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股份(600803)

搜索文档
新奥股份赴港上市:围绕“天然气+”的全链整合范式
金融界· 2025-08-14 14:44
交易方案核心 - 新奥股份采用私有化新奥能源并同步以介绍上市方式实现A+H双平台架构调整 创新性方案预计成为近十年来最大私有化交易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新奥能源股份换取2.9427股新奥股份新发行H股及24.50港元现金组合 [2] - 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融资 高效实现两地资本市场平台搭建并同步完成业务整合 [5] 产业链整合价值 - 新奥能源主营下游燃气管道基础设施与清洁能源销售 新奥股份布局上中游资源池与LNG接收站储运能力 [2][3] - 整合取消关联交易限制后实现全方位资源互补 形成"天然气+"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通过响应客户多元化清洁能源需求增强抗风险能力 打造城市燃气行业整合新范式 [1][3] 市场反应与进展 - 新奥能源股价从2025年初停牌前均价51.43港元升至8月13日65.30港元 涨幅27% [7] - 港股通持股比例从交易前均值5.37%提升至接近12% 实现倍增 [7] - A股股东大会以超过99.9%高票通过重组方案 [7] 港股上市背景 - 2025年1-6月港股新增176家递表企业 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成为主力 [4] - A-H溢价处于近5年低位 宁德时代等个股出现H股溢价现象 [4] - 港股市场偏好大市值龙头与稳定分红企业 利好新奥股份估值提升 [5] 股东收益体现 - 私有化提供近50%溢价率及24.5港元/股现金对价 含7月已实施2.35港元/股分红 [6][7] - 明确2025-2028年分红规划 整合后平台EPS确定性提升 [6] - 新奥股份有望在年内完成上市审核 递表至聆讯平均用时3-5个月 [7]
新奥股份:关于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2 21:38
股票发行上市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类型为股票上市 [2] - 股票认购采用网下方式 [2] - 上市股数达252,808,988股 [2] - 股票上市流通总数同为252,808,988股 [2] - 股票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8月18日 [2]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证券日报 [3]
新奥股份: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2 18:16
交易背景与核准情况 - 新奥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90%股权 其中向新奥科技发行股份收购45%股权 现金收购剩余45%股权(新奥科技25% 新奥集团15% 新奥控股5%)[1] - 交易于2022年7月29日获得证监会批复(证监许可[2022]1660号) 发行价格因202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除权除息调整 股份数量由原248,257,839股调整为252,808,988股[2] 股份登记与限售安排 - 新增股份于2022年8月16日完成登记 限售期为36个月 预计于2025年8月18日上市流通(遇节假日顺延)[2][3] - 新奥科技承诺限售期内不转让股份(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转让除外) 若交易完成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3][4] 股本结构变化 - 本次解禁限售股数量252,808,988股 占公司总股本8.16% 解禁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至23,720,017股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至3,073,367,590股 总股本保持3,097,087,607股不变[4][5] - 新奥科技作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针对公司2025年香港介绍上市计划承诺在交易实施前无减持计划[5] 合规性声明 - 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证券确认限售股持有人履行承诺 解禁数量与时间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证监会相关规定[5]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4]
新奥股份: 新奥股份关于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8:16
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 - 本次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252,808,98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8.16% [1][4]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 [1][4] - 股份类型为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限售股,认购方式为网下 [1] 股份发行与登记情况 - 公司于2022年8月16日完成股份登记手续,发行股份购买新奥舟山90%股权 [2] - 因2022年8月除权除息,发行数量由248,257,839股调整为252,808,988股 [2] - 限售期为36个月,自发行结束之日起计算 [2] 股东承诺与履行情况 - 股东新奥科技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转让除外) [3] - 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 [3] - 截至公告日,新奥科技严格履行承诺,无影响上市流通的未履行承诺 [4] 股本结构变动 - 本次变动前有限售条件流通股276,529,005股,变动后减少至23,720,017股 [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由2,820,558,602股增加至3,073,367,590股 [5] - 总股本保持3,097,087,607股不变 [5] 公司战略行动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2688.HK) [5] - 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5年重组) [5] - 新奥科技作为一致行动人声明在交易实施完毕前无减持计划 [6] 中介机构核查 - 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4][6] - 确认限售股持有人履行承诺,解禁数量和时间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4] - 对新奥股份2025年重组无异议 [4]
新奥股份(600803)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8-12 18:02
股份变动 - 向新奥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数量调整为252,808,988股[4] - 新增股份限售期36个月,上市流通数量252,808,988股,占总股本8.16%,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5][10] - 变动前后限售与无限售流通股数量有变化[12] 未来展望 - 2025年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控股并介绍上市[13] 其他 - 新奥科技重组实施完毕前无减持公司股份计划[14] - 独立财务顾问对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无异议[15] - 截至核查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9]
新奥股份(600803) - 新奥股份关于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8-12 17:47
限售股信息 - 本次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股数为252,808,988股,2025年8月18日上市流通[2] - 2022年7月29日获核准向新奥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后因权益分派调整为252,808,988股[4][5] - 新增股份2022年8月16日完成登记,限售期36个月[5][6] - 新奥科技持有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8.16%[11] 流通股变动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276,529,005股,变动后23,720,017股[1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2,820,558,602股,变动后3,073,367,590股[14] 其他情况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9] - 新奥科技承诺获股后36个月内不转让,符合条件可按规定执行[8] - 本次限售股形成后数量未因送红股、公积金转增等变化[7]
新奥股份(600803)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8-12 17:46
股份交易 - 2022年7月29日获核准向新奥科技发行248,257,839股股份购买资产,后调为252,808,988股[3][4] - 2022年8月16日新增股份完成登记,限售期36个月[5] 限售情况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252,808,988股,2025年8月18日上市[11] - 新奥科技持有限售股占总股本比例8.16%[11] 股份变动 - 解除限售前有限售条件流通股276,529,005股,变动后为23,720,017股[13] - 解除限售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820,558,602股,变动后为3,073,367,590股[13] 未来展望 - 2025年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控股并介绍上市[14] - 新奥科技在交易实施完毕前无减持计划[16]
胜利油田硅盐树脂技术助力增油控水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17
技术应用效果 - 硅盐树脂堵水技术在孤东905-P8井应用后日增油量达4.7吨且含水率下降13.97% [1] - 技术经济有效率达80%且累计增油超6万吨 [2] 技术研发背景 - 稠油热采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出现水窜和汽窜问题影响区块控制递减和采收率 [1] - 科研人员自2015年起攻关形成以硅盐树脂和钙化凝胶为主导的热采井堵水封窜技术体系 [1] 堵水剂特性 - 硅盐树脂堵水剂5分钟内完全溶解且80℃高温下可固化并保持高强度长效性 [1] - 硅盐树脂遇水堵塞率达80%而遇油堵塞率小于20% [1] - 钙化凝胶堵水剂具有低黏易注入和耐温耐盐特性且遇水堵塞率超98% [1] 技术组合优势 - 硅盐树脂与钙化凝胶组合应用实现高含水层精准封堵且不污染出油层 [1] - 通过优化堵剂用量比例和配套复合工艺技术实现降本增效开发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甲醇燃料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航运脱碳与车用推广双轮驱动,绿色甲醇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8:59
甲醇燃料行业概述 - 甲醇燃料是以甲醇为主的清洁能源 在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 按原料可分为传统化石甲醇和绿色甲醇 按用途分为工业甲醇 燃料甲醇和变性甲醇 核心差异在于碳排放强度[2] - 绿色甲醇凭借可再生原料和低碳工艺成为能源转型重点发展方向[2] 技术路线与成本结构 - 中国甲醇燃料技术路线多元 煤制甲醇作为主流占比约70% 成本低至1500-2000元/吨 但碳排放强度达2-3吨CO₂/吨甲醇[5] - 生物质制甲醇实现近零排放 但原料收集成本高 当前产能较小 如上海电气洮南5万吨/年项目[5] - 电制甲醇以绿电电解水制氢结合CO₂合成 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负碳 但成本较煤制高超1000元/吨[5] - 工艺革新推动煤制甲醇单吨能耗较十年前下降15% 碳排放强度降低20%[9]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家政策构建行业发展制度框架 交通部绿色交通十四五规划将甲醇动力船舶纳入航运业低碳转型路径[6] - 2024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提出在船舶 航空领域试点推广绿色氢氨醇等清洁液体燃料[6] - 政策体系从单一领域试点向多场景协同延伸 形成覆盖生产 储运 应用全链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6] 市场需求与能源结构 -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与双碳目标形成结构性矛盾 甲醇燃料成为破解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的关键路径[10] - 单位煤炭的能源转化效率较直接燃烧发电提升57% 碳排放降低37%[10] - 每吨电制甲醇可消纳9830kWh可再生能源 相当于解决3-4户家庭年用电量的间歇性问题[11] - 甲醇燃料形成交通+化工+能源三维驱动格局 航运领域2024年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完成国产绿色甲醇加注[11] 行业供需现状 - 2024年中国甲醇产能达10977.6万吨/年 增速降至3.4% 新增产能创五年新低[15] - 煤制甲醇占比78.3% 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10.4%至9182.2万吨 创近七年新高[15] - 表观消费量达10531.6万吨 增长7% 进口依赖度仍较高 中东占比76.2%[15] - 下游需求制烯烃占比52.78% 甲醇燃料占比约17.96% 传统化工需求占比持续下降[17] 应用领域发展 - 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3% 国际海事组织将航运业碳中和目标提前至2050年[19] - 2023年全球288万艘5000总吨以上船舶消耗213亿吨化石燃料 占比9465%[19] - 截至2025年2月 全球已有50艘甲醇燃料船舶运营 250艘新订单 对应672万吨/年绿色甲醇需求[19] - 预计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需求将超2000万吨/年 占船用燃料10% 中国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占比需超15%[19] 汽车产业应用 - 甲醇汽车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 5万辆甲醇汽车投入运营 累计行驶230亿公里[21] - 醇氢电动技术将电驱系统与甲醇增程器结合 实现503%的热效率和1500公里超长续航 度电成本仅085元[21] - 全国加注站超600座 传统加油站仅需5-10万元改造即可兼容甲醇加注[21] - 预计2030年交通运输领域甲醇消费占比将提升至25%[21] 行业竞争格局 - 形成传统煤化工巨头转型+新能源企业创新的双轨竞争格局[23] - 传统煤化工企业如宝丰能源 国家能源集团依托西北煤化工基地 通过绿氢耦合技术推动煤制甲醇低碳化转型[23] - 新能源跨界企业如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5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香港中华煤气内蒙古10万吨ISCC认证绿色甲醇产能[23] - 下游应用领域吉利汽车主导甲醇汽车市场 中远海运推动甲醇动力船运营 万华化学规划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23] 未来发展趋势 - 绿色甲醇制备技术取得突破 2024年国内绿色甲醇规划产能超2600万吨/年 已有16个大型项目开工建设[26] - 新技术使甲醇合成单程转化率突破30% 较传统工艺提升50% 低压合成反应压力降至5MPa 能耗下降20%[27] - 市场需求多元化拓展 预计2030年甲醇燃料汽车保有量突破50万辆 船用燃料市场渗透率达8%[28] - 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甲醇消费占比提升至15% 甲醇制氢需求年增长35% 高纯甲醇消费占比提升至18%[28] 产业链区域布局 - 形成西北生产 华东集散 华南消费升级 西南生物质资源利用的区域协同格局[29] - 西北地区产能占比达62% 内蒙古 陕西 宁夏三省区集中全国48%的先进煤制甲醇装置[29] - 华东地区江苏 浙江两省进口量占全国75% 太仓港建成全球最大甲醇中转基地 年周转量突破1500万吨[29] - 头部企业通过绿色化升级投入占比营收5% 智能化改造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 高端化发展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领域[29]
燃气Ⅱ行业跟踪周报-20250811
东吴证券· 2025-08-11 15:55
行业投资评级 - 燃气Ⅱ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预期8月气温转热推动美国气价周环比微涨1.5%,而国内因需求恢复缓慢及海陆竞争加剧导致LNG出厂价周环比回落3.8% [5][10] - 2025M1-6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微降0.2%至2103亿方,主因2024年暖冬影响采暖需求;同期产量同比+5.9%至1308亿方,进口量同比-7.9%至837亿方 [27] - 欧洲天然气库存802TWh(775亿方),库容率70.67%,同比降低15.8个百分点 [16] 价格跟踪 - 截至2025/08/08,美国HH/欧洲TTF/东亚JKM价格分别为0.8/2.7/3元/方,周环比变动+1.5%/-2.7%/-0.6% [11] - 中国LNG进口接收站库存363.17万吨(同比+20.95%),厂内库存45.58万吨(同比+28.25%) [27] 供需分析 - **美国**:总供应量周环比-1.1%至1119亿立方英尺/日,总需求周环比-6.5%至1025亿立方英尺/日,储气量31300亿立方英尺(同比-4.3%) [14] - **欧洲**:2025M1-4消费量1920亿方(同比+7.4%),燃气发电量周环比-7%至647.7GWh/日 [16] - **中国**:6月LNG进口均价3819元/吨(环比+3.3%),管道气进口均价2545元/吨(环比持平) [27]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明确省内天然气管道准许收益率不超10年期国债收益率+4%,当前上限为5.69%(原各省7-8%) [51] - 全国64%地级市完成居民顺价,平均提价0.21元/方,城燃公司价差仍有10%修复空间 [37] 投资建议 - **城燃板块**:重点推荐新奥能源(25年股息率5.2%)、华润燃气等,关注顺价推进带来的盈利修复 [53] - **气源企业**:推荐九丰能源(股息率4.3%)、新奥股份(6.0%),关注美国关税影响 [53] - **自主可控**:建议关注新天然气、蓝焰控股等具备生产能力的公司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