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国航(60111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国航(00753) - 深圳航空拟进行股权融资暨对深圳航空增资
2025-08-28 22:39
股权融资 - 深圳航空拟股权融资160亿元,公司拟按51%持股比例出资不超81.6亿[5] - 首期融资20亿,公司现金增资20.8163亿,完成后持股51%[5][6] - 后续融资不超120亿,公司与投资方按51%:49%比例完成[6] 影响与风险 - 融资增强深圳航空实力,改善结构,资金对公司财务无重大不利影响[8] - 若行业不利变化,公司存在投资回报不及预期风险[9]
中国国航:2025年上半年营收807.57亿元
财经网· 2025-08-28 22: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35.1% [1] - 去年同期净亏损27.82亿元 [1]
春秋航空上半年净赚11.69亿领跑航司,国航南航持续亏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54
公司业绩表现 - 春秋航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4亿元 同比增长4.35% [1] - 春秋航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亿元 同比下降14.11% [1] - 中国国航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中国国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6亿元 同比亏损缩窄 [1] - 南方航空上半年营业收入862.91亿元 同比增长1.77% [1] - 南方航空净亏损15.33亿元 同比亏损增加 [1] 行业盈利状况 - 春秋航空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航空公司 [1] - 中国东航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6亿元 [1] - 中国东航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 [1] 财务数据对比 - 春秋航空净利润规模11.69亿元 显著高于三大航亏损状态 [1] - 三大航营业收入规模均超800亿元 但均处于亏损状态 [1] - 三大航中南方航空营收最高达862.91亿元 [1]
中国国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引进9架飞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21:38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加12.37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减亏[1] -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87%[1] - 累计投入可用座公里1775.76亿 同比增长3.37%[1] 机队规模与结构变化 - 上半年共引进9架飞机 包括1架A320系列、5架B737系列、1架C919及2架C909[2] - 同期退出5架飞机 包括1架A330系列、3架A320系列和1架公务机[2] - 截至上半年末机队规模达934架 平均机龄10.28年[2]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实现航班监控可视化、排班调度智能化及一线作业移动化[1] - 航线智能工程师平台赋能故障应对方案制定 提升维修效率[1] - 商业模式二期项目投产 提升精准营销与产品多元化管理能力[2] - 智能客服提供语音咨询问答服务 机上餐饮预订覆盖全部国内航班[2] - 离港集中控制业务实现飞航点全覆盖 服务生产保障系统完成升级迭代[2] - 打造全集团人工智能AI+平台 推动人工智能资源集约共享[2] 战略布局与市场竞争 - 坚持枢纽网络战略 重点打造北京、成都双枢纽[3] - 重点发展"四极组群"及新疆战略市场 实现差异化竞争[3] - 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 推出高效便捷的国内干线及快线产品[3]
中国国航:将对子公司深圳航空增资总金额不超过81.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8 21:27
融资计划 - 深圳航空拟进行股权融资 总金额160亿元 分两期实施 [1] - 中国国航将按持股比例认购 增资金额不超过81.6亿元 [1] - 首期通过产权交易所征集1名投资方现金融资20亿元 中国国航同步现金增资20.82亿元 [1] 股权结构 - 首期投资完成后 投资方持股比例不高于20.9134% 中国国航持股比例保持51% [1] - 剩余不超过120亿元投资将按51%:49%比例完成 确保中国国航持股比例维持51%不变 [1] 资金用途 - 融资将增强深圳航空资本实力 改善资本结构 提升短期偿债能力 [2] - 有助于减轻债务负担 降低资金成本 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2] - 支持深圳航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 巩固国内外市场份额 [2] - 加快更新机队 扩大宽体机规模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2]
中国国航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约18.06亿元 同比收窄35.11%
智通财经· 2025-08-28 21:27
运营数据 - 累计投入可用座公里1775.76亿 同比增长3.37% [1] -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87%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收窄35.11% [1] - 基本每股亏损0.11元 [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78.31亿元 同比增加1.75亿元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73.38亿元 同比减少8.39亿元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62.21亿元 同比增加16.64亿元 [1] 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3.31亿元 同比增加26.88% [1]
中国国航(00753)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约18.06亿元 同比收窄35.1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1:22
运营数据 - 累计投入可用座公里达1,775.76亿,同比增长3.37% [1] -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收窄35.11% [1] - 基本每股亏损0.11元 [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78.31亿元,同比增加1.75亿元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73.38亿元,同比减少8.39亿元,主要因收回投资现金增加且投资支付现金减少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62.21亿元,同比增加16.64亿元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3.31亿元,同比增加26.88% [1]
中国国航(0075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807.5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95.20亿元人民币增长1.6%[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07.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95.20亿元增长1.6%[11] - 合并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9,520,332千元人民币增长1.6%至2025年上半年的80,757,434千元人民币[16] - 营业收入80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41] - 经营损失为16.9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6.8%[5] - 本期损失为27.1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39亿元人民币收窄23.4%[5] - 本公司股东应占损失为18.05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5.0%[5] - 税前亏损27.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2.86亿元收窄15.2%[14] - 基本每股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779亿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805亿元人民币[25] - 每股基本及摊薄损失为人民币0.11元,较去年同期的0.18元改善38.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航空油料成本为243.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5] - 员工薪酬成本为17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 - 经营费用为人民币850.70亿元,同比增长1.45%[49] - 航空油料成本同比下降10.34%至人民币243.27亿元,占总费用28.60%[49][53] - 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长5.28%至人民币178.49亿元,占比20.98%[49][53]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1.5%,从3,265,473千元人民币降至2,890,954千元人民币[19]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人民币3.75亿元至人民币28.91亿元[50] - 每可用吨公里经营费用同比下降2.26%至3.793元人民币[31] 客运业务表现 - 客运收入731.96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731.37亿元)[11] - 客运收入73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8%[46] - 可用座位公里同比增长3.37%至177.576亿,其中国际航线大幅增长16.70%至51.446亿[30] - 国际旅客人次同比增长18.62%至893.93万人次[30] - 综合载运率提升1.25个百分点至67.10%,其中国内客座利用率显著提升2.17个百分点至82.84%[31] - 客座率80.72%,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45] - 每收入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4.88%至0.5107元人民币,国内航线降幅达6.23%[31] - 每收入客公里收益0.510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45] - 飞机日利用率同比下降0.03小时至8.76小时[31] 货运及邮运业务表现 - 货运及邮运收入35.7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3.28亿元增长7.5%[11] - 货邮运输收入3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8%[48] - 收入货運噸公里同比增长7.66%至24.086亿,国际航线增长10.69%至15.607亿[30] 其他业务收入表现 - 飞机维修收入28.2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24亿元大幅增长39.6%[11] - 其他经营收入39.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41] - 其他收入及利得同比下降19.5%,从3,250,850千元人民币降至2,615,845千元人民币[17] 地区收入表现 - 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5.0%,从19,075,627千元人民币增至21,940,162千元人民币[16] - 国际地区收入219.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2%[43] - 中国内地地区收入56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0%[43] 分部业绩 - 航空营运分部税前亏损31.85亿元,其他营运分部实现税前盈利3.88亿元[14] - 航空运营分部资产为334,218,916千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6.2%[15] - 航空运输收入76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0%[41] 联营及合营企业业绩 - 应占联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人民币1.35亿元至人民币12.20亿元[51] - 公司联营公司为国泰航空有限公司[81]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包括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山航集团及深圳航空[81][8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增长4.03%至人民币148.28亿元[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同比减少10.26%至人民币73.38亿元[6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同比增加178.99%至人民币32.18亿元[63] 资产负债及权益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3.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20.4%[7] - 现金及等价物人民币253.3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0.40%[54] - 净流动负债为784.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969.23亿元减少19.0%[8][10] - 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84.5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184.64亿元[63] - 总资产为3475.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0.5%[7] - 总资产人民币3,475.3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52%[5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5,750,173千元人民币略微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47,539,122千元人民币[15] - 净资产382.30亿元,较2024年末的409.26亿元减少6.6%[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41.5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1.6%[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0.3%,从3,670,252千元人民币增至4,783,169千元人民币[2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2%,从18,869,784千元人民币增至19,653,382千元人民币[28] 带息债务及融资 - 总带息贷款为1657.52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贷款600.29亿元,长期贷款1057.23亿元[8] - 带息负债总额人民币2,361.7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08%[58][59] - 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1800.93亿元,为公司提供充足流动性[10] - 银行授信总额度为人民币2,786.22亿元,其中未使用额度约人民币1,800.93亿元[63] 财务比率及风险 - 资产负债率89.00%,较2024年末上升0.84个百分点[62] - 流动比率从0.30上升至0.38(增幅0.08)[63] - 航油价格波动±5%将导致航油成本变动约人民币12.16亿元[65]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1%将影响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约人民币1.33亿元[66] 汇兑及利息影响 - 汇兑净收益人民币1.76亿元(去年同期净损失3.60亿元)[50]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52,536千元人民币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所得税抵免77,797千元人民币[20] 机队及运营数据 - 机队规模达934架,平均机龄10.28年,其中商飞系列飞机39架且平均机龄仅2.02年[33] - 2025年计划引进47架飞机(含22架空客系列/13架波音系列/12架商飞系列),退出18架[34] - 报告期内实现安全飞行146.5万小时,执行多项紧急运输及救援任务[35] 品牌及公司治理 - 品牌价值2755.76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5名[39] - 公司董事包括马崇贤、王明远、崔晓峰、Patrick Healy(贺以礼)、肖鹏、徐念沙、禾云、谭允芝及高春雷[8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告日期确认[84] 会计准则及上市信息 - 公司采用中国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81][83] - 公司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及美元[83][84] - 公司注册于中国,A股及H股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上市[81]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第一上市地点及英国上市管理局第二上市地点上市[81] - 公司股本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普通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81]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83]
中国国航(00753) - 海外市场公告
2025-08-28 20:4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753) 海外市場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的規定而發表。 附件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刊發之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第七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決議公告 (2)關於2025年半年度募集資金存放、管理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 (3)關於2025年上半年中國航空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的風險持續評估報告 承董事會命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肖烽 中國北京,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的董事為馬崇賢先生、王明遠先生、崔曉峰先生、Patrick Healy (賀以禮)先生、肖鵬先生、徐念沙先生*、禾雲先生*、譚允芝女士*及高春雷先生*。 * 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证券代码:601111 股票简称:中国国航 公告编号:2025-036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 ...
中国国航(00753) - 海外市场公告
2025-08-28 20:42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加1.56%[29][59][60][72][189]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亏损27.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5.25%[2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8.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5.11%[30][4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98%,同比增加0.40个百分点[72] - 2025年销售费用35.31亿元,同比增加5.26%;财务费用25.07亿元,同比减少27.17%[59] 用户数据 - 2025年1 - 6月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41] - 2025年1 - 6月旅客人数77114.33千,同比增加2.87%[55] - 深圳航空旅客人次2037.16万,同比变幅7.05%[96] 未来展望 - 持续打造北京和成都“双核枢纽”,构建市场格局[3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相关内容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7月29日,公司向国货航出售2台Trent700备用发动机和1台GTCP331 - 350C备用APU,出售价格为1.514405亿元(不含税)[130] 其他新策略 - 拓展空铁联运服务至73个城市,延伸国内通程航班服务至21地[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