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片仔癀(600436)
icon
搜索文档
片仔癀(600436)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5-04-25 20:10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经营发展成果 (一)经营业绩:2024 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约 107.88 亿元, 比增 7.2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29.77 亿元,比增 6.42%;实现上缴 税收约 11.73 亿元。 (二)企业荣誉:公司连续两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 名单;上榜"福建省制造业领航企业";获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评 A 级)""2024 中成药 工业综合竞争力 50 强""2024 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等多项 荣誉。 (三)品牌荣誉:蝉联胡润"2023 医疗健康品牌价值"和"2024 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榜首,位列胡润"历史最久品牌TOP10" 第 5 位、"2024 年中华老字号品牌榜"第 2 位、"福建省老字号品 1 / 14 牌价值"第 1 位、"2024 健康产业品牌榜"第 3 名;入选"2024 中 国品牌创新案例""2024 党建引领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 "福建品牌价值评价示范单位""2024 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点 赞 2024 我喜爱的中国品牌";片仔癀产品荣获"2024 肝胆用药品牌 榜金奖" ...
片仔癀(600436)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
2025-04-25 20:10
审计委员会情况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比超1/2[1]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九次会议[2] - 华兴所已连续8年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3] - 公司拟聘致同所为2024、2025年度审计服务机构[3] 审计会议审议 - 2024年4月15日审计委员会审议多项议案并全部通过[4] - 2024年7月19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暨关联交易议案[8] - 2024年7月22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议案[8] - 审计委员会审议2024年关联交易议题并同意提交董事会[13] 公司相关评估 - 公司认为关联交易价格公平合理,不损害股东利益[6] - 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未产生重大影响[7] 审计监督与建议 - 审计委员会监督评估外部和内部审计工作,确保财务报告合规[10] - 建议强化内部审计管理,加强过程审计[12] 内部控制与报告 -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根据相关要求建立并完善,现有体系完整、合理、有效[12] - 公司内部控制需进一步健全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12] - 公司财务报告按规定编制,报表客观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等,无重大会计差错调整[12] 审计委员会展望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恪尽职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14] - 新的一年审计委员会将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14]
片仔癀(600436)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4-25 20:10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 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 2024 年度履行监督 职责情况的报告 根据《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相 关规定和要求,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勤勉尽职、认真履职。现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致 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致同所")2024 年度 审计工作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 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一)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致同所成立于 1981 年,前身是北京会计师事务所,2011 年 12 月 22 日经北京市财政局批准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2012 年更名为致 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 外大街 22 号赛特广场五层,首席合伙人为李惠琦。 经审计,致同所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 司财务状况以及 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 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方面保持了有效 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致同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 ...
片仔癀(600436)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确认意见
2025-04-25 20:10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和 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确认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 年修订)》《公开发行证 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21 年修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修订)》 等相关规定和要求,作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 和高级管理人员,我们在全面了解和审核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后, 发表意见如下: 1、 公司严格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财务制度规范运作,《公司2024 年度报告及摘要》的编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漳州片仔癀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章程》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公司 2024 年 度报告及摘要》公允、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公司 2024 年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 2、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二十 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 2024 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3、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公司 2024 年度 报告及摘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承诺其中不存在任何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
片仔癀(60043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0: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07.88亿元,较2023年增长7.25%[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7亿元,较2023年增长6.42%[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1亿元,较2023年增长6.57%[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4亿元,较2023年减少40.47%[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7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69%[26] - 2024年末总资产175.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9%[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4.93元/股,较2023年增长6.25%[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36%,较2023年减少1.28个百分点[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1.71亿元、24.80亿元、27.99亿元、23.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75亿元、7.47亿元、9.65亿元、2.90亿元[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98,835.16元、76,289.16元、96,424.32元、32,598.50元[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3,148.27元、 - 14,998.81元、91,740.13元、1,481.21元[31]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 - 64,468,953.01元、 - 56,481,951.15元、 - 3,699,079.34元[3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52,765,354.73元,期末余额30,416,200.54元,当期变动 - 22,349,154.19元,对当期利润影响 - 1,287,330.77元[3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377,101,953.74元,期末余额406,453,758.15元,当期变动29,351,804.4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0,744,804.16元[3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61,319,854.00元,期末余额52,371,358.01元,当期变动 - 8,948,495.99元,对当期利润影响 - 1,860,133.38元[36]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加7.29亿元,增长7.25%[59]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35.39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增长5.04%[59] - 2024年公司净利润29.96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增长5.06%[59]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6,522.29万元,因促销、业务宣传及广告费减少[60] - 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63.48万元,因日常营运资金利息收入减少[61] - 2024年其他收益同比增加28.92%,因增值税加计抵减应纳增值税额增加[61]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1,727.10万元,因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61] - 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075599.58万元,同比增长7.17%,营业成本614816.59万元,同比增长15.19%,毛利率42.84%,减少3.98个百分点[67][68] - 销售费用本期为51,755.44万元,同比下降33.88%,管理费用本期为34,053.22万元,同比下降7.22%,财务费用本期为 - 431.91万元,同比增加363.48万元[76] - 研发投入合计269,585,465.9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0%,研发人员数量为23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14%[78][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1,370.80万元,同比减少89,292.35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2,438.89万元,同比增加409,850.80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为 - 224,055.33万元,同比减少147,125.59万元[8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48,798.8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48%,较上期期末变动28.41%[86]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8,254.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7%,较上期期末变动45.49%[8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496,713.1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8.32%,较上期期末变动47.01%[86]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99,974.7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70%,较上期期末变动219.62%[86]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31,485.4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0%,较上期期末变动100.30%[86] - 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期末数为41,162.2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35%,较上期期末变动112.67%[8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35,341.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9.12%,较上期期末变动1,483.91%[86] - 境外资产为17,030.16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01%[90]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0%,占净资产比例为1.82%,资本化比重为0.00%[107] - 基于现代疾病谱的片仔癀病证结合创新研究研发投入8662.3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80%,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12.62%[108] - 名优中药复杂体系作用解析及新适应症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投入3173.3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29%,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39.04%[108]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为51755.44万元,其中促销、业务宣传及广告费占比49.97%,金额为25862.20万元[111]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0%,同行业平均销售费用金额为211776.91万元[113] - 2024年同2023年相比,销售费用减少26522.29万元,其中母公司减少20022.67万元,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减少10269.76万元[114] - 2024年业务宣传推广费20333.01万元,较2023年减少58.71%;广告费3225.64万元,较2023年增加84.81%;代运营费用2303.55万元,较2023年增加7.00%[114] - 2024年业务宣传推广费减少28916.62万元,主要是母公司减少19875.76万元,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减少10446.08万元等[115] - 2024年广告费用投入增加1480.28万元,其中母公司增加1325.11万元[115] - 2024年公司代运营费用增加150.67万元[116] -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投资总额为201,310.00万元,较上年同期187.80万元增加201,122.20万元[117] - 证券投资期末数合计489,241,316.70元,其中股票期末数为396,198,210.95元,私募基金期末数为52,371,358.01元,其他期末数为40,671,747.74元[123] - 衍生品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合计32,665.93万元,其中漳州兴证片仔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期末账面价值为2,635.70万元等[125] - 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20,000.00万元,持股比例45.00%,营业收入338,335.23万元,净利润 - 448.15万元[127] - 福建片仔癀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36,000.00万元,持股比例90.19%,营业收入68,410.63万元,净利润12,420.82万元[127] - 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000.00万元,投资额2,832.00万元,拥有权益比例24.00%,营业收入415,321.30万元,净利润6,908.54万元[127]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9.77亿元[190]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01.42亿元[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566,317.81万元,同比增17.94%,营业成本同比增72.04%,毛利率减少11.12个百分点[66] - 2024年医药流通业营业收入408,396.70万元,同比降2.87%,营业成本同比降0.07%,毛利率减少2.49个百分点[66] - 肝病用药营业收入531017.46万元,同比增长18.98%,营业成本170417.75万元,同比增长79.98%,毛利率67.91%,减少10.88个百分点[67] - 线上销售营业收入41136.34万元,同比减少43.65%,营业成本28103.87万元,同比减少51.89%,毛利率31.68%,增加11.71个百分点[68] - 医药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191794.23万元,占总成本比例95.82%,较上年同期变动77.70%[71] - 肝病用药生产量399.20万盒,同比减少0.63%,销售量418.86万盒,同比减少7.63%,库存量14.10万盒,同比减少58.23%[69]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15924.99万元,同比增长13.68%,营业成本8469.72万元,同比增长18.23%,毛利率46.81%,减少2.05个百分点[67] - 化妆品业营业收入75206.90万元,同比增长6.41%,营业成本29478.96万元,同比增长10.29%,毛利率60.80%,减少1.38个百分点[67] 现金分红情况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20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10.98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6.88%;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17.92亿元,占比60.19%[8] - 2023年度以每10股派23.20元(含税)分配现金股利13.996959272亿元(含税),占净利润50.04%[184] - 2024年度拟定每10股派18.20元(含税)分配现金股利10.980373222亿元(含税),占净利润36.88%[185]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7.918521137亿元,占净利润比例60.19%[185] - 2024年度不送股,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185] - 每10股派息29.7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17.92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60.19%[18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39.46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43.54%[190]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182] 研发项目进展 - 推进片仔癀及优势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临床研究11项、药理药效毒理研究23项及片仔癀热结中医理论研究1项,完成项目18项,新增项目17项[38] - 新增2个中药1.1类新药、2个中药3.1类古代经典名方,持续推进14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工作[39] - 公司重点开展以片仔癀为核心的优势品种二次开发等新产品开发[101] - 基于现代疾病谱的片仔癀病证结合创新研究处于二次开发阶段[102] - 名优中药复杂体系作用解析及新适应症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处于二次开发阶段[102] - PZH2113处于I期临床试验,用于肿瘤治疗[103] - PZH1215处于II期临床试验,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103] - PZH2114处于临床前研究,用于肝病治疗[103] - 金糖宁胶囊等多个药品呈交药品补充申请、境内生产药品备案、临床试验申请、药品再注册等审批[104][105] - 报告期内无主要研发项目取消或药品未获得审批情况[106] - 公司拟新增立项新药项目2项,新增启动新药临床研究3 - 5项,力争完成Ⅰ期、Ⅱ期临床研究2 - 3项[130] - 公司新增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2 - 3个,力争2 - 3个经典名方、保健食品上市[130] 市场拓展与营销活动 - 举办重点客户交流会13场、高管带队深入14个重点市场走访与调研[42] - 零售终端铺设专柜超300个,拓展同仁堂品牌连锁超500家[44] - 组织全国合作商开展终端推广活动3000余场,覆盖人群12万余人[44] - 针对全国店长、店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超30场次,覆盖近2万人次[44] 产业投资与布局 - 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于2024年8月完成基协备案,总规模10亿元[45] - 福建片仔癀盈科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于2024年11月完成基协备案,总规模10亿元[
牛黄进口开闸:“价比黄金”神话能否被打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09:20
政策松绑与市场影响 - 国家药监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允许来自无疯牛病疫情国家的牛黄进口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区域覆盖12省(自治区、直辖市),时限2年[2][5] - 进口牛黄仅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其集团内部使用,禁止对外销售,并需建立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可控[5][7] - 政策松绑源于2000年因疯牛病疫情实施的进口禁令,此次试点旨在缓解国内牛黄供应短缺问题[5] 供需矛盾与价格动态 - 天然牛黄年需求量5-8吨,国内产量仅900公斤,供需缺口显著依赖进口和替代品填补[6] - 2024年12月天然牛黄价格达170万元/公斤,较2023年初57万元/公斤上涨198.25%,远超黄金价格[11][12] - 全球肉牛存栏量9.4亿头(中国1.02亿头),国际市场潜在供应能力为国内近十倍[6] 供应链分层化与行业格局 - 大型药企如同仁堂、片仔癀将优先受益于进口试点,中小药企因资源限制或转向合成生物学路径开发替代产品[3][8] - 人工牛黄占国内市场70%,体外培育牛黄占3-18%,但高端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仍依赖天然牛黄[10] - 政策可能加速行业整合,催生区域性联盟通过集体采购或共享研发降低成本[8] 企业应对与市场反应 - 同仁堂2024年营收185.97亿元(+4.12%),净利润15.26亿元(-8.54%),成本压力导致五年来首次负增长[13] - 安宫牛黄丸价格差异显著:电商平台50-380元/粒,同仁堂香港版售价1189元/粒(2024年较2010年累计涨20%)[12] - 二级市场反应平淡,政策公布后片仔癀、广誉远等股价下跌0.52%-1.33%[14]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报7511.1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片仔癀等
金融界· 2025-04-24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报7511.10点,介绍其近期表现、编制方式、持仓等情况[1] 指数表现 -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34%,近三个月上涨4.88%,年至今上涨0.90% [1] 指数编制 - 为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整体表现,将沪深300指数300只样本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多个层级行业,以进入各层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为样本编制沪深300行业指数,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恒瑞医药(25.05%)、药明康德(15.44%)、片仔癀(6.79%)、云南白药(5.65%)、科伦药业(4.9%)、华东医药(3.75%)、新和成(3.75%)、上海莱士(3.43%)、复星医药(3.38%)、长春高新(3.03%) [1] 市场板块占比 -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持仓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3.26%、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6.74% [2] 行业占比 - 沪深300制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持仓样本中化学药占比43.32%、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0.62%、中药占比19.67%、生物药品占比16.39% [2]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相同,遇沪深300指数调整样本、样本公司行业归属变更、样本退市、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时会进行相应调整 [2]
时隔20多年,进口牛黄再开闸,片仔癀和安宫九黄丸们却笑不起来
钛媒体APP· 2025-04-23 18:22
政策解禁与市场反应 - 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 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12个省区市 试点期限2年[2] - 天然牛黄进口禁令解除后 相关企业股价未出现明显上涨 同仁堂涨2.64% 广誉远涨1.34% 达仁堂涨0.63% 白云山涨0.42% 片仔癀涨0.06% 次日悉数收跌[3] 天然牛黄供需状况 - 天然牛黄价格从2016年每公斤17万元涨至2024年165万元 9年涨幅近10倍 目前暂保持160万元/公斤水平[2][5] - 2023年中国天然牛黄产量5.58吨 当年用量10.95吨 存在显著供需缺口[4] - 天然牛黄形成几率仅1-2% 每百万头牛仅产出3-4公斤 国内耕牛数量减少且屠宰期提前至20个月 进一步制约供给[4] 进口限制与替代方案 - 进口牛黄仅允许来自海关总署公布名录的5个国家 包括澳大利亚 缅甸 泰国 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5] - 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国巴西(占全球牛黄产量40%) 阿根廷等因疯牛病疫情未列入白名单[6] - 体外培植牛黄作为主要替代品 由健民集团持股33.54%的健民大鹏独家生产 价格约16.94万元/公斤[6] 企业财务表现 - 同仁堂2024年营收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 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下滑8.54% 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9] - 片仔癀2024年营收107.69亿元增速放缓至7.06% 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增速放缓至6.32% 第四季度收入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70%和26.78%[9] - 同仁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29% 为近10年新低 片仔癀存货增至46亿元 三个季度增加12亿元[9] 终端市场挑战 - 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约4万家关闭 闭店率3.8% 2024年预计关闭3.9万家 第四季度闭店13672家 闭店率增至5.7%[10] - 同仁堂港版安宫牛黄丸从1060港元涨至1280港元 但香港市场涨价收效甚微[9] - 公司通过增加营销推广费10.07%和新增250家门店应对市场挑战 但未能带动业绩强劲增长[11]
增速明显放缓的片仔癀选择的突破路径是多元化
犀牛财经· 2025-04-16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片仔癀近年核心产品增长放缓、原料成本飙升、政策环境变化,其“一核两翼”多元化战略转型未成功,公司需在原料成本和政策应对上突围,长期要突破研发路径依赖并打造市场化第二曲线 [6][15] 核心业务承压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7.68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6.32%,增速明显放缓,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11%,传统“价量齐升”增长模式遇阻 [7] - 片仔癀锭剂从1999年至今累计提价21次,价格从115元/粒涨至760元/粒,涨幅近6倍,2023年5月单次提价幅度28.8%创历史纪录,但未对冲成本压力,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远低于前些年平均20%以上的增速 [7] - 终端价格下跌,2025年初黄牛回收价跌破500元/粒,部分临期产品低至350元/粒,远低于760元/粒的官方指导价,消费市场对千元级药价接受度达瓶颈,“奢侈品化”定价策略边际效应递减 [7][8] - 公司对天然麝香和牛黄依赖度高,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千克涨至2025年的165万元/千克,涨幅371%,天然麝香价格从2019年的40万元/千克涨至60万元/千克,涨幅50%,导致肝病用药毛利率从2016年的87.96%下滑到2023年的78.79%,供给缺口是长期隐患 [8] 多元化突围困境 - 2014年公司提出“一核两翼”战略,转型10年未成功 [9] - 化妆品业务2023年营收规模7.07亿元,虽毛利率62.18%远超中药行业平均水平,但难以独当一面,分拆上市计划推进缓慢,与国内美妆龙头相比营收规模不到1/10,未形成规模效应 [9] - 2024年公司准备溢价78.29%收购明源香料间接拿下水仙药业30%股权,因“交易合理性存疑”被监管问询,收购暂缓实施,并购暴露战略定位模糊,阻碍核心业务发展并消耗现金流,2023年货币资金同比减少53.6% [9][10]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2.3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1%,与头部创新药公司研发投入占比15%以上差距巨大,研发管线中化学新药PZH2107和中药1.1类新药审批周期长,短期难承接业绩贡献,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 [11] 核心业务自救 - 公司在陕西、西藏等地布局林麝养殖基地,建设“三无一全”三七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上游缓解供给压力,2024年林麝产量约200千克,每年需消耗600 - 700千克,排除国家配额250千克外,仍有200千克左右缺口,短期内需外部高价采购 [13] - 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宣布试点允许进口牛黄用于中成药生产,有望缓解公司牛黄供应问题 [13] 市场重估 - 公司动态市盈率从2021年的167倍回落到40倍,市场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质疑其能否支撑千亿市值,2021年以来管理层动荡及产业基金、跨境电商等布局滞后强化市场观望态度 [15] - 公司转型困境本质是中药老字号在“稀缺性价值”与“市场化扩张”之间的战略取舍,短期突围关键在于原料成本和政策应对,长期需突破研发路径依赖并打造市场化第二曲线 [15]
左手收购右手做LP后,片仔癀1358万押注慢阻肺的兑现期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5 14:56
文章核心观点 片仔癀以1358万元收购“温肺定喘颗粒”入局呼吸赛道,虽市场前景广阔,但面临竞争格局严峻、研发投入收缩等问题,且公司在产业基金领域大举布局,引发“重整合、轻创新”质疑,中药企业需平衡转型与创新发展[1][2] 收购新药情况 - 片仔癀以1358万元收购康众宏“温肺定喘颗粒”全部权益,拓展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领域[1][2] - “温肺定喘颗粒”有补肺温肾等功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相关症状治疗,若研发成功将成国内该领域首个获批独家中药[2] 市场前景与竞争 - 全球每年约300多万人死于慢阻肺,占全因死亡6.0%,国内COPD患者人数因多种因素持续增长,2030年中国COPD死亡例数预计达105.54万例,市场前景广阔[2] - COPD治疗领域已有化药、生物药等多类竞品,中药新药需证明差异化价值,且现有中成药治疗COPD证据质量普遍较低,中药创新药进入市场面临较大压力[1][2][3] 研发投入情况 - 片仔癀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滑19.59%,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16亿元,同比减少0.06%,2022 - 2023年分别为2.30亿元、2.32亿元,在同行中处于较低水平[1][6] - 中药创新药研发平均需6至8年,片仔癀研发投入收缩能否支撑长期研发受关注[1][5] 产业基金布局 - 2024年以来片仔癀累计出资近5亿元设立多只大健康基金,包括圆山基金、盈科基金等,2025年拟投资招盈基金,旨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1][8][9] - 云南白药2024年11月与中银国际投资共同设立云南省中医药大健康创新基金,关注中医药产业链企业[9] 其他收购情况 - 2024年片仔癀拟以2.54亿元收购明源香料100%股权,间接获得水仙药业30%股权,后交易暂缓执行[10] 行业趋势 - 2020 - 2024年中药新药IND申报和批准临床数量逐年上升,2024年品种数分别达63个和46个,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66%和84.15%,妇科领域热度明显[7] - 2023年以来我国一级市场中药领域融资案例集中在中药材种植和中成药领域,新药领域投融资案例较少,未来围绕中药“创新”的投融资热度有望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