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能电力(600578)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板块11月26日跌0.07%,露笑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3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26 17:05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6日电力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7%,露笑科技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864.18,下跌0.15%。深证成指报收于12907.83,上涨1.02%。电力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600868 | 梅雁吉祥 | 3.16 | 10.10% | 42.33万 | | 1.34亿 | | 600475 | 华米环能 | 18.04 | 5.81% | 28.80万 | | 5.18亿 | | 605580 | 恒盛能源 | 43.00 | 3.27% | 8.80万 | | 3.75亿 | | 002060 | 广东建工 | 3.84 | 2.13% | 1 51.98万 | | 2.00亿 | | 601991 | 大唐发电 | 3.50 | 1.74% | 106.03万 | | 3.70亿 | | 600578 | 京能电力 | 4.50 | 1.35% | 36.37万 | | 1.63亿 | | 0008 ...
京能电力涨2.03%,成交额1.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16.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26 14:35
11月26日,京能电力盘中上涨2.03%,截至13:52,报4.53元/股,成交1.17亿元,换手率0.39%,总市值 303.27亿元。 京能电力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养老金概念、证 金汇金、中盘、海上风电等。 截至9月30日,京能电力股东户数5.65万,较上期增加12.39%;人均流通股118453股,较上期减少 11.03%。2025年1月-9月,京能电力实现营业收入261.60亿元,同比增长4.62%;归母净利润31.70亿元, 同比增长123.95%。 分红方面,京能电力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10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京能电力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 通股东,持股3765.2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605.9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 东,持股2913.5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1.07万股。广发中证全指电力ETF(159611)位居第十大流通股 东,持股895.53万股,为新进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1 ...
结构优化、平台整合 电力央企资产证券化多头并进
证券时报· 2025-11-26 02:29
国家电投集团资本运作概览 - 临近年末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提速 包括电投能源 电投产融的重大资产重组 远达环保完成资产过户 上海电力终止收购但坚持国际化 吉电股份计划更名[1] - 国家电投资本运作频频 显示电力央企资产证券化提速 除资产重组外 电力央企推动旗下新能源资产IPO步伐也在加快[1] - 资产证券化目标从早期募资补缺口转变为战略性资产结构优化 在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重估背景下 分板块上市路径具推广价值[1] 国家电投专业化资产重组案例 - 电投能源拟以111.5亿元收购白音华煤电100%股权 交易后主营业务未变 公司是国家电投在内蒙古区域煤炭 火电及电解铝资源整合唯一平台[2] - 电投产融拟置入电投核能100%股权 对价553.9亿元 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100%股权 对价151.1亿元 交易后公司将转型为国家电投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2] - 远达环保完成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及广西长洲水电64.93%股权 交易后主营业务新增水力发电及流域水电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运营[4] 电力央企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 - 华电新能通过IPO募资180亿元 是国内最大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 截至上半年末控股装机容量8213.75万千瓦 其中风电3554.22万千瓦 光伏4559.53万千瓦[7] - 华润新能提交IPO申请计划募资245亿元 控股装机容量3310.42万千瓦 其中风电2353.07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957.35万千瓦 2024年营收228.74亿元 归母净利润79.53亿元[6] - 电建新能提交IPO申请计划募资90亿元 控股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 其中风电989.09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135.52万千瓦 上半年营收54.72亿元 净利润12.05亿元[7] 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与价值 - 分板块上市有助于资本市场更清晰定价 提升估值效率 各板块可按业务特性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 增强融资能力并实现风险隔离[5] - 新能源业务成长预期强 符合国家双碳目标 市场关注度高 独立上市能更好展现价值 投资者愿为成长+绿色赋予溢价 避免被母公司传统业务拖累估值[8] - 新能源盈利能力强 更受资本市场欢迎 融资相对容易 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是分拆的首要目的[8] 资产证券化趋势与前景 - 国资委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推动国资央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各央企正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9] - 资产证券化新目标转向战略性资产结构优化 如推动特定业务板块上市 下一步战略投资方向转向新能源及相关基础设施[10] - 国家电投分板块上市模式具较强推广价值 但需做好路径设计 重视估值逻辑 治理结构优化和监管框架匹配[10]
全球在运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并网!配套12兆瓦/48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
科技日报· 2025-11-18 17:20
项目概况 - 华电琼结风电项目于11月17日正式并网发电,是全球在运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机位点最高海拔达5370米,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1] - 项目位于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总装机容量为60兆瓦,共安装11台5.0兆瓦和1台6.25兆瓦风电机组 [1] - 项目配套建设12兆瓦/48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投运后每年输送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相当于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7万吨 [1] 技术创新与工程挑战 - 项目建设面临极端环境挑战,现场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7%,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场内道路累计爬升高度达1670米 [4] - 施工团队优化混凝土配比,创新采用梯度保温工艺结合智能温控养护系统,实现了高寒缺氧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 [4] - 项目首次在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应用单叶片吊装工艺,较传统叶轮整体吊装方式节省约66%的作业场地,并将有效作业风速上限提升至10米/秒 [4] 生态保护与社会效益 - 项目创新采用高性能基质生态喷播技术,累计修复植被36万平方米,铺设保护密目网12万平方米,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4] - 通过土地租赁、参工参建、技能培训等方式,项目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60余万元,带动地方产业增收1100余万元 [4] - 项目建设践行“系统友好、生态友好、群众友好”理念,通过“设备选型+储能+智能调控”技术体系提升电网可靠性 [5] 行业意义 - 项目的成功建设为全球超高海拔地区风电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验,对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全球在运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在西藏投产
科技日报· 2025-11-17 20:20
项目概况 - 华电琼结风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是全球在运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机位点最高海拔达5370米,也是西藏自治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1] - 项目位于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总装机容量60兆瓦,安装11台5.0兆瓦和1台6.25兆瓦风电机组,同步配套建设12兆瓦/48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 [1] - 项目投运后,每年输送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相当于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7万吨 [1] 技术与工程挑战 - 项目建设环境极端,现场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7%,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场内道路累计爬升高度达1670米 [4] - 施工团队优化混凝土配比,创新采用梯度保温工艺结合智能温控养护系统,实现高寒缺氧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 [4] - 项目首次在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应用单叶片吊装工艺,较传统方式节省约66%的作业场地,并将有效作业风速上限提升至10米/秒 [4] 生态与社会效益 - 项目创新采用高性能基质生态喷播技术,累计修复植被36万平方米,铺设保护密目网12万平方米,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4] - 通过土地租赁、参工参建、技能培训等方式,项目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60余万元,带动地方产业增收1100余万元 [4] 行业意义与发展理念 - 项目践行“系统友好、生态友好、群众友好”理念,通过构建“设备选型+储能+智能调控”技术体系,配套构网型储能设施,有效平抑风电波动,提升电网可靠性 [5] - 项目的成功建设为全球超高海拔地区风电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验,对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全球在运海拔最高,并网发电!
中国能源报· 2025-11-17 18:01
项目概况与意义 - 华电琼结风电项目于11月17日在西藏山南市并网发电,机位点最高海拔5370米,成为全球在运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 [1] - 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0兆瓦,安装有12台风电机组,并同步配套建设构瓦型储能系统 [1] - 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输送的清洁能源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1] 选址原因与资源禀赋 - 西藏风能资源丰富,风速在7米/秒以上的区域约占全区面积的三成,主要分布于海拔4800米以上地区 [1] - 西藏电源结构以水电和光伏为主,发电出力存在季节性(夏季充沛冬季短缺)和日内波动(白天充沛夜里无法发电),风电项目可起到补充作用 [1] 高海拔建设挑战与技术突破 - 项目建设需面对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约57%、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挑战 [3] - 项目团队优化混凝土配比,采用“薄膜+棉被+彩条布”梯度保温工艺结合智能温控养护系统,确保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实现高寒缺氧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 [3] - 创新施工工艺,首次在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应用单叶片吊装工艺,较传统叶轮整体吊装节省约六成的作业场地,并将有效作业风速上限提升至10米/秒 [6] 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 - 生态保护方面采用高性能基质生态喷播技术修复植被 [6] - 通过土地租赁、参工参建、技能培训等方式,项目直接带动群众增收360余万元,带动地方产业增收1100余万元 [6]
2025年中国电力运行维护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电源电网投资强劲,拉动电力运行维护规模达488.33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15 10:31
行业概述 - 电力运维是通过专业队伍对电力线路、运行设备及供电系统实施全周期管理的系统性活动,核心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 传统运维模式依赖人工巡检和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风险高、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 [1][9] - 行业正推动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型,以适配现代电网高可靠性、高效率的运行要求 [1][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电力运行维护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8.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67% [1][9] -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从2017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28% [6] - 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从2017年的53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5% [6] - 全社会用电量从2017年的6.3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9.85万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6.58% [7] 近期行业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5987亿元,同比增长0.6% [6] - 2025年前三季度,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4378亿元,同比增长9.9%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为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7] 政策环境 -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电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5] -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加强配电网主动运维 [5] - 政策推动供电企业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广无人机巡检模式,完善故障研判和自愈控制策略 [5] 技术发展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运维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1][9] - 行业逐步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故障预警和智能诊断 [1][9] - 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运行维护效率与精准度,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1][9] 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呈现传统电力服务企业与新兴技术服务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10] - 新兴企业凭借在智能化监测、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10] - 代表企业包括智光电气、国电南瑞、思源电气、长江电力等上市公司及一批大型电力集团 [2][10] 重点企业分析 - 智光电气为客户提供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及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其综合能源服务营业收入为2.89亿元,同比增长31.36% [10] - 国电南瑞是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5.77亿元,同比增长18.45% [12] - 国电南瑞构建"三域四层"产业布局,巩固电网智能、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等四大产业集群 [12]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运维系统将全面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具备自主分析与决策能力的智能运维平台 [13] - 自动化: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操作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将逐步替代传统人工作业,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维 [14] - 绿色化:运维过程将全面贯彻低碳理念,注重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构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运维体系 [15][16]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07日(星期五)13:00-14:00通过网络形式举行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2] - 会议将在证券日报网路演平台以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 [2][4] - 投资者可于2025年11月06日16:00前通过公司邮箱jndl@powerbeijing.com提前提问 [2][4] 会议参与人员 - 公司出席人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李染生、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李刚以及独立董事赵洁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在会议期间通过互联网登录证券日报网路演平台在线参与互动 [4] - 说明会召开后,投资者可通过证券日报网路演平台查看会议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6]
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1 19:40
公司活动安排 -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07日星期五13:00-14:00举行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2] - 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文字交流的形式在证券日报网进行 [2]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这些热力站将优先运行
北京青年报· 2025-10-30 22:53
智慧供热系统建设 - 供热系统实现9个核心模块上线运行,包括智慧监盘、调度管理、负荷预测等,依托算法融合环境及历史数据,实现从经验预判到数据精算的转变[3] - 首次实现供热指标每半小时一调度,全天设置48个节点精准调控,通过日前计划与日内调整衔接机制精准匹配供热出力与实际需求[5] - 2025年新增智慧供热面积约2500万平方米,近三年累计完成改造725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智慧大脑功能持续升级[5] 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 石景山分公司完成12座智慧供热热力站改造、46座态势感知热力站改造及12座无人值守锅炉房改造,并为2521户居民新增室温采集设备,具备数据远传和远程调控功能[6] - 鲁谷北重热源厂18台燃气热水锅炉全部接入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参数并实现精准调峰,169座统代管热力站的智能化升级进入收尾阶段[8] - 热力站态势感知系统全部调试完成,智慧供热项目主体设备安装就位,系统调试稳步推进,提升供热调节精准性和突发状况响应速度[8] 热源企业供热准备 - 京能集团所属京内7家燃气热电厂已完成供热季各项准备工作,正推进设备检修、隐患排查与系统调试,确保供热系统随时具备启动条件[13] - 京西热电厂于10月14日完成全厂机组及热网系统544项检修项目,并专项开展21项关键设备检修保养与试运工作,所有机组均以健康状态待命[11] - 京西热电厂应急补水最大能力提升至1000吨/小时,可实现连续3小时补水,为西部热网筑牢应急储备池,并每日巡检重点区域防寒装置[13] 服务响应体系优化 - 96069供热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网络,涵盖热线、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实现多场景诉求高效接收[5] - 供热初期同步启用人工座席与AI智能语音机器人,提升来电接通率与诉求转派速度[5] - 供热启动阶段坚持分批有序原则,优先对上个供热季诉求集中及一老一小相关热力站投入运行,确保重点区域供热需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