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发银行(600000)
icon
搜索文档
在青岛,护航科技型企业早期成长的“投贷”如何联动?
金融时报· 2025-10-23 14:12
"我们公司核心团队有近20年德国光学测量体系研发经验。不过前两年,我们还在经历与市场需求 的磨合阶段,当时的软硬件投入很大,我们主打的细分产品也在调整,产业化收入较少。"远届测控设 备(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届测控")创始合伙人张海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公司成立刚过3 年,如今已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产品落地的跨越,轴类测量仪、对刀仪产品已服务国内多家行业头部客 户,"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及时到位,我们可能无法走到这一步。" 最基本的,包括股权投资、信贷等在内的多元金融支持,首先在较大程度上平衡了科技金融风险收 益分布,让单家机构不至承担过多风险。在此基础上,具体到远届测控这一案例,里程碑创投在投前花 费了数月时间进行法律、财务、技术和业务、市场、团队的全面调研,这不仅是为其自身投资行为负 责,也为其向企业导入包括信贷支持在内的其他资源打下基础。里程碑创投在2023年9月完成了对远届 测控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通过在第一时间与里程碑创投进行充分沟通,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对远届测 控的商业模式、技术壁垒、未来成长性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次年年初,浦发银行300万元授信 顺利审批到账,此时,距离远届测控公司成 ...
银行股逆市向上,银行ETF南方(512700)拉升涨超1%,冲击四连阳,银行板块防御属性持续彰显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22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ETF南方(512700)截至2025年10月23日09:50上涨1.13%,冲击四连阳,成交额达3392.28万元 [1] - 其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强势上涨1.18%,成分股邮储银行上涨4.36%,兴业银行上涨1.91%,农业银行上涨1.85% [1] - 截至10月22日,银行ETF南方(512700)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1] - 银行板块因高股息、低估值特征在市场调整中展现较强防御属性,配置价值凸显 [2] 行业季节性特征与政策预期 - 历史数据显示近十年来11-12月及次年1月银行板块跑出绝对收益的概率分别达70%和80%,位居各行业前列 [2] - 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增长政策的预期,银行股有望进入季节性顺风期 [2] - 天风证券指出,基于呵护息差健康性、减轻银行资产再配置压力等角度考虑,年内下调LPR的可能性不大 [1] - 近5年来11-12月份LPR下调概率较低,今年第四季度下调LPR意义不大,更倾向于采取财政贴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变相降息 [1] 银行ETF产品概况 - 银行ETF南方(512700)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 [2] - 中证银行指数样本覆盖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的银行行业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 [2] - 该ETF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份额代码004597,C类份额代码004598 [3]
银行ETF指数(512730)涨超1.1%,农行15连阳累涨近25%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16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09:56,中证银行指数强势上涨1.17%,成分股邮储银行上涨4.19%,兴业银行上涨2.06%,民生银行上涨1.98% [1] - 农业银行自9月25日以来走出15连阳,累计涨幅近25%,总市值逼近2.9万亿元 [1] - 银行ETF指数上涨1.12%,最新价报1.72元 [1] 行业观点与基本面 - 光大证券指出银行板块"高股息、低估值"属性再度凸显,板块或迎来再配置机会窗口 [1] - 银行基本面韧性强,上市银行2025年1-3季度业绩增速或略好于上半年,全年业绩有稳定基础 [1] 指数构成 -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6%,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 [2]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中证全指行业指数按多级行业分类编制 [1]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6:15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2]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依据约定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2]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利息)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2]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全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7]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因正股股价走强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以及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3] 可转债作为资本补充工具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4] - 在补充资本需求下 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的意愿强烈 例如浦发银行股东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4] 股东推动转股以夯实资本 - 除中国移动外 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推动浦发转债转股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将1.18亿张浦发转债转股 [4] - 在中信转债临近到期时 股东中信金控将其持有的全部中信转债转股 减轻了到期兑付压力 [5] - 分析师指出 AMC等入局推动银行转债加速转股有望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5]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及市场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 银行转债陆续退出使得存量品种稀缺性凸显 [6]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作为固收类基金青睐的底仓配置品种 其规模缩减或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基金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 [7]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完成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 [1]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1]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 中国移动于10月17日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3]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4]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等因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中信转债与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2]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 可能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4] 可转债的资本补充作用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2] - 股东积极推动转股以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例如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对浦发转债进行转股 [3] -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3] 市场影响与机构配置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4] - 作为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 银行转债规模缩减或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3][4] - 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意愿下降 未来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以填补配置缺口 [4]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22日涨0.78%,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19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2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78%,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2%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中信银行以2.32%的涨幅领涨,浙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上涨2.30%和1.46% [1] - 从资金面看,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3.55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24亿元和2.31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中信银行收盘价7.93元,涨幅2.32%,成交73.80万手,成交额5.81亿元 [1] - 浙商银行收盘价3.11元,涨幅2.30%,成交318.89万手,成交额9.83亿元 [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0.40元,涨幅1.19%,成交105.30万手,成交额21.43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额最高个股之一 [1] - 民生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618.13万手,成交额24.97亿元 [1] - 招商银行是板块内唯一下跌个股,收盘价41.95元,微跌0.07%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6536.13万元、5795.45万元、4557.49万元,主力净流入占比分别为3.05%、3.85%、4.64% [1] - 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分别达2.00亿元、1.80亿元、9973.60万元,主力净流出占比分别为8.00%、7.79%、6.42% [1] - 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获得显著游资净流入,分别为7441.07万元和9561.93万元,游资净流入占比分别为4.79%和4.14% [1] - 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获得较大散户资金净流入,散户净流入占比分别为4.40%和3.65% [1] 相关ETF动态 - A50ETF(代码: 159601)近五日下跌0.29% [3] - A50ETF最新份额为23.9亿份,较前期减少2080.0万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入1231.2万元 [3]
浦发银行代发系统“靠浦薪”在京焕新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51
产品发布与核心优势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于10月17日在北京举办“靠浦薪”代发系统焕新发布会,70余家合作企业代表出席 [1] - 升级版“靠浦薪”代发系统旨在解决企业“发薪时效慢、员工查薪繁、个性化需求难满足”等核心痛点 [1] - 平台通过金融科技与生态协同能力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持并助力降本增效 [1] 产品功能与服务定位 - “靠浦薪”代发系统定位为“一站式人事薪资服务平台”,提供开箱即用的轻量化服务以支持企业数字化运营 [1] - 具体功能包括电子合同以消除异地签署奔波提升签约效率,以及“智能算薪”以解放劳动力并使复杂薪酬管理精准高效 [1] - 针对农民工专户、灵活用工结算等特殊场景定制方案,旨在平衡政策合规与资金安全 [1]
这只银行转债 迎来最后交易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12:50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2][4] - 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10月28日发放兑付资金并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2][4][6] - 在停止交易后至转股期结束前(10月23日至10月27日),持有人仍可依据约定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4] 浦发转债基本信息与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期限6年,发行总额为500亿元,于2025年10月28日自然到期兑付 [6] - 到期兑付方案为:公司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6] - 截至10月21日收盘,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5元/张,未转股比例为6.19%,未转股金额为30.95亿元 [7] - 近期主要股东积极转股:10月17日,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50亿股,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6] - 此前中国信达与东方资产也已出手转股,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 [6] 银行转债市场格局变化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陆续退出市场,其中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因触发强赎摘牌,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9]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全市场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整体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9] - 银行转债是众多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其陆续退出将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9] -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本身促转股诉求强,新发银行转债难度高,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价值凸显,其退市可能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的重构 [9]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基金对银行转债出现持续减配趋势,将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9]
这只银行转债,迎来最后交易日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安排 - 10月22日为浦发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2] - 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10月28日发放兑付资金并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1][2][4] - 在停止交易后至转股期结束前(10月23日至10月27日),持有人仍可依据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2] 浦发转债基本信息与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期限6年,发行总额为500亿元,于2025年10月28日自然到期兑付 [4] - 到期前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50亿股,持股比例由17.80%增加至18.15% [6] - 中国信达与东方资产两家AMC此前也已通过转股等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 [6] - 截至10月21日收盘,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5元/张,未转股比例为6.19%,未转股金额为30.95亿元 [6] 银行转债市场格局变化 - 随着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全市场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整体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7] - 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多只银行转债因触发强赎摘牌,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7] - 银行转债是固收类基金的重要底仓配置品种,其陆续退出将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7]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高,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价值凸显,可能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的重构 [7] - 基金对银行转债出现持续减配趋势,将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7]
从“1+N”到“N+1”,打造金融+普惠生态的浦发银行样本
第一财经· 2025-10-22 11:40
合作模式创新 - 浦发银行长宁支行与黑湖科技开启合作,成为其首家授信银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以支持日常经营周转 [1] - 合作模式从单一信贷支持升级为全链条产业赋能,通过银行生态圈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产品推荐给N家制造企业 [1] - 此次合作突破传统,以金融活水激活产业生态,成为普惠金融创新的可复制样本 [1] 政企银协同与专项支持 - 针对黑湖科技作为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融资难点,浦发银行启动专项绿色通道 [2] - 银行在不到一个月内高效落地纯信用授信方案,切实护航企业发展,助力其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进程 [2] - 长宁支行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行业政策并提供专业解读与落地支持 [2] 产业生态赋能与精准匹配 - 浦发银行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能力与普惠制造企业的转型需求精准对接,搭建工业软件企业与实体制造企业的合作桥梁 [3] - 银行根据制造业不同行业的特性进行一企一策精准匹配,例如向厨卫家具行业推荐黑湖小工单实现订单追溯,向汽车配件企业匹配黑湖智造的多工厂协同功能 [3] - 金融成为串联产业链的纽带,助力黑湖科技与多家普惠企业达成合作,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效率双提升 [3] 生态闭环与价值创造 - 浦发银行实践了从1服务N到N与1构建生态共赢的闭环,即从科创企业服务普惠企业升级至普惠企业与银行共建生态 [4] - 黑湖科技通过浦发生态快速渗透普惠市场,品牌影响力向细分行业纵深扩展,普惠制造企业转型后经营效益提升反哺生态客户质量 [4] - 银行通过构建和培育生态,达成金融机构、工业软件企业、实体制造企业三方共赢,塑造了科技金融加产业普惠生态的竞争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