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601021)
搜索文档
A股民航公司三季报出炉:三大航集体盈利,吉祥、春秋净利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0:58
三大航司盈利复苏 - 三大国有上市航司(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在2025年前三季度全部实现盈利,为全年业绩加速复苏奠定基础 [1] -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前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及盈利,其中中国东航同比扭亏为盈 [2][3] - 中国国航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70亿元,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03亿元和23.07亿元 [3] - 2020年至2024年,三大航连续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2000亿元,2025年业绩有望翻盘 [3] 民营航司业绩分化 - 吉祥航空与春秋航空2025年三季报均出现业绩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4.28%和10.32% [6] - 春秋航空增收不增利,吉祥航空营收与利润双跌,海航控股以28.45亿元归母净利润接替春秋航空成为国内最赚钱航司 [6] - 吉祥航空在三季度遭遇冲击,该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超四分之一 [6] 国际航线成为增长引擎 - 国际民航市场成为国内主要航司寻求增长的突围点,三大航国际市场业务量持续复苏 [1] - 今年1~9月,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的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涨幅分别为14.9%、24.16%和19.54%,显著高于国内航线涨幅 [4] - 中国东航在国际市场持续发力,新开、加密国际及地区航线,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 [4] - 南方航空表示其国际客座率、座公里收入均超2019年水平,国际航线经营好于新冠疫情前 [5] 市场竞争与票价压力 - 国内民航市场面临“旺丁不旺财”的困境,表现出量增价跌的供需失衡现象 [1][7] - 2025年1月至9月,平均票价比2024年同期下降8.5%,旺季7、8月票价同比分别下滑8.7%和7.3% [7] -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服务同质化、销售渠道分散等问题影响有序竞争,机票价格降低是部分航司业绩欠佳的重要原因 [7] - 以北京飞喀什为例,今年暑假最低价约为800元,高峰期票价超过3000元,而2024年暑假票价超过6000元 [7][8]
七家航司前三季集体盈利:海航最赚钱,多家单季净利下滑
新浪财经· 2025-11-03 20:45
整体业绩概况 - 七家A股上市航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及前三季度均实现盈利[1] - 第三季度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营收总计1400.35亿元,同比增长2.30%,归母净利润总计110.50亿元,同比增长10.87%[1][3] - 前三季度三大航营收总计3739.05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总计62.80亿元,同比增长96.93%[1][3] - 第三季度四家民营航司(海航、春秋、吉祥、华夏)营收总计353.60亿元,同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总计49.08亿元,同比下滑4.05%[1][5] - 前三季度四家民营航司营收总计934.25亿元,同比增长3.40%,归母净利润总计68.90亿元,同比增长8.42%[1][6] 三大航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国航归母净利润36.76亿元,同比下滑11.31%,东航归母净利润35.34亿元,同比增长34.37%,南航归母净利润38.40亿元,同比增长20.26%[2][3] - 前三季度国航归母净利润18.70亿元,同比增长37.31%,南航归母净利润23.07亿元,同比增长17.40%,东航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21.03亿元[2][3] - 前三季度三大航营收均创历史新高,净利均创六年来峰值[4] - 国航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等非经营性因素拖累,剔除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8] - 南航国际客座率、座公里收入均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国际经营优于疫情前[7] 民营航司业绩分化 - 第三季度海航、春秋、吉祥单季净利同比下滑,降幅分别为0.75%、6.17%、25.29%,华夏航空净利同比增长31.60%[4][5] - 前三季度海航净利同比增长30.93%,华夏净利同比增长102.17%,春秋和吉祥净利分别同比下滑10.32%和14.28%[4][6] - 海航控股营收和盈利水平居民营航司之首,业绩逐年提升[5] - 华夏航空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5] - 春秋航空前三季度净利润近两年来逐年下滑,吉祥航空第三季度业绩连续两年下滑[5] 公司战略与成本管控 - 多家航司净利增长原因包括经营效益提升和成本管控加强[6] - 东航积极抢抓暑运市场机遇,加密国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及客座率全面提升[7] - 南航计划在2025年冬春航季国内重点加强广州、北京大兴等枢纽航线,国际以澳洲为增投重点[7] - 国航高度重视降本增效,推动航油节支、起降费用谈判、发动机维修成本管控等措施[8] - 国航国际航线整体恢复水平已超2019年同期,有计划通过航线加密、合作联营等措施提升国际业务盈利能力[8] 融资与资产负债 - 中国国航拟向控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200亿元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8] - 国航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92.69%降至2025年9月末的87.88%[9] 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海航控股在海口、三亚机场的航班时刻份额居行业首位,有望承接需求激增[10] - 海航计划在年底前将国际航班数量提升至2019年的130%[10] - 吉祥航空业绩受A320neo机队发动机维修问题影响,导致运力减少及维修费用增加[12][13] - 吉祥航空预计到2026年底发动机问题将得到大幅改善,但彻底解决存在不确定性[13] - 吉祥航空计划将欧洲航线作为发展重点,并新开澳洲航线[14] 行业展望 - 2025年国庆小长假日均保障239.2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15] - 预计第四季度航空市场客运量同比增长5%左右[15] - 南航指出国庆假期实现量价齐升,经营好于去年同期[7] - 吉祥航空指出四季度传统商务出行减少对业绩冲击较往年平缓[14]
春秋航空(601021.SH):收到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
格隆汇APP· 2025-11-03 19:07
公司融资安排 - 公司获得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超过人民币45,000万元的贷款承诺 [1] - 贷款期限设定为不超过3年 [1] - 贷款金额不超过回购金额上限的90% [1] 资金专项用途 - 借款用途被严格限定为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 [1]
春秋航空:收到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
格隆汇· 2025-11-03 19:00
公司融资安排 - 公司获得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超过人民币45,000万元的贷款承诺 [1] - 贷款期限设定为不超过3年 [1] - 贷款金额不超过回购金额上限的90% [1] 资金专项用途 - 借款用途被严格限定为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 [1]
春秋航空(601021) - 春秋航空关于收到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的公告
2025-11-03 18:45
回购股份 - 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回购议案,期限12个月,价格不超65元/股,资金3 - 5亿元[2] - 2025年10月17日起,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64.57元/股[3] 借款安排 - 获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超4.5亿元且不超回购金额上限90%贷款承诺[4] - 借款期限不超3年,专项用于回购股票[4][5]
航空机场板块11月3日涨2.36%,中国东航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021.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7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3日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上涨2.3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55%)和深证成指(上涨0.19%)[1] - 中国东航以4.37%的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为5.01元[1] - 板块内10只主要成分股中,8只上涨,2只下跌,呈现普涨格局[1][2]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国东航(涨4.37%至5.01元)、南方航空(涨4.20%至6.95元)、海航控股(涨3.39%至1.83元)、中国国航(涨3.31%至8.12元)[1] - 海航控股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1025.72万手,成交额18.62亿元[1] - 仅两只个股下跌:厦门空港(跌1.89%至16.61元)和春秋航空(跌0.37%至53.38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净流出额分别为7021.8万元和1157.4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8180.81万元[2] - 南方航空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1.19亿元,主力净占比达24.18%[3] - 主力资金净流出幅度较大的个股包括:春秋航空(净流出2509.95万元,占比-13.14%)、吉祥航空(净流出2307.15万元,占比-10.10%)、华夏航空(净流出1607.26万元,占比-9.00%)[3]
春秋航空开售“想飞就飞”冬春套票 首设“银发年票”服务老年旅客
中国民航网· 2025-11-03 14:37
产品发布核心信息 - 春秋航空于11月3日上午11时正式开售“想飞就飞冬春套票”并首次推出“想飞就飞银发年票” [1] - 两款产品通过春秋航空App及小程序同步发售 预约用户可提前1小时优先购买 [1] “想飞就飞冬春套票”产品细节 - 产品延续国内版与全域版两种选择 国内版覆盖9C执飞的国内(含港澳台)航线 全域版增加国际航线(包机航线不可用) [2] - 产品有效期为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3月28日 其中2026年1月23日至3月8日为不可用日期 [2] - 产品保留提前3天免费兑换、未用随时可退、未回本退差价等核心权益 [2] - 针对2025秋冬套票老用户推出专项福利 在12月12日前乘机金额达标者可领取立减金抵扣购买本期冬春套票全国单人版 [2] “想飞就飞银发年票”产品细节 - 产品专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旅客设计 可在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无限次兑换9C执飞的国内及国际航班机票(包机航线除外) [2] - 产品设定四个不可用时段 分别为2026年1月23日至3月8日、4月30日至5月6日、7月1日至8月31日及9月30日至10月8日 [2] - 产品享有提前3天免费兑票、未使用随时退款、未回本退差价等权益保障 [2] 公司战略与行业洞察 - “银发年票”的推出基于对人口结构变迁和出行需求多元化的深刻洞察 [3] - 通过高性价比和灵活规则 公司旨在为时间充裕的老年群体创造“慢旅行”友好环境 激发“银发族”出行潜力 [3] - 此举是服务理念的重要升级 推动航空服务从标准化向人性化、精细化发展 [3]
交运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反内卷”初见效,周期类触底信号显著
长江证券· 2025-11-03 08: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15] 报告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初见效,周期类板块触底信号显著,交运行业各子板块2025年三季度业绩呈现分化,部分领域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1][2] 按行业子板块总结 航空 - 2025Q3航油成本显著改善,航空煤油出厂价同比下降11.0% [31] - 行业运力持续增长,六大航整体ASK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19%,RPK增长22%,客座率增加1.8个百分点 [23] - 航司收益水平显著分化,国航、吉祥、南航及东航因洲际航线景气,票价跌幅较小;春秋航空及华夏航空因东南亚市场受损,平均票价跌幅较大 [30] - 东航与南航盈利同比实现高增,华夏航空低基数上同比高增;国航及吉祥受发动机维修问题拖累,盈利下滑 [37][39] 机场 - 流量底部爬升,2025Q3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9%、7.0%、8.0% [44] - 盈利持续改善,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2025Q3归属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5%、50.2%、2.2% [46] 快递 - "反内卷"政策落地,行业呈现"量弱价稳",通达系单价8月见底回升,单票盈利环比改善 [49] - 加盟快递盈利改善,圆通/申通/韵达2025Q3单票扣非净利分别为0.13/0.05/0.03元/件,环比分别+0.012/+0.018/+0.010元/件 [58] - 直营快递经营承压,顺丰控股2025Q3业务量同比增长超33%,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2%;德邦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3.3亿元 [70] 跨境物流 - 外部压力测试下盈利承压,集运价格显著下降,SCFI季度均值同比下降52%;空运价格小幅下降,上海浦东机场TAC季度均值同比下降约6% [76] - 货代盈利普遍承压,中国外运、东航物流、华贸物流20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6.8%、9.8%、53.3% [83] 大宗供应链 - "反内卷"政策发力,PPI降幅收窄,南华金属/能化/农产品指数2025Q3环比分别+4.5%、+2.5%、+2.1% [85] - 头部公司业绩逐步企稳,厦门象屿20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43.2%;物产中大同比增长33.4% [92] 海运 - 油散业绩拐点显现,集运好于预期:2025Q3油轮VLCC-TCE运价同比+76.0%,干散货BDI指数同比+5.7%,集运CCFI综合指数同比-39.7%但环比改善 [94][100] - 油运船东盈利同比改善,中远海能、招商轮船2025Q3归属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6%、34.7% [99] - 集运方面,中远海控2025Q3归属净利润同比-55.1%,但拉美等南北航线货量高增,业绩略好于预期 [99][110] 港口 - 散杂货业绩改善,集装箱仍有韧性:2025Q3交通运输部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7.3%,集装箱吞吐量同比+6.2% [12] 高速公路 - Q3流量复苏,盈利同比转正:行业货运车流量修复,客车流量稳健,头部公司如皖通高速盈利同比实现高增 [13] 铁路 - 客货低速增长,转型释放新机:客运和货运需求增速略有起色,上市公司盈利分化,京沪高铁未来增长依赖京福安徽公司,大秦铁路拓展非煤货运及全程物流业务 [14]
招聘空嫂只是开始,女性要更实质的自由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12:59
春秋航空招聘政策 - 公司面向25至40周岁女性进行“空嫂”专项招聘 已婚已育者优先 为全职妈妈提供重启职业生涯的机会 [1] - 此次招聘将婚育经历转变为岗位优势 将招聘年龄上限调至40岁 打破婚育与年龄的双重枷锁 [1] 空乘行业传统观念与变革 - 空乘行业曾长期与年轻貌美绑定 女性形象被塑造为“万米高空上的天使” 存在对身高体重的特殊要求及紧身制服设计 [1] - 行业一度被视为女性“被观赏性”的重灾区 女性基于身体和外表被衡量 而非专业能力与社会贡献 [2] - 近期行业出现意识转变 例如航空公司改革空姐必须穿高跟鞋的着装规定 回应公众对性别差异着装负担的关切 [2] 性别平等的深层含义与社会意识 - 中国女性面临兼顾家庭和事业的挑战 存在隐性性别歧视和晋升天花板 同时被社会期待成为“贤妻良母” [3] - 全球妇女峰会上中国提出实施家庭友好政策 促进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鼓励男性走进家庭 [3] - 推动家务劳动社会价值重估 使男女均可在家庭与职场间自由流动 被视为两性平等更深层次的含义 [3] 对行业未来的展望 - 行业变化体现社会对女性权益认知从刻板走向多元 未来需进一步去除婚育状态标签 避免将特定职业与女性照护职能关联 [4] - 职业中的性别偏见由社会创造 亦可通过重塑社会共识来放弃 推动性别平等走向更深刻层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