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国有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4: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中国银行1175.91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交通银行460.16亿元,邮储银行492.28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合计派息超2000亿元 [3]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1.414元,派息总额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1.195元,派息总额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派息总额352.50亿元,派息比例保持30% [3]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金额约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 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1.563元,派息总额138.11亿元 [4]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多家银行通过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缓解压力 [2]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净息差变化与货币政策影响、社会信贷需求趋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能力三大因素紧密相关 [2] 新质生产力支持举措 - 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5] - 工商银行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科创基金,实现全国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全覆盖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 [5]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亿 归母净利润“三增三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 - 归母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工商银行下降1.4% 建设银行下降1.37% 中国银行下降0.85% [1][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7] - 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 [2] - 建设银行总资产扩张最快 较年初增长9.52% [2]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8.40%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8万亿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2] - 建设银行贷款总额27.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 金融投资11.77万亿元增长10.17% [3]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约7.7万亿元 [4] - 中国银行贷款增速7.72%最高 交通银行5.18%最低 [4] 营收结构与增长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以3.76%增速领跑 [6]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长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6]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091亿元增长1.8% 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6]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增长2.95%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长1.50% [7] - 交通银行营收1334.98亿元增长0.72% 农业银行营收3697.93亿元增长0.70% [7] 净息差变化 - 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收窄1个基点 [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最高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8][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收窄18个基点 建设银行1.40%收窄14个基点 [9]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收窄13个基点 农业银行1.32%收窄12个基点 [9][10]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幅度最小 [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4][5]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交通银行与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4] - 中国银行不良率1.24%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狂赚6900亿元撒2000亿元分红,国有六大行中期业绩亮眼,投资者笑称“躺着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8-30 13:42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过6900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2] - 六大行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预计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分红率普遍维持在30%左右 [2][15] - 银行股被稳健型投资者视为安全投资标的 具有"现金奶牛"属性 [2][15]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大关 达到52.32万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3]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4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3] 经营业绩 - 六大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呈现涨跌互现局面 [4]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六大行之首 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46% [5][6]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净利润1626.38亿元同比下降1.45% [5][6]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亿元 净利润1399.43亿元同比增长2.53% [5][7]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261.38亿元 494.15亿元和464.55亿元 [7] 资产质量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同比下降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为六大行最低 拨备覆盖率260.35% [9]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17.71% [8]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95% [8]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39.40% [8]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09.56% [8]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拨备覆盖率197.39% [8]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呈现集体下行态势 降幅区间在0.08%至0.21%之间 [10]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为六大行最高 [10][13]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位居第二 [10]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2%和1.3% [10][11] - 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6%和1.21% [10][12] - 净息差降幅出现收窄趋势 工商银行较同期少降6个基点 [11] 分红情况 - 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15] - 建设银行每10股派发1.858元 合计约486.05亿元 [15] - 农业银行拟派息418.23亿元 每10股派1.195元 [15][16]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 股息总额352.5亿元 [15]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 派息总额约147.72亿元 [15][18] - 交通银行每10股派1.563元 共分配现金股息138.11亿元 [15] - 六大行中期股息率普遍在3.8%-4.9%之间 [15] 管理层观点 - 工商银行营收增长迎来企稳并转向信号 近4个季度有3个季度单季同比录得营收正增长 [6] - 中国银行累计分红已超9400亿元 长期稳定的高比例分红提升了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形象 [17] - 交通银行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度净利润的30% [17] - 邮储银行自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30%稳定水平 [18]
营收增速大行之首!中国银行半年报,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券商中国· 2025-08-30 13:07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全球化业务布局和非息收入优势实现营收增长 成为国有大行中增速最高者 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非息收入高贡献、净息差稳健管控及全球化战略深化 [1][4][7][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94亿元 同比增长3.61% 税后利润1261亿元 股东应享利润1176亿元 平均ROA 0.70% ROE 9.11% [2] - 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4.93% 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2.32个百分点 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 增4.85% 客户存款占比提升0.78个百分点 [3] - 不良贷款率与关注类贷款比率双降 拨备覆盖率197.39%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达历史最高水平 [3] 非息收入优势 - 非息收入1146.02亿元 同比增25.70% 占比营收34.79% 同比提升6.11个百分点 [4] -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基金代销手续费增4% 代理理财手续费增3.3% 贵金属收入增37% 港澳地区代理业务手续费翻番 [5] - 综合金融服务增长:对公国内结算手续费增5.8% 债券手续费增25.3% 对私国际结算手续费增13% 即期结售汇手续费增2.2% [5] - 金融市场业务贡献稳定:净交易收入稳步增长 金融投资收益稳中有增 [5] 净息差管理 - 净息差1.26% 较上年下降14基点 但季度环比降幅收窄至3基点 [8] - 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33基点 债券投资余额占比生息资产提升2.4百分点 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72.51% [8] - 通过低成本负债产品拓展(如代发薪、第三方存管)及外币债券投资锁定高收益 应对美元高利率窗口期 [8] 全球化战略 - 境外机构营收同比增14.4% 税前利润增10.29% 对集团贡献度分别达23.77%和29.76% [9] - 境内国际结算量2.1万亿美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5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16.51%和17.47% 人民币清算行占全球35家中的16席 清算业务560.67万亿元 [9] - 全球化布局重点:强化港澳主体地位 推进东南亚一体化 拓展中东、中亚、南美市场 提升境内外联动与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10][11] 科技金融布局 - 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占企业贷款比重超30% 综合化服务累计超7800亿元 [12] - 未来5年计划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1万亿元专项服务 通过跨境服务支持生物医药、芯片设计等领域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 [12] - 战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构建投贷协同模式 发挥全球化优势拓宽跨境融资渠道 [12]
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位列A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前四均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08-30 13:01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 [1]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 - 工商银行以1681亿元净利润位居榜首 [1] - 建设银行以1621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二 [1] - 农业银行以1395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三 [1] - 中国银行以1176亿元净利润排名第四 [1] - 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类公司后 中国移动以842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 [1] - 贵州茅台以454亿元净利润位列非金融类公司第二 [1] 行业盈利格局 - 金融行业包揽净利润前十名中多数席位 [1]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1]
三大方向看中国银行提振消费的长期逻辑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30 12:39
国家消费刺激政策 - 国家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及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 从供需两端注入消费动能[1]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得年化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 针对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2] - 四川省自2023年9月起试点个人消费贷贴息 对四类线下消费贷款给予年化利率1.5%贴息 单笔补贴上限3000元[3] 中国银行消费金融举措 - 公司以政策落地为抓手 场景创新为核心 产品优化为支撑 在多个消费领域细化提振消费路线图[1] - 公司迅速响应国家政策 宣布全力落实两个实施方案 确保财政贴息红利直达消费者和服务业主体[2] - 四川省分行通过银行统一申领发放财政贴息 简化客户申报流程 截至7月末已为千余名客户申请补贴 金额超280万元[3] 以旧换新领域实施 - 公司聚焦汽车 家电 家装三大领域 创新产品体系 打造政策+金融+场景融合服务模式[4] - 与17家头部新能源车企战略合作 推出5年0息 3年0息分期优惠 浙江省分行汽车分期交易额达19.47亿元[4] - 河北省分行累计投放汽车分期贴息贷款11亿元 为消费者节省支出超4000万元[4] 家电家装领域支持 - 山西省分行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叠加消费满减优惠 最低每期费率0.185% 最长贷款期限五年[5] - 陕西省分行将新市民等群体纳入消费贷客群范围 开展国补换新活动实现消费4000余笔 带动消费超2500万元[5] - 北京市分行为4万名购房客户提供78亿元消费贷款 安徽省分行发放18亿元贷款缓解购房后资金压力[5] 文旅消费全链服务 - 公司投入超亿元旅游消费补贴 构建吃住行游购全链条文旅金融服务体系[7] - 在河南郑州开展满200减50餐饮优惠 与高端酒店合作惠及超500万人次消费者[7] - 陕西省分行开展周四半价活动 西安商圈餐饮满减带动消费超3万笔[7] 住宿出行领域布局 - 与万豪 希尔顿等多家酒店开展满减优惠 覆盖高端和经济型酒店[7] - 福建省分行为平潭119家民宿提供超8800万元贷款[7] - 提供机场贵宾厅 接送机服务 联合中石化壳牌推出加油满减活动覆盖全国2万余加油站[8] 旅游文化产融结合 - 手机银行云游敦煌累计参与人次近230万[8] - 陕西省分行为华清池等重点文旅项目累计授信超30亿元 投放2亿元服务消费再贷款[8] - 福建省分行为龙岩市红古田教育培训中心发放2.1亿元贷款助力红色旅游发展[8] 跨境消费优化 - 海南省分行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全国重点商户外卡覆盖率100%[9] - 外卡交易额同比增长79%[9] - 江苏省分行在927家网点提供20种货币兑换服务[8] 区域特色金融创新 - 浙江省分行创新民宿贷 嵊州小吃贷等30多个区域特色金融产品[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超3700亿元[9] - 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显著 服务客户数百万人次[9]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11:50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 - 公司获准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 注册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 由兴业银行主承销 注册额度自2025年8月28日起2年内有效 [1][2] - 公司可根据需要分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 发行完成后需通过指定途径披露发行结果 [2] - 该注册基于公司2025年6月13日董事会及6月30日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的发行议案 [1]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决定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涉及5,280,900份股票期权和766,296股限制性股票 [4][5][6] - 股票期权注销已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 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8月28日完成注销并过户至回购专用账户 [5][6] - 本次调整涉及60名激励对象 公司已按程序完成债权人公告及工商变更登记准备 [5][6] 公司治理程序 - 相关决议分别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 [1][4][5] - 公司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则 先后发布编号2025-044、052、062等系列公告 [4][5][6] - 所有操作符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规则》及《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2][4]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6825亿元 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证券日报· 2025-08-30 10:55
核心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以1681.03亿元居首 建设银行1620.76亿元次之 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位列第三[1][2] -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其中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70%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增长0.85%和1.61%[1][2] - 六大行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银行以3.76%增幅领先 建设银行2.15% 工商银行1.6% 邮储银行1.5% 农业银行0.8% 交通银行0.77%[2] 资产规模扩张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7.20%至52.32万亿元 保持行业首位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 分别为46.86万亿元和44.43万亿元[1] - 中国银行资产规模增长4.93%至36.79万亿元 邮储银行突破18万亿元达18.19万亿元 交通银行增长3.59%至15.44万亿元[1]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下降 邮储银行保持最低不良率0.92% 中国银行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24%[3] - 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分别下降0.02和0.03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均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33%[3] - 资本充足率方面 工商银行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9.54% 交通银行上升0.57个百分点至16.59% 邮储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14.57%[3] 股东回报政策 - 六大行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1.858元 工商银行拟派发1.414元 交通银行拟分配1.563元[4]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1.195元 邮储银行拟派发1.230元 中国银行拟分派1.094元税前股利[4]
“有信心、有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回报!”中国银行拟中期派息352.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30 10:45
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 [3] - 公司自股改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9400亿元 2015年以来分红比例持续保持30%水平 [3] - 公司完成2024年度中期和末期分红派息金额713.60亿元 2025年中期拟派发现金股利352.50亿元(税前)对应每10股派发1.094元(税前) [3] 经营策略与目标 - 下半年将重点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并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 [4] - 通过抢抓境外利率窗口期提升境外业务综合价值贡献 [4] - 坚决落实"八个坚持"策略包括提升全球化竞争能力/守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健全综合化服务体系/保持非息收入较高贡献等 [4] 重点行业授信管理 - 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产业实施差异化授信策略 支持优质产能并控制落后产能授信 [5] - 支持产业内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以提升行业集中度 [5] - 重点产业授信业务规模合理且资产质量稳定 将继续助力化解结构性矛盾 [5] 非利息业务发展 - 上半年非利息收入达1146亿元 其中手续费净收入468亿元 非息收入占比超三成 [6] - 财富管理业务将依托两地市场优势强化资产配置服务 拓展基金代销/代理保险/理财产品及贵金属业务 [6] - 结算业务将提升交易银行全链条服务能力 把握消费需求恢复机遇提高支付产品竞争力 [6] 金融市场业务布局 -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完善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 强化做市商职能 [7] - 提供汇率风险管理及跨境投融资服务 提升结售汇/国际结算/托管业务收入 [7] - 强化宏观市场研判以平衡风险收益 在市场波动中捕捉业务机会 [7]
上海大消息!20多家银行宣布: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9:53
新增房贷利率政策 - 上海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利率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经营状况及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较上一季度下降2个基点 [2] - 上海二套房房贷申请最低利率可达3.09% 与首套房贷利率持平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规则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的 可申请调整加点值 [4][10] -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 [4][10] - 具体加点值根据市场供求、客户资信情况、贷款担保变化等因素确定 [7][11]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实施 - 以8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 3.5%为基准 存量利率3.45%的二套房贷款可申请降至3.36% [5][6]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服务行申请调整利率加点值 [7][12] - 利率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 审核通过后新利率加点值即日生效 [7][13] 银行执行情况 - 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23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发布利率调整公告 [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明确9月1日起启动调整工作 并提供全市29个贷款服务行联系方式及咨询时间 [1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