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600056)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税政策悄然变化 中国医药制造不可或缺
新浪财经· 2025-04-14 08:23
行业指数表现 - 申万医药指数本周跌幅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 [1] - 医药生物行业PE(TTM)为25.78倍,沪深300指数PE为11.50倍,行业估值溢价率为124.23%,处于历史低位 [1]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于4月11日发布更新税则,豁免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等商品的进口税率 [1] - 新政策适用于所有"对等关税"国家,相关产品统一适用10%标准附加关税,替代原有额外国别税率 [2] - 豁免措施适用于4月5日美国东部夏令时00:01后进入消费或从仓库提取的商品,进口商需在清关后10天内提交更正报关单 [2] 中国医药产业链影响 - 中国电子及半导体产业链直接受益,体现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强粘性和高性价比优势 [3] - 医药产业链具备类似电子产业的供应链能力,全球对中国制药工业基础存在强依赖性,药品加征关税威胁有望止步 [3] - 医药出海业务压力大幅缓解,涉及CXO、原料药及仿制药、医疗设备及耗材等领域 [3] 投资方向建议 - CXO产业链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九洲药业等公司 [4] - API及仿制药制剂领域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司太立、天宇股份、美诺华等企业 [4] - 耗材出口方向关注维力医疗、英科医疗、振德医疗、蓝帆医疗、海泰新光、美好医疗、三星医疗等标的 [4] - 医疗设备出口领域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东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公司 [4]
关税压力或进一步推动中国医药企业生产全球化
新浪财经· 2025-04-11 17:31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大部分药品排除在外,但绝大部分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和零部件及康复用品等未被纳入豁免清单 [1] - 药品方面,除四个税号外,豁免清单中纳入了绝大部分药品制剂,不受此次对华加征34%关税影响,目前关税水平为20% [1] - 医疗器械方面,注射器及其零附件关税水平从120%增至154%,医用外科用手套从70%增至104%,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从45%增至80% [1] - 特朗普表示将对药品征收关税,暗示美医药贸易中的豁免惯性正在被打破 [1][3] 中国医药对美出口结构 - 2024年中国对美医药贸易出口额为190.47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类达117.58亿美元,西药类达64.25亿美元,中药8.7亿美元 [4] - 医疗器械是我国对美医药出口核心,美国为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比高达24.1% [4] - 原料药占我国出口到美国西药类的71.37%,2024年出口美国45.2亿美元 [6] - 美国80%的原料药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于中国与印度,中国市场供应美国95%的布洛芬、91%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等 [6] 受影响细分领域及上市公司 - 医疗器械出口产品线覆盖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一次性耗材类、保健康复用品等五大领域 [5]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注射器行业的采纳股份、康德莱,一次性耗材与敷料行业的稳健医疗、奥美医疗,手套行业的英科医疗、蓝帆医疗等 [5] - 西药制剂和生化药品是我国医药出口短板,2024年西药制剂出口69.47亿美元,生化药品出口40.17亿美元 [7]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肝素行业的海普瑞、健有股份,多肽行业的翰宇药业,青霉素行业的尔康制药、哈药股份等 [7]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出口结构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如药明康德优化采购供应链体系,翰宇药业计划开拓欧洲或东南亚市场 [9] - 部分企业通过在美设厂或前瞻备货降低对出口通道依赖,如九安医疗、海普瑞在美国设立生产线 [10] - 迈瑞医疗采用全球工厂+灵活备货策略,在美完成备货,全球布局数十个生产基地 [11] - 企业转向内部运营效率与成本结构优化,如仙琚制药聚焦生产端提效降本,出口重心转向欧盟和东南亚市场 [12] 进口药品情况 - 目前在美国生产并进口到中国的药品有140个,涉及规格300多个,其中化药最多有108个 [8] - 生物制品有32个,单抗类药物最多有20个,多为跨国药企原研药,罗氏有4款,礼来有3款等 [8] - 国内企业通过全球供应链调配进口产品,部分已启动本地生产安排,预计最快明年实现全面地产化 [13]
中国医药企业受关税影响调查:短期内影响不大,出海步伐将更谨慎
华夏时报· 2025-04-10 14:1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此前多数药品在豁免清单里,国内医药行业将受影响,但多数国内药企美国业务占比小或无,少数有较多美国业务的企业也不焦虑,短期内业绩影响不大,但长期会影响海外拓展 [2][7] 多数药企业务专注国内 - 国产医药出海拓展收入规模近年快速提升,但多数药企海外收入未形成规模 [3] - 2024年年收入超200亿的六家药企中,仅复星医药和药明康德海外收入大,白云山、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华润三九出口收入少,药明康德主要提供药物研发服务,药品出口美国多的实际仅复星医药 [3] - 营收规模小的药企类似,先声药业基本无对美销售,新华制药美国业务占比4%多且美国不能自产其销售药品,人福医药美国业务占比不大且仿制药业务有当地工厂,受关税影响小 [4] 长期影响海外拓展 - 有三种情况使在美业务多的公司对关税影响不焦虑:一是提供药物研发服务而非药品本身,如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服务贸易货物进出口少,不涉及关税 [5] - 二是在美销售药物在美国或海外生产基地生产,如百济神州核心产品在美国生产,复星医药卖到美国的药物在印度和以色列生产 [6] - 三是自认为在美销售药物稀缺性强,如健友股份对美销售短缺药物,被替代可能性低,议价能力强,且已多元化布局市场 [6] - 美国征药税短期内对国内药企业绩影响不大,但长期影响海外拓展,药企出海需慎重考虑,药物研发服务未来也不好做 [7]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23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9 07:0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提名董事候选人、托管关联方资产、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和计划、合规管理工作报告、重大经营风险预测评估报告等事项 [2][5][12] 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4月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由董事长杨光主持,监事及相关高管列席 [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3日以多种方式向全体董事发出 [3] - 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7名 [3] - 会议召开符合规定,决议有效 [4] 会议审议情况 提名董事候选人 - 审议通过《关于提名董事候选人的议案》,提名杨新为公司董事候选人,任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至第九届董事会届满,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12] - 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7] 托管关联方资产 - 审议通过《关于托管关联方资产的议案》,公司拟与重庆医健签署《托管协议》,托管和平制药100%股权,托管期限有相关规定,和平制药经营收益等由重庆医健承担,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9] - 该议案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非关联董事同意签署协议,托管费5万元/年,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10] -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1] 其他报告 - 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 - 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合规管理工作报告》,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 - 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度重大经营风险预测评估报告》,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 董事候选人简历 - 杨新57岁,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空间工程部副部长等职,现任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资深专务 [13]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提名董事候选人的公告
2025-04-08 17:30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提名57岁博士杨新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1] - 提名事项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 时间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4月9日[3]
中国医药(600056) - 第九届董事会第23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08 17: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23次会议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由董事长杨光主持[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3日发出,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7名[2] 人事提名 - 董事会同意提名杨新为公司董事候选人,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届满[3] 业务托管 - 公司拟托管重庆医健持有的和平制药100%股权,托管费5万元/年[4]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等三份报告[5]
美国“关税”冲击,中国医药产业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7 16:36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内容及豁免范围 - 美国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商品征收更高关税 [1] - 豁免商品包括钢铝制品、汽车及零部件、能源矿物、药品、半导体、金条、铜和木材制品 [1] - 药品制剂、原料药(维生素类、氨基酸类等)、植物提取物均被列入豁免范围 [2] 医药板块市场反应 - 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等医药相关板块单日跌幅达9 55%-14 69% [1] - 医药板块下跌主因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情绪宣泄,而非实际关税影响 [1] 美国药品进口依赖现状 - 美国83%的前100种处方仿制药依赖进口,90%的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依赖进口原料药 [2] - 2024年美国进口仿制药价值700-800亿美元,其中50%-60%来自印度和中国 [2] - 美国仅20%原料药自主生产,80%依赖海外供应 [2] 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自2025年4月10日起实施 [3] - 反制措施对国产医疗器械(联影医疗、华大制造)、血制品(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有正向影响 [3] 本土药企回应及应对策略 - 百利天恒、贝达药业、怡和嘉业等表示当前关税政策未影响业务 [5] - 迈瑞医疗通过提前备货和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规避关税影响 [5] - 蓝帆医疗通过开拓非美市场(如"一带一路"国家)平衡订单波动 [6] - 金河生物上调美国终端售价以转嫁关税成本 [6] 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进展 - 2024年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达3575个,全球占比24%,临床试验年复合增长率18 8% [7]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519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 [7] - Top20全球热门靶点中,18个靶点的中国在研药品数量占比超50% [7] 医药企业国际化路径建议 - 优先拓展中等收入国家市场积累经验,再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8] - 需根据产品类型(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匹配差异化出海策略 [8] - "NewCo"模式和MNC合作成为创新药企国际化重要路径 [8]
步长制药上榜中国医药市场中药企业百强第二名,已蝉联两届榜单
搜狐网· 2025-04-07 16:1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8日药智网联合相关组委会推出《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中药榜前三格局变化明显,步长制药上升两位居第二,公司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优势显著,积极转型扩张、拓展产业链布局,重视投资者回报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长期发展值得关注 [1] 行业动态 - 2025年3月28日,“MDS 2025第二届医药营销大数据峰会”上推出《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榜单已连续发布两年,数据源于药智药品销售数据库,经专家评审形成总榜、中药榜、化药榜、生物药榜四大细分领域排名 [1] 中药榜排名情况 - 2024年中药榜前三为扬子江药业、步长制药、华润三九,其中扬子江药业从2023年的第五逆袭夺冠,步长制药上升两位,华润三九稳居第三 [1] - 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中药)TOP100包含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 [2] 步长制药业务情况 - 主营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立足心脑血管市场、覆盖中成药传统优势领域,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的立体产品格局,以脑心同治论为基础研发出脑心通胶囊等三个独家专利品种 [4] - 2024年上半年,步长制药、以岭药业等五家企业占据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32%的市场份额,步长制药占比最大,达9.88% [4] - 确立“以中药为基础,向生物药、疫苗领域扩张”战略,控股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药业在疫苗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设立山东步长冠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拓展医疗器械销售、互联网医疗等医疗产业链布局 [5] 步长制药投资者回报情况 - 2025年A股市场掀起回购热潮,政策引导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及回购约束,步长制药积极响应,2019 - 2024年完成两轮累计16.46亿元回购,2024年底推出第三轮回购计划 [6][7] - 叠加连续八年现金分红,累计分红与回购金额超92亿元,远超IPO募资39亿元规模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第三轮回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321万股,占总股本的0.29%,回购金额4774.8万元 [7] 步长制药社会责任情况 - 自成立以来累计纳税320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8] - 2008年以来通过“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开展医疗公益救助和产业帮扶,为受援地医务人员培训近3000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惠及20余万人次,为3000余名先心病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救助近万名其他患者 [8]
中国医药的外需、内需、供给格局变化
2025-04-07 13:5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领域、血液制品领域、上游产业链、医疗器械领域、医疗服务行业、中药行业、CXO 行业、分子砌块行业、CDMO 行业、BDI 行业 [3][4][5][6][7][8][12][15][16] - **公司**:海瑞克、伦博泰、荣昌、百济、润普食品公司、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纳微、台睿、奥普曼、联影、汇泰、东阿阿胶、安阳眼科、艾美特、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百普赛斯、百万赛图、迈瑞、美敦力、必得、仁度生物、康华生物 [3][4][5][6][7][8][9][10][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及投资策略的影响**:美国加征关税使中国出口减少、产品竞争力下降,应寻找供需平衡且非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公司,投资组合中重点关注内需市场,选择非重点出口美国且竞争格局好的公司 [2] - **加征关税对医药行业各领域的影响** - **创新药领域**:加征关税影响不大,美国豁免绝大部分药品相关关税,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医药产品总额 2000 亿美金、同比增长 20%,中国在全球医药进口中占比仅 1.5%,中国从美国进口新药仅 63 亿美金,推荐海瑞克等创新公司 [3][4] - **血液制品领域**:受影响较大,2024 年美国进出口总额中血液制品占比高,白蛋白和重组八因子进口占比超 65%,全球大部分血浆来自美国,加征关税或使本土润普食品公司获更大份额,预计国产白蛋白价格松动、行业估值修复调整,关注天坛生物等公司 [3][5] - **上游产业链和医疗器械领域**:关注国产替代及国内市场需求增加的公司,推荐纳微等上游企业和联影等医疗器械公司,贸易摩擦升级或刺激内需,医疗服务与中药行业值得关注 [3][6] - **CXO 行业**:外需受影响不大,相关公司已在全球建基地规避关税,但股票市场可能有情绪波动;内需关注创新产业链复苏情况,上游业绩有好转迹象,建议关注内需市场为主的创新公司 [3][8][9] - **迈瑞**:海外业务占比 40%、美国业务占比低,受关税影响不大,国内市场复苏将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持续推荐 [3][10] - **其他行业情况及相关观点** - **CT 球管反垄断调查**:需等待最终结果,关注 CT、球管及基因测序领域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的公司 [11] - **分子砌块行业**:公司如必得尚未明显回暖,收购不确定,暂未重点推荐,随创口复苏有望跟随复苏,需观察分子诊断龙头公司海外业务转嫁能力 [12] - **海外收购或建厂**:逻辑不受损,中国政府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全球化竞争逻辑成立,需观察公司业绩变化 [13] - **影像设备降价**:无法确定是否会降价,涉及卫健委和医保局对大型设备集采决策,各地医保或卫健部门对部分医疗设备集采有可能但未公布时间点 [14] - **CDMO 需求**:暂时不受显著影响,以服务形式计价计关税,企业有处理关税影响的能力,下游客户情况有操作空间 [15] - **BDI 行业**:关税对中国 BDI 影响小,看好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出海前景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医药产品中化学制品和药品制剂占主要比例 [4] - 进口品牌经销商毛利率较低,加高额关税后价格回落预期增加 [5] - 安徽省地方医保局进行了设备集采试点,政府文件提到一切以人民政府需求为准 [14] - 公开文件中除少数药品外,创新药行业因人道主义等原因关税豁免 [16]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坚决反对美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7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影响全球医药产业,中信建投看好部分医药行业;伟思医疗生产经营正常,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尚需探索;华大智造5名股东拟询价转让股份,减持或影响股价 [1][2][3][4][5][6] 医药行业关税事件 -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贸易伙伴征“对等关税”,多数医用产品受影响,部分产品关税极高 [1] - 美国单边贸易措施无视世贸规则,影响全球医药产业生产经营、研发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民众健康福祉 [1] -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反对美国单边贸易霸凌行为,支持中国政府反制措施,将维护全球医药企业权益 [1] - 中信建投称关税政策冲击下医药产业链影响复杂且有变数,本次加征关税暂不涉及药品 [2] - 中信建投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器械和血制品国内份额提升机会,以及内需为主的中药、药店及流通等行业 [2] - 中信建投认为长期出海是医药企业重要战略方向,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 [2] 伟思医疗股票异常波动 - 4月6日伟思医疗公告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属异常波动情形 [3] - 伟思医疗日常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重大调整,研发工作有序推进 [3] - 伟思医疗称已建成六大技术平台,形成专业化、可拓展的底层技术平台 [3] - 脑机接口技术科研和临床有进展,但距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尚远,投资者需理性看待伟思医疗股票短期波动,关注长期发展和技术进展 [4] 华大智造股东减持 - 4月6日华大智造公告5名股东拟询价转让771.0256万股,占总股本1.85% [5] - 出让方承诺股份已解除限售,权属清晰,无限制或禁止转让情形 [5] - 本次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转让价格下限为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5] - 多名股东减持公告短期内或造成华大智造股价波动,中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评估股价市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