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股份(600803)

搜索文档
新奥股份(600803) - 新奥股份关于2025年度预计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18 17:46
担保情况 - 2025年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增加担保额度不超360亿元[3] - 本月为ENN Global Trading Pte. Ltd.新增担保7184.80万元[2][9]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对外担保余额237.39亿元[9] - 对关联方担保余额0元[9] - 为参股公司重庆龙冉能源提供0.25亿元反担保[9] - 对联营合营公司担保余额0.07亿元[9] - 对参股公司Gas Shanghai Pte. Ltd.担保余额0.20亿元[10] - 对外担保余额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101.16%[1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ENN GLOBAL TRADING总资产8699万美元,负债3893万美元,负债率44.75%,净资产4806万美元,营收57667万美元,净利润 - 2621万美元[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ENN GLOBAL TRADING总资产15153万美元,负债5908万美元,负债率38.99%,净资产9245万美元,1 - 3月营收14786万美元,净利润1438万美元[7]
6月1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17 18:10
半导体行业动态 - 颀中科技总经理提议以7500万至1.5亿元回购公司股票用于员工激励 [1] - 甬矽电子预计上半年营收19亿至21亿元同比增长16.6%至28.88% [2] - 京仪装备预计上半年营收6.9亿至7.2亿元同比增长36.54%至42.48% [2] - 韦尔股份证券简称拟变更为豪威集团 [35] 医药与医疗器械进展 - 海普瑞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新生产线获EMA批准年产能3.3亿支 [4] - 泽璟制药注射用ZG005与ZG006联用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1] - 奥精医疗人工骨修复材料产品在越南注册获批 [23] - 新华医疗血栓弹力图检测试剂盒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20] - 恩华药业董事长增持23.79万股公司股票 [13] 能源与电力设备中标 - 万控智造子公司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1217.08万元占营收0.6% [9] - 中天科技中标通信电力项目金额36.17亿元占营收7.53% [38] - 通达股份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1.37亿元占营收2.2% [28] - 动力源中标中国铁塔开关电源项目金额1.66亿元 [39] - 通鼎互联预中标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项目合计7.17亿元占营收24.58% [44] 资本运作与融资 - 中国软件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获证监会批复 [8] - 广信材料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批注册 [27] - 五洲新春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机器人和汽车零部件项目 [38] - 众泰汽车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智能机器人和汽车零部件项目 [49] - 设计总院获准发行不超过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43] 新材料与化工技术 - 利安隆获得抗老化剂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 [11] - 云路股份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增持400万至1200万元公司股份 [12] - 宝泰隆子公司取得石墨矿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200万吨/年 [21] 交通运输数据 - 南方航空5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8.43%客座率达85.91% [34] - 海南机场5月旅客吞吐量181.28万人次同比增长8.23% [37] - 中国神华5月煤炭销售量3250万吨同比减少10.7% [30] 跨界收购与业务拓展 - 泰禾智能拟不超过5000万元收购阳光优储100%股权跨界进入储能领域 [42] - 邦基科技拟发行股份收购多家农牧公司股权 [46] - 渤海汽车拟收购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股权 [48] 股权变动与回购 - 日联科技董事长提议1000万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24] - 豪悦护理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5%公司股份 [32] - 宝地矿业3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05%公司股份 [43] - 亿纬锂能拟减持思摩尔国际不超过3.5%股份 [47] 土地与资产交易 - 合肥城建孙公司以1.03亿元取得7.86万平方米工业用地 [15] - 内蒙新华全资子公司之间进行吸收合并以优化资源配置 [5]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三达膜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1] - 新奥股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介绍上市申请 [33]
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新奥股份拟以介绍形式赴港上市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8:17
香港稳定币牌照制度 - 《稳定币条例》已获立法会通过 将于8月1日生效 香港金管局将在生效后尽快处理牌照申请[1] - 该制度为全球稳定币市场提供新范式 将促进稳定币发行、交易平台、支付服务及技术研发等产业链发展[1] - 港股市场中金融科技公司及数字货币支付企业等概念股将获得更多业务机遇和市场关注[1] IFBH Limited上市进展 - 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通过港交所聆讯 为全球第二大椰子水饮料公司[2] - 2023年营业收入0.87亿美元 2024年增至1.58亿美元 同期净利润从0.17亿美元增长至0.33亿美元[2] - 上市有望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并引发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关注[2] 新奥股份港股上市计划 - 拟以介绍形式赴港上市 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融资 同时推动对新奥能源的私有化[3] - 新奥能源主营燃气管道基础设施及清洁能源产品销售 此次布局实现"A+H"双资本平台架构[3] - 战略契合国家产业整合政策导向 有望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3] 德莱建业业绩预警 - 预计2025财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盈利830万港元[4] - 亏损主因包括合营企业亏损、建筑项目毛利下降、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及人工成本上升[4] - 需通过优化成本控制、提高项目利润率等措施应对当前市场挑战[4]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报24060 99点 单日涨幅0 70%[5] - 恒生科技指数涨1 15%至5299 91点 国企指数涨0 86%至8729 99点[5]
新奥股份(600803) - 新奥股份关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介绍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2025-06-16 18: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并以介绍上市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 未来展望 - 2025年6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介绍上市申请并刊登资料[1] - 介绍上市以私有化协议安排生效为先决条件[2] - 需取得相关核准、同意和/或备案及会议审议通过[2] 其他新策略 - 有关信息以指定公告为准,公司将履行披露义务[3] - 提醒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风险[3]
新奥股份递交H股介绍上市申请,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A+H双平台布局落地
格隆汇APP· 2025-06-16 16:05
公司资本运作 - 新奥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介绍上市申请材料 标志着"A+H"双平台资本架构迈出实质性一步 [1]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新能香港完成对新奥能源的私有化 同时推动新奥股份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相关方案已获A股股东大会高票审议通过 [1] - 此次跨境资本运作是公司贯彻《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精神的重要实践 旨在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增强天然气产业链的协同效能与全球竞争力 [1]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交易完成后新奥能源将成为新奥股份全资子公司 依托其覆盖3100万家庭和27万企业客户的分销网络 与舟山LNG接收站(2025年三期投产后处理能力达1000万吨/年)等上游资源实现高效联动 [3] - 此举将实现气源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 提升接收站利用率 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降低中间流通成本 构建覆盖气源 储运 中转 分销与零售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 [3] 双平台战略优势 - 借助"A+H"双平台构架 公司将优化治理结构 提升决策效率和运营灵活性 增强应对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管控能力 [3] - 通过拓宽融资渠道 吸引国际资本支持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H股平台重新构建后有望提升业务运作灵活性 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更有利的制度与资本支撑 [3] - 采用"私有化+介绍上市"创新模式 契合国家推动产业整合及提升产业集中度的政策导向 充分发挥香港市场的国际资本枢纽作用 [4] 未来发展前景 - 若流程顺利推进 公司将实现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深度协同 构建A+H境内外双平台整合 提升资源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 [4] - 此举将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丰富投资者结构 提升市场影响力 为公司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新股消息 | 新奥股份(600803.SH)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天然气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4:48
公司上市申请 - 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天然气企业,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拥有超过30年的运营实践 [3] - 2024年中国排名前五的城燃企业合计零售天然气量达约1,355亿立方米,占总市场份额的约31.7% [3] - 按2024年零售气量计,公司为最大的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约为6.1%,位列第三 [3] - 公司业务组合包括天然气销售、泛能业务、智家业务、工程建造与安装、基础设施运营及能源生产 [3] 客户结构与数智化发展 - 天然气销售业务客户包括零售客户、平台交易气的非居民客户及批发客户 [4] - 泛能业务客户包括园区、工厂及商业建筑 [4] - 公司于2015年推出好气网,打造天然气专业能力认知平台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年度溢利分别为110.73亿元、125.3亿元、99.44亿元人民币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3.6%、13.1%、13.6%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分别为0.8%、0.7%、0.6%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溢利分别为97.39亿元、82.73亿元、99.44亿元人民币 [5]
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强 能源产业智能化助力制造业增强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20:40
行业影响与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出口型企业订单量剧烈震荡,生产线在"停摆"与"赶工"间极端切换,供应链韧性面临极限挑战[1] - 天然气行业受关税不确定性冲击,订单出现"取消—恢复"现象,企业日常运营受较大影响[1] - 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叠加地缘政治博弈,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弹性化"新常态,需兼顾供应稳定性与业务结构调整能力[2] 企业战略转型 - 天然气企业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求变,采取"多元稳供、跨链服务、数智赋能"三大措施应对挑战[1] - 行业从传统"点供+输配"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构建价值闭环以对冲成本压力与客户流失风险[6] - 新奥提出"泛能理念",整合水电气热冷等多能互补体系,打破传统能源供给壁垒,实现"源网荷储"协同[6] 资源整合与供应优化 - 天然气企业加速气源多元化布局,开拓中亚管道气、俄罗斯远东气源及澳大利亚、卡塔尔LNG长协渠道[2] -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2024年接卸量达241.22万吨,同比增长54.95%,并与ADNOC签署15年100万吨/年LNG长协[3] - 新奥通过FOB合同锁定美国LNG价格优势,利用长租运力实现销售区域灵活选择[3]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 "好气网"智能平台链接供需双方,入驻2000家生态伙伴,服务4500家企业,交易金额超1000亿元[4] - 该平台为85家客户提供2300次调优方案,为88家工业企业完成9900次风险预警,解决供需错配问题[4] - 泛能网通过AI技术实现染缸温度动态控制,助力纺织企业年节费280万元,年降碳24万吨[7] 业务拓展与成效 - 泛能网覆盖9500多个用能方及200多个园区,累计节能超10亿度电,实现从设备节能到全局智控的进阶[8] - 新奥构建覆盖分销、贸易、输储等全场景的产业大模型,整合"好气网"、"泛能网"等平台能力提升运营效率[9] - 纺织行业通过新奥解决方案实现99.7%工艺匹配度与99%一次成品率,显著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7]
私有化新奥能源方案获高票通过,新奥股份将以介绍方式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8:58
私有化方案细节 - 新奥股份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将新奥能源私有化,并同步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 - 私有化方案中,每1股新奥能源计划股份可换取2.9427股新奥股份新发行的H股股份及24.50港元现金 [1] - 每股计划股份合计理论价值约80港元,较私有化公告前收盘价59.45港元溢价34.57% [1] 交易协同效应 - 交易完成后,新奥股份可整合天然气资源池与LNG接收站储运能力,形成"内外双循环"协同模式 [1] - 公司上游气源与新奥能源客户需求匹配,可扩大资源池并提升舟山LNG接收站使用效率 [1] - 新奥股份的长协资源将作为新奥能源业务的"压舱石",稳定气源供应并平抑价格波动 [2] 全场景优势增强 - 交易将强化公司在客户基础、海内外资源池、基础设施支点及国际风控体系的综合能力 [2] - 舟山LNG接收站将联动国际与国内市场,增强套期保值与风险控制能力 [2] - 公司可通过多元化收入来源对冲风险,在价格高位时侧重欧洲市场,价格下行期开发中长期客户 [2] 资本与战略升级 - 交易后公司将形成A+H上市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3] - A+H架构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提升全球影响力并深化全球化战略 [3] - 双方将整合研发资源,加速天然气智能技术应用与产业大模型建设,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技术与生态布局 - 公司计划聚合天然气生态资源,利用智能技术实现资源最优匹配 [3] - 技术研发与下游场景融合将加强创新合力,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机遇 [3]
创新档案应用增油千吨
齐鲁晚报· 2025-05-30 05:29
核心观点 -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管理一区通过数字档案系统深度挖掘历史数据,优化注采调配方案,显著提升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1][2] - 公司创新建立"数据活化-动态分析-精准调控"工作机制,实现老油田高效开发 [1] - 信息化技术助力油藏经营水平提升,发现未动用储量并解决储层堵塞问题 [2] 产量提升 - GO8-25-12井日产油从0.6吨提升至4.6吨,增幅达666% [1] - 管理区日产量从744吨增至760吨,增幅2.15% [1] - GO8-19X2016井日增油0.6吨,单井采收率提升8% [1] - GO7-29XN226井区日产液量提升11.5吨 [2] 技术应用 - 采用卡封上层、砂封下层简化层段措施优化生产 [1] - 通过调取近五年注采曲线和周边水井数据精准诊断含水异常问题 [1] - 运用"油井试挤+水井脉冲注入"组合工艺解决储层堵塞问题 [2] - 实施连续油管冲砂技术处理5口问题井,单井注水能力提升30% [2] 数据驱动 - 数字档案系统清晰展示油水井历史数据,帮助把握油藏分布规律 [1] - 技术团队重新梳理历史勘探资料结合新式测井技术发现未动用储量 [2] - 系统分析近十年注水数据对3个井组实施差异化注水 [2] 效率改善 - 精准指导135次注采调配 [1] - 管理区含水率下降0.2个百分点 [1] - GO8-19X2016井含水率下降7.59% [1] - GO7-29XN226井区含水下降2.7% [2]
【高端访谈】以“智能+低碳”助力天然气产业发展——访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宇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9 19:14
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 - 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的清洁能源,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通过市场化改革、"煤改气"工程、LNG接收站建设等举措推动产业稳健发展[1] - 202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首次突破4000亿立方米,占全球10%,公司同年天然气销售量近400亿立方米[3] - 国内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不足10%,显著低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显示巨大增长潜力[3] - 未来10-15年行业将处于向上发展周期,尤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3] 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公司2009年提出"泛能"理念,打造多能互补系统,已服务4000多家客户,年综合能源销售416亿千瓦时,减少标准煤消耗300多万吨[4] - 公司设定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目标,2024年城市燃气业务排放强度较2019年下降37.4%,泛能业务下降41.5%[5] - 可再生能源及零碳能源占比提升至23.5%,涵盖光伏、生物质、地热、氢能等领域[5] 城市燃气安全运营 - 通过"物联+智能"系统解决设施老化和人为操作风险,应用激光云台、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泄漏,智能系统实现秒级响应[6] - 建设聚安网、好气网等专业能力认知平台,将员工经验转化为智能产品[7] - 2014年起推进数字化转型,11年实践积累形成智能能力体系[7] 海外业务布局 - 业务涵盖天然气国际贸易和低碳智能建造,贸易市场覆盖中国、欧洲、东南亚,建造业务聚焦"一带一路"国家[8] - 采用全球化资源池策略避免单一市场依赖,合同采用FOB模式增强灵活性[10] - 输出LNG接收站、液化工厂等基础设施建造能力及运营管理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