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02601)1072.02万股 每股均价约35.6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20:27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于8月28日增持中国太保1072.02万股[1] - 每股均价35.6922港元[1] - 总交易金额达3.83亿港元[1] 股权变动 - 增持后持股数量增至约2.23亿股[1] - 持股比例从7.92%上升至8.02%[1] - 单次增持幅度为0.1个百分点[1] 关联方信息 - 交易涉及关联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完成[1]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4409.5万股 每股均价约23.5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20:25
交易概况 - 中国平安于8月28日增持中国人寿股份4409.5万股,每股均价23.5485港元,总金额约10.38亿港元 [1] - 增持后中国平安最新持股数量达6.19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32% [1] - 交易涉及关联方包括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Ltd.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 持股变动 - 本次增持股份数量占中国人寿总股本比例显著,持股比例由未披露前值提升至8.32% [1] - 以每股23.5485港元计算,本次增持股份对应市值约为10.38亿港元 [1]
金融中报观|资本充足与回馈股东,上市险企中期分红背后的平衡术
北京商报· 2025-09-02 20:11
中期分红规模与分配方案 - 四家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宣布中期分红 合计金额达293.36亿元[1][3] - 中国平安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 总额172.02亿元 中期股息同比增长2.2%[3] -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分别派发现金股利67.27亿元、33.17亿元和20.90亿元[3] 行业盈利与分红背景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3] - 投资收益增长源于资本市场回暖 负债端优化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及成本控制[3] - 分红政策与盈利水平匹配 被评价为"稳健偏积极" 兼顾股东回报与资本安全[3] 分红政策连续性与战略意义 - 中国平安连续多年中期分红 累计分红超4000亿元 近十年分红持续增长[3] -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自去年起增加中期分红 维持政策连续性[4] - 稳定分红直接回报股东并增强市场信心 有助于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4] 分红政策影响因素 - 新金融工具准则导致净利润波动加剧 因更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利润[5] - 分红需平衡内生资本积累与投资能力 可能约束内源性资本增长[5] - 分红政策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行业阶段、盈利水平、偿付能力及资金需求[5] 行业未来展望 - 险企可通过平滑分配机制调控分红比例 维持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期性[6] - 每股分红长期稳定增长成为核心目标 盈利基础有望随负债成本优化而巩固[6]
金融中报观|资本充足与回馈股东 上市险企中期分红背后的平衡术
北京商报· 2025-09-02 20:07
核心观点 - A股四家上市险企宣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 合计分红金额达293.36亿元 体现行业在股东回报与资本安全间的平衡策略 [1][2][4] 财务表现与分红规模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中国平安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 总额172.02亿元 中期股息同比增长2.2% [2] -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分别拟派发67.27亿元 33.17亿元和20.90亿元中期现金股利 [2] - 中国平安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4000亿元 过去十年分红连续保持增长 [2] 分红政策特点 - 四家险企均保持中期分红政策连续性 中国平安连续多年中期分红 其余三家去年增加中期分红 [3] - 分红政策被视为稳健偏积极 与上半年盈利匹配 [2] - 稳定的分红有助于市值管理 直接回报股东并增强市场信心 [3] 行业影响因素 - 投资端因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2] - 负债端因预定利率下调和负债成本优化促使保险业务指标向好 [2] -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导致净利润波动加剧 更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利润 [4] - 分红政策需综合考虑行业情况 发展阶段 盈利水平 偿付能力及资金需求等因素 [4] 未来展望 - 险企可通过平滑分配机制和调控分红比例维持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期性 [5] - 每股分红金额的长期稳定增长将成为核心目标 [5] - 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及负债成本优化有望巩固盈利基础 支撑持续分红 [5]
中国平安(02318)拟注销1.03亿股A股已回购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20:06
公司股份注销与资本结构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19日董事会及5月13日股东会议通过注销1.03亿股回购A股股份议案 [1] - 注销股份源自2021年A股回购方案 未收到债权人清偿债务或担保要求 [1] - 注册资本减少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金复〔2025〕521号) 预计2025年9月3日完成注销 [1] - 注销后总股本从182.10亿股降至181.08亿股 其中A股106.6亿股 H股74.48亿股 [1] 市场交易信号 - MACD技术指标出现金叉信号 部分个股呈现上涨态势 [2]
中国平安拟注销1.03亿股A股已回购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02 20:02
股份注销与资本变动 - 公司注销根据2021年A股回购方案回购的1.03亿股A股股份 [1] - 注销完成后公司股本总数由182.10亿股变更为181.08亿股 其中A股106.6亿股 H股74.48亿股 [1] - 本次注销预计于2025年9月3日完成 已取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变更注册资本批复(金复〔2025〕521号) [1] 公司治理程序 - 公司通过董事会及股东会议审议通过注销回购股份及减少注册资本议案 [1] - 已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 未收到债权人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要求 [1]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递交注销申请 [1]
中国平安(02318) - 实施已回购A股股份註销暨股本变动
2025-09-02 19:4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 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司已按照法律法規及本公司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就本次註銷履行了債權人通知程序, 於相關債權申報期間,本公司未收到債權人向本公司提出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的要 求。 本公司已就本次註銷導致的減少註冊資本事宜取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中國平安 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復》(金復〔2025〕521 號),並已根據上 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遞交本次註銷的相關申請,上述 102,592,612 股 A 股股份預計將 於 2025 年 9 月 3 日完成註銷。於本次註銷完成日,本公司股本總數將由 18,210,234,607 股 變更為 18,107,641,995 股,其中 A 股 10,660,065,083 股,H 股 7,447,576,912 股。 實施已回購 A 股股份註銷暨股本變動 茲提述(i)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 2021 年 8 月 26 日 ...
中国平安(601318) - 中国平安关于实施回购股份注销暨股本变动公告
2025-09-02 19:32
证券代码:601318 证券简称:中国平安 编号:临 2025-03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实施回购股份注销暨股本变动公告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董事会 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 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公司将于 2025 年 9 月 3 日注销根据 2021 年 A 股回购方案回购的 102,592,612 股 A 股股份(以下简称"本次注销")。本次注销完成后,本 公司总股本将由 18,210,234,607 股变更为 18,107,641,995 股。 本公司已就本次注销导致的减少注册资本事宜取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金复〔2025〕 521 号),并已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递交本次注销的相关申请,上述 102,592,612 股 A 股股份预计将于 2025 年 9 月 3 日完成注销。于本次注销完成日, 本公司股本总数将由 18,210,234,607 股变更为 18,107,641,99 ...
两融余额再创历史新高,这些热门股获杠杆资金青睐
第一财经· 2025-09-02 18:35
两融余额规模与增长 - 截至9月1日两融余额达2.29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15年峰值2.273万亿元超出239.56亿元[1][3][4] - 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8月18日突破2.1万亿元8月26日突破2.2万亿元[3] - 9月1日单日增加356.42亿元为年内第二高增幅8月18日单日增加396.67亿元为年内最高增幅[3] - 自8月25日起单日增加金额均超100亿元其中8月25日增加332.59亿元[3] 杠杆资金比例与市场参与度 - 9月1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42%显著低于2015年6月18日的4.27%[1][6] - 9月1日两融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为11.66%低于2015年6月18日的12.73%[6] - 融资余额达2.2808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2.40%融券余额为161.63亿元[6]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9.1355万名较前一日增加9481名[7] - 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9.89%远高于140%的警戒线[7] 行业偏好与融资净买入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836.36亿元居各行业之首[8][9] - 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均超200亿元[8] - 机械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00亿至200亿元[8] - 煤炭行业为唯一融资净流出行业净流出10亿元[10] - 两融余额超1000亿元的行业包括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有色金属[8] 个股偏好与融资净买入 - 寒武纪-U获融资净买入66.68亿元居个股之首期间股价上涨110.20%[2][12][13] - 胜宏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获融资净买入均超50亿元期间涨幅分别为43.41%110.57%94.85%[2][12][13] - 中芯国际东方财富海光信息工业富联北方稀土获融资净买入30亿至50亿元[12][13] - 融资余额最高个股为东方财富275亿元中国平安236亿元贵州茅台170亿元比亚迪168亿元中信证券149亿元[10][11] - 贵州茅台为融资余额前十中唯一被净卖出个股其余均为净买入[11] 资金流向结构变化 - 8月下旬以来融资资金向中证500沪深300等偏头部公司转移[8] - 科创50和创业板指融资净买入占比从14%提升至46%以上[8] - 去年同期融资净买入集中于传统行业如宝钢股份京沪高铁铜陵有色等[14]
金工定期报告20250902:预期高股息组合跟踪
东吴证券· 2025-09-02 17: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两阶段构建预期股息率指标,并结合反转与盈利因子进行辅助筛选,从沪深300成分股中优选股票构建高股息组合[5][10][16];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剔除停牌及涨停的沪深300成份股作为待选股票池[15]; (2) 剔除股票池中短期动量最高的20%股票(即21日累计涨幅最高的20%个股)[15]; (3) 剔除股票池中盈利下滑的个股(即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小于0的股票)[15]; (4) 在剩余股票池中,按预期股息率排序,选取预期股息率最高的30只个股等权构建组合[11]。 预期股息率构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年报公告利润分配情况计算股息率[5][10]; 第二阶段:利用历史分红与基本面指标预测并计算股息率[5][10]。 2. 模型名称:红利择时框架模型;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合成多个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因子信号,对中证红利指数进行择时判断[2][25];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包含5个子信号,每个信号根据其指标状态输出看多(1)或看空(0)红利的信号,最终合成一个总的择时观点[25][28]。具体因子及规则如下: - 通胀因子:PPI同比(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流动性因子1:M2同比(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流动性因子2:M1-M2剪刀差(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利率因子: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市场情绪因子:红利股成交额占比(上/下行),信号方向为-[2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累计收益358.90%[13],累计超额收益107.44%[13],年化超额收益8.87%[13],超额收益滚动一年最大回撤12.26%[13],月度超额胜率60.19%[13] 2.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2025年8月),月度收益5.69%[5][16],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4.80%[5][16],相对中证红利指数超额收益4.70%[5][1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预期股息率因子;因子构建思路:结合已公告的分红数据和基本面指标对未来分红进行预测,从而计算预期股息率[5][10][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采用两阶段法计算。 第一阶段:对于已发布年报并公告利润分配方案的股票,直接根据其公告计算股息率。 计算公式为:$$股息率 = \frac{每股现金分红}{股价}$$[5][10] 第二阶段:对于尚未公告的股票,利用其历史分红数据(如分红比例、分红稳定性)和基本面指标(如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建立预测模型,估算其可能的分红,进而计算预期股息率[5][10]。 2. 因子名称:反转因子;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股票的短期反转效应,即过去短期涨幅过高的股票未来表现可能不佳[10][15][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股票过去21日的累计涨幅,并以此作为因子值[15]。 3.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因子构建思路:筛选出盈利状况正在改善的股票,规避盈利下滑的风险[10][15][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为:$$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 \frac{本期单季度净利润 - 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并剔除该值小于0的股票[15]。 4. 因子名称: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监测红利主题股票的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变化来判断市场情绪[25][28];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红利板块股票的总成交额与市场总成交额的比值,并判断该比值的变化趋势(上行或下行)[2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反转因子,在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中用作剔除排名前20%的股票[15] 2. 盈利因子,在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中用作剔除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的股票[15] 3. 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2025年9月信号为1(看多)[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