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上调中国平安目标价至7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税后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至777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税后营运利润同比增长4.9% [1]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至223亿元人民币 大幅超出预期 [1] 业务驱动因素 - 新业务价值增长主要得益于银保业务表现强劲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由65.1港元上调至7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上调中国平安目标价至7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9 10: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税后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至777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税后营运利润同比增长4.9% [1]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至223亿元人民币 [1] 业务亮点 - 新业务价值大幅超出预期 [1] - 银保业务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由65.1港元上调至7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中国平安AH股均涨超3%,中期营运利润增长3.7%、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格隆汇· 2025-08-29 10:17
股价表现 - A股上涨3.8%至61.1元创月内新高 H股上涨3%至57.9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1]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39.8% [1] 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同比增长2.2% [1] 机构评级 - 美银预期全年税后营运利润增长4% 推动股息稳定增长 [1] - 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4% [1] - H股目标价由62.4港元上调至64.9港元 A股目标价由60.3元上调至62.7元 [1] - 重申买入评级 [1]
每日报告精选-2025082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0:04
宏观与策略 - 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较2024年底仅上升6.6个百分点,明显不及市场预期[5] - 若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上升10%,可能推升PCE同比增速至3.1%,核心PCE至3.4%[7] - 国内耐用品内销景气改善,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空调内销增长14.3%[10] - 建工需求偏弱,钢铁和玻璃价格下滑,但水泥价格因错峰生产加强环比回升[11] - 稀土价格因总量调控政策落地大幅上涨,煤炭价格受反内卷情绪影响持续上行[11] 保险行业 - 2025年1-7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2,085亿元,同比增长6.8%,寿险增长9.1%[14] - 25Q2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债券配置提升1.6个百分点至51.1%[17] - 上市险企产品策略向分红险转型,预计利好降低刚性负债成本[20] 钢铁行业 - 2025年1-7月中国粗钢产量5.94亿吨,同比下降3.10%,行业供给收缩[25] - 钢铁行业利润修复预期增强,因铁矿石和焦煤价格趋弱[26] 航空与交通 - 2025年暑运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超3%,客座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国内含油票价同比下降4-5%[2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0.3%,出口景气边际回升[12]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V3.1发布,加强智能体支持,使用针对国产AI芯片设计的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37]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39]
时报观察丨加快权益资产配置 险资“长钱长投”效应显现
证券时报· 2025-08-29 08:27
上市险企权益资产配置规模 - 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超4000亿元 增幅达28.7% [1] - 人身保险公司持有股票市值2.87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 增幅26.69% [1] 上市险企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 - 中国人寿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达13.6% 中国平安达12.6% 中国太保达11.8% 中国人保达10.7% 上升区间为0.9至2.7个百分点 [1] - 新华保险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较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 仍处18.6%的历史和行业高位 [1] 险资加速入市驱动因素 - 低利率环境和新会计准则推动保险公司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1] - 系列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入市堵点 为险资加快权益配置解除藩篱 [1][2] 险资入市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落地 [2] - 险资发挥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之风 [2] 行业资金运用趋势 - 人身险公司股票持仓增幅26.69% 远超资金运用余额8.85%的增幅 [1] - 保险公司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有望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鼓励下持续提升 [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29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08:20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成交额再次超3万亿元 科技板块继续领涨 [1] - 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在全球市场中表现突出 港股与中概股同样表现亮眼 [1] - iShares核心MSCI新兴市场ETF(IEMG)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超86亿美元 明显高于发达市场相关ETF [1] - 8月27日中证2000指数下跌2.32% Wind微盘股指数跌幅接近4% 显示小微盘股出现资金抱团特征 [1] 民营企业与上市公司关联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2]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 [2] - 户均营收达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2] 基金发行与主权投资动态 - 本月新发基金规模近千亿元 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570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3] - 多只绩优基金发布限购令 海外资管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并推出投资中国FOF产品 [3]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现身多只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氟化工行业业绩表现 - 巨化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146.97% 已超去年全年 [4] -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均实现倍增 [4] - 制冷剂供给受配额制限制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国内需求 全球南方国家需求持续增长 [4] 券商港股业务与影视行业复苏 - 内地中小券商赴港布局业务踊跃 第一创业成为年内第3家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的券商 [5] - 国泰君安国际上半年收入28.25亿港元创中期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 净利润5.5亿港元同比大幅跃升182% [5] - 万达电影上半年营业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7.57%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2.55% [5] PCB行业发展趋势 - 大部分PCB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业绩增长 受AI算力及车载需求驱动 [6] - PCB产业链向多层板/低功耗方向升级 厂商加速掘金东南亚市场 [7] - 覆铜板提价及铜价上涨压力可能加大企业竞争压力和成本管理难度 [7] 保险行业业绩与私募动态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1781.93亿元 同比增长3.7% [8] -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明显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下降且承保利润持续改善 [8] - 7月197只私募证券基金实施分红总额35.39亿元 百亿级私募17只产品分红17.91亿元占总额50.61% [8]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 - 116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72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家增幅超100% [9] - 行业受益于金/银/铜等价格和销量增长 龙头企业持续投入创新并降本增效 [9]
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赚近17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四升一降”
证券日报· 2025-08-29 07:29
净利润表现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 [1] -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2]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 [2]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265.30亿元,同比增长16.9% [2]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5% [2]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为五家中最高 [2]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 [2]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2] - 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2]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2]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期交业务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 [3] - 人保寿险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 [3]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4% [3]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 [3] 财产险承保利润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4] -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 - 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权益投资布局 - 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6] - 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率3.29% [6] - 中国人保全集团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在总投资资产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6] - 行业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6]
A股上市深企423家 总市值8.53万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07:10
核心观点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庆典突显了腾讯、华为、平安等企业的核心地位,展示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脉络 [2] - 深圳上市公司群体表现亮眼,总市值8.53万亿元,423家A股上市公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2][5] - 企业通过研发投入与国际化布局驱动创新,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海外收入达11363.85亿元,同比增长15.9% [9][10] 企业方阵与业绩表现 - 招商局集团2024年利润总额2272亿元,总资产突破14万亿元,招商银行作为核心引擎市值超万亿 [3]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营收超5000亿元,净利润680亿元,成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3] - 腾讯总市值5.5万亿港元,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游戏业务国际市场收入增35% [3] - 华为孵化的智能汽车品牌"引望"估值161亿美元,与10余家车企合作;荣耀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七,海外销量占比近50% [4] - 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海外业务收入2218.85亿元(同比增38.5%),研发支出超540亿元居全国首位 [4][9] - 顺丰集团2024年营收超2000亿元,国际业务覆盖150多国,海外收入增25%;货拉拉覆盖11个市场400多城;中集集团占全球30%集装箱产量 [4] 城市与企业共生关系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6.88万亿元(同比增6.4%),超七成企业盈利,超四成净利润增长 [5] - 2025年一季度深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1.52万亿元,净利润超1300亿元,62.6%企业营收正增长 [5] - 22家头部上市公司(总市值超500亿元)2024年累计营收4.53万亿元,净利润4549.66亿元,多家企业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深圳政策支持包括"20+8"产业集群规划、百亿级科技创新基金,产业生态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6] - 电子、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总市值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公用事业、金融、通信等行业第二 [6] - 企业反哺城市:华为、腾讯、比亚迪年招聘数万高校毕业生;平安、招行年纳税超百亿元;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3% [6] 研发与创新生态 - 2024年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967.13亿元,平均研发强度4.4%,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强度达7.0% [9] - 22家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比亚迪研发支出540亿元居全国首位 [9] - 深圳硬科技独角兽持续涌现:逐际动力半年完成5亿元融资,元象科技、云豹智能等获大额融资 [10] - 深圳企业成长效率高于全国: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需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平均6.83年 [10] 国际化进程 - 2024年324家深圳上市公司披露海外销售收入11363.85亿元(同比增15.9%),占总营收16.5% [9] - 企业国际化布局加速:腾讯游戏风靡欧美日韩;微众银行服务超3000万小微企业主;比亚迪海外收入同比增38.5%;顺丰国际业务覆盖150多国 [3][4]
时报观察 加快权益资产配置 险资“长钱长投”效应显现
证券时报· 2025-08-29 01:58
上市险企股票资产配置规模 - 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超4000亿元 增幅达28.7% [1] - 股票资产增幅远超投资资产整体增幅 显示入市明显提速 [1] - 人身保险公司持有股票市值2.87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 增幅26.69% 远超资金运用余额8.85%的增幅 [1] 上市险企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 - 中国人寿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达13.6% 中国平安达12.6% 中国太保达11.8% 中国人保达10.7% [1] - 四家险企配置比例上升区间为0.9至2.7个百分点 [1] - 新华保险配置比例较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 但仍处18.6%的历史和行业高位 [1] 险资加速入市驱动因素 - 低利率环境和新会计准则推动保险公司增加权益资产配置需求 [1] - 系列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入市堵点 为险资加快权益配置解除障碍 [1]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成效显著 稳步入市成为行业共同选择 [2] 险资入市对资本市场影响 - 险资发挥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风气 [2] - 资本市场稳步向好与保险公司受益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2] - 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鼓励背景下 保险公司对权益资产配置有望持续提升 [2]
五大上市险企日赚十亿的当下与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8-29 01:24
核心业绩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781.92亿元,平均日赚9.84亿元,同比微增 [1] - 中国平安净利润680.47亿元位居首位,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速达33.53%最高 [1] -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净利润分别为409.31亿元、265.3亿元、278.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3%、16.94%、10.95% [1] 投资表现 - 资本市场回暖推升投资收益,成为拉动业绩主要引擎 [2] - 中国平安上半年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中国人保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2] - 中国人寿上半年在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过1500亿元 [2] 寿险业务 - 寿险新业务价值呈现强劲增长,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增速达71.7% [3]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 [3] -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均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 [3] - 居民对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旺盛,主要受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和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影响 [3] 行业前景 - 寿险被认定为进入黄金发展期,提供财富保值增值、家庭保障、医疗健康养老三重价值 [4] - 行业发展空间大、保障需求大、政策支持大,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支撑行业持续发展 [4] - 银发经济兴起和数字浪潮催生多元化金融服务和风险保障需求 [4] 财险业务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5.3%和95.2%,分别下降1.5和2.6个百分点 [5]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车险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人保财险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车数量同比增长36.8% [5]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 [6] - 新能源车险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人保香港、泰国项目落地,海外业务将成为新增长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