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田股份(601609)
icon
搜索文档
金田股份: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9000吨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32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自2001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已有20余年深耕发展历史 [1] - 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 [1]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年产能已提升至9,000吨 [1] - 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旨在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1.3万吨 [1] 国际化战略 - 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 [1] - 国际化布局旨在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1]
金田股份:10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6:23
(记者 曾健辉) 每经AI快讯,金田股份10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九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4日以 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聘任王瑞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等文件。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中国创新药,今年海外授权已卖出800亿美元!对话创东方投资合伙人卢 刚:生物医药二级市场火热,一级市场为何募资遇冷? ...
金田股份(601609) - 金田股份第九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4 16:0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2025年10月23日发通知,24日通讯表决召开[3] - 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3] 人事变动 - 会议审议通过聘任王瑞为副总经理议案,任期至九届董事会届满[4] - 王瑞1986年1月生,湘潭大学会计学硕士,现任副总兼财务负责人[7]
金田股份跌2.02%,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41.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11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41.98万元,特大单买入382.69万元,占比3.50%,卖出711.13万元,占 比6.50%;大单买入1746.52万元,占比15.96%,卖出1960.06万元,占比17.91%。 10月23日,金田股份盘中下跌2.02%,截至09:49,报11.18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0.56%,总市值 193.26亿元。 金田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铜。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中盘、核电、稀土永 磁、无人机等。 截至10月20日,金田股份股东户数17.05万,较上期减少4.72%;人均流通股10140股,较上期增加 4.95%。2025年1月-9月,金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同比减少0.09%;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 比增长104.37%。 分红方面,金田股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6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金田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七大流 通股东,持股2721.2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52.34万股。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金田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93.02%,近 ...
金田股份:铜线材等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8:1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拥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及技术储备 [1] - 公司铜线材等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场景中 [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可控核聚变领域市场需求 [1] -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1]
金田股份20251020
2025-10-20 22:49
公司概况 * 纪要涉及的公司是金田股份[1]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5.69%[2][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8.27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4] * 公司毛利水平从去年的8%左右回升至接近15%[4][10] * 公司现有两期转债总额30亿元,转股后每年可节省财务费用超1亿元[5][28] 运营与产销 * 公司前三季度总产量超140万吨,总销量超130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4] * 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5%,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90%甚至95%[10][16] 业务板块表现 国际化战略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销量达15.13万吨,同比增长14.5%[2][6] * 前三季度出口量增长接近15%,海外收入增长20%[2][10] * 铜线排、电磁线、铜棒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国内[2][6] * 泰国8万吨铜管项目预计2026年二、三季度释放部分产能,越南扩建项目持续推进[2][6] 高端化战略 *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领域的铜产品销量合计17.06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增长20%[2][7] * 电子扁线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定点项目达48项,高压平台占比提升至47%[2][7] * 公司研发1,200伏及1,500伏平台项目,计划2026年初量产[2][7] * 1万吨松脂级超细导电线项目应用于机器人、高速连接栏等高端领域[5][13] * 公司在低空飞行器领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磁钢和电磁线核心材料的企业,电磁线材料应用于小鹏、亿航等企业[18] 绿色化战略 * 绿色低碳再生铜业务销量同比增长一倍,突破千吨[2][8] * 再生铜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线等领域[2][8] * 公司已完成欧洲、美国等地再生材料认证,并进行全流程碳轨迹追踪,加工费毛利率因此提高了10%[23][24] 稀土永磁材料业务 * 稀土永磁材料业务毛利率从7%-8%恢复至接近15%[2][4] * 包头基地现有4,000吨产能,第二期扩建计划2026年启动,中期目标产能13,000~15,000吨[16] * 海外稀土价格和毛利水平较国内高,公司未来目标短期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恢复至20%以上,中长期恢复至40%[17] 散热领域业务 * 公司在散热领域取得50%以上增长,逐季度增长明显[2][10] * 公司是H100、H200芯片散热的主力供应商,液冷板已批量供应GB200系列产品[11][13] * 液冷板加工费比一般产品高3~5倍,公司在广东基地有3万吨产能,宁波基地有2~3万吨产能,并计划扩大产能[12][14]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国家政策(如770号文、783号文)整顿再生行业,长期看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赋予大型企业定价权[5][23][30] * 政策变化导致小规模企业难以维持,有利于具有定价权的大型企业[30] * 国内一些同行因税收成本优势(约6%)导致公司再生材料业务利润贡献小,公司税收成本高出5%至7%[25] 未来展望与规划 * 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盈利水平与去年四季度相当[5][29] * 公司邀请罗兰贝格制定了未来五年战略规划,明确具体方向和打法[9] * 公司所有产品设计和布局均围绕AI和机器人领域进行[19] * 越南工厂目前占地100多亩,拥有5万吨铜管产能接近满产,当地工人月工资从1,000元人民币上涨至2,000元甚至更高[21] * 贸易战下,越南工厂对美出口的铜管件受50%关税影响,但美国客户订单反而增加[22]
研报掘金丨爱建证券:维持金田股份"买入"评级,Q3利润端表现亮眼
格隆汇· 2025-10-20 17:27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04.37% [1] - 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30.30%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11亿元、9.99亿元、11.86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9%、40.5%、18.7% [1] 盈利能力驱动因素 - 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持续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 [1] - 产品在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与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加速渗透 [1]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带动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1] 未来展望与估值 - 看好产品结构升级与高端产能布局改善长期盈利能力 [1] - 公司加速向新兴产业及海外市场拓展产品 [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5.3倍、18.0倍、15.2倍 [1]
金田股份(601609):利润增速超预期,产品产能升级确立盈利拐点
爱建证券· 2025-10-20 14: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田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端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得益于“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产品在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与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加速渗透,同时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6] - 公司通过调整募投项目,将产能布局由传统铜材向高性能铜导体及高端铜合金转型,契合下游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有望借助算力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需求推动盈利结构进一步优化 [6] - 基于公司加速向新兴产业及海外市场拓展,带动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报告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11/9.99/11.86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3/18.0/15.2倍 [6]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公司收盘价为12.1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为14.75/5.17元,市净率为2.5,股息率为0.76%,流通A股市值为20,934百万元 [2] - 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5.8元,资产负债率为63.81%,总股本/流通A股为1,729百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同比微降0.09%;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04.37%;扣非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205.69%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24.71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30.30%;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326.18% [6]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69%,同比增长0.4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1.97%,同比微增0.08个百分点 [6] 财务预测与展望 - 报告预测公司2025E-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4,675/143,461/153,585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5%/6.5%/7.1% [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999/1,186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9%/40.5%/18.7% [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E-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67/0.80元,毛利率分别为2.7%/2.8%/2.9%,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7.6%/9.6%/10.3% [5] 战略与产能调整 - 2025年9月17日,公司将“金铜转债”募投项目调整为“年产1万吨双零级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50铜合金带材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涉及资金约2.67亿元,占募资净额18.47% [6] - 报告测算,算力领域的高速互连、电源母排、液冷换热部件加工费率可达21.7%,新能源汽车环节的锂电铜箔、漆包线、柔性铜排加工费率分别为17.6%、8.3%、3.6%,显著高于基建用铜缆约1.2%的加工费率 [6]
79家公司公布三季报 10家业绩增幅翻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0:44
已披露三季报公司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20日,共有79家公司公布2025年三季报,其中5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4.7%,20家同比下降,占比25.3% [1] - 营业收入方面,58家公司实现同比增长,21家公司同比下降 [1] - 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时增长的公司有50家,利润收入均下降的公司有12家 [1] - 业绩增幅翻倍的公司有10家,其中光华科技净利润增幅最大,达1233.70% [1] 高增长公司业绩亮点 - 光华科技净利润为9039.34万元,同比增长1233.70%,营业收入为20.44亿元,同比增长11.50% [1] - 仕佳光子净利润为2.997亿元,同比增长727.74%,营业收入为15.60亿元,同比增长113.96% [1] - 寒武纪-U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21.49%,营业收入为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1] - 紫金矿业净利润为37.86亿元,同比增长55.45%,营业收入为2542.00亿元,同比增长10.33% [2] - 小商品城净利润为34.57亿元,同比增长48.45%,营业收入为130.61亿元,同比增长23.07% [2] 部分公司财务表现 - 神通科技净利润为1.133亿元,同比增长584.07%,营业收入为13.02亿元,同比增长34.65% [1] - 光庭信息净利润为4477.54万元,同比增长308.53%,营业收入为4.205亿元,同比增长23.05% [1] - 华友钴业净利润为42.16亿元,同比增长39.59%,营业收入为589.41亿元,同比增长29.57% [2] - 思源电气净利润为21.91亿元,同比增长46.94%,营业收入为138.27亿元,同比增长32.86% [2]
金田股份20251019
2025-10-19 23:58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金田股份[1] * 行业涉及铜加工、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AI散热、机器人、再生资源等[2][3][4][6][10][1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848.27亿元 同比增长1.54%[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亿元 同比增长104.37%[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4亿元 同比增长205.69%[3]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00%[3]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40多万吨 总销量130多万吨 基本持平[3] 高端化战略进展与成果 * 新能源汽车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 累计定点项目达48项[6] * 800伏高压平台新增定点23项 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7%[6] * 公司独供新车企1,000伏以上扁线[6] * AI散热铜排毛利率高于传统产品5-10个百分点[4] * 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 AI散热等)收入占比已达13%-14% 其中超过60%的毛利率由该领域供应[12] * 目标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和AI散热领域收入占比分别提高到25%-30%[4][12]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中拥有最大的产能与最全产品线[13] 国际化战略进展与目标 * 海外铜材销量达15.13万吨 同比增长15%[4] * 泰国8万吨铜管项目加紧建设[5] * 越南扩建项目持续扩大客户合作[5] * 计划未来三年筹建至少1至2个新海外工厂 2025年底至2026年初开展第三个海外工厂选址[9] * 目标2028年海外工厂总产能达20万吨 占总产能10%以上[9] * 目标十五末期海外收入比重提升至30%左右[9] 绿色化战略与再生铜业务 * 公司是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技术最高的企业 实现全产业链闭环[7] * 前三季度绿色低碳再生铜销量超过去年全年 同比接近翻番[7] * 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件等领域[7] * 公司90%再生资源来自进口 与国内同行相比成本高出5%~7%[8] * 国家政策长期利好 行业整顿后公司成本劣势有望消除 将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8][14] 磁性材料业务表现与前景 * 前三季度稀土永磁材料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和产销量均实现快速增长[3] * 磁性材料毛利显著增长 目前接近15% 去年不到10%[10] * 产能利用率提高至87%[10] * 计划扩大产能规模至9,990至13,000吨[10] * 提高出口比例是提升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10] * 研发新型号并获得量产订单 应用于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10] 新兴领域产能与布局 * 半导体和AI散热领域(赛凯带材、铜牌、无氧铜管)产能均超过万吨 前三季度销售已超1万吨[4][12] * 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电磁线和磁钢 小扁线已开始量产 并有产品进入试样和量产阶段[15] * 今年机器人板块收入规模预计为百万到千万级别[15] 行业环境与公司展望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近三年产销量规模几乎无变化 停止国内产能扩张[14] * 若行业反内卷有效推进 整个行业毛利水平有望提升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 可为公司增加超过1亿元利润[14] * 再生行业税收整顿和灰色产能出清将显著改善公司竞争环境[14] * 公司对未来五年的毛利增长、净利润增长及业绩表现充满信心[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