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银行(601166)
icon
搜索文档
股份制银行争锋:兴业、中信离招商银行有多远?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3
AIC牌照重启与股份行格局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也计划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这意味着三家股份行将获得AIC牌照 牌照职能重点由债转股调整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1] - 这是继2017年五大行获得AIC牌照后再度开闸 体现监管层对三家股份行实力的认可[1] -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以零售金融业务为特色 兴业银行以同业业务为特色 中信银行以对公业务为主[1] 三大股份行财务指标对比 - 招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2.53万亿元 营收3375亿元 净利润1496亿元 总市值11339亿元 全面领先同业[2] - 兴业银行总资产10.63万亿元 净利润775亿元 市值4755亿元 但营收2122亿元略低于中信银行[2] - 中信银行总资产9.86万亿元 营收2136亿元 净利润695亿元 市值4008亿元[2] - 招商银行净息差1.98% 高出兴业银行16BP 高出中信银行21BP[2] - 招商银行不良率0.95% 低于兴业银行1.07%和中信银行1.16%[2] 资产结构与发展路径 - 招商银行2024年金融投资3.67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265% 政府债券持仓超2万亿元 增长超3倍[7]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3.64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104% 高出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上万亿元[7] - 兴业银行对公贷款3.44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132% 在三家银行中最高[9] - 中信银行对公贷款2.91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57% 增幅最低[9] - 2024年末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总资产相当于招商银行的85%和79% 较2016年差距扩大[4] 负债成本与息差优势 - 招商银行存款成本率1.54% 为上市银行最低之一 个人存款成本率1.44% 较兴业银行低67BP 较中信银行低76BP[11] - 招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1.8万亿元 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约3875亿元)的4.6倍[12] - 招商银行贷款收益率3.91% 低于兴业银行4.20%和中信银行4.24% 但净息差仍保持优势[12] 中间业务与收入结构 - 招商银行2024年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721亿元 占比营收21% 高于中信银行311亿元(占比15%)和兴业银行241亿元(占比11%)[13] - 中间业务优势使招商银行获得更高ROE和市值认可 市值相当于2.4个兴业银行和2.8个中信银行[16] - 中信银行凭借手续费净收入优势 在资产规模低于兴业银行情况下实现营收略高[14] 业务战略与转型方向 - 招商银行零售板块营收占比超50% 但提出要加强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17] - 兴业银行坚持"商行+投行"战略 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突出 但零售业务是短板[17] - 中信银行2021年提出"零售第一战略"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占比40% 较2015年上升17个百分点[18] - 三家银行均明确将继续发展零售业务 因其具有轻资本、弱周期、风险分散的特点[18] 未来竞争焦点 - 零售业务负债端和财富管理能力将决定股份行第二的归属[3] - 招商银行非存款AUM达11万亿元 是兴业银行2.8倍和中信银行3.7倍[20] - 中国经济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型 为银行带来新机遇[3] - 兴业银行在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布局抢占先机 成为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行[21]
把握并购金融窗口期 兴业银行破题“哑铃型”融资格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3
企业融资需求分化格局 - 对公融资需求呈现哑铃型分化趋势 头部企业项目融资和并购银团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普惠金融保持年均高速增长 客户数量不断扩大 中型企业融资需求疲软[2] - 头部企业采取积极投资策略 基于资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判断 购买高度互补资产以提升市场份额[2] - 中型企业处于充分竞争阶段 尚未确立显著领先优势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态度审慎 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有限[2] 表外融资工具替代效应 - 国内信用证 保函 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工具降低企业流动资金成本[3] - 债券承销业务拓展 发债融资具有期限长和利率低优势 AAA级企业公开发债综合成本更具竞争力 对表内信贷形成替代[3] - 流动资金贷款增速放缓源于表外融资工具替代效应和部分行业产能趋于饱和[3] 并购金融发展机遇 - 头部企业基于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释放大规模并购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积极把握并购金融窗口期[4] - 退市规则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非上市企业接受上市公司并购成为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4] - 政策层面加大并购重组支持力度 证监会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5] 银行并购金融实践 - 兴业银行重点支持科技企业横向扩张与纵向整合 通过整合并购强化市场地位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1][6]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供10年期并购贷款 支持业务板块优势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6] - 商业银行采用商行+投行模式 既作为资金供给方 又凭借资源优势提供并购信息筛选和财务顾问服务[7] 并购信息匹配机制 - 商业银行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网络为企业筛选海外并购标的 案例显示为首航新能提供定制贸易融资方案和并购金融服务[7] - 地方政府搭建专业对接平台 通过三大平台联动形成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动态数据库提升匹配效率[8] - 广州开发区通过品牌活动搭建对接渠道 与金融机构专业团队合作为区内企业提供并购金融支持[8]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已故亲属账户查询难题有解了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3
服务内容 - 中国银联联合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推出"已故人员银行卡账户线索查询"便民服务试点项目[1] - 申请人可通过云闪付App在24小时内生成报告并查询已故人员开户银行名称[2] - 查询结果通过短信通知申请人 后续需前往对应银行办理存款查询及提取业务[2] 办理流程 - 需准备本人身份证 亲属关系证明 死亡证明及公证文书等材料[2] - 经银行审核后获得授权码 通过云闪付App完成身份验证并提交申请[2] - 厦门市指定受理网点包括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营业部及5家支行[1] 政策背景 -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新通知[2] - 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账户限额由1万元统一提高至5万元[2] - 新政策从提高简化提取账户限额和扩大简化提取范围两方面提供便利[2] 行业影响 - 服务解决了家属需逐一银行核实账户的历史难题[1] - 显著节省家属时间与经济成本 提升金融服务便民性[1] -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率先响应政策 体现金融为民理念[3]
“新增存款1000万元可推名企实习”引争议!兴业银行致歉:经审慎评估,已暂停该项目!此前字节跳动和多家头部券商已辟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5:23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实习计划争议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推出菁英企业实习计划 高净值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或存量客户新增500万元可获推荐知名企业实习机会 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普华永道、谷歌、微软等企业 [1] - 该计划要求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引发公众争议后银行于5月27日公开致歉 承认项目推广表述不完整 并已暂停该项目 [1] 涉事企业回应情况 - 字节跳动招聘官方声明"通过银行大额存款可获得字节实习机会"传闻不属实 强调实习岗位录用均需符合公司业务招聘需求 [2] - 中信建投证券声明未与任何第三方建立内推简历合作关系 不存在付费内推、保过留用等形式 提醒公众勿轻信此类骗局 [4] - 多家头部券商向媒体表示与兴业私人银行无相关合作 认为其宣传存在夸大不实 [5] 私人银行业务模式与行业现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2024年末资产规模5.07亿元 员工95人 客户月日均数77,017户 较上年增长11.36% 月日均综合金融资产9,610.44亿元 较上年增长12.40% [5] - 银行向高净值客户提供专属实习服务属行业常见做法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2023年曾举办"菁英绽放"实习活动 浦发银行也通过企业参访、二代成长营等形式为客户子女提供实习机会 [6] - 此类服务本质是资源置换的营销策略 通过增值服务维系高净值客户关系 [5] 兴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22.26亿元 同比增长0.66% 归母净利润772.05亿元 同比增长0.12% [6]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105,078.98亿元 [6]
兴业银行“存千万换实习机会” 公开的秘密背后是揽储压力
第一财经· 2025-08-08 15:23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推出高端客户子女名企实习计划 要求非私行客户新增1000万元资金或存量客户新增500万元资金并锁定至实习结束以获取推荐资格 [1][3] - 该计划提供金融、互联网、资讯、快消、传媒、汽车等多个热门行业实习机会 合作企业包括摩根大通、谷歌、微软、中金资本、字节跳动、新华社等知名机构 [3] - 兴业银行回应称推广过程中存在表述不完整情况并决定暂停相关项目 字节跳动招聘澄清网传通过大额存款可获得实习机会的传闻均不属实 [1][3] 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模式 - 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子女教育服务、实习机会、生活服务等增值服务已成为行业常见做法 银行通过调动自身资源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吸引和维系客户 [1][5][6] - 私人银行业务被视为高价值板块 是银行揽储的关键发力方向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3.47万亿元增速13.2% 农业银行达3.15万亿元增速18.87% 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增长16.73%和10.31%至3.14万亿元和2.78万亿元 [8] - 银行根据客户金融资产规模提供差异化服务 例如平安银行将客户细分为五个层级并提供精准化专属服务 民生银行聚焦高端医养、财富传承等核心需求 渣打全球私人银行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私募市场投资机会 [6][7] 实习计划合规性讨论 - 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的要求引发是否违反商业银行法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基本原则的讨论 律师认为可能违反《储蓄管理条例》中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储蓄存款的规定 [2][9][11] - 有观点认为银行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是正常商业行为 属于附条件的储蓄合同条款 在法律法规上并无问题 [9][10] - 银行面临揽储压力和激烈同业竞争 存款规模直接关系到业绩表现和市场地位 推出增值服务反映出市场竞争中的无奈 [1][7]
新存千万元可推名企实习?兴业银行:该项目系委托第三方执行,已暂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5:23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争议事件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推出菁英企业实习计划 要求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或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 且实习期间资金不得转移[1] - 该服务通过第三方机构收集优质企业实习岗位信息 提供职业能力评估和培训辅导 最终实习机会由面试企业决定[1] - 因项目引发争议 兴业银行已暂停该计划 并对推广中表述不完整造成的误解致歉[1] 业务模式与客户门槛 - 增值服务面向高净值客户群体 资金门槛明确区分新老客户:新客户需新增资金1000万元 存量客户需新增资金500万元[1] - 采用第三方合作模式 银行不直接提供实习岗位 而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岗位匹配与能力培训[1] - 资金锁定要求:实习期间客户资金需保持在该行不得转出[1] 市场反应与处理措施 - 项目通过网络爆料引发公众关注 主要争议点在于资金门槛与实习机会的关联性[1] - 银行回应强调实习机会最终由企业决定 否认直接售卖实习岗位[1] - 银行采取主动暂停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承认推广表述存在不完整性问题[1]
兴业银行淮安分支行齐被罚共146万 虚增存贷款规模等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0
处罚主体及金额 - 兴业银行淮安分行因授信后管理不到位和虚增存贷款规模被罚款140万元[1][3] - 兴业银行涟水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审慎被罚款30万元[1][3] - 两家分支机构合计被罚146万元[1] 违规行为类型 - 淮安分行存在授信后管理不到位及虚增存贷款规模问题[1][3] - 涟水支行存在贷前调查不审慎问题[1][3] 相关责任人处罚 - 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马媛媛因对授信后管理不到位和虚增存贷款规模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13万元[1][3] - 时任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刘晶晶因相同问题被警告并罚款13万元[1][3] - 楚州大道支行行长张宪因对授信后管理不到位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1][3] - 涟水支行行长助理滕曦因对贷前调查不审慎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6万元[1][3] 监管处理机构 - 所有行政处罚决定均由淮安金融监管分局作出[1][3]
兴业银行山东两支行被罚共55万 信贷管理不到位等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19
行政处罚事件 - 兴业银行临沂商城支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临沂监管分局处以罚款30万元 [1][2] - 时任兴业银行临沂商城支行客户经理吴昊因信贷管理不到位被处以警告 [1][2] - 兴业银行东营胜利支行因违规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监管分局处以罚款25万元 [1][3] - 时任兴业银行东营金辰社区支行行长赵胜因违规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被处以警告 [1][3] 监管处罚主体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临沂监管分局对兴业银行临沂地区分支机构作出行政处罚 [1][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监管分局对兴业银行东营地区分支机构作出行政处罚 [1][3] 违规行为类型 - 信贷管理不到位属于银行内部控制缺陷 [1][2] - 违规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涉及贷款业务操作合规性问题 [1][3]
兴业银行曲靖分行被罚30万元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4
行政处罚事件 - 兴业银行曲靖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 [1] - 相关责任人崔继被处以警告处分 [1] - 处罚决定由曲靖金融监管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 [1]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获2024浙江ESG先锋企业”称号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3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获2024浙江ESG先锋企业称号 体现其在ESG领域的领先实践和行业影响力 [1] - 公司通过构建全面治理架构 创新环境与社会维度产品 实现绿色贷款余额1200余亿元等显著成效 [3] - 未来将深化ESG创新 探索环境金融和社会责任可复制模式 为浙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4] 治理层面 - 完善ESG治理体系 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 绿色金融战略推动工作组等机构 [3] - 浙江省内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一级管理部门 并在湖州长兴 安吉设立两家绿色支行 [3] 环境维度 - 绿色贷款余额达1200余亿元 连续多年位列省内股份制银行首位 [3] - 支持项目年节约标准煤近5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近130万吨 [3] - 创新推出分布式光伏电站资产融资 碳足迹创新业务 ESG挂钩贷款等特色产品 [3] - 强化环境风险管理 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持续推进自身低碳运营 [3] 社会维度 - 积极践行普惠金融 通过绿色供应链服务龙头企业 [3] - 推出行融平台线上光伏贷 三方预付款融资等产品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3] - 履行社会责任 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支持乡村振兴 推出共富贷等创新产品 [3] 未来规划 - 立足浙江民营经济活跃 绿色转型需求迫切特点 探索环境金融 社会责任项目可复制模式 [4] - 响应国际ESG标准趋势 完善自身治理 强化多方协作 为浙企应对全球挑战提供金融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