2028 年或超 90 万台,支撑机器人业绩放量,目前未盈利但估值合理偏低,远期盈利能力乐观[25] 智能网联汽车新国标草案 - **内容**:涉及八十多个场景和功能测试及定义,强调利益重要性,朝更严格可量化方向制定[2][26][28] - **影响**:利好头部企业,加速市场分化,二流品牌和二线供应商有出局风险,部分技术领域和企业受益[2][29][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智能网联汽车新国标草案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稿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 8 月左右有进一步消息,2026 年底或 2027 年中最终敲定,2027 年执行[28][31] - 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标准制定中具备话语权,科技公司在此次标准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背后合作伙伴预计受益[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