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银行(601166)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 助力守护乡村学童“饭碗里的幸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6 22:40
■本报记者 陈衍水 翻看受捐学校的官方微博,上面记录着采购清单上跳跃的数字、大锅里翻滚的菜肴和孩子们双手捧着餐 盘时纯真满足的笑靥。持卡人的一笔笔捐赠、一次次善举正在守护着乡村学童的健康。 "兴业银行信用卡积分捐赠的公益实践,让金融的温度遇见公益的初心,为金融行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向记者表示。 兴业银行将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更多爱心桥梁,为已开展七年的"免费午餐"信 用卡积分捐赠项目持续注入新动能。 "没想到我的信用卡积分能够为乡村学童提供香喷喷的饭菜,这真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兴业银行一位信 用卡客户笑意盈盈地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道。 近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向兴业银行颁发了"致谢证书",用以表彰兴业银行多年来为"免费午餐公益 项目"所做出的金融贡献。早在2018年,兴业银行就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携手打造"免费午餐"信用卡 积分捐赠项目——凡兴业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均可通过兴业银行官微或手机银行参与该活动,将自己日常 生活中的信用卡消费积分投入"免费午餐基金",为边远乡村学童提供新鲜的鸡蛋、翠绿的蔬菜、鲜美的 红烧肉和喷香的米饭。迄今为止,已 ...
高分红+低估值+稳基本面 兴业银行引市场投下“信心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0:22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呈现"高股息+低估值+修复空间大"特征 静态股息率4.88% PB估值0.63 年内股价涨幅近20% [1][2][4] - 银行板块系统性估值修复进程中 资金偏好低估值高股息品种 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3][4][8] - 公司基本面稳健 负债成本优化与中收增长形成双驱动 风险管控成效显著 [10][11][14] 估值与分红表现 - 股息率4.84%位列A股上市银行第十 高于六大行及股份行均值 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至30.73% 2024年分红224.33亿元 [4][7] - PB估值0.63处于行业后1/2 但较2024年初0.48显著提升 板块平均PB从0.52升至0.65 [1][7] - 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大家人寿增持5.4亿股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超50% [6] 业务经营亮点 - 上半年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 财富与托管中收分别增长13.45%和9.98% [11][12] - 负债成本显著优化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降30BPs 同业存款付息率降54BPs 净息差1.75%同比降幅收窄至11BPs [11][12] - 预计下半年2700亿元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 平均付息率3.34%降至1.75%-1.8% 可节约利息支出15.4亿元 [12] 风险管控成效 - 不良贷款率1.08%保持稳定 新发生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 房地产/政府平台/信用卡风险显著收敛 [14][15][16]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降45.72% 信用卡不良降7.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零新增不良 [16] - 建立五大风险防控敏捷小组 完善行领导挂钩督导机制 风险集中暴露高峰期已过 [15] 战略发展布局 - 推动"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三合一发展 整合五大行内渠道构建全渠道销售网络 强化绿色与科创领域布局 [13] - 实施中期分红计划 吸引保险/ETF/公募等长期资金 适配低估值高分红特性 [2][8][9] - 负债立行策略持续 通过自律机制与场景金融促进低成本存款增长 同业负债统筹管理预计下半年再节约利息支出10亿元 [12]
高分红+低估值+稳基本面 兴业银行引市场投下“信心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8:08
核心投资特征 - 公司静态股息率4.88% 位列A股42家上市银行前十 显著高于国有六大行及股份行均值[2][7] - 市净率估值0.63倍 处于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后1/2分位 呈现低估值特征[2][7] - 年内股价涨幅近20% 与银行板块整体涨幅持平 市值达4639亿元[5][7]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大家人寿一季度增持5.4亿股 新晋前十大股东[6] - 福建省财政厅将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突破50%[6] - 普通股股东户数降至20万户内 为15年来首次[6] - 管理层明确推动中长期投资者增持股票及可转债[3][4]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4年每股派现1.06元 现金分红总额224.33亿元[7] - 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 2023年达30.73% 居股份行第二位[7] - 承诺推进中期分红机制 强化股东回报预期[7] 估值修复驱动因素 - 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从年初0.52倍升至0.65倍 公司估值同步从0.48倍修复至0.63倍[7] - 风险边际改善:房地产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持续收敛[8] - 息差降幅收窄:负债成本优化与自律机制推动息差压力缓解[8][10] - 增量资金入市:保险资金年新增保费30%配置A股 理财资金入场意愿提升[8][9] 经营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04.58亿元 净利润431.41亿元 同比增长0.21%[10] - 净息差1.75% 同比降幅11BPs 环比年初降幅7BPs[10] -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 同业存款付息率降幅达54BPs[10] 负债成本优化空间 - 下半年2700亿元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 平均付息率3.34% 重置后预计节约利息支出15.4亿元[11] - 同业负债利率下行 预计下半年同业存放利息支出再节约10亿元[11] - 全年净息差降幅控制在10BPs以内 利息净收入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 中收业务增长动能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 同比增长2.59%[11] - 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 托管中收同比增长9.98%[11] - 构建"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协同体系 强化五大渠道销售网络[11][1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1.08% 与一季度持平[14]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45.72% 信用卡不良下降7.5%[15]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零新增不良 并通过专项债置换回拨减值[15] - 零售贷款不良率0.69%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5]
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将有更多“教材”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4:34
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2%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 - 2024年超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报告 近三年披露家数年均增长20% [1] - 超1000家公司披露碳排放量情况 近三年披露家数年均增长50%以上 [1] ESG治理体系完善度 - 67.27%披露报告的公司搭建治理架构 63.93%披露战略信息 44.01%制定定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78.07%公司开展重要性评估 93.32%披露利益相关方沟通信息 [1] - 70%以上企业设立ESG专项管理机构 治理架构与制度建设显著加强 [2] ESG评级表现提升 - 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中AAA/AA级公司占比从2023年底不足3.2%提升至7.2% 2019年该比例为0 [3] - A/BBB/BB等级公司家数占比较2023年提高4个百分点至43% [3] - 建设银行等9家公司获AAA级 中信证券等26家达到AA级 [3] 资金吸引效应 - 贵州茅台评级提升2级至BBB级 境外ESG基金持仓金额大幅增加 [3] - 阳光电源评级从A级提升至AA级 ESG基金持仓额由50多亿元提升至110多亿元 [4] - 高质量ESG表现企业获得更多资金青睐 推动资本市场差异化定价机制形成 [4]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政策精准滴灌 金融赋能科创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9:21
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 - 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是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升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低成本资金引导和精准名单化管理为科技自立自强铺设金融快车道 [1] - 政策工具历经多轮优化升级 形成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为核心的支持体系 通过财金政策协同发力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1]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同时确保金融资源流向真正具备创新潜力的企业 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政策效能 [1]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贷款落地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成功落地1000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采用央行政策资金+商业银行专业服务的协同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低成本金融支持 [1][2] - 贷款支持对象为日照某沥青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扎根日照岚山港区的技术驱动型建材企业 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 [2] - 企业依托岚山港区区位优势 深耕沥青深加工及配套服务领域 坚持高新技术研发+安全生产管理双轨并行发展路径 是区域专精特新企业典型代表 [2] 银行服务实施机制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构建快速响应—专业对接—全程护航服务链条 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启动对接机制并组建专项工作组 [2] - 工作组提供一对一全程指导 涵盖政策解读 材料梳理 流程优化和审批推进各个环节 确保高效衔接实现贷款快速落地 [2] - 分行将持续深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协同 聚焦地方科创企业发展需求 以更专业服务和更精准支持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2]
十万亿兴业银行迈出新步伐:经营稳中向好,布局重点区域成效斐然
华尔街见闻· 2025-09-05 18: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4.6亿元,归母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增长0.21%,业绩表现处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前列 [1] - 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低位,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双降,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资产质量企稳向好 [1] - 公司通过平衡负债与资产、表内与表外、投资与交易、增收与节支四大关系实现盈利指标边际修复 [2][3] - 公司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54.35%,较上年末提升0.95个百分点,绿色、科技、制造业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73%、15.61%、11.83% [1] - 公募基金大幅增持公司股票,增仓幅度达22.23%,持股市值达434.89亿元,占公司总市值十分之一 [9][10][12] 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2] - 净息差1.75%,环比年初降幅7BPs,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 [2] - 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54BPs [2] - 手续费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托管中收同比增长9.98% [2][3] - 其他非息净收入单季实现123.94亿元,同比增长11.7% [3] - 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0.22% [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低位 [1] - 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实现双降 [1] - 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 [1] - 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区域与业务结构优化 - 13家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54.35%,较上年末提升0.95个百分点 [1] - 重点分行考核营收占境内分行比例62.7%,较上年度提升2.2个百分点 [6] - 重点分行考核净利润占比62.3%,较上年度提升9.2个百分点 [6] - 全国重点行业(区域工业营收前十大行业)实现贷款新增1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 [6] - 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4.73%,科技贷款增长15.61%,制造业贷款增长11.83% [1] 客户经营与服务体系 - 企金客户突破160万户,较年初增长4.26% [8] - 零售客户达到1.12亿户,较年初增长1.63% [8] - 42.07万户零售基础客户提升至双金及以上客户层级 [9] - 新开借记卡客户绑定快捷支付比例74.98%,借记卡绑卡客户数较年初增长6.47% [9] - 零售双金及以上户均产品配置数6.74个 [9] - 新开户中潜力及以上客户1.34万户,占比12.13%,较上年同期提升1.20个百分点 [9] - 长尾提升至潜力及以上客户4.92万户 [9] - 新拓展零售代发工资客户149.07万户至685万户,同比增长12.15% [9] 机构投资者行为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达434.89亿元,占公司总市值十分之一 [10] - 公募基金增仓幅度22.23%,在公募前20大重仓股中增持幅度名列第三 [10][12] - 福建省财政厅将持有的86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12] - 公司市净率0.63倍,静态股息率达4.88% [10]
上市银行1H25业绩总结:营收利润边际改善,看好板块配置价值有限
东兴证券· 2025-09-05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1H25营收利润边际改善 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及非息收入改善 [4][5] -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4][37] - 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但零售业务不良压力上升 [4] - 对公贷款为信贷投放主力 零售贷款增长疲弱 [4][1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银行 [4] 业绩概览 - 1H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1.0% 归母净利润同比+0.8% 环比1Q25分别回升2.8pct和2pct [4][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中收同比+3.1% 净利息收入同比-1.3% [5] - 国有行营收同比+1.9% 净利润同比-0.1% 环比改善显著 [10] - 城商行盈利增速领先 营收同比+5.3% 净利润同比+7.0% [10] 资产端表现 - 1H25末生息资产同比+9.7% 环比提升2.1pct [4][11] - 贷款同比+8.0% 金融投资同比+14.9% 同业资产同比+17.0% [11] - 城商行贷款增速领先(同比+12.9%) 股份行偏弱(同比+3.8%) [11] - 新增对公贷款占比85% 主要投向基建(39%)和制造业(16%) [14][19] - 零售贷款同比+4.3% 新增个贷仅占12% [14] 负债端表现 - 1H25末存款同比+8.3% 环比提升2.1pct [20][23] - 国有行存款同比+7.7% 股份行同比+8.6% 城商行同比+13.3% [23][24] - 存款定期化趋势缓和 1H25日均定期存款占比63% [27][29] - 个人定期存款贡献主要增量 占新增存款75% [29] 净息差分析 - 1H25净息差1.33% 同比-13bp 降幅较1H24收窄 [4][37] - 2Q25单季净息差1.34% 环比下降3bp [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bp 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34bp [37]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45%/1.32%/1.44% [38] 非息收入与资产质量 - 中收增速转正(同比+3.1%) 国有行改善明显(同比+4.7%) [4][10]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环比改善13.9pct [4] - 不良率平稳 但关注、逾期及不良生成率上升 零售业务压力显著 [4] - 拨备覆盖率平稳 拨贷比环比下降 [4] 投资建议 - 短期看好优质中小行及低估值股份行 [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区域龙头银行 [4] - 高股息和业绩稳定性凸显配置价值 [4]
科技赋能,兴业银行济南分行“财资云平台”破解企业跨行管理痛点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6:55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通过"百户千家"大走访活动发现企业财资管理痛点 并推出财资云平台解决方案 实现银企生态共建[1][2] 业务战略 - 分行以综合化经营战略为导向 通过条线联动与综合服务双轮驱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1] - 以"百户千家"大走访活动为抓手 构建银企共生共荣新生态[1] 市场痛点 - 制造业龙头企业需与8家银行合作 存在跨行转账系统切换繁琐问题[1] - 分散账户管理导致资金归集效率低下 对账流程耗时且操作风险突出[1] - 财务团队需耗费大量精力处理基础支付业务 制约管理效能提升[1] 解决方案 - 财资云平台为自主研发的智能财资管理系统 融合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1][2] - 提供全账户、全流程、全场景数字化服务 打造一站式财资管理中枢[1][2] - 实现跨银行账户"一屏统管" 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全球账户资金动态[2] - 整合银联、网联及跨境支付等20余种支付渠道 实现一键支付与电子化审批[2] 战略定位 - 公司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同行者[2] - 将服务从单一金融支持延伸至企业全流程财资管理优化[2] - 以金融科技为纽带持续深化科技应用 构建银企共赢数字化生态[2]
上半年银行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科学家”正在成为新宠?
第一财经· 2025-09-05 13:18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15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增幅超过10% [2] - 四大国有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AUM)均超3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以3.5万亿元AUM保持行业第一,建设银行AUM达3.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9% [2][4]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AUM首次突破1万亿元,平安银行AUM较去年末微降0.5%至1.97万亿元 [2][5] 国有行业务表现 - 四大国有行(农、中、建、交)私人银行客户总数达86.4万户,其中建设银行客户数新增3.4万户至26.55万户,增幅14.69% [2][4] -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AUM达3.4万亿元,增速8.28%,户均资产1567万元为国有大行最高 [4] - 邮储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长超过21%,新增7200户至4.14万户,增速居国有行首位 [4] 股份制银行业务分化 -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新增1.36万户,增幅8%领跑股份行 [5] - 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新增3100户至9.99万户,但AUM下降0.5%,户均资产1968万元位列上市银行前列 [5] - 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AUM分别为1.28万亿元和1.05万亿元,增速分别为9.33%和9.59% [6] 区域银行高速增长 - 宁波银行私人银行AUM达3585亿元,增速17.62%,客户数突破3万户,增速20.27%,户均资产1192.30万元 [7] - 北京银行私人银行AUM增速17.06%,浦发银行私人银行AUM近7500亿元,民生银行私银及财富客群AUM同比增长超23% [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头部集中、差异化竞争"局面,头部银行依靠品牌和综合服务能力主导市场,中小银行通过差异化战略争夺份额 [7] - 多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出现下降,平安银行从2000万元下滑至1968万元,光大银行从984万元下滑至982万元 [9] - 行业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新阶段,新晋高净值客户大量吸纳,但超高净值客户增速放缓 [9] 客户结构转型与服务创新 - 私人银行客户结构从传统企业主向科研人员、创业团队等新富群体转变,工商银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10] - 建设银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农业银行加码养老金融并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 [10]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 [11]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董事任职的公告
公司治理变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9月2日核准张为担任兴业银行董事职务[1] - 董事任职资格批复文件号为金复〔2025〕526号[1] - 张为先生简历已披露于2024年5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的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1] 时效性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4日[3] - 董事就任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2日[1] - 该公告编号为临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