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软集团(600718)
icon
搜索文档
东软集团(600718)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东软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2025-07-06 17:30
业绩数据 - 2023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44亿元、115.60亿元,平均毛利率较2022年增加3.23个百分点[1] - 2023 - 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47亿元、 - 0.36亿元,减亏但仍为亏损[1]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14.70%[1] - 202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22%,业务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1] 各板块业绩 - 2024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业务营业收入226066万元,同比下降12.08%,毛利率36.82%,同比增加1.27%[43] - 2024年智能汽车互联业务营业收入409999万元,同比增加4.70%,毛利率13.93%,同比下降1.41%[43] - 2024年智慧城市业务营业收入243392万元,同比增加49.95%,毛利率23.56%,同比下降0.99%[43] - 2024年企业互联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276504万元,同比增加13.64%,毛利率28.88%,同比增加2.64%[43] 客户收入 - 2023 - 2024年智能汽车互联板块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收入分别为105591万元、123425万元[32][33] - 2023 - 2024年智慧城市板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收入分别为33676万元、53153万元[35][36]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东华软件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67914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6.27%;万达信息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3724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41.19%等[39]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5.74%,高于同业可比公司对标平均值13.01%;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9.75%,远低于同业可比公司对标平均值21.18%[41] 长期股权投资 - 2024年公司对熙康云医院、望海康信分别计提减值准备0.98亿元、0.93亿元[68] - 2024年东软医疗归母净资产537178万元,公司持股26.85%,享有份额14421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58613万元[71] 货币资金 - 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7.90亿元,主要为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分别为3.20亿元、7.30亿元[101]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5.62亿元,其中3.24亿元定期存款存在受限情形,受限类型为“其他”[101] 研发投入 - 2024年度研发投入总额9.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50%[120] - 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8.83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0.38亿元,资本化比重4.08%,较上年增加1.05个百分点[120][121] 业务亮点 - 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新签数据价值化相关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127] - 2024年“AI + 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4.88亿元,同比增长106%[127] - 2024年汽车出海业务新增定点金额同比增速近40%,整体出货量增长达65%[127]
东软集团(600718) - 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关于东软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2025-07-06 17:30
业绩总结 - 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35.82亿元,报告期内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失1.78亿元[1] 投资损失 - 对东软医疗等五家公司分别确认投资损失0.79亿等[1] 减值准备 - 公司对熙康云医院、望海康信分别计提减值准备0.98亿、0.93亿[1] 股权数据 - 熙康云医院评估基准日前30日收盘均价0.99元/股(港币),公司持有205,636,210股[5] - 公司持有望海康信32.3693%股权[9][11] 可收回金额 - 熙康云医院股权可收回金额按两种方法分别为216,254,690元、214,000,000元[8] - 望海康信股权可收回金额按两种方法分别为4.144亿、3.775亿,取高为4.144亿[11][12] 其他数据 - 2005 - 2024年控股权溢价、少数股权折价比例均值分别为15.12%、13.14%[7] - “信息技术业”缺乏流动性折扣率为30.59%[10]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7-06 17:30
业绩总结 - 2023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44亿元、115.60亿元,平均毛利率较2022年增加3.23个百分点[2] - 2023 - 2024年同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47亿元、 - 0.36亿元,减亏但仍为亏损[2]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14.70%,实现主营业务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22%,业务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2] - 2024年各业务板块合计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9.64%,毛利率24.01%,较上年减少0.19个百分点[43] 用户数据 - 2023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板块前十大客户收入金额最高为8313万元,最低为3063万元[29] - 2024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板块前十大客户收入金额最高为6862万元,最低为3331万元[29][30] - 2023年智能汽车互联板块前十大客户收入金额最高为105591万元,最低为6429万元[31] - 2024年智能汽车互联板块前十大客户收入金额最高为123425万元,最低为7464万元[32][33] 未来展望 - 智能汽车互联板块重点发展车载智能座舱、车联网与车路协同等领域[13] - 出海数字服务业务规模同比高速增长,已在全球五大区域构建20个交付中心,服务100余国家客户[5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车载智能座舱方面公司已形成面向AI智能汽车的产品矩阵[15] - 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新签数据价值化相关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148] - “AI+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4.88亿元,同比增长106%[1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14年弘毅投资等合计出资11.33亿元购买公司所持东软医疗股权,后共同增资16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东软医疗股权比例降为33.89%,不再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66][67][68] - 2024 - 2025年1月公司买入熙康699.35万股,金额691.812万港币,东软香港持股比例达24.49%[80]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以“研发立项审批通过的时间”作为项目进入研究阶段的标准,以“开发可行性评审意见”作为研究阶段结束的标准[151] - 公司以“开发可行性评审通过时间”作为项目进入开发阶段的标准,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或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等”作为项目完成开发阶段的标准[151]
XD东软集: 东软集团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终止交易事项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该决议经十届二十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实际情况较筹划初期发生变化 [2] - 公司承诺至少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后续若有新规划将依法披露 [5]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思芮科技在AI领域拥有经验丰富的团队及数据积累,2025年上半年新增烽火通信等客户,合同持续增长 [3][4] - 公司已完成对标的公司57%股权的现金收购,标的公司已纳入合并报表,业务协同已启动 [2]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聚焦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等核心领域,并推动AI、大数据等智能化战略,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4.88亿元(同比+106%) [5] - 2025年一季度新签AI应用合同1.89亿元,数据价值化合同0.78亿元(同比+54%),AI+医疗合同1.39亿元(同比+85%) [5] 投资者关注问题 - 投资者质疑公司市值与营收不匹配,建议收缩非核心业务,公司回应称将持续优化战略以提升盈利能力 [4] - 投资者询问终止交易是否影响战略,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正常,终止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 - 投资者关注二季度业绩,公司透露经营情况正常,具体数据以半年报为准 [5]
东软集团:思芮科技已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4 00:12
交易终止及收购进展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但强调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 公司已完成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交易对价3.97亿元,思芮科技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 - 终止交易原因是交易条款未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较初期发生变化 [2] 思芮科技业务表现 - 思芮科技专注于高科技、互联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服务 [2] - 2025年持续服务字节跳动、京东集团等既有客户,并新增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 [2] 公司战略及业绩 - 2024年初公司启动重大战略变革,聚焦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加大AI、大数据业务创新力度 [3] - 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AI+医疗业务合同4.88亿元(同比增长106%) [3]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1.89亿元,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0.78亿元(同比增长54%),AI+医疗业务合同1.39亿元(同比增长211%)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发展,努力提升业绩 [3]
东软集团:紧抓新一轮AI及数据价值化机遇 不断推动新产品研发及订单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8:52
交易终止事项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发生变化[3] - 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已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交割并纳入合并报表[2] 思芮科技业务概况 - 思芮科技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服务,客户包括字节跳动、京东集团、上汽集团等[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烽火通信,合同持续增长[3] - 拥有AI及智能体项目经验丰富的团队及数据积累[3] 公司战略与经营进展 - 2024年初启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聚焦AI、大数据业务创新[4] - 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207%)[5] - 2025年一季度新签AI应用合同1.89亿元,AI+医疗合同1.39亿元(同比+211%)[5] 业务协同与整合 - 收购思芮科技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服务生态,推动数字服务智能化与数据价值化[2] - 思芮科技的人才数据资源将助力公司优化人才配置模型[2] - 业务整合已正式启动[2]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7-03 18:30
业绩总结 - 2024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7] - 2024年新签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207%[7] - 2024年AI+医疗业务合同4.88亿元,同比增106%[7]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1.89亿元[7] - 2025年一季度新签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0.78亿元,同比增54%[7] - 2025年一季度AI+医疗业务合同额1.39亿元,同比增211%[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5月30日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交割完毕[3] - 思芮科技上半年合同持续增长,突破烽火通信等客户[5]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同意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关联交易事项[1] - 2025年7月3日召开终止交易事项投资者说明会[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字化医院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5亿元,其中硬件规模约占58.9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49
数字化医院行业定义及分类 - 数字化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患者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融合,形成信息管理体系[1][2] - 主要产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数字化医院市场规模达487.7亿元,其中硬件规模292.6亿元(占比60%),软件96.7亿元(19.83%),服务98.4亿元(20.18%)[1][6]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25亿元,硬件309.2亿元(58.9%),软件106.6亿元(20.3%),服务109.2亿元(20.8%)[1][6] - 市场规模从2014年182亿元增长至2024年4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4]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基础技术与设备供应(硬件/软件/系统开发),中游为解决方案集成,下游应用于智慧门诊/病房/管理等领域[8] -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将拓展应用范围,促进用户规模增长[8] 政策环境 - 2022年卫健委《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要求加强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12] - 202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12] - 2024年《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推进电子病历数字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12] 竞争格局 - 国际企业(微软/思科/IBM)主攻三甲医院市场,本土企业(东软/创业慧康等)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3] - 东软集团2024年总营收133.23亿元,医疗领域系统集成收入95.65亿元[15] - 创业慧康2024年医疗行业收入13.27亿元,占总营收93.25%,累计实施超7000个项目[17] 实施路径 - 顶层设计需结合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实现多层级数据输出支持医疗决策[19] - 数据管理需遵循《数据安全法》等法规,通过AI/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数据增值[21] - 学科建设需培养跨领域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用协作模式提升科研价值[22][23] 代表企业 - 东华医为拥有3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覆盖数字化医院/区域医疗/智慧医院等解决方案[15] - 华为服务1800+家三级医院,参与国家医保平台和700+远程医疗平台建设[14] - 卫宁健康服务6000+医疗机构(含400+三甲医院),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14]
光华大师课在夏季达沃斯开讲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0
2025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概况 - 年会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聚焦全球经济、中国展望、产业剧变、人类与地球投资及新能源材料5大议题 [2] - 来自90个国家地区的1700多位嘉宾参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坚持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 - 北大光华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推出"风险、韧性与产业转型策略"大师课,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业界领袖 [2] 大师课核心观点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发展 - 中国201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降至1.2%-1.5%,通过"新质生产力"战略聚焦新能源、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 [9] - 传统产业升级潜力巨大,如钢铁行业采用短流程炼钢可提升碳效率5倍,释放超4000亿元经济价值 [9] - 中国制造业场景与庞大客户群构成独特优势,未来10年力争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 [9] 企业未来适应性 - 具备系统观察、前瞻能力和试验能力的企业盈利能力比行业平均高33% [11] - 全球仅25%-30%企业真正具备"未来适应性",能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健发展 [11] 产业集群治理 - 世界经济论坛已构建覆盖16个国家35个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成政府/企业/社区主导三种治理模式 [13] - 砂拉越产业集群模式被马来西亚列为国家级政策工具,计划全国推广 [13] 企业实践案例 东软集团 - 全球业务占比30%,医疗设备和智能汽车业务面临关税上升、市场准入限制等挑战 [17] - 采用"像水一样"的柔性策略,通过本地合作、技术授权等方式应对国际业务风险 [17] 百事公司 - 建立"关税指挥中心"增强趋势扫描能力,有效应对贸易领域持续变化 [19] - 强调应对"已知的未知"需要系统性行动手册 [19] 瑞士再保险 - 中国自然灾害保险赔付比例不足1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40%的水平 [21] - 提出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以支持可持续增长 [21] 总结观点 - 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路径是跨行业跨国界的开放合作 [21] - 企业韧性需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等多维度构建 [21] - "应对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实现增长",强调效率、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作用 [21]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2025年第二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30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情况 - 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为1,120.136万份,2025年第二季度累计行权且完成登记3,463,370股,占本期可行权数量的30.92% [1] - 行权股票可于行权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上市交易 [1] - 行权采用自主行权模式,新增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5] 激励计划决策程序 - 2024年2月26日公司十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 - 2024年3月7日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2] - 2024年3月8日公司十届九次董事会、十届六次监事会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 [3] 行权人员及比例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为130人,2025年第二季度共有49人参与行权 [5] - 核心技术(业务)骨干119人累计行权245.177万份,占其可行权数量的30.26% [4]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荣新节行权13.16万份,占其可行权数量的32.90% [4] 股本结构变动 - 行权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3,463,370股,总股本增至1,207,166,838股 [6]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未发生变动 [6] 资金使用及财务影响 - 行权获得募集资金28,053,297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7] - 本次行权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