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澜起科技(688008)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龙头领衔 上海上市公司掀回购潮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10月以来超40家上海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或进展公告 包括宝钢股份、联影医疗、璞泰来、澜起科技等市值超500亿元行业龙头企业 [1] - 回购行为彰显公司对自身价值认可 向二级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有助于稳定股价防止偏离实际价值 [1] 宝钢股份回购细节 - 拟12个月内以不超过8.86元/股价格斥资不超过3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3.3亿至5亿股 占回购前总股本1.48%至2.25% [2] - 回购原因为全球经济形势严峻致钢材需求低迷 当前股价6.06元难以反映内含价值 较去年末5.59元最高涨至7.04元后回落 [2] 科技公司回购提案 - 奕瑞科技拟6个月内以不超过345元/股价格斥资1000万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2] - 思特威获实控人提议12个月内斥资3000万至5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 [3] 已实施回购案例 - 璞泰来以30.76元/股均价回购975.14万股(总股本0.48%)耗资2.99989亿元达计划上限 将用于员工持股 [4] - 联影医疗累计回购404.14万股(总股本0.49%)回购价102.20-111.00元/股 耗资4.35亿元用于员工激励 [4] - 澜起科技累计回购348.33万股(总股本0.31%)回购价47.95-52.00元/股 耗资1.74亿元用于员工激励 [5]
寒武纪涨停,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2.1%
新浪财经· 2025-08-12 13:44
指数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2 18% [1] - 成分股寒武纪(688256)上涨20 00% 芯原股份(688521)上涨7 43% 工业富联(601138)上涨7 21%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2 12% 最新价报0 92元 [1] 指数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7% 包括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京东方A 寒武纪等 [1] ETF产品 - 消费电子ETF(561600)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1] - 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 C(015895) E(024557) [2]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上涨1.0%,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航沈飞等
金融界· 2025-08-11 21:38
指数表现与基础信息 - 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单日上涨1.0%至1362.03点,成交额达422.21亿元,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34% [1] - 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67%,近三个月上涨8.6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56%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由国新投资定制,覆盖50只国资委下属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与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25%,海康威视以9.16%居首,中航沈飞(6.8%)、长电科技(6.29%)分列二三位 [1] - 成分股行业集中度高:信息技术(49.07%)、工业(39.18%)、通信服务(11.76%) [2] - 市场板块分布为上交所58.34%与深交所41.66% [1] 指数维护与跟踪产品 - 样本每半年调整(6月及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同步调整,特殊情况启动临时调整 [2] - 现有9只公募跟踪产品,包括易方达、银华、南方旗下的ETF及联接基金(A/C类份额) [2]
多家算力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7:54
算力产业链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算力产业链多家公司业绩亮眼,11家万得算力主题指数成份股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39%,其中永鼎股份以922%的预增幅度领跑,新易盛、锐捷网络等企业增速逾300%[2] - 行业呈现"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单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2] - 算力基建产业共振动能持续强劲[3] 半导体国产替代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行业景气度高[5]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58.17%),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85.5%~102.36%),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驱动增长[5][6]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40.78%)[7] - 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22%),毛利率21.4%(同比+7.6个百分点),产能预计至少到10月维持供不应求[7] 高速率光模块 - 中际旭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52.64%~86.57%),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9] - 新易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327.68%~385.47%),高速率产品需求激增[10] - LightCounting预计2024~2029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CAGR达27%,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1800~2200万只[11] 液冷技术 - 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预计2022~2027年CAGR达59%,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13]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电信行业液冷数据中心占比预计分别达24%、25%、23%[13] - 液冷赛道业绩分化:华正新材净利润预增371.3%,中石科技预增105.75%,而佳力图净利润预降292.48%[13][14] 行业趋势 - AI算力需求井喷与国产替代深化驱动产业链高增长,从芯片到光模块、散热技术均提供"硬支撑"[15] - 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挑战仍存,创新与效率将成为下半场核心命题[16]
多家算力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7:49
算力产业链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算力产业链多家公司业绩亮眼,11家万得算力主题指数成份股净利润增幅均超39%,永鼎股份以922%预增幅度领跑,新易盛、锐捷网络等增速超200% [2] - 行业呈现"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单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 [2] - 全球数字化与AI革命推动算力成为新"电力",产业共振动能持续强劲 [1][3] 半导体国产替代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AI驱动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井喷 [5][6]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58.17%),净利润11-12亿元(+85.5%-102.36%),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PCIeRetimer等三款运力芯片收入增长显著 [6]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45.21%),净利润12.01亿元(+40.78%);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22%),毛利率提升7.6个百分点至21.4% [7] 高速率光模块 - AI算力投资推动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激增,中际旭创上半年净利润36-44亿元(+52.64%-86.57%),新易盛净利润37-42亿元(+327.68%-385.47%) [10] - LightCounting预计2024-2029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CAGR达27%,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1800-2200万只 [11] - 锐捷网络、光迅科技等企业净利润增速均超50%,产品结构优化与高速率产品放量为主要驱动因素 [10][11] 液冷技术发展 - 算力密度提升催生液冷技术需求,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CAGR达59%,2027年规模破千亿 [14][15] - 华正新材(+371.3%)、中石科技(+105.75%)等6家企业业绩预盈,佳力图(-292.48%)、安洁科技(-67.4%)等4家业绩下滑 [15][16] - 互联网、金融、电信行业液冷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24%、25%、23% [15] 行业趋势展望 - AI商业化浪潮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景气,光模块等环节持续受益 [12] - 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并存,创新与效率成为下半场核心竞争要素 [16][17]
品牌工程指数 上周涨0.28%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20
市场表现 - 上周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涨0.28%至1717.63点,澜起科技上涨11.16%领涨,科沃斯上涨10.73%紧随其后,阳光电源和盾安环境分别上涨8.37%和8.07% [1][2] - 下半年以来科沃斯累计上涨49.61%位居涨幅榜首,中际旭创上涨43.49%位列第二,药明康德上涨30.35%,我武生物、达仁堂、泰格医药、阳光电源等涨幅均超20% [3]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0.49%,沪深300指数上涨1.23% [2] 成分股表现 - 上周品牌工程指数成分股中丸美生物上涨5.27%,绝味食品、我武生物、国瓷材料等涨幅超4%,格力电器、安琪酵母等涨幅超3%,泸州老窖、石头科技涨幅超2% [2] - 下半年以来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康泰生物、以岭药业等医药股涨幅均超10%,澜起科技、国瓷材料等科技材料类个股同样表现突出 [3] 后市展望 - 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交投情绪高位,板块轮动可能加快,需注重结构性机会把握 [4] - 中长期看国内基本面改善将推动市场中枢上行,居民资金和全球配置资金有望持续流入A股 [4] - 科技和消费领域具备中长期投资确定性,逢低加仓是应对短期波动的有效策略 [5]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0.28%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市场表现 - 上周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涨0.28%报1717.63点,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0.49%,沪深300指数上涨1.23% [1] - 澜起科技上周涨幅11.16%居首,科沃斯上涨10.73%次之,阳光电源和盾安环境分别上涨8.37%和8.07%,丸美生物上涨5.27%,绝味食品等9只成分股涨幅超4% [1] - 下半年以来科沃斯累计上涨49.61%领涨,中际旭创上涨43.49%,药明康德上涨30.35%,我武生物等5只个股涨幅超20%,智飞生物等12只个股涨幅超10% [2] 机构观点 - 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且交投情绪高位,股市风险不大但板块轮动可能加快,需注重结构性机会把握 [2] - 中长期看国内基本面积极因素增加,企业业绩周期触底回升,市场中枢有望进一步上行,居民资金和全球配置资金可能持续流入A股 [2] - 宏观环境平稳支撑风险偏好抬升,国际不确定性因素或引发短期波动,但"科技+消费"主线具备中长期确定性 [3] 成分股动态 - 上周格力电器、安琪酵母、达仁堂涨幅超3%,泸州老窖、石头科技涨幅超2%,中微公司等7只个股涨幅超1% [1] - 下半年澜起科技、国瓷材料涨幅超10%,恒瑞医药、康泰生物等医药类成分股表现突出 [2]
“公募女神”基金赚翻了!她们买了这些股票
证券时报· 2025-08-10 17:10
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1] - 中欧科创主题A类份额成立以来回报率达132.55%,年化回报率为14.79%,C类份额成立以来回报率为39.66%,年化回报率为13.11% [1] - 中欧医疗创新A类份额成立以来回报率为68.74%,年化回报率为8.45%,C类份额成立以来回报率为60.24%,年化回报率为7.59% [1] 基金投资策略 - 中欧科创主题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重点布局智能汽车、先进制程、自研芯片IP、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 [2]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创新相关行业股票,重点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 [2] 基金持仓情况 - 中欧科创主题前三大重仓股为恒玄科技(持仓市值3.51亿元)、澜起科技(3.23亿元)、理想汽车-W(2.81亿元) [2] - 中欧医疗创新前三大重仓股为三生制药(7.30亿元)、科伦博泰生物-B(6.91亿元)、廣方生物(6.66亿元) [4] 同业基金表现 - 工银瑞信赵蓓管理的工银新经济人民币、工银成长精选A、工银前沿医疗A年内回报率分别为84.56%、59.12%、29.11% [5] - 长城基金谭小兵管理的长城大健康A、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长城医疗保健A、长城健康生活A年内回报率分别为82.59%、78.47%、57.04%、40.93% [6] 同业基金持仓 - 工银成长精选A前三大重仓股为科伦博泰生物-B(805.65万元)、信达生物(786.47万元)、三生制药(517.62万元) [5] - 长城大健康A前三大重仓股为热景生物(4482.91万元)、品紅(4282.25万元)、三生制药(4219.70万元) [7]
每周股票复盘:澜起科技(688008)首次回购进展与股权激励股份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0 01:3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价91.36元,较上周82.19元上涨11.16% [1] - 8月7日盘中最高价93.86元触及近一年最高点,8月4日最低价81.93元 [1] - 当前总市值1046.21亿元,在半导体板块市值排名8/162,A股总市值排名148/5151 [1] 股份回购计划 - 第一次回购方案实施期限为2025年6月23日至9月19日,预计回购金额2-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2] - 截至7月31日累计回购192万股(占总股本0.17%),金额1.55亿元,回购价格区间77.79-87.18元/股 [2][5] - 第二次回购方案已通过审议,将在第一次方案完成后实施,拟回购2-4亿元用于减少注册资本,价格不超过118元/股 [2] 股权激励计划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第一次归属362,057股,将于2025年8月12日上市流通 [3][5] - 实际归属人数119人,无董事及高管参与,总股本从1,144,789,273股增至1,145,151,330股 [3] - 激励对象缴纳认购款6,882,703.57元,新增股份已于8月6日完成登记 [3] 相关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37%,份额增加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664.7万元 [7]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7.91%,份额减少3.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106.7万元,市盈率46.48倍 [7]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跌1.63%,份额减少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490.2万元,市盈率114.56倍 [8]
上海芯片巨头冲刺港交所!市值千亿,全球第一,利润暴涨197%
芯世相· 2025-08-09 09:06
公司概况 -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由杨崇和、Stephen Tai共同创立,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公司,2024年收入市占率达36.8%[7][10] - 公司是全球两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也是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公司[9] - 中国电子、英特尔、三星均是澜起科技的股东[13] - 公司于2013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4年11月退市,2019年7月回归A股市场,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是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最新市值为953亿元[1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前3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36.72亿元、22.86亿元、36.39亿元、12.22亿元[22]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12.99亿元、4.51亿元、13.41亿元、5.04亿元[22] - 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197%[15] - 2024年净经营现金流为17亿元,同比增长131.3%[33]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前3个月,公司总体毛利率分别为46.4%、58.9%、58.1%、60.4%[22] - 2025年一季度人均创收169万元[2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有两大产品线:互连类芯片与津逮服务器平台[15] - 互连类芯片主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高性能运力芯片解决方案及时钟芯片[16] - 公司提供全系列DDR2至DDR5内存接口产品组合[18] - 津逮服务器平台主要由津逮CPU及数据保护和可信计算加速芯片组成[20] - 新推出的PCIe Retimer、MRCD/MDB、CKD三款互连类芯片在2024年产生4.23亿元的收入,约是2023年的8倍[28] - 公司牵头制定了DDR5 RCD、MDB及CKD芯片的国际标准[40] 市场与客户 - 超过90%的收入来自互连类芯片[26]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前3个月,海外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66.9%、84.0%、70.8%、76.4%[36] - 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84.3%、74.8%、76.7%、80.1%[37] - 客户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领先的DRAM供应商[35] - 与英特尔、AMD等CPU及GPU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35] 研发与人才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722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人员539名,占比75%[41][42] - 公司在全球拥有193项发明专利[41] -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前3个月,研发费用分别为5.08亿元、3.62亿元、3.89亿元、7.39亿元[22] 创始人背景 - 杨崇和博士是最早回国创业的半导体企业家之一,于1997年9月创立上海芯片企业新涛科技[45] - 杨崇和于2010年当选为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并于2023年晋升为IEEE终身院士[46] - Stephen Tai曾参与创办Marvell,担任工程及研发总监[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