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601009)

搜索文档
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达3.17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5-20 12:26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浙江省金融机构获得再贷款金额居全国前列,带动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达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9个百分点 [1] - 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推动金融机构设立"四专"服务机制(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流程、专项考评) [1] - 杭州和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8%和27.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1和18.8个百分点 [2]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银行机构发展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产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信贷投放 [2]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科技厅推出"浙科贷"专属融资服务,配套支小再贷款、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 [2] - 嘉兴银行探索"孪生投贷"模式解决外部投贷联动难题,杭州银行与第三方投资机构开展"认股选择权"投贷联动 [2] 区域科技金融布局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指导杭州、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政策支持有力、组织机构专业、金融服务健全、科技赋能有效"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2] - 杭州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显著 [2] - 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表现突出 [2]
上市银行25Q1业绩总结:其他非息拖累盈利,息差下行压力趋缓
东兴证券· 2025-05-19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基本面承压,净息差和手续费净收入压力减轻,其他非息收入压力加大,资产质量平稳,拨备有反哺空间但会使拨备覆盖率下降,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为 -1%、0% [88] - 基本面和资金面推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增强,建议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高股息股以及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相关股票 [3][101] 各部分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 -1.7%、-1.2%,增速较24A下滑1.8pct、3.5pct,盈利受其他非息收入和拨备影响走弱,但净息差降幅收窄等有积极表现 [3] - 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偏弱,股份行盈利表现最弱 [3] 规模 - 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 +7.5%,信贷投放靠前发力,贷款同比 +7.9%,金融投资高增,同业资产增速大幅转负 [3][17] - 城商行信贷投放领先,国有行一般贷款投放偏弱,股份行贷款增速低位 [3][17] 息差 - 25Q1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7%,同比收窄13bp,降幅小于上年同期,环比24Q4下降5bp,负债成本改善对冲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3][48] - 国有行息差降幅相对大,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息差企稳回升 [3][50] 非息 - 中收降幅继续收窄,25Q1城农商行中收增速回正,国股行降幅明显收窄 [3] - 25Q1债市调整,其他非息收入下滑,国有行、农商行正增长,股份行、城商行负向拖累大 [3][60] 资产质量 - 25Q1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下降,24年不良贷款生成率总体稳定,资产质量压力稳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压力大 [3]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下降,后续拨备反哺利润空间或缩窄,城农商行空间相对大 [3] 投资建议 - 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招行、兴业、工行、交行 [3][101] - 延续高股息选股逻辑 [3][101] - 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角度,关注齐鲁、上海、重庆、常熟 [3][101]
南京银行(601009)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6 19: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5月16日在南京召开股东大会[4]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571人,持有表决权股份7965318175股,占比71.3780%[4]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25年度财务预算》议案,同意票数7959907327,占比99.9320%[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同意票数7963226938,占比99.9737%[9] - 《2024年度关联交易专项报告》议案,同意票数7960135610,占比99.9349%[9] - 《部分关联方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议案,同意票数1126100099,占比99.8011%[10] - 续聘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议案,同意票数6319157130,占比99.9660%[11] - 《资本规划(2025年 - 2027年)》议案,同意票数7803415112,占比97.9673%[12] - 发行金融债券议案,同意票数7919338961,占比99.4227%[13] - 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议案,同意票数7919394357,占比99.4234%[13]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议案获通过,A股同意票数7,771,976,896,占比97.5727%[17]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议案获通过,A股同意票数7,960,155,782,占比99.9351%[18] - 现金分红议案中,5%以上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5,149,284,238,占比100%;1%-5%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2,284,632,065,占比100%;1%以下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529,310,635,占比99.6064%[21]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获通过,同意票数2,813,942,700,占比99.9257%[22] - 续聘安永华明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议案获通过,同意票数2,811,995,243,占比99.8565%[22] - 南京银行发行金融债券议案获通过,同意票数2,770,054,723,占比98.3672%[22] - 提名陈云江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议案获通过,同意票数2,786,239,036,占比98.9419%[22] - 修订《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议案获通过,同意票数2,622,797,358,占比93.1379%[22] 其他信息 - 议案4回避表决关联股东为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议案5涉及多家关联股东[23] - 江苏金禾律师事务所见证股东大会,认为会议召集、召开、表决等程序及决议合法有效[25]
南京银行(601009) - 关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16 19:15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4月21日公司决定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5] - 4月22日刊登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6] - 5月16日下午14:3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8]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现场及网络投票的A股股东571名,代表股份7,965,318,175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71.3780%[9] 议案表决情况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25年度财务预算》等多项议案表决情况[12][13][14][15][17][18]
城商行观察丨南京银行业绩双增背后的“大起大落”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18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资产规模达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5%,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增速位居A股上市银行前列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6.53%,归母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7.06%,延续增长态势 [4] - 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营业收入47.04%,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77亿元,同比暴增329.48%,成为利润核心驱动力 [4][5] 业务结构 - 2024年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增长14.86%和12.75%,2025年一季度末对公贷款余额10181.54亿元,较年初增8.75%,个人贷款余额3279.66亿元,较年初增2.4% [7] - 零售业务2024年利润总额亏损11.99亿元(上年盈利28.49亿元),营业支出137.43亿元,同比增42.92%,主因成本上升和风险控制弱化 [8] - 零售贷款占比偏低,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仅6.46%,信用卡和消费贷款规模远低于同业,南银法巴消金成为零售转型重要抓手 [9][10] 投资与风险管理 - 2024年末金融投资占总资产41.7%,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超18%,显著高于同类城商行,导致收益对市场波动敏感 [5] - 2025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负至-2.16亿元,反映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冲击 [6] - 2024年不良贷款率0.83%,连续15年低于1%,但关注类贷款占比从1.17%升至1.2%,房地产业不良率从0.61%升至2.25%,个人按揭不良率从0.43%升至0.59% [11][12] 战略转型方向 - 计划2025年聚焦财富管理,拓宽活期存款渠道,完善"固收+"、保险等产品体系,强化与南银理财、鑫元基金协同 [15] - 南银法巴消金将加强技术赋能母行,推动规模稳健增长和营收创利提升 [15] - 分析建议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转向持有至到期类资产,同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14][16]
南京银行(601009)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2025-05-08 18:15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25,914.00亿元,负债总额23,994.43亿元,利润总额246.5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77亿元[1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97%,较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11] - 2024年总资产收益率为0.83%,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1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83元,较上年增加0.15元/股,增幅8.93%[11] - 截至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14.33元,较上年增加0.83元/股,增幅6.15%[12] - 2024年末贷款总额12,563.98亿元,较年初增加1,573.25亿元,增幅14.31%[13] - 2024年末存款总额14,961.72亿元,较年初增加1,267.64亿元,增幅9.26%[13]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为103.87亿元,较年初增加5.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3%,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14] - 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335.27%,较年初下降25.31个百分点[1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超出预算46.20亿元,预算完成率110.12%[16] 关联交易 - 2024年末全部关联方授信类关联交易余额4719217.00万元,占本行上季末资本净额的22.02%[30] - 2024年报告期内,资产转移类关联交易金额共计3000.00万元[33] - 2024年报告期内,服务类关联交易金额共计157856.48万元[34] - 2024年报告期内,存款类关联交易余额3035121.38万元,其他类关联交易金额共计6438.53万元[34] - 授信类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合计1410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36亿[50] 子公司情况 - 南银理财2024年末总资产55.52亿元,总负债6.09亿元,净资产49.44亿元,营业收入10.74亿元,利润总额7.61亿元,净利润5.92亿元[111] - 南银法巴消金2024年末总资产534.5亿元,总负债478.08亿元,净资产56.42亿元,营业收入45.95亿元,利润总额4.05亿元,净利润3.03亿元[111] - 鑫元基金2024年末总资产46.29亿元,总负债10.83亿元,净资产35.46亿元,营业收入7.31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净利润1.9亿元[112] 审计相关 - 公司提议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124][125] - 公司2024年度支付安永华明审计工作报酬320万元,含内部控制审计收费55万元[135] - 提议续聘安永华明为南京银行2025年度内控审计会计师事务所[143][144] 未来展望 - 2025年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更加积极”[165] - 公司拟订《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规划(2025年 - 2027年)》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3][164] - 未来三年公司以“内源性为主,外源性为辅”原则进行资本补充[172] - 公司拟申请发行不超过28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等[177] - 公司拟申请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全部用于绿色产业及项目[18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加强资本规划管理,动态调整资本规划[174] - 公司将推动“轻资本”转型,优化资产结构[174] - 公司将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程序和体系[174] - 公司将强化资本管理基础工程,推进数据治理与系统建设[175] - 公司对《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进行修订,议案已通过第十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93]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落地全省首笔基于自主碳核算系统的碳排放挂钩贷款业务
扬子晚报网· 2025-05-06 16:21
南京银行碳排放挂钩贷款业务 -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成功落地江苏省内首笔基于自主碳核算系统的碳排放挂钩贷款业务,金额为200万元 [1] - 该业务是公司碳核算平台赋能企业低碳发展的首次探索实践,也是金融产品延伸开发的创新突破 [2] 碳核算管理平台 - 南京银行碳核算管理平台于2025年一季度正式上线,实现算碳、比碳、用碳等功能全线上化部署 [1] - 平台以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等权威碳核算方法学为理论依据 [1] - 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和经营模式特点,为绿色金融业务筑牢数字化"底座" [1] 业务实施细节 -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客户摸排和产品设计工作 [1] - 充分发挥碳核算平台的"算碳"功能优势,为目标客户精准计算碳排放指标 [1] - 协助企业科学设定减碳目标 [1] 未来发展计划 -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将持续扩大绿色信贷投放规模 [2] - 加快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2] - 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
你追我赶的长三角城商行!
券商中国· 2025-05-04 16:54
行业信贷趋势 - 我国银行业整体信贷投放增速从两位数放缓至个位数,主要由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尤其是居民部门需求不足 [1] - 长三角地区城商行得益于当地经济活力,信贷投放增速保持稳健,一季度资产规模平均环比增速达7% [4][6] 长三角城商行资产规模变化 - 江苏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站上4万亿元,增速12.84%,位居国内城商行第二、长三角第一 [3][6] - 宁波银行资产规模3.4万亿元,增速8.67%,超越上海银行(3.27万亿元,增速1.37%)成为长三角第二位 [3][6] - 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2.77万亿元(增速6.71%)和2.22万亿元(增速5.2%) [6] 信贷结构分析 - 长三角银行资产增量主要靠对公驱动,零售端增速普遍放缓 [7] - 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企业贷款增速分别达28.59%和24.13%,显著高于其他银行 [7] - 上海银行对公信贷余额增速仅为3.17%,南京银行对公信贷增速也有所放缓 [7] 净利息收入表现 - 长三角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实现双位数高增,江苏银行(165.92亿元,同比21.94%)、宁波银行(128.35亿元,同比11.59%)、南京银行(77.52亿元,同比17.80%)表现突出 [8] - 利息净收入增长支撑营收,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上升5.22个百分点至54.63% [11] 营收与利润表现 - 长三角城商行一季度营收平均同比增速约5%,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1.59%的增速 [11] - 江苏银行以223.04亿元营收规模位居上市城商行首位,归母净利润97.80亿元,同比增速8.16% [12] -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7.30%,为五家银行中最高 [12]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长三角银行投资收益表现亮眼,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三成上下,占营收比重约20% [12] - 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达119%和116%,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2.86%和19.61% [12] - 2024年长三角农商行非息收入同比增幅普遍在20%-90%之间,张家港行和瑞丰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97%和84% [14] 全行业投资收益趋势 - 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中34家投资收益实现正增长,10家银行同比增速超100%,光大银行以302.96%增速居首 [13] - 半数以上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20%-90%区间,显示银行债市兑现收益现象明显 [13]
机构持仓大曝光!社保、QFII、公募持股50强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5-01 20:44
社保基金持股动向 - 社保基金一季度现身59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总持股量109.13亿股(同比下降11.26%),总持股市值1739.45亿元(同比下降6.43%)[3] - 持仓行业集中度: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板块持股市值均超130亿元,医药生物板块覆盖公司数量最多(61家),有色金属单家公司平均持股市值最高[3] - 前50大持仓公司合计持股市值665.79亿元,占总持仓38.28%,三一重工以33.52亿元居首,传音控股(28.91亿元)、云铝股份(25.13亿元)分列二三位[3][6][7] - 调仓动作:新进146股(如宝钢股份11.4亿元)、增持151股(金地集团3968.25万股)、减持172股(中国铝业超5000万股),有色金属板块遭集中减持[4] QFII持股特征 - QFII一季度持仓692家上市公司(同比降3.76%),总市值1172.13亿元(同比升11.5%),前50大持仓市值占比达81.02%,显示高度集中[8] - 银行板块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持股市值584.57亿元(占总量49.9%),宁波银行(321.7亿元)、南京银行(192.64亿元)持仓超百亿元[8][10][11] - 操作动态:新进367股(岩山科技3999.07万股)、增持142股(中国西电5112.42万股),电子板块以127.41亿元持股市值成为第二大配置方向[8][9] 公募基金持仓格局 - 宁德时代(1468.23亿元)和贵州茅台(1415.39亿元)稳居基金持仓前二,招商银行(687.28亿元)、美的集团(634.54亿元)等7家公司持股市值超500亿元[13][16][17] - 行业分布显示科技与消费双主线:中芯国际(417.4亿元)、寒武纪(386.93亿元)等科技龙头与五粮液(448.78亿元)、山西汾酒(325.96亿元)等消费股并重[17] - 基金经理观点:经济韧性增强背景下,工业利润回升预期强化,市场或从"科技牛"向多点开花演变[14]
利润下跌超142%,南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缘何由盈转亏
36氪· 2025-04-30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至502.73亿元,净利同比增长9.05%至201.77亿元 [1] - 净息差较2023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94%,成本收入比及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和7个基点 [1] - 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3.40个百分点至47.04% [5] 资产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259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31.24亿元,增幅13.25% [1] - 贷款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余额分别为9362.04亿元、3201.94亿元,增幅分别达14.86%、12.75% [1] - 金融投资规模增长接近1.1万亿元,增幅11% [5]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余额3201.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20亿元,增幅12.75%,消费类贷款占比超63%,余额达2038.37亿元,同比增长17.36% [2] - 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亏损11.99亿元,较2023年下跌超142%,主因营业支出上升43%至137.43亿元及手续费净收入由4.47亿元转为-10.59亿元 [2]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消费贷款与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微升但仍低位 [3] 金融市场业务 -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近210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77亿元,同比增329.48% [5] - 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90个基点,2025年一季度反弹14个基点,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2.15亿元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上年末下降228亿元,通过久期摆布、择时择券等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5][6] 经营策略调整 - 零售贷款聚焦消费场景、住房贷款联动获客及互联网贷款合作,强化资产质量管控 [3] - 金融市场业务采取自营与代客双轮驱动,运用量化交易系统及衍生品对冲工具 [6] - 负债端多措并举降低同业成本,代客业务聚焦汇率波动与跨境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