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阳光(600673)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15 22:31
公司战略与平台价值 - 公司正从“研产销一体化”向“全球创新”进阶,获得招商证券“强烈推荐”评级 [1] - 公司用二十余年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平台价值加速显现 [2] - 公司自主研发结合对外合作构建“AI+医药”平台,并成功推动AI辅助设计的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4] 核心研发管线进展 - 在抗感染领域,公司前瞻性布局乙肝siRNA与ASO两条核酸技术路径,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优于国际同类在研产品的潜力 [2] - 全球约有2.5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约占7500万,实现临床治愈可将肝癌风险从10.7%骤降至约1% [2] - 在慢病治疗领域,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伊非尼酮已推进至三期临床并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临床数据预示其具同靶点最佳潜力 [3] - 在代谢疾病领域,公司通过GLP-1/GIP/GCG、GDF15等差异化产品寻求突破,其中GLP-1/FGF21已实现海外授权 [3] - 在抗肿瘤领域,公司储备多个平台技术,包括国产首个进入三期临床的FLT3抑制剂克立福替尼和全球首创的4-1BB双抗等 [3] 商业化能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企业,儿科核心产品可威在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若2025年冬季流感流行程度恢复可能带来销售弹性 [4] - 丙肝产品线拥有唯一的基因特异型和泛基因型方案的国产组合,糖尿病管线覆盖全面且胰岛素出海可期 [4]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高效渗透超2500家三级医院、近万家二级医院及近九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境外销售网络已扎实布局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 [5]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从2022年的5.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0.68亿元,收入占比在两年内从13.6%提升至26.6%,标志着公司进入“抗感染”与“慢病”双轮驱动新阶段 [6] - 招商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6亿元、11.1亿元和14.2亿元 [6] - 同期收入预计实现42.95亿元、59.25亿元和69.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38%和+18% [6] - 增长动能来自已上市产品的持续放量及出海贡献,以及核心创新管线的潜在价值逐步显现 [6]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06887)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6:47
公司战略与评级 -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并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看好其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价值、三大核心领域创新管线进展及财务改善趋势 [1] 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与核心领域管线 - 公司用二十余年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其价值正加速显现 [2] - 在抗感染、慢病代谢和肿瘤三大核心领域建立了丰富且具国际竞争力的研发管线 [2] - 抗感染领域聚焦乙肝功能性治愈,全球约有2.5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约占7500万,实现临床治愈可将肝癌风险从14.9%降至约1% [2] - 公司布局乙肝siRNA与ASO两条核酸技术路径,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优于国际同类在研产品的潜力,并依托小核酸技术平台将适应症拓展至感染、心血管与代谢疾病多领域 [2] - 慢病治疗领域,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伊非尼酮已推进至三期临床并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临床数据预示其具同靶点最佳潜力 [3] - 代谢疾病领域,通过GLP-1/GIP/GCG、GDF15等差异化产品寻求突破,其中GLP-1/FGF21已授权出海,存在二次BD机会 [3] - 抗肿瘤领域储备多个平台技术,包括国产首个进入三期临床的FLT3抑制剂克立福替尼、全球首创的4-1BB双抗HEC921及可口服的PD-L1小分子药物等 [3] 技术平台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构建“AI+医药”平台,已成功推动由AI辅助设计的获选分子HEC169584进入临床阶段 [4] - 作为全球最大奥司他韦生产企业,儿科产品线核心品种可威在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若2025年冬季流感流行程度恢复可能带来销售弹性 [4] - 丙肝产品线拥有唯一的基因特异型和泛基因型方案的国产组合,糖尿病管线覆盖全面,胰岛素出海可期,目的地包括美国、欧洲、亚非拉等市场 [4] 财务表现与增长前景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国内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渗透超2500家三级医院、近万家二级医院及近九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境外销售网络扎实布局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 [5]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从2022年5.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10.68亿元,收入占比在两年内从13.6%提升至26.6%,标志着公司进入“抗感染”与“慢病”双轮驱动新阶段 [6] - 招商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5.6亿元、11.1亿元和14.2亿元,同期收入预计为42.95亿元、59.25亿元和69.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38%和+18% [6] - 增长动能来自已上市抗感染与慢病产品的持续放量及出海,以及核心创新管线潜在价值的逐步显现 [6]
综合板块10月15日涨0.81%,南京新百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759.3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7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5日综合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1%,南京新百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912.21,上涨1.22%。深证成指报收于13118.75,上涨1.73%。综合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00682 | 南京新白 | 7.68 | 3.23% | 23.32万 | 1.76亿 | | 000753 | 漳州发展 | 7.99 | 3.10% | 49.73万 | 3.92亿 | | 600620 | 天宸股份 | 6.28 | 1.95% | 7.39万 | 4588.56万 | | 600689 | 一海三毛 | 13.84 | 1.76% | ﻛ 3.19万 | 4388.69万 | | 600805 | 悦达投资 | 5.24 | 1.35% | 13.85万 | 7221.05万 | | 000652 | 泰达股份 | 4.23 | 0.71% | 10.82万 | 4556.55万 | | 000523 | 红棉股份 | ...
多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
证券日报· 2025-10-14 23:42
公司业绩预喜 - 永和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4.56亿元至4.76亿元,同比增长211.59%至225.2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85亿元至2.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47.64%至506.85% [1] - 东阳光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47亿元到9.37亿元,同比增长171.08%至199.88% [1] - 三美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24亿元至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至193.46% [1] 行业景气度提升 - 氟制冷剂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2] - 第三代制冷剂供给端受配额管控而受限,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导致供需结构深度改善,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 [2] - 截至9月30日,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25价格分别为62500元/吨、52000元/吨、45500元/吨,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4.47%、55.22%、40.00% [2] 未来展望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3] - 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制冷剂,以及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3]
东阳光药业盐酸芬戈莫德胶囊国内首仿过评,原研药垄断局面被打破
格隆汇· 2025-10-14 18:32
公司里程碑事件 - 广东东阳光药业的盐酸芬戈莫德胶囊于10月11日获批上市并拿下国内首仿 [1] - 该产品是公司首款口服免疫抑制剂 [1] - 公司是国内首家申报芬戈莫德仿制上市并获批的药企 [1][8] - 该产品注册分类为4类且为首家通过评价 [9] 产品市场地位与潜力 - 芬戈莫德是首个可口服给药的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药物 [5] - 该药品被纳入国家第一批临床急需药品名单且为2024版国家医保常规目录品种 [5] - 芬戈莫德全球销售额在2018年超过33亿美元 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5亿美元 [5] - 国内申报竞争中仅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的进口产品处于审评阶段 东阳光药业目前占据领先地位 [11] 公司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芬戈莫德项目于2011年7月立项 并已在中国 美国 欧盟(西班牙 德国 意大利)申报 其中欧美市场已获批 [8] - 截至目前公司有18款品种通过评价 其中7款品种为首家过评 [11] - 除芬戈莫德外 公司首家过评品种还包括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 利格列汀片等 [11]
东阳光药港股跌5.62%创新低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17:34
(责任编辑:徐自立)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讯 东阳光药(06887.HK)港股收报44.36港元,跌幅5.62%,盘中最低 价至44.00港元创上市以来新低。 8月7日,东阳光药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作为首单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的 案例,东阳光药通过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
综合板块10月14日跌0.71%,东阳光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41
综合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综合板块整体下跌0.71%,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62%)和深证成指(下跌2.54%)[1] - 东阳光领跌板块,跌幅为3.24%,收盘价为21.53元[2] - 粤桂股份领涨板块,涨幅为9.99%,收盘价为14.87元[1] 个股价格与交易活跃度 - 粤桂股份成交量达22.26万手,成交额为3.31亿元,是当日板块中涨幅最大的个股[1] - 亚泰集团成交量为121.08万手,是当日成交量最高的个股,但股价下跌0.52%[2] - 漳州发展成交量为58.28万手,成交额为4.61亿元,股价上涨0.65%[1][2] 板块资金流向 - 综合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为1.15亿元[2] - 游资资金净流出5910.6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567.53万元[2] - 粤桂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28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8.69%,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3] 重点个股资金分析 - 粤桂股份在获得主力资金大幅流入的同时,游资净流出7188.31万元,散户净流出5621.84万元[3] - 漳州发展主力资金净流入3601.31万元,游资净流入1117.02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4718.33万元[3] - 东阳光作为领跌股,其资金流向数据未在提供的表格中显示,但成交额为9.86亿元,成交量45.08万手[2]
000969,4连板!A股这个板块大爆发,多股一字封板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0-14 12: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早盘高开震荡,上证指数报3897.56点,上涨0.21%,北证50报1497.09点,上涨0.65%,上证50报2983.56点,上涨0.55% [1][2] - 深证成指报13096.03点,下跌1.02%,创业板指报3009.94点,下跌2.24%,科创50报1431.17点,下跌2.84% [1][2] - 市场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成交保持平稳,光伏、有色金属、培育钻石、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通信设备、半导体、消费电子、工业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光伏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光伏概念股早间集体走强,光伏设备板块指数一度飙升近7%,半日成交额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 [3] - 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盘中强势涨停,创年内新高,午盘收涨8.11%,艾能聚上涨12.36%,亿晶光电上涨9.92%,天合光能上涨9.49%,晶澳科技上涨9.11% [3][4] - 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等细分板块纷纷走强 [4] - 管理层和行业协会持续出台“反内卷”治理政策,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今年三季度光伏产业链四大主材价格涨幅平均值接近35%,创三年来最好单季成绩 [5] - 分析指出光伏行业在政策、需求、业绩等方面利好催化不断,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带动基本面改善,行业正处于底部区间 [5]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与业绩 - 有色金属股早间继续走强,板块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安泰科技连续第4日涨停,股价创10年来新高,楚江新材开盘一字涨停,创3年半新高 [6] - 截至午间收盘,共有6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家公司预喜,且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下限均超过100% [9] - 楚江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 [10]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有研新材预计增长101%至127%,金力永磁预计增长157%至179%,东阳光预计增长171.08%至199.88% [10] - 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有色金属行业业绩维持高增长,结合美联储政策及行业基本面,黄金与稀土磁材板块具备明确投资逻辑 [10]
东阳光前三季净利预增最高两倍,电极箔与电容器市场优势巩固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18
业绩预告核心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7亿元至9.37亿元,同比增长171.08%至199.88% [1][2]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36亿元至8.26亿元,同比增长154.15%至185.22%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0亿元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制冷剂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第三代制冷剂(HFCs)供给端受配额管控受限,全球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结构深度改善,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 [2] - 在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司凭借电极箔与电容器领域的技术积累,把握行业升级机遇,巩固市场优势 [2] - 公司实施事业部制变革,优化研产销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升级大客户部机制,增强市场响应和服务水平,通过精准调研制定销售策略 [2] 2025年半年度业绩回顾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 [5]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1亿元,同比增长165.51% [5] - 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产品、医药制造四大板块 [5] - 公司上市日期为1993年9月17日,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5]
收购秦淮数据,液冷放量在即,持续看好东阳光
国盛证券· 2025-10-13 11:09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化工板块迎来配置机遇,基础化工指数在2024年7月11日至10月10日期间累计上涨20.9%[1] - 东阳光战略性拟收购秦淮数据中国,收购金额为280亿元,此举将使公司获得字节跳动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客户资源及覆盖多地区的优质算力集群[2] - 收购秦淮数据有助于东阳光实现从单点产品迈向生态构建,并向多维度的深度协同延伸[2] - 伴随AIDC高速发展,东阳光整合秦淮数据将围绕AI基础设施中服务器机柜功率提升带来的散热与电源管理两大瓶颈展开[2] 行业走势与现状 - 基础化工板块在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经历持续调整,指数从最高9565.18点调整至最低3876.11点,累计下调59.5%[1] - 2024年第一季度,化工板块在建工程增速连续回落,固定资产增速也开始拐头回落[1] - 2025年第一季度,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增速回落至负值-7.3%[1] 重点公司分析:东阳光 - 报告对东阳光给出买入评级,预测其2025年每股收益为0.47元,对应市盈率为47.76倍[5] - 东阳光是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氟化工头部企业,在液冷领域布局氟化液和三四代制冷剂[7] - 公司与中际旭创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液冷散热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推广[7] - 在电源管理领域,公司掌握积层铝电容器独家专利,为高功率AI服务器提供高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并已签署兆瓦级订单[7] - 整合秦淮数据有望加速其电源管理业务的放量[7] 收购标的分析:秦淮数据 - 根据《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分析报告(2024年)》,秦淮数据在总体规模、能力建设、财务状况等维度中排名行业第二,在绿色低碳维度中排名行业第一,处于“强势领跑”地位[2] - WinTriX(前身为秦淮数据集团控股)的中国业务预计2025年的EBITDA将接近40亿元人民币[2] 技术发展趋势 - 伴随AIDC发展,散热解决方案正经历从风冷到单相冷板、相变冷板再到浸没式的升级迭代,氟化工在其中的价值占比提升趋势明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