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国航(601111)
icon
搜索文档
航空机场板块9月1日跌0.94%,华夏航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下跌0.94% 跑输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46% 深证成指上涨1.05%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8只下跌 2只上涨 领跌个股为华夏航空(-2.17%)和中国东航(-1.97%) [1][2] - 板块成交活跃 总成交额超过40亿元 其中海航控股成交7.79亿元居首 中国东航成交6.85亿元次之 [1][2] 个股价格表现 - 华夏航空跌幅最大达2.17% 收盘价9.00元 成交2.54亿元 [2] - 中国东航下跌1.97%至3.99元 成交量169.90万手为板块最高 [2] - 春秋航空下跌1.82%至52.38元 为板块中股价最高个股 [1][2] - 仅两只个股上涨:中信海直微涨0.20%至24.77元 上海机场上涨0.12%至32.36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93亿元 游资净流入1383.0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79亿元 [2] - 海航控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564.25万元 净占比5.86% 为板块中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3] - 白云机场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3234.41万元 净占比-12.82% 为板块最高 [3] - 春秋航空主力资金净流出2951.70万元 但游资净流入2667.82万元 显示资金分歧明显 [3]
中国国航(0075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5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4,955,610,672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4,955,610,672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12,492,810,328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12,492,810,328元,本月无增减[1]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7,448,421,000元[1] 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4,955,610,672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12,492,810,328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增减[2]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运输规模同步扩大,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
财经网· 2025-09-01 15:21
财务表现 - 三大航上半年营收增长且亏损同比收窄近三成 中国国航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东航营收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方航空营收862.91亿元 [1] - 中国东航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 中国国航归母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7亿元 南方航空净亏损15.33亿元 [1] 运营规模 - 南方航空载客量8328万人次同比增长4.83% 中国东航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89% 客运量7316.96万人次同比增长8.03% [2] - 中国国航投入1775.76亿座公里同比增长3.37%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 国际航线业务显著复苏 [2] - 中国东航国际及地区航线ASK同比增长24.38% 成为运输增长重要贡献因素 [2] 机队建设 - 中国东航引进24架飞机退出12架 现有机队816架 其中C919达11架且计划年内再接收10架 [3] - 中国国航引进9架飞机退出5架 机队规模934架 平均机龄10.28年 含C919及C909机型 [3] - 南方航空引进37架飞机退出11架 通过机队更新提升运营效率并奠定节能减排基础 [3] 数字化转型 - 中国国航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实现国内航班机上餐饮预订全覆盖 智能客服提供语音咨询 离港控制业务飞航点全覆盖 [4] - 中国东航在货运领域拓展跨境电商物流专线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货运运营效率 [4] 业务布局 - 三大航在巩固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中国东航国际航线业务增长显著 [4] - 中国国航提升支线网络价值 加大对偏远地区航线覆盖 航线综合收益同比提高 [4] - 南方航空优化国内外航线结构 加密新疆至中亚航线 暑运旅游需求增长显著但票价水平同比下滑 [4]
上市航司半年报业绩分化:三大航上半年整体减亏 四家民营航司均实现盈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01
三大航司业绩表现 - 中国国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 归母净利润亏损18.06亿元但同比减亏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 [2] - 中国东航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1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7.68亿元明显收窄 [2] - 南方航空上半年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归母净利润亏损15.33亿元同比扩大24.84% 因递延所得税资产部分转回影响业绩 [3] 民营航司盈利状况 - 四家民营航司总计实现净利润近20亿元 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成为内地最盈利航司但同比下滑14.11% [1][4] - 吉祥航空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29% 海航控股净利润0.5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华夏航空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幅达858.95% [4][6][7] - 春秋航空拥有133架A320系列飞机 运营192条国内航线和55条国际航线 吉祥航空国际航班量达12370班覆盖28个国际航点 [4][5][6] 行业运营数据与策略 - 中国国航上半年引进9架飞机包括C919/C909 机队规模达934架平均机龄10.28年 客运收入731.96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减少收入37.65亿元 [2][8] - 东航客运人公里收益同比下降7.22% 南航客公里收益0.46元同比下降6.12% 其中国际航线收益下降8.51% [3][8] - 航司通过人工智能优化服务 国航实现机上餐饮预订全覆盖 东航线上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0% 多式联运产品持续创新 [9] 市场竞争与监管环境 - 行业面临"量涨价跌"态势 受客源结构下沉、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3][8] - 民航局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明确禁止恶意竞争 短期有望改善收益水平 [8] - 暑运期间民航旅客总量创新高 南航预计客运量提升但票价下滑 下半年将优化销售节奏创新产品 [10]
三大航这半年:国航、东航减亏 国际航线成关键
北京商报· 2025-08-31 23:55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大航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 同比减亏20.08亿元 [1][3] - 国航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6亿元 东航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 南航净亏损15.33亿元同比增亏3.05亿元 [1][3] - 南航扣非后净亏损20.33亿元 同比减亏14.31亿元 [4] 营收与成本结构 - 国航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东航营收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航营收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3] - 三大航营业成本增幅均未超5% 其中国航增1.14% 东航增3.27% 南航增0.17% [8] - 航空油料成本显著下降:国航降10.34% 东航降8.08% 南航降9.15% [8] 国际航线表现 - 国际客运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国航增16.09% 东航增20.34% 南航增15.74% [5] - 国际运力投入大幅提升:东航增24.38% 国航增16.7% 南航增22.5% [6] - 国际旅客周转量增长显著:东航增28.74% 国航增16.99% 南航增25.88% [6] 成本管控措施 -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通过精细化管控航油/起降/餐食等成本 [9] - 东航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 通过优化飞行高度等措施降低航油单耗 客桥费用节省1100万元 [9] - 东航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9] 下半年战略布局 - 南航将抓住四季度货运旺季效益 聚焦电子新品上市和电商促销机遇 [11] - 东航计划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 加强中东/非洲/南美新兴市场开拓 [11] - 航司将持续优化国内快线网络 加强新疆/东北等区域市场建设 [11] 行业动态与挑战 - 7月1日至8月25日境内客运航班量超82万班次 旅客运输量超1.1亿人次 [10] - 同期出入境客运航班量超13万班次 旅客运输量超1454万人次 [10] - 暑运期间面临票价水平同比下滑压力 [10]
三大航这半年:国航、东航减亏,国际航线成“关键引擎”
北京商报· 2025-08-31 12:54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大航2025年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 同比减亏20.08亿元 其中国航减亏9.76亿元 东航减亏13.37亿元 南航净亏损同比增亏3.05亿元但扣非后减亏14.31亿元 [1][3] - 营业收入方面 国航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东航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航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2][3] - 东航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且减亏幅度最大的航司 净亏损14.31亿元 [3] 国际航线业务 - 国际航线成为业绩改善核心驱动 三大航国际客运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国航增16.09% 东航增20.34% 南航增15.74% [6][7] - 国际运力投入显著提升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增长24.38% 国航增长16.7% 南航增长22.5% [7] - 国际旅客周转量大幅改善 东航增长28.74% 国航增长16.99% 南航增长25.88% [7]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 [7] 成本管控成效 - 三大航营业成本增幅均控制在5%以内 其中国航增1.14% 东航增3.27% 南航增0.17% [11] - 航油成本显著下降 国航降低10.34% 东航降低8.08% 南航降低9.15% [11] -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东航通过优化运营节省客桥费用约1100万元 [12] 下半年经营策略 - 南航将聚焦四季度货运旺季效益 抓住电子新品上市和电商促销机遇 [15] - 东航计划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 加强中东 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 同时深化国内快线网络建设 [15] - 行业面临暑期票价同比下滑挑战 需通过优化销售节奏和产品创新提升效益 [13][15] 运营数据指标 - 东航客座率提升1.43个百分点至80.72% 但每收入客公里收益下降4.1%至0.5107元 [9] - 东航国际航线收入占比提升至26.28% 较上年同期增加3.63个百分点 [10] - 航空运输业务毛利率提升0.96个百分点 [10]
中国国航(601111):裸票提升油价下降 Q2实现扭亏为盈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6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6%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减亏9.8亿元 [1] - Q2单季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3.2% 归母净利润2.4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3%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单位座公里营业成本0.44元同比下降2.17% [3] 客运业务 - 客运收入732亿元同比微增0.6亿元 其中国际RPK同比增长17% RPK总量增长5.2% [2] - 客公里收益0.51元同比下降4.9% 国内航线降幅达6.2% 主要受商务线承压及燃油附加费减少影响 [2] - 运力投入增加贡献收入24.6亿元 客座率上升带来13.6亿元收入增量 但收益水平下降抵消37.7亿元 [2] 货运业务 - 货运收入36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 运力投入上升贡献1.7亿元 载运率上升带来0.9亿元增量 [2] - 收益水平小幅下降0.1亿元 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2] 成本费用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贡献(上年同期为净损失) [3] - Q2单季财务费用减少6亿元 叠加油价下降推动毛利增加15亿元 [3]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1.1% 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3] 行业展望 - 民航局近期两次会议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明确杜绝恶意竞争 短期有望改善收益水平 [3] - 行业供给增速维持低个位数 旅客量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预计2026年内出现供需拐点 [3] - 飞机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制约供给 中期供需优化将推动票价提升和利润释放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下调至8亿元、60亿元、93亿元(原预测52/94/126亿元) [4] - 下调主因需求恢复慢于预期 但维持买入评级 [4]
三大航为何仍未扭亏?
第一财经· 2025-08-30 20:49
航空客运公司业绩分化 - 四家民营上市航司上半年均实现盈利 其中春秋航空净利润11.69亿元成为内地最赚钱上市航司[1] - 国有三大航持续亏损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分别亏损18.06亿元/14.41亿元/15.33亿元[2] - 春秋航空连续两年创盈利新高 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2] - 国际航线恢复缓慢致业绩分化 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班同比2019年下降12%[2] - 三大航因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更大 民营航司凭借日韩等周边航线及运营灵活性受影响较小[2] - 春秋航空日本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16.8% 较2019年同期增77.7%[3]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致票价下滑 三大航国内航线收入同比下滑 春秋航空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4.8%[3] 机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7家机场上市公司中5家实现盈利 仅美兰空港和首都机场仍亏损[4] - 首都机场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百亿 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减少一半[4] - 上海机场和白云机场净利润同比增28.14%和71.32% 深圳机场净利润涨幅79.13%[4] - 北京大兴机场投运对首都机场分流效应显著 致其旅客吞吐量排名被上海广州超越[4] 航空货运公司盈利增长 - 主要货运公司盈利显著增长 国货航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86.15% 东航物流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增0.9%[5] - 南航物流净利润16.01亿元 成为南航业绩重要贡献者[5] - 全球航空货运需求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球货运吨公里同比增2.8% 亚太地区需求同比增8.4%[5] - 中国空运出口总货量267.0万吨同比增11.6%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23.4%[5] - 出口市场呈现区域分化 中国至欧洲/亚太/其他市场增速分别为15.4%/12.2%/22.2% 至北美市场降8.2%[5] - 国际航协下调2025年货邮运输量展望 从7240万吨下调至6900万吨 增幅从5.8%下调至0.6%[6]
中国国航(601111.SH)上半年净亏损18.06亿元
格隆汇· 2025-08-30 12: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8.06亿元 较上年同期27.82亿元亏损缩窄35.1% [1] 经营状况 - 航空运输主业保持收入增长态势 [1] - 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同比减少9.76亿元 [1]
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中国国航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 以凤凰为企业标识 象征吉祥与超越精神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品牌 [1]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拥有西南 浙江 重庆等多家分公司 并控股深圳航空 山东航空 澳门航空等子公司 联营企业包括国泰航空和西藏航空 [1] - 公司以安全第一 四心服务为使命 品牌定位为专业信赖 国际品质 中国风范 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 [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其中客运收入731.96亿元 同比微增0.08% 货邮运输收入35.77亿元 同比增长7.48% [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减亏35.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31亿元 同比增长0.99% [2][8] -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87% 投入可用座位公里1775.76亿座公里 同比增长3.37% 客座率80.72% 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 [4][7] 机队规模与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 集团机队规模达934架飞机 平均机龄10.28年 包括空客系列430架 波音系列462架 商飞系列39架 [7] - 报告期内引进飞机12架 包括10架空客A320系列和2架C909飞机 退出飞机5架 包括1架A330和3架A320 [7] - 未来计划引进飞机47架 退出14架 其中空客系列计划引进22架 退出3架 商飞系列计划引进12架 [7] 市场布局与网络战略 - 公司打造北京和成都双核枢纽 构建双核枢纽驱动 四极组群立本的市场格局 加快一带一路航线开拓 通航点达40个 [4][6] - 国际航线表现突出 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国际收入客公里393.38亿 同比增长16.99% 国际货运收入27.07亿元 同比增长7.91% [4][8] - 国内航线收入515.24亿元 同比下降4.92% 但内地客座率达82.84% 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 [8] 成本结构与效率提升 - 航空油料成本243.27亿元 同比下降10.34% 主要受益于航油价格下降 起降及停机费用106.14亿元 同比增长6.53% [9] - 员工薪酬成本146.41亿元 同比增长5.48% 折旧费用143.50亿元 同比增长5.86% 飞机维修成本增长显著 [9] - 单位营业成本每可用吨公里3.49元 同比下降2.57% 体现成本管控成效 [8]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覆盖全部分公司 实现航班监控可视化 排班调度智能化 航线智能工程师平台提升维修效率 [6] - 商业模式二期项目投产 提升精准营销能力 机上餐饮预订覆盖全部国内航班 智能客服提供语音咨询服务 [6] - 空铁联运服务扩展至73个城市 国内通程航班服务延伸至21地 全流程服务信息告知系统正式运行 [4]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国航位列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5名 品牌价值2755.76亿元 在国内航空服务业保持领先 [6] - 公司是民航领域唯一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第一阵营 [4] - 2025品牌全球传播力大会 国航位列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总榜第26名 是唯一入围的航空企业 [6] 子公司与关联企业表现 - 深圳航空资产总额1053.07亿元 营业收入499.10亿元 同比增长10.64% 山东航空营业收入100.38亿元 同比增长2.63% [12] - 国泰航空作为联营企业 报告期损益11.74亿元 股权投资余额138.11亿元 [12] - 澳门航空完成运输旅客100.37万人次 同比下降2.52% 但收入客公里13.20亿 同比下降2.98%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民航业整体呈现总体局面稳 国际增速快 货运韧性强特点 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1.4% [4] - 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 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 同比增长14.6% [4] - 公司面临高铁分流风险 但通过加大国内远途和国际航线投入 推进空铁联运 保持竞争优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