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盛制药(603998)
icon
搜索文档
方盛制药:方盛制药关于控股子公司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金融界· 2025-08-10 15:44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方盛融科中药创新药紫英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紫英颗粒为自主研发的中药1 1类创新药 目前尚未在国内外上市 [1] - 该药物基于多年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经验方审订而成 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1] 产品适应症 - 紫英颗粒适应症包括下腹隐痛 腰骶胀痛 带下量多 色黄质稠 低热起伏 经期腹痛加重 胸闷纳呆 口干 大便溏或便秘 小便黄赤等症状 [1]
当年内幕交易亏钱又被罚,方盛制药实控人4年后再因此事被取保候审 律师:行政处罚不阻断刑事追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7:49
公司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张庆华因内幕交易被取保候审 涉及2017-2018年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2] - 张庆华等人内幕交易合计亏损超600万元 其中涉案账户1亏损330 72万元 涉案账户2亏损299 23万元 [1][3] - 张庆华未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管职务 但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助理 并参与公司半年度工作会议 [1]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聚焦创新中药大品种 核心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儿童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等六大疾病领域 [1] - 2024年营业收入17 77亿元(同比+9 15%) 归母净利润2 55亿元(同比+36 61%)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 18亿元(同比-4 6%) 归母净利润0 88亿元(同比+25 74%) [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末 张庆华直接持股35 53% 通过泰州共生创业投资间接持股2 08% [3] 法律程序 - 张庆华2019年6月被证监会调查 2021年1月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罚款60万元 [1][3] - 证券类案件通常遵循"先行后刑"程序 行政处罚后若涉罪则移送公安机关 [5] - 取保候审不直接等同于有罪认定 需关注后续证据链及法定从轻情节 [5]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7:00
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律事项进展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庆华因涉嫌内幕交易公司股票于2021年1月18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0]111号、[2020]112号)[1] - 张庆华于2025年8月6日收到长沙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取保候审决定书》(长公直(经)取保字[2025]0750号)自2025年8月6日起执行取保候审[1] - 张庆华未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该事项仅涉及个人 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无关[1] 公司经营与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该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1] - 公司将继续关注事项进展并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2]
腾景科技终止购买迅特通信100%股份;方盛制药实际控制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晚间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23:32
并购重组 - 腾景科技终止收购迅特通信100%股份,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交易,因市场环境变化和交易方案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1] 业绩披露 - 甘李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 [2] - 上纬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 [3] -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毛利率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4] 增减持 - 芭薇股份股东云美产业拟减持不超过223.08万股,占总股本2% [5] - 咸亨国际股东高盛亚洲拟减持不超过1230万股,占总股本3% [6] - 力诺药包股东复星惟实及复星惟盈拟减持不超过697.87万股,占总股本3% [7] 风险事项 - 方盛制药实际控制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期限从2025年8月6日起算 [8]
腾景科技终止购买迅特通信100%股份;方盛制药实际控制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21:21
并购重组 - 腾景科技终止收购迅特通信100%股份,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及交易方案未达成一致 [1] 业绩披露 - 甘李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101.96%) [2] - 上纬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12.50%),归母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32.91%) [3] -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1.7%),毛利率20.4%(环比-2.1个百分点) [4] 增减持 - 芭薇股份股东云美产业拟减持不超过223.08万股(占总股本2%) [5] - 咸亨国际股东高盛亚洲拟减持不超过1230万股(占总股本3%) [6] - 力诺药包股东复星系基金拟减持不超过697.87万股(占总股本3%) [7] 风险事项 - 方盛制药实际控制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期限自2025年8月6日起 [8]
方盛制药(603998.SH):实控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9:41
公司控股股东法律事件 - 控股股东张庆华因涉嫌内幕交易公司股票于2021年1月18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1] - 张庆华于2025年8月6日收到长沙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限期从2025年8月6日起算[1] - 张庆华未在公司担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该事项仅涉及个人 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无关[1] 公司经营状况声明 - 该事件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1] - 该事件不会对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1]
方盛制药(603998) - 方盛制药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8-07 19:15
实际控制人情况 - 张庆华2021年1月18日因涉嫌内幕交易收行政处罚决定书[1] - 2025年8月6日收到取保候审决定书,限期从该日起算[1] - 张庆华未在公司任董事、高管职务[1] 影响说明 - 事项与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开展无关,不影响财务状况[1] 信息披露 - 公司指定上交所网站、《上海证券报》等为信息披露媒体[2] - 公告于2025年8月7日发布[2]
方盛制药: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庆华被取保候审
新浪财经· 2025-08-07 18:57
公司动态 - 方盛制药实际控制人张庆华于2025年8月6日收到长沙市公安局直属分局下发的《取保候审决定书》,决定对其取保候审,期限从2025年8月6日起算 [1] - 张庆华目前未在公司担任职务 [1] - 前述事项仅涉及张庆华个人,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业务开展无关 [1] - 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1]
方盛制药:搭建合成生物学技术产品开发和创新药研发平台
证券之星· 2025-07-29 17:07
公司战略 - 公司实施"创仿结合、创仿平衡"的发展大战略,旨在实现创新药与仿制药的平衡发展 [1][1] - "创新生物技术中心"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是该战略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研发平台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运营"创新生物技术中心"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 [1][1] - 两个研究中心(平台)是公司创新研究院的新增组成部分 [1]
骨骼肌肉疾病中成药市场: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
平安证券· 2025-07-25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骨骼肌肉疾病中成药市场空间广阔,需求端有望持续增长,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建议关注方盛制药、盘龙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 [2][3][4] 根据目录总结 骨科中成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病人群庞大,约1亿人患有骨骼肌肉疼痛,消肿止痛用药是主要细分领域,2023年占比64% [14] - 人口老龄化推动行业需求增长,2023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02亿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升 [18] - 骨骼肌肉疼痛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和运动损伤等因素推动年轻群体增长,颈痛患病人数持续增加,运动损伤率上升带动外用药品需求增长 [23] - 全球疼痛管理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达1104亿美元,2023 - 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 [28] - 美国、日本等国家疼痛管理药物市场规模较大,我国透皮贴剂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日本凝胶贴剂市场成熟 [30][31]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化药市场有所萎缩,中成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73% [32] - 实体药店渠道销售规模增长相对更快,占比由2019年的34.97%提升至2023年的37.61%,口服用药占据较大比重,2023年占比54% [41] 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 - 口服中成药市场整体平稳,2023年销售规模为242.71亿元,以院内渠道为主,销售占比70.46%,独家品种优势显著,但缺乏较大体量品种 [47]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口服中成药销售占比为10%,未来具有较大开拓空间 [52] - 政策支持下中药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2020 - 2024年有3个1.1类骨骼肌肉领域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国家医保谈判品种有望迎来快速放量,部分中药企业研发投入高,临床品种持续推进 [58][62][66] - 基药目录政策明确提高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品种有望在基药目录调整中受益,独家医保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有望放量 [69] - 中药企业通过产品二次开发,明确药物作用机制,证明治疗有效性,可打开品种市场空间,如羚锐制药丹鹿通督片和奇正藏药青鹏软膏 [73][79] 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 - 贴剂相较于口服用药具有优势,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外用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销售额为271.46亿元,以中成药为主,化药市场规模增速相对更快 [86] - 我国贴剂使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日本人均年消费量为38.2贴,我国仅为1.1贴,经皮给药占比持续提升 [89] - 公立医疗机构和实体药店终端外用贴膏集中度较高,非独家中成药贴膏品种有整合空间,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94][97] - 上游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压力,下游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云南白药气雾剂提价带动销售规模增长,羚锐制药“两只老虎”品牌贴膏有提价空间 [98][106][10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方盛制药、盘龙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 [4] - 方盛制药是中药创新代表企业,2024年中药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玄七健骨片快速放量,带动营业收入和骨伤科产品收入增长 [121] - 盘龙药业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核心产品优势显著,2024年H1在相关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业绩增长稳健 [124] - 羚锐制药是中药贴膏头部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和贴膏剂收入增长,贴膏剂毛利率提升,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矩阵,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129] - 奇正藏药是藏药贴膏头部企业,2024年贴膏剂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持续加强产品二次开发,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彰显长期增长信心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