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政策与市场共振,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周期临近尾声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在2025年第三季度出现企稳迹象,可能正接近阶段性底部,行业趋势发生边际变化 [1][2][3] - 净息差企稳是资产端定价压力缓解和负债端成本管控成效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着行业开始适应新利率环境 [1][4] - 银行业务结构加速转型,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盈利模式向“利差+中收”双轮驱动转变 [6][7] - 尽管出现企稳信号,但净息差绝对水平仍处历史低位,企稳基础需巩固,行业分化将加剧 [8][9] 净息差企稳迹象 - 中国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水平持平,结束了自2023年上半年1.67%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 [1][2] - 江阴银行净息差为1.56%,较上半年环比上升2个基点,实现企稳回升 [2] - 宁波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为1.76%,与上半年末持平 重庆农商行净利息收益率从1.60%微降至1.59%,招商银行从1.88%微降至1.87%,降幅大幅收窄 [2] - 青岛银行净息差从1.72%收窄至1.68%,但收窄幅度已显著放缓 [2] 企稳原因:资产端与负债端新平衡 - 资产端贷款重定价冲击高峰可能已过去,LPR降幅显著缩小,新增贷款定价下行压力减缓 [4] - 银行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对冲定价压力,例如中国银行三季度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1.71%,远高于个人贷款0.56%的增速 [4] - 负债端存款成本管控成效显现,高成本长期限存款到期重定价带动负债成本下行 [4][5] - 中国银行存款结构优化,成本较高的公司存款增速3.68%低于成本更低的个人存款增速8.49% [5] 非利息收入崛起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非利息收入达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占营业收入比重升至33.67% [7] - 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8.07%,其他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22.24% [7] - 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成为银行新的战略高地,盈利模式转向双轮驱动 [7]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净息差绝对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银行1.26%的净息差显示盈利能力依然承压 [8] - 经济复苏强度影响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仍是负债成本控制难点 [8] - 净息差更可能是在低位企稳并伴随小幅波动的过程,而非大幅反弹或新一轮上升周期的起点 [8][9] - 银行未来分化将加剧,在负债成本管控、非息业务开拓、风险定价技术上具优势的银行将更快穿越周期 [9]
中国银行(601988):2025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增速转正,息差边际企稳
华创证券· 2025-10-29 17:4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中国银行A股/H股目标价分别为7.10元/5.90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半年的-0.85%转为+1.08%,利润增速转正 [1][7] - 净息差为1.26%,较上半年持平,显示出边际企稳迹象 [1][7] - 非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2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提升至33.67%,有效对冲了息差收窄的压力 [7]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24%,环比持平,测算的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为0.37% [1][7] - 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8%、14.66%和18.66% [7] 主要财务指标与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6438.90亿元,同比增速2.19%;归母净利润为2425.59亿元,同比增速1.98% [3] - 预测2025年每股盈利为0.73元,对应市盈率为7.65倍,市净率为0.68倍 [3] - 预测净息差将从2024年的1.36%逐步收窄至2027年的1.12% [8][9] - 预测贷款总额将从2024年的21.54万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7.64万亿元 [8] 业务表现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622.01亿元,同比增长0.58% [7]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04%,但降幅较上半年的-5.27%有所收窄 [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07%,其他非利息收入在汇兑收益和投资收益带动下同比高增22.24% [7] - 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15%;其中对公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71%,是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7] - 负债端存款规模平稳增长,吸收存款总额达25.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10%;个人存款增长8.49%,快于公司存款3.68%的增速 [7]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拨备覆盖率为196.60%,环比小幅下降0.7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1][7] - 预测不良率将从2024年的1.25%小幅改善至2027年的1.23% [10][12] - 预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2024年的12.20%微升至2025年的12.31% [11]
银行行业今日跌1.98%,主力资金净流出20.9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7:0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29日上涨0.70% [1] - 申万行业中24个行业上涨,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首,达4.79%,有色金属行业涨幅为4.28% [1] - 银行行业下跌1.98%,食品饮料行业下跌0.56%,银行行业为当日跌幅最大行业 [1] 行业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54.06亿元 [1] - 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为161.32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59.97亿元 [1] - 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65.40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47.36亿元,国防军工、银行、食品饮料等行业亦有较多净流出 [1] 银行行业具体表现 - 银行行业整体下跌1.98%,主力资金净流出20.90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仅1只上涨,39只下跌 [2] - 行业内有16只个股资金净流入,5只净流入资金超3000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为中国银行(净流入2.99亿元)、中信银行(净流入1.11亿元)、南京银行(净流入8107.63万元) [2][3]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9只,净流出居前的为招商银行(净流出7.73亿元)、民生银行(净流出4.18亿元)、江苏银行(净流出2.41亿元) [2] - 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等个股资金净流出规模也较大 [2]
中国银行(601988):盈利增速同比回正,不良率环比持平
平安证券· 2025-10-29 16:5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增速同比回正,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增速由负转正 [4][7] - 非息收入拉动盈利回升,但增速有所回落,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4][7][8] - 公司作为国际化先锋,在高股息和类固收价值方面值得关注 [8]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亿元,同比上升2.7%;实现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上升1.1% [4]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2%/1.4%/3.2% [6][8] - **息差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BP至15BP,息差边际企稳,单季净息差环比上行2BP [7] - **收入结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0%,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6.2%,其中手续费收入和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8.1%和22.2% [7] 业务规模与增长 - **资产规模**:2025年三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达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4] 预计2025-2027年总资产增长率分别为9.0%/8.3%/8.3% [12] - **信贷投放**: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9%,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增长12.6%和1.2%,贷款投向仍偏向对公 [7] - **存款增长**: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3%,负债端增速保持稳健 [7]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资产质量**:202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持平于1.24%,拨备覆盖率为197%,风险抵补能力稳健 [8] 预计未来不良率将稳步下降 [11] - **资本充足率**:2025年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8%,资本充足率为18.66%,资本状况良好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4/0.75/0.77元 [6][8] - **估值水平**: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0.68x/0.64x/0.60x,PE分别为7.6x/7.5x/7.2x [6][8]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10月29日跌1.62%,邮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4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9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在10月29日整体下跌1.6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7%,深证成指上涨1.95%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邮储银行以2.14%的跌幅领跌,工商银行下跌2.00%,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均下跌1.93% [1]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分别为2.46亿元和2.4亿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4.86亿元 [1] 个股价格与交易情况 - 中国银行成为板块内唯一收平个股,收盘价为5.60元,成交量为395.09万手,成交额为22.21亿元 [1] - 建设银行收盘价9.23元,下跌1.70%,成交量为111.71万手,成交额为10.35亿元 [1] - 农业银行收盘价8.15元,成交量为406.45万手,成交额为33.29亿元 [1] - 交通银行收盘价7.13元,成交量为249.11万手,成交额为17.89亿元 [1] - 工商银行收盘价7.83元,成交量为368.30万手,成交额为29.02亿元 [1] - 邮储银行收盘价5.94元,成交量为177.61万手,成交额为10.63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银行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额为2.30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0.36% [2] - 农业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额最高,达1.67亿元,但获得了7319.48万元的游资净流入 [2] - 交通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47亿元,主力净占比为-8.21%,同时散户资金净流入1.67亿元,散户净占比为9.32% [2] - 工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653.04万元,游资净流出8133.51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58亿元,散户净占比为5.44% [2] - 建设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8407.1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8.12%,但获得了825.71万元的游资净流入和7581.46万元的散户净流入 [2] - 邮储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206.81万元,游资净流出1550.76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757.57万元,散户净占比为1.65% [2]
中国银行(601988):2025年三季报:营收利润增速双正,息差环比抬升
中泰证券· 2025-10-29 16:2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中国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3] - 公司2025年预测市净率为0.71倍,2026年为0.62倍,2027年为0.58倍 [3][25] - 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7.45倍,2026年为6.66倍,2027年为6.57倍 [3][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7%,净利润同比增长1.1%,利润增速由上半年的同比下降0.9%转为正增长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上升2个基点至1.24%,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至1.67%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21.14亿元,同比增长1.80% [3] - 2025年第三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3.1%,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8.1%,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0.3% [5] 资产负债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3%,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9%,其中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12.6%,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2% [5] - 2025年第三季度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0.1%,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3%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中泛政信类贷款同比增长14.7%,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8.4%,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3%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零售贷款中按揭贷款同比下降1.8%,信用卡贷款同比下降12.1%,其他类(消费贷+经营贷)同比增长18.3% [5]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24%,环比持平;不良生成率为0.54%,同比上升7个基点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6个基点至1.18%,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6个基点至1.02%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与零售不良贷款占比为57:43,对公不良贷款中占比前三的行业为房地产(19.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72%)、制造业(9.43%) [5] 资本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8%,环比提升1个基点 [5]
中国银行(601988):2025年三季报点评:净息差企稳,业绩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 2025-10-29 15: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中性” [1][2][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净息差企稳,业绩持续改善” [1] - 净利润累计增速由负转正,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 [1] - 公司规模扩张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亿元,同比增长2.69%,但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0.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 [1] - 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扭转了前三季度累计同比下降3.0%的趋势 [1] - 第三季度业绩改善得益于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前三季度为16.1%,较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累计同比增长8.1%,其他非息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2%,但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5.2% [1] - 前三季度ROA和ROE分别为0.70%和8.98% [1] 资产负债与业务规模 - 期末资产总额37.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0% [2] - 期末贷款总额23.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15% [2] - 期末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10% [2] - 对公贷款余额16.4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1% [2] - 个人贷款余额6.86万亿元,较年初微增0.56%,反映零售信贷需求疲软 [2]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但同比下降15个基点,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基点 [2] - 净息差企稳得益于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收窄、存款重定价及存款成本管控 [2] - 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24%,与9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 [2] - 期末拨备覆盖率为197%,与9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约4.0个百分点 [2] 盈利与估值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6亿元、2494亿元、267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6%、3.2%、7.2% [2]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50亿元、6715亿元、716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4%、4.1%、6.7% [4][6] - 预测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78元、0.80元、0.86元 [4][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0.65倍、0.61倍、0.58倍 [2][4] - 预测2025-2027年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70%、0.67%、0.67%,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1%、10.0%、10.1% [4][6] - 预测2025-2027年股息率分别为4.3%、4.5%、4.8% [4]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搜狐财经· 2025-10-29 14:30
担保情况概述 - 全资子公司无锡华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9日与银行签订合同,以其名下工业房地产为上市公司提供不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抵押担保 [2] - 近日,子公司与银行签订变更协议,将原担保额度由不超过7亿元人民币提升至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抵押担保物保持不变 [3]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为无锡华东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769.0641万元人民币,成立于2004年1月9日 [4]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岸桥、连续搬运设备、海洋工程专用设备的制造以及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等 [4] 累计担保情况 - 本次担保为全资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的抵押担保,担保额度为10亿元人民币 [5] - 除本次担保外,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任何其他对外担保,包括对子公司或合并报表范围外单位的担保,且无逾期或涉及诉讼的担保 [5]
中国银行:卓成文辞任董事会秘书
智通财经· 2025-10-29 13:23
公司人事变动 - 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卓成文先生提出辞职 [1] - 辞职原因为工作变动 [1] - 辞职生效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 [1]
中国银行:卓成文因工作变动辞任,聘任刘承钢为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
财经网· 2025-10-29 13:23
人事变动核心信息 - 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卓成文因工作变动辞职,自2025年10月30日起生效 [1] - 董事会同意聘任刘承钢为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其任职资格需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1] - 在刘承钢就任前,由副董事长、行长张辉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1] 新任董事会秘书背景 - 刘承钢出生于1972年,1994年加入中国银行,拥有超过30年银行从业经验 [2] - 近期职务为2024年4月至2025年8月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2022年3月至2025年8月任该公司财务总监 [2] - 曾担任中国银行股权投资与综合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司库总经理等关键管理职务 [2] - 持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及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位 [2] - 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和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