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伦电子(688206)
搜索文档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 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09 07:04
本次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纳能微电子(成都)股份有限公司45.64%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完成后,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纳能微电子(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均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1] 本次交易进展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28日开市起停牌,停牌期间按时披露了进展暨继续停牌公告 [1] - 2025年4月1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本次交易相关议案 [2] - 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14日开市起复牌 [2] - 2025年5月10日,公司披露交易进展公告,相关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2] 本次交易的后续工作安排 - 公司正与交易各方积极沟通交易方案,协调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 [3] - 审计、评估等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3] - 公司将根据交易进展,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概伦电子(688206) - 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6-09 00: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成都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电子45.64%股权[2] 交易进程 - 2025年3月28日起股票停牌[3] - 4月11日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3] - 4月14日起股票复牌[4] - 5月10日披露交易进展公告[4] 审批情况 - 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多项审批程序方可实施[6]
美国断供“芯片之母” 国产厂商加速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6:15
美国EDA断供事件影响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要求新思科技、铿腾电子与西门子EDA未经许可不得对华销售产品或提供技术支持 [2] - 三大EDA厂商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约80%,新思科技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10亿美元占16%,铿腾电子中国区营收5.5亿美元占12% [3] - 新思科技暂停2025财年第三季度及全年财务指引,股价两日累计下跌超9.6% [3] 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现状 - 三大EDA巨头产品配套支持服务功能已无法使用,研发进程受阻 [4] - 芯片设计企业需在既有工艺条件下深入算子、架构进行颠覆式创新 [5] -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成熟度提升,正将压力转化为内生增长动力 [5] 国产EDA厂商动态 - 华大九天表示"自主研发不受美国制约",概伦电子认为长期是机会但短期影响不明显 [6] - 华大九天2024年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20.98%,净利润1.09亿元同比降45.46% [7] - 概伦电子2024年营收4.19亿元同比增27.42%,净亏损0.96亿元 [7] 国产EDA技术发展 - 华大九天研发费用占营收71.02%,概伦电子2025Q1研发投入占比80.49% [7] - 华大九天模拟电路设计工具全球领先,射频电路设计工具国内唯一 [7] - 概伦电子认为产品性能提升可改变用户习惯,实现国产替代 [8] 行业并购整合趋势 - 华大九天推进收购芯和半导体以增强射频EDA及先进封装能力 [8][10] - 中国电子集团将通过定增为华大九天提供资金支持 [8] - 行业分析师建议通过并购或策略联盟突破资金与技术壁垒 [8] AI与EDA融合机遇 - AI可提升EDA工具效率,特别是在验证环节加速问题求解 [9] - 国产EDA在"AI+EDA"领域与国际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 [9] - 有公司提出"EDA 2.0"理念,计划三年投入过亿进行技术攻坚 [9] Chiplet技术发展 - Chiplet技术为EDA带来新机遇,支持先进封装 [10] - 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将增强其系统级设计EDA能力 [10] - 华大九天计划3年内实现设计类工具国产化替代,5年内成为全球EDA领导者 [10] 国产EDA竞争优势 - 国内EDA产业价格和定价更灵活,适合中小企业 [11] - 政策支持及国产替代方向确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11]
美国断供中国EDA软件 业内人士:推动中国整个生态链建设
犀牛财经· 2025-06-04 19:51
美国对华半导体技术封锁升级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全面停止向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 涉及Cadence、Synopsys和Seimens EDA三大巨头 [1] - EDA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 与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同等重要 [3] - 2024年全球EDA市场规模预计157.1亿美元 2026年将达183.34亿美元 直接影响数千亿美元半导体产业 [3] 全球EDA市场格局 - 美国厂商占据垄断地位 2024年三巨头合计全球市场份额达74% [7] - 2020年三巨头在中国市场份额近80% 国产EDA厂商份额仅11.5% [9] - 新思科技2022年中国市场增速达41.4% 显示国内企业仍存在差距 [9] 国产EDA行业动态 - 断供事件刺激A股EDA概念股上涨 概伦电子涨停 广立微、华大九天大涨 [10] - 行业并购加速 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 补全数字电路设计等领域短板 [10] - 概伦电子拟收购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 强化EDA工具与半导体IP协同 [10] 市场反应 - 概伦电子股价单日涨幅4.25% 最高价29.22元 振幅达10.59% [8] - 该股市盈率显示亏损状态 但市净率达6.35倍 [8] - 52周股价区间为12.35-29.22元 历史最高价56.11元 [8]
半导体行业观察:EDA断供倒逼国产替代;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并购提速
金融界· 2025-06-04 14:42
美国对华半导体技术封锁升级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全球EDA三大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Cadence)和西门子EDA(SiemensEDA)下达出口限制函,要求暂停对华供应先进EDA工具 [2] - EDA断供直接影响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尤其对数字芯片设计、先进制程研发等环节冲击显著 [2] - 全球约90%的EDA库文件资源由上述三家企业掌控,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在调用成熟IP库时面临掣肘 [2] 国产EDA企业市场机遇 - 国产EDA企业客户咨询量和订单量激增,华大九天明确表示其工具链为自主研发,不受外部限制影响 [2] - 华大九天2024年营收达12.2亿元,同比增长20.98%,市场份额稳居本土企业首位 [2] - 概伦电子强调其产品性能已部分超越国际竞品,用户切换使用门槛逐步降低 [2] - 景嘉微等芯片设计企业已部分采用国产EDA工具,验证了本土技术的基础替代能力 [2] 国产EDA技术进展与挑战 - 国产EDA在模拟电路、存储设计等领域取得进展,但高阶数字芯片设计、系统级验证等环节仍依赖国际工具 [3] - EDA工具研发需长期产业协同,单点工具的创新难以支撑全流程需求 [3] - 华大九天通过并购芯和半导体补强射频设计能力,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完善IP核布局,但整体技术代差仍需时间弥合 [3] 国产EDA并购整合与生态构建 - 华大九天2024年先后收购芯达科技、阿卡思和芯和半导体,构建覆盖模拟、数字、封装设计的全流程平台 [4] - 概伦电子通过六项并购整合器件建模、板级设计等能力,形成"设计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深圳、上海等地设立EDA产业基金,推动国产工具市场化应用 [4] - 广立微通过设立新加坡和深圳子公司深化全球化布局,并投资设立半导体产业链基金 [4] - 国内EDA市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120亿元增至2026年的445.6亿元 [4] 产业链协同与长期发展 - 华大九天已服务近700家客户,覆盖模拟电路、存储设计等场景 [5] - 概伦电子与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客户建立合作,验证其全球化服务能力 [5] - 用户规模扩大将加速工具优化,本土EDA有望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 - 技术自主与生态协同将成为破局核心 [5]
概伦电子(688206)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6-03 16:46
股价情况 - 公司股票2025年5月29 - 6月3日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拟购成都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并募资[5] - 交易完成后两公司将成全资子公司[5] - 正推进交易,中介已进场开展工作[6] 其他情况 - 生产经营正常,无重大政策调整[4][5] -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6] - 交易审批及获批时间不确定[9]
概伦电子(688206) - 关于《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问询函》的回函
2025-06-03 16:45
信息披露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1] - 公司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1] 股票交易 - 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公司无买卖自身股票情形[1]
挨骂也要说:美国EDA全面暂停,中国该如何应对
是说芯语· 2025-06-01 17:13
EDA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全球EDA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三大巨头(新思、西门子、Cadence)合计占据70%以上份额,中国市场三大占比超过80% [1] - 中国EDA企业数量已超过6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但工具覆盖集中在模拟/成熟制程,先进制程工具通过客户验证的较少 [2] - 三大EDA企业年营收规模为数十亿美元,行业天花板较低,非头部企业多聚焦细分领域 [2] 国产EDA工具的技术瓶颈 - 国产EDA工具虽已覆盖大部分芯片设计环节,但存在"能用性"与"好用性"双重挑战,7/5nm工具仅部分实现突破 [2] - EDA工具优化依赖产业实践,新工具需客户反复踩坑(单次成本达数十万至数千万)才能完善,全流程工具链优化周期可能长达数年 [3] - 行业门槛主要来自时间积累而非技术难度,全球半导体产业数十年实践形成的know-how难以快速复制 [4] 美国禁令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 BIS暂停EDA企业对华业务可能促使国产EDA获得更多产业实践机会,但短期内将迫使fabless承担更高试错成本 [4] - 当前中国芯片制造仍依赖进口设备(ASML光刻机、LAM/AMAT/KLA设备)与材料(日本光刻胶),完全自主产能为零 [5][6] - 台积电等海外代工厂暂不受EDA禁令影响,只要设计文件符合DRC/ERC规则仍可流片,但未来可能面临许可管制 [7]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应对策略 - 现阶段通过"进口+国产"混合模式维持运转,如采用北方华创/中微设备搭配进口设备搭建产线 [6] - 长期需加速国产替代与技术攻关,同时争取延长进口技术窗口期,避免完全脱钩导致产业断链 [9] - 舆论层面需警惕盲目乐观情绪,客观认识当前技术差距,避免激化国际博弈加速技术封锁 [8] 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 - EDA工具完善与芯片设计能力提升存在"鸡生蛋"悖论,缺乏用户反馈难以优化工具,而工具不成熟又限制设计水平 [3] - 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特征与自主可控需求形成根本性冲突,短期内无法实现任一环节的完全替代 [4][6] - 政策应对需平衡短期生存(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技术)与长期发展(构建自主生态)的双重目标 [9]
EDA:国产替代的幻觉与万亿鸿沟的真相
是说芯语· 2025-05-31 21:27
EDA行业现状与国产替代挑战 核心观点 - EDA行业面临国际巨头垄断与国产替代的严峻挑战 国产EDA在市场份额、技术竞争力及生态整合方面与国际巨头存在显著差距 [1][3][5] 国产EDA市场表现 - 国产EDA当前国内市占率仅11.5% 主要集中于模拟电路、良率测试等局部环节 数字芯片核心工具国产化率不足30% 高端AI芯片设计仍100%依赖进口工具链 [5] - 国产EDA企业营收规模有限 华大九天2024年营收12.22亿人民币 仅为Synopsys同期营收(53亿美元)的3.2% 概伦电子2024年亏损0.95亿 广立微净利润0.8亿 显示国产龙头仍处生存线挣扎 [13][14] 技术竞争力差距 - 国产工具在效率与良率上存在明显短板 中芯国际工程师反馈使用国产工具设计28nm芯片验证周期比Synopsys多3倍 良率低15% [6] - 国际巨头通过270次并购构建完整生态 Synopsys 30年完成120+起收购 2024年斥资350亿美元吞并Ansys Cadence通过并购补齐全链条 西门子EDA以106亿美元收购Altair打造AI+EDA平台 [15][16] - 国产EDA企业并购规模有限 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概伦电子并购锐成芯微 规模不及国际巨头零头 工具链整合需3-5年周期 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17] 资本市场对比 - 国际EDA巨头市值波动显著 2025年5月29日Cadence股价暴跌10.67% 市值蒸发80亿美元 Synopsys重挫9.64% 缩水82亿美元 两者单日市值跌幅合计1215亿人民币 相当于华大九天与5个概伦电子市值总和 [6][7] - 国产EDA估值泡沫隐现 华大九天市盈率高达1700多倍 概伦电子市盈率2094倍 远高于Synopsys(33.28倍)和Cadence(72倍) [7][11][12] 行业格局与挑战 - 国内EDA市场呈现碎片化 120家企业分食153亿市场 超半数企业年营收不足千万 缺乏整合能力 [17] -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形成工具、IP库、工艺模型的捆绑生态 构建难以突破的护城河 国产替代需解决技术迭代、生态协同与资本投入的多重瓶颈 [16][17]
科创板活跃股榜单:45股换手率超5%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22:32
科创板市场整体表现 - 科创50指数下跌0.94%,报收977.03点 [1] - 科创板全日成交量23.80亿股,成交额771.33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为1.41% [1] - 124只科创板股票收盘上涨,460只收盘下跌,其中涨幅超过10%的有4只,跌幅超10%的有3只 [1] 个股换手率分布 - 换手率超过20%的个股有1只,换手率10%至20%的有8只,换手率5%至10%的有36只 [1] - 换手率最高的个股为汉邦科技,换手率达21.68%,成交额1.78亿元 [1] - 概伦电子换手率18.10%位居第二,成交额8.99亿元 [1] 高换手率个股市场表现 - 换手率超5%的个股中,17只上涨,涨幅居前的为纵横股份(+19.99%)、皓元医药(+15.26%)、华纳药厂(+12.94%) [2] - 跌幅居前的为科捷智能(-16.21%)、精进电动(-11.25%)、井松智能(-9.67%) [2] - 医药生物行业高换手率个股最多,达17只,计算机和国防军工行业分别有8只和6只 [2] 资金流向分析 - 高换手率个股中,12只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热景生物、中邮科技、皓元医药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5560.70万元、4975.49万元、4228.18万元 [2] - 凯因科技、有方科技、国光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多,分别为5783.53万元、5397.77万元、4859.73万元 [2] - 近5日30只高换手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天准科技、中邮科技、德马科技融资余额增加较多,分别增加6083.72万元、4906.79万元、4747.04万元 [3] 重点个股数据 - 中邮科技收盘价67.15元,日跌幅1.94%,换手率16.69%,主力资金净流入4975.49万元 [4] - 纵横股份收盘价47.11元,日涨幅19.99%,换手率9.09%,主力资金净流入2745.93万元 [4] - 艾迪药业收盘价13.85元,日涨幅11.96%,换手率5.08%,主力资金净流入2297.96万元 [5]