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互联网保险概念上涨3.33%,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8:19
互联网保险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互联网保险概念板块上涨3.3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板块内20只个股上涨 [1] - 国源科技、东方财富、志晟信息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2.29%、9.85%、6.86% [1]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5.63亿元,其中13只个股获净流入,7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57.13亿元,净流入比率12.92%,涨幅9.85% [2][3]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入3.87亿元,净流入比率7.23%,涨幅0.30% [2][3] - 新华保险主力资金净流入2.68亿元,净流入比率13.16%,涨幅3.38% [2][3] - 中国人寿主力资金净流入6285.40万元,净流入比率3.87%,涨幅3.65% [2][3] 相关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代码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近五日涨幅8.36% [6] - 该ETF市盈率为63.62倍,估值分位87.21%,最新份额8.9亿份,减少1800万份 [6][7]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7.8万元 [6]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人寿H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8:15
交易事件 - 中国平安系资金于8月12日买入950万股中国人寿H股[1] - 对中国人寿H股持股数量达到3.75亿股[1] - 平安人寿持有3.72亿股 平安养老持有352.2万股[1] 持股比例 - 合计持股占中国人寿H股股份比例突破5%至5.04%[1] 关联交易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举牌中国太保H股[1]
保险板块8月15日涨1.88%,中国人寿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16:44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88%,领涨个股为中国人寿(涨3.65%)和新华保险(涨3.38%)[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成交量活跃,中国平安成交89.30万手,中国人保成交126.87万手[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中国人寿收盘价42.32元,成交额16.25亿元,成交量39.09万手[1] - 新华保险收盘价67.20元,成交额20.39亿元,成交量30.78万手[1] - 中国太保收盘价39.70元涨幅0.25%,中国人保收盘价6.58元涨幅1.06%[1] 资金流向分布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游资净流出3.43亿元,散户净流出5.49亿元[1] - 新华保险获主力净流入2.88亿元(占比14.11%),中国平安获主力净流入2.81亿元(占比5.26%)[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入2.20亿元(占比11.01%),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入7679.21万元(占比7.13%)[2] 资金流动特征 - 游资在四只个股呈现净流出,中国太保游资净流出1.13亿元(占比5.63%)幅度最大[2] - 中国人寿是唯一获得游资净流入(1578.09万元)的保险股,但主力净流入仅2683.31万元[2] - 散户资金在所有个股均呈净流出,新华保险散户净流出2.57亿元(占比12.59%)最为显著[2]
险资年内举牌29次狂揽银行股,保险证券ETF(515630)强势涨超4%
新浪财经· 2025-08-15 13:58
指数表现与个股行情 - 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强势上涨4.25% [1] - 成分股东方财富上涨10.84% 长城证券上涨10.04% 天风证券上涨9.92% [1] - 保险证券ETF上涨4.27% 冲击5连涨 最新价报1.49元 [1] 险资举牌动态 - 8月未过半举牌达6次 年内累计29次 大幅超2024年20次 锁定历史第二高 [1] - 29次举牌涉及22家上市公司 含5家A股和17家H股 [1] - 银行股占举牌半数以上份额 7家银行被举牌14次 招商银行H股 邮储银行H股 郑州银行H股各被举牌三次 [1] 保险行业需求前景 - 保险产品定价利率虽下调 仍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率且具备刚兑属性 [2] - 资金从银行储蓄流入保险的趋势将持续 [2] - 经济复苏带动居民收入就业改善 保障需求有望提升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保险证券ETF紧密跟踪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18% 含中国平安 东方财富 中信证券等 [2] - 指数样本选自中证800证券保险行业 提供多样化投资标的 [2]
追逐高股息资产,中国平安“扫货”中国太保H股,险资互买或成趋势
华夏时报· 2025-08-15 12:37
险资举牌保险股现象 - 保险资金因银行无法提供3%以上年化稳定收益,转向港股市场举牌保险股等高股息资产 [2] - 中国平安8月13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每股作价32.07港元,总金额5583.89万港元,持股比例升至5.04%达到举牌条件 [2] - 8月14日A股保险板块逆市上涨2.13%,中国太保A股大涨4.87%,港股阳光保险涨超7%,中国太保H股涨超4% [2]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银行股已被险资充分配置,保险股因高股息、低估值成为剩余优选标的 [2] - 中国平安称此次增持为财务性投资,属权益组合常规操作 [3] - 险资举牌行为从"野蛮人"标签转变为2025年标配投资举动,反映A股扩容至5000家及利差损压力下的配置需求 [4][5] 历史案例与标的财务表现 - 中国人寿2019年曾举牌中国太保H股,持股比例从4.87%增至5.04% [5] - 中国太保2024年营收4040.89亿元(同比+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64.9%),管理资产规模3.54万亿元(较上年末+21.2%) [5] - 中国太保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192.81亿元,税前分红率2.86%,2025年H股涨幅超42% [5] 分析师观点与行业属性 - 险资举牌释放保险股属红利范畴信号,反映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及估值充分反映压力 [6] - 保险股具双面红利属性:自身股息优势+持有高股息标的的间接收益 [6] - 银行股平均股息率超5%(险资负债端成本约2%-2.5%),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可计入FVOCI科目减少利润波动 [6] 险资配置趋势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对银行、保险板块举牌超20次,涉及万亿级资金调度 [7] - 一季度末险资银行存款占比降至8.8%(余额2.97万亿元),非标类投资占比降至19.3%(余额6.50万亿元),股票配置占比升至8.4%(余额2.82万亿元) [7][8] - 政策要求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中国平安表态2025年将适度增加权益配置,平衡成长股与高分红股 [8] 港股优势与同业逻辑 - 中国平安2025年已举牌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H股估值折价及税收优惠吸引险资 [9] - 保险板块估值处历史低位,同业举牌体现行业自我认可,如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兼具高息属性 [10]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股票
财经网· 2025-08-15 11:44
交易概览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02601 HK)174 14万股[1] - 增持均价为每股32 0655港元 总金额约5583 89万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比例从5%以下增至5 04% 触发香港交易所举牌披露要求[1] 股权变动 - 本次增持使中国平安对中国太保的持股比例突破5%的重要阈值[1] - 持股比例具体从增持前不足5%上升至5 04%[1] - 根据香港市场规则 持股超过5%需进行权益披露[1] 市场数据 - 交易股份数量为1,741,400股[1] - 交易总金额为55,838,900港元[1] - 每股交易价格精确至32 0655港元[1]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火眼金睛识骗局 专业服务显担当
齐鲁晚报· 2025-08-15 11:31
核心事件概述 - 客户因保险到期办理领取手续时遭遇电信诈骗未遂 代理人及时介入并协助完成账户升级 资金安全到账 [1] 诈骗防范机制 - 保险公司通过代理人向客户持续传达官方业务办理渠道规范 强调不会通过非正规渠道处理事务 [1]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客户异常情况可快速核查并解决技术性问题(如Ⅱ类账户转账限额)[1] - 通过日常防诈宣传提升客户风险意识 典型案例中客户因宣传提醒避免受骗 [1] 金融安全操作指引 - 禁止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链接 所有官方业务均通过认证渠道办理 [1] - 建议老年人遇陌生信息时通过官方电话核实或由子女协助确认 [1] - 推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软件以识别拦截诈骗信息 [1] - 要求保护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避免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2]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8-15 11:3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主动承担金融知识普及责任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 - 公司成功拦截养老投资骗局 通过专业风险识别和暖心服务守护客户财产安全 典型案例显示六旬客户险些陷入非法集资陷阱[2] - 公司构建四重金融安全防线 包括警惕免费馅饼 破除保本神话 提升金融素养 善用专业资源 并通过百场宣讲活动发放超万份防范手册[3] 行业趋势 - 老龄化进程加速推动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1] 公司行动 - 开展防非拒非宣传教育活动 帮助群众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1] - 客服中心通过老年人专属服务区提供一杯水一句问候的暖心服务 成功劝阻客户退保投资非法项目[2] - 风险防控专家总结非法集资三大陷阱:情感渗透以免费旅游养生讲座为噱头 虚假包装虚构政府背书国际项目 高息诱饵承诺保本高息短期回本[2] - 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开展百场金融知识宣讲 发放超万份防范非法集资手册[3] - 用实际行动践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核心工作[3] 风险特征 - 非法集资案件精准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 利用免费活动博取信任 虚构项目实施诈骗[2] - 不法分子通过小恩小惠降低警惕性 辅以托儿现身说法 利用老年人追求资产增值心理实施诈骗[2] 防护措施 - 对陌生人异常热情组织免费活动的机构保持理性判断 不轻信免费午餐背后利益链[3] - 牢记收益与风险并存 任何宣称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均涉嫌违法[3] - 主动关注监管部门风险提示 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知识[3] - 投资前与家人商量并咨询持牌金融机构专业人员 发现异常及时拨打110报警[3]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温馨提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守护您的幸福生活
齐鲁晚报· 2025-08-15 11:31
核心观点 - 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是法律保护的重要权益 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信誉影响 金融机构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共建安全金融环境 [1] 案例警示 - 客户因未妥善处理含家庭住址和保单信息的业务批单 导致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后实施诈骗 [2] - 犯罪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诱导退保并购买虚假高收益理财产品 造成客户保障缺失和财产损失 [2] 风险防护措施 - 建议对取款凭条 业务批单等材料进行姓名 地址 账号等关键信息的无痕化处理 从源头阻断泄露风险 [3] - 重要业务优先选择本人柜面办理 若委托代办需确认受托人可靠性并全程跟踪业务进度 [4] - 对陌生上门服务要求核查身份 拒绝敏感操作 并通过营业网点进行场外验证 [5] - 发现信息被冒用或诈骗时立即保留证据报警 并向金融机构官方渠道反馈 [6] 金融机构行动 - 公司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服务流程优化和技术防护强化等措施守护客户信任 [7] - 公司开通24小时客服热线为客户提供咨询与协助 [6] - 呼吁公众增强风险意识和防护技能以巩固金融安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