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两船”完成合并在即,总资产超4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8:00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进展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证监会批复 两家公司股票将于8月13日起停牌 合并后中国重工将退市 [2] - 异议股东可行使现金选择权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持股1853.85万股 现金选择权价格30.01元/股 对应5.56亿元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持股32305.32万股 价格4.03元/股 对应13.02亿元 [5] - 当前中国船舶股价35.01元/股 较现金选择权溢价16.6% 执行现金选择权概率较低 [5] 合并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同属中国船舶集团 技术互补 南船主营集运/LNG/特种船 北船聚焦油轮/干散货船/军船/海工装备 [7] - 合并后将实现绿色技术互通 军民融合经验共享 细分市场突破 议价能力提升 [7] - 2024年末两家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超过南北车合并规模 合并后营收将超1000亿元 利润超50亿元 [7] 行业地位与订单情况 - 合并后手持订单合计5492万载重吨 占全球15% 为全球最大单一船舶法人主体 中国船舶订单价值2169.62亿元 中国重工订单价值2337.68亿元 [8] - 全球造船产能持续退出 高附加值船型产能稀缺 行业供给矛盾突出 中国船企订单预计长期满负荷 [11] 合并时间线与政策支持 - 2024年9月首次披露合并计划 2025年1月获国资委原则同意 2025年7月4日上交所审核通过 7月18日证监会批复注册 [8] - 从交易所受理到证监会批复仅71天 体现对央企资本化整合的支持力度 [8] 行业周期与重组影响 - 全球造船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中国船厂接单能力较上一周期显著增强 [11] - 合并将整合科研生产资源 推动技术融合升级 改善治理结构 实现产业与资本协同 [11] - 重组助力中国船舶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成为全球行业领军者 [11] 外部环境与股价波动 - 美国301调查及港口费用政策曾导致股价下跌 中国船舶4月8日股价26.71元/股 较现金选择权折让11.7% [10] - 中国开辟新航线 强化区域合作 推动船舶认证体系 行业信心逐步恢复 [10]
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总资产超4000亿 披露异议股东行权价格股票将双双停牌
长江商报· 2025-08-06 07:49
合并交易核心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金额达1151 50亿元 换股比例为1股中国重工换0 1339股中国船舶 [1][2] - 交易已获证监会注册批复 成为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1][2] - 中国重工股票将于8月13日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8月12日为最后一个交易日 [1][3] 异议股东安排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4 03元/股 可申报股份不超过3 23亿股 8月4日收盘价4 68元/股 [3]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 02元/股 可申报股份不超过1853 85万股 8月4日收盘价34 04元/股 溢价13 39% [4]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合并后将整合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优质资产 深度融合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优势 提升整体研发制造实力 [5] - 解决原中国船舶集团内部同业竞争问题 实现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务协同优化 [2][5] - 合并后手持订单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订单2169 62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337 68亿元 [6]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预计净利润28-31亿元 同比增长98 25%-119 49% 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15-18亿元 同比增长181 73%-238 08% [5][6] - 合并后公司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 产品结构和生产线更丰富 技术协同与规模成本优势显著 [6] - 中国造船业全球领先 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1 7%、68 3%和64 9% [7]
“全球最大上市船企”来了
每日商报· 2025-08-06 07:04
合并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后中国船舶为存续公司,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 [1] - 中国重工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为2025年8月12日,8月13日起连续停牌直至退市 [1][2] -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行权价4.03元/股,可申报行使的持股数量不超过3.23亿股 [2] 交易规模与行业地位 -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吸收合并案例 [1][4] - 2024年财务数据估算显示合并后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逾4500亿元,资产规模及订单量全球领先 [4] - 存续公司将成我国规模最大船舶制造企业,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订单量最多的上市船企 [3][4] 业绩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中国船舶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增98.25%-119.49%至28-31亿元,中国重工预增181.73%-238.08%至15-18亿元 [4] - 近3个月中国船舶股价涨幅达38%,中船系概念股集体拉升,昆船智能单日涨5.13%,中国船舶涨2.85% [4][5] - 中国船舶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产能排期至2029年 [5]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合并是2019年"南北船"央企重组的延续,2024年9月启动计划,2025年7月获证监会批复 [3] - 整合被视为落实国家"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战略部署,集中化军工、海工、高端制造产业力量的重要实践 [3] - 新"国九条"政策出台后首个公告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1]
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33
交易结构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吸收合并方 通过向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实施换股吸收合并[1] -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被吸收合并方 其股东持有的A股股票将按照既定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2] 停牌安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 不再交易[1] - 2025年8月12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1] - 停牌后将进入现金选择权行权申报、清算交收阶段 直至终止上市[2] 现金选择权实施 - 公司通过网下申报方式向全体异议股东实施其所持部分或全部股份的现金选择权[1] - 现金选择权申报日为2025年8月13日[1][2] - 现金选择权实施完成及公司终止上市后 将进行换股转换[2] 后续安排 - 转换后的中国船舶A股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2] - 换股比例依据2025年7月19日发布的交易报告书确定[2]
“两船”完成合并在即,全球最大上市船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21:49
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证监会批复 两家公司股票自8月13日起停牌 复牌日期未定 合并后中国重工将退市 [2] - 异议股东可执行现金选择权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持有1853.85万股 现金选择权价格30.01元/股 总价值5.56亿元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持有32305.32万股 价格4.03元/股 总价值13.02亿元 [2] - 现金选择权大概率不会被执行 因中国船舶股价35.01元/股较现金选择权溢价16.6% 仅股价低于或接近现金选择权时可能被大额执行 [2] 合并战略意义 - 合并标志着"并购六条"发布后又一超级规模并购案例落地 验证资源协同效应 [3] - 中国船舶主力船型包括集运 LNG/VLEC和其他特种船型 中国重工聚焦油轮 干散货船 军船和海工装备 合并实现绿色技术互通 军民经验借鉴 细分市场突破和议价能力提升 [5]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超过南北车合并约3000亿元规模 2024年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为785.84亿元和554.36亿元 净利润36.14亿元和13.11亿元 合并后营收超1000亿元 利润超50亿元 [5] 行业地位与订单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船舶在手民船订单322艘 2461万载重吨 价值2169.62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 3031万载重吨 价值2337.68亿元 [5] - 合并后订单总载重吨5492万载重吨 占全球手持订单总量15% 为全球单一船舶法人主体订单第一的企业 [5] 合并时间线 - 2024年9月首次披露合并计划 2025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方案 2025年5月上交所受理申请并启动审核 7月4日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7月18日证监会批复注册 [6] - 自上交所受理至证监会注册批复仅耗时71天 体现对央企资本市场整合的支持力度 [6] 行业周期与挑战 - 合并期间美国贸易摩擦导致股价受挫 4月8日中国船舶股价跌至26.71元/股 较现金选择权价格30.24元/股折让11.7% [7] - 中国通过开辟新航线 强化东盟和中东合作 推进多边船舶认证体系等措施重拾行业信心 [7] - 全球造船产能持续退出 高附加值和高性能船只产能稀缺 供给矛盾突出 中国船舶订单预计长期满负荷 受益二十年一遇的船周期 [8] - 本轮周期中国船厂接单能力较上一轮明显强劲 重组推动中国船舶集团建成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9]
千亿级央国企整合加速,A股创新性并购重组案例涌现
第一财经· 2025-08-05 21:42
核心观点 - 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逻辑主导市场 [1][4][15] - 央国企并购成为核心趋势 千亿级交易频现且支付方式多元化 [4][5][9] - 监管政策(如"并购六条")推动市场创新 机构积极布局并购业务 [4][13][14] 央国企并购整合案例 - 中国船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00%股权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换股比例为1:0.1339 [5]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煤炭、煤电及煤化工等13家公司股权 交易金额预计跻身市场前列 [4][7] - 内蒙华电并购重组获受理 拟收购控股股东北方公司持有的两家新能源公司股权 [7][8] - 央国企并购多采用大股东资产注入模式 案例包括远达环保、中国动力、中化装备等 [8] 并购交易特征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逾2400家公司披露并购重组公告 出现3单千亿级交易 [4][6] - 支付方式多元化趋势显著 涵盖股份、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及并购基金等工具 [9][10] - 创新案例涌现 包括跨板块吸收合并(如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A股发行H股私有化等 [1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证监会"并购六条"推动市场化改革 配套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引入分期支付、简易审核等机制 [9] - 并购贷款政策试点放宽 贷款占交易价款上限由60%提至80% 最长期限由7年延至10年 [10] - 可转换债券应用增加 中国动力案例为市场首例定向可转债发行 [10] 机构参与动态 - 券商投行调整业务布局 建立信息网络与数据库 强化估值定价和方案设计能力 [14] - 股权投资机构将并购作为重要退出渠道 制度包容性提升交易成功率 [13] - 部分券商设立专职并购部门 构建全国服务网络并与私募、银行建立战略合作 [15]
中国重工:2025年8月12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智通财经· 2025-08-05 19:06
公司股票交易安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且不再交易 [1] - 2025年8月12日为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1] 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 公司股东持有的A股股票将按2025年7月19日发布的报告书确定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发行的A股股票 [1] - 转换后的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1] - 现金选择权实施完成及公司终止上市后启动换股操作 [1]
中国重工(601989.SH):2025年8月12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9:03
公司股票交易安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且不再交易 [1] - 2025年8月12日为最后一个交易日 [1] 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 股东持有的A股股票将按2025年7月19日发布的合并报告书确定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新发行A股 [1] - 转换后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1]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05 19: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向全体异议股东实施现金选择权[3] 关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3][5] - 2025年8月13日起公司股票连续停牌不再交易[3] 股票转换 - 公司股东A股按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发行的A股[4]
中国重工:公司股票将自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不再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8:52
公司股票交易安排 - 公司股票自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不再交易 [2] - 8月12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