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6:15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2]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依据约定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2]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利息)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2]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全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7]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因正股股价走强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以及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3] 可转债作为资本补充工具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4] - 在补充资本需求下 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的意愿强烈 例如浦发银行股东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4] 股东推动转股以夯实资本 - 除中国移动外 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推动浦发转债转股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将1.18亿张浦发转债转股 [4] - 在中信转债临近到期时 股东中信金控将其持有的全部中信转债转股 减轻了到期兑付压力 [5] - 分析师指出 AMC等入局推动银行转债加速转股有望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5]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及市场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 银行转债陆续退出使得存量品种稀缺性凸显 [6]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作为固收类基金青睐的底仓配置品种 其规模缩减或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基金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 [7]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完成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 [1]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1]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 中国移动于10月17日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3]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4]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等因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中信转债与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2]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 可能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4] 可转债的资本补充作用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2] - 股东积极推动转股以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例如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对浦发转债进行转股 [3] -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3] 市场影响与机构配置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4] - 作为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 银行转债规模缩减或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3][4] - 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意愿下降 未来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以填补配置缺口 [4]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22日涨0.78%,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19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2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78%,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2%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中信银行以2.32%的涨幅领涨,浙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上涨2.30%和1.46% [1] - 从资金面看,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3.55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24亿元和2.31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中信银行收盘价7.93元,涨幅2.32%,成交73.80万手,成交额5.81亿元 [1] - 浙商银行收盘价3.11元,涨幅2.30%,成交318.89万手,成交额9.83亿元 [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0.40元,涨幅1.19%,成交105.30万手,成交额21.43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额最高个股之一 [1] - 民生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618.13万手,成交额24.97亿元 [1] - 招商银行是板块内唯一下跌个股,收盘价41.95元,微跌0.07%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6536.13万元、5795.45万元、4557.49万元,主力净流入占比分别为3.05%、3.85%、4.64% [1] - 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分别达2.00亿元、1.80亿元、9973.60万元,主力净流出占比分别为8.00%、7.79%、6.42% [1] - 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获得显著游资净流入,分别为7441.07万元和9561.93万元,游资净流入占比分别为4.79%和4.14% [1] - 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获得较大散户资金净流入,散户净流入占比分别为4.40%和3.65% [1] 相关ETF动态 - A50ETF(代码: 159601)近五日下跌0.29% [3] - A50ETF最新份额为23.9亿份,较前期减少2080.0万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入1231.2万元 [3]
浦发银行代发系统“靠浦薪”在京焕新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51
产品发布与核心优势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于10月17日在北京举办“靠浦薪”代发系统焕新发布会,70余家合作企业代表出席 [1] - 升级版“靠浦薪”代发系统旨在解决企业“发薪时效慢、员工查薪繁、个性化需求难满足”等核心痛点 [1] - 平台通过金融科技与生态协同能力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持并助力降本增效 [1] 产品功能与服务定位 - “靠浦薪”代发系统定位为“一站式人事薪资服务平台”,提供开箱即用的轻量化服务以支持企业数字化运营 [1] - 具体功能包括电子合同以消除异地签署奔波提升签约效率,以及“智能算薪”以解放劳动力并使复杂薪酬管理精准高效 [1] - 针对农民工专户、灵活用工结算等特殊场景定制方案,旨在平衡政策合规与资金安全 [1]
这只银行转债 迎来最后交易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12:50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2][4] - 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10月28日发放兑付资金并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2][4][6] - 在停止交易后至转股期结束前(10月23日至10月27日),持有人仍可依据约定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4] 浦发转债基本信息与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期限6年,发行总额为500亿元,于2025年10月28日自然到期兑付 [6] - 到期兑付方案为:公司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6] - 截至10月21日收盘,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5元/张,未转股比例为6.19%,未转股金额为30.95亿元 [7] - 近期主要股东积极转股:10月17日,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50亿股,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6] - 此前中国信达与东方资产也已出手转股,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 [6] 银行转债市场格局变化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陆续退出市场,其中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因触发强赎摘牌,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9]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全市场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整体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9] - 银行转债是众多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其陆续退出将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9] -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本身促转股诉求强,新发银行转债难度高,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价值凸显,其退市可能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的重构 [9]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基金对银行转债出现持续减配趋势,将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9]
这只银行转债,迎来最后交易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22 12:38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安排 - 10月22日为浦发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2] - 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10月28日发放兑付资金并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1][2][4] - 在停止交易后至转股期结束前(10月23日至10月27日),持有人仍可依据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2] 浦发转债基本信息与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期限6年,发行总额为500亿元,于2025年10月28日自然到期兑付 [4] - 到期前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1.50亿股,持股比例由17.80%增加至18.15% [6] - 中国信达与东方资产两家AMC此前也已通过转股等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 [6] - 截至10月21日收盘,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5元/张,未转股比例为6.19%,未转股金额为30.95亿元 [6] 银行转债市场格局变化 - 随着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全市场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整体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7] - 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多只银行转债因触发强赎摘牌,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7] - 银行转债是固收类基金的重要底仓配置品种,其陆续退出将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7]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高,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价值凸显,可能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的重构 [7] - 基金对银行转债出现持续减配趋势,将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7]
从“1+N”到“N+1”,打造金融+普惠生态的浦发银行样本
第一财经· 2025-10-22 11:40
合作模式创新 - 浦发银行长宁支行与黑湖科技开启合作,成为其首家授信银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以支持日常经营周转 [1] - 合作模式从单一信贷支持升级为全链条产业赋能,通过银行生态圈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产品推荐给N家制造企业 [1] - 此次合作突破传统,以金融活水激活产业生态,成为普惠金融创新的可复制样本 [1] 政企银协同与专项支持 - 针对黑湖科技作为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融资难点,浦发银行启动专项绿色通道 [2] - 银行在不到一个月内高效落地纯信用授信方案,切实护航企业发展,助力其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进程 [2] - 长宁支行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行业政策并提供专业解读与落地支持 [2] 产业生态赋能与精准匹配 - 浦发银行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能力与普惠制造企业的转型需求精准对接,搭建工业软件企业与实体制造企业的合作桥梁 [3] - 银行根据制造业不同行业的特性进行一企一策精准匹配,例如向厨卫家具行业推荐黑湖小工单实现订单追溯,向汽车配件企业匹配黑湖智造的多工厂协同功能 [3] - 金融成为串联产业链的纽带,助力黑湖科技与多家普惠企业达成合作,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效率双提升 [3] 生态闭环与价值创造 - 浦发银行实践了从1服务N到N与1构建生态共赢的闭环,即从科创企业服务普惠企业升级至普惠企业与银行共建生态 [4] - 黑湖科技通过浦发生态快速渗透普惠市场,品牌影响力向细分行业纵深扩展,普惠制造企业转型后经营效益提升反哺生态客户质量 [4] - 银行通过构建和培育生态,达成金融机构、工业软件企业、实体制造企业三方共赢,塑造了科技金融加产业普惠生态的竞争优势 [4]
浦发银行“靠浦薪”代发系统升级版在京发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2 11:03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近日发布升级版“靠浦薪”代发系统,旨在解决企业发薪时效慢、员工查薪繁、个性化需求难满足等痛点,打造一站式人事薪资服务平台 [1] - 系统围绕企业管理核心场景,以服务“人”、“财”、“事”三大需求为目标,构建全链条数字化运营生态 [1] “人”的数字化管理 - 系统实现人事工作全生命周期数智管理,提供从扫码入职、电子合同签署到智能算薪、电子薪单加密分发及全国通办的个税社保等一系列服务 [1] - “智能算薪”功能融合复杂公式预设与跨周期自动计算,旨在将企业人事从低效能、易出错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 [1] “财”的数字化运营 - “智能费控”功能打通预算、支付、报销全链路,通过发票智能验真查重加强支出合规性 [1] - “极速代发”依托浦发银行通道,实现本行与跨行资金高效流通,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灵活性 [1] “事”的数字化赋能 - 系统创新推出“电子名片”功能,支持企业使用图文、视频打造动态数字门户以强化品牌形象传播 [2] - 系统整合“靠浦集市”特惠内购平台、党团工会费缴纳及代发客户专属理财权益等员工适用功能 [2]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靠浦薪”提供开箱即用的轻量化服务,旨在支持企业获取数字化运营服务,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2] - 具体服务如电子合同消除了异地签署奔波,提升签约效率,“智能算薪”使复杂薪酬管理变得精准高效 [2]
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7-9月份委托理财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21 18:42
委托理财概况 - 本次委托理财总额为498,900万元 [3] - 委托理财期限为一年以内 [4] - 理财资金来源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 [6] - 委托理财目的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获得投资收益 [5] 理财产品详情 - 理财产品均为一年以内的短期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等多种类型 [3][4] - 公司选择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7] - 理财产品在财务报表中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列报 [12] 合作金融机构 - 委托理财受托方包括17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 [2][9] - 受托方与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10] - 公司已对受托方进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确认其符合委托理财要求 [12] 决策程序与风险控制 - 理财业务已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202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4][14] - 公司通过选取短周期产品及与合作银行紧密沟通来加强风险控制 [8] - 理财业务针对日常营运资金短期闲置情况,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发展 [12]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21日涨0.33%,招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1 16:3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1日股份制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3%,招商银行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916.33,上涨1.36%。深证成指报收于 13077.32,上涨2.06%。股份制银行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ETF A50ETF (产品代码: 159601) ★ 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00036 | 指商银行 | 41.98 | 1.35% | 75.99万 | 31.84亿 | | 661698 | 中信银行 | 7.75 | 0.52% | 51.96万 | 4.01亿 | | 600015 | 华夏银行 | 6.86 | 0.29% | 80.06万 | 5.48 Z | | 000001 | 平安银行 | 11.43 | 0.09% | 76.12万 | 8.70亿 | | 6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